CN208608229U -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8229U
CN208608229U CN201821273063.4U CN201821273063U CN208608229U CN 208608229 U CN208608229 U CN 208608229U CN 201821273063 U CN201821273063 U CN 201821273063U CN 208608229 U CN208608229 U CN 208608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ooling chamber
ontology
pin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30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t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t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t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ta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30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8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8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82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包括箱体、二极管存放室和冷却室,箱体的中部开设有二极管存放室,二极管存放室的底部通过若干第二弹簧与二极管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二极管本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管脚,第一管脚的一侧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该装置内部的二极管本体通过若干导热片与冷却室进行连接,并通过冷却室内部的冷却液对二极管本体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若干导热条将热量传递到装置的外壁,防止装置内部二极管因温度过高而损坏;该装置的内部二极管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弹簧与二极管存放室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弹簧具有缓冲作用,可以进一步保护二极管本体的安全,使该装置更加耐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属于二极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极管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也就是电流只可以从二极管的一个方向流过,二极管的作用有整流电路,检波电路,稳压电路,各种调制电路,主要都是由二极管来构成的,其原理都很简单,正是由于二极管等元件的发明,才有我们现 在丰富多彩的电子信息世界的诞生,既然二极管的作用这么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检测这个元件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用万用表打到电阻档测量一下反向电阻如果很小就说明这个二极管是坏的,反向电阻如果很大这就说明这个二极管是好的。对于这样的基础元件我们应牢牢掌握住他的作用原理以及基本电路,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电子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统的二极管在使用时,其本身发热量大,且散热差,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从而导致整流输出电路出现故障;传统的二极管在使用时,当遇到外力碰撞时,容易发生损坏;传统的装置在固定时,两个管脚之间的距离固定,如果因安装强制改变两个管脚之间的距离,会导致两个管脚松动,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包括箱体、二极管存放室和冷却室,所述箱体的中部开设有二极管存放室,所述二极管存放室的底部通过若干第二弹簧与二极管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极管本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管脚,所述第一管脚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第二管脚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二极管存放室的外壁设有冷却室,所述二极管本体的外壁通过若干导热片与冷却室的内部相通,所述冷却室的内部设有若干导热板,若干导热板的两端均通过导热条与冷却室的外部相通,所述冷却室的顶部通过固定环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极管本体顶端的边侧通过若第一弹簧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脚的一端和第二管脚的一端均穿过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底部通过导线与二极管本体的内部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板的顶部与第二管脚的底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室内部填充有乙二醇冷却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室的一侧分别设有进油管和排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两侧均设有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该装置内部的二极管本体通过若干导热片与冷却室进行连接,并通过冷却室内部的冷却液对二极管本体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若干导热条将热量传递到装置的外壁,防止装置内部二极管因温度过高而损坏,进一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该装置的内部二极管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弹簧与二极管存放室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弹簧具有缓冲作用,可以进一步保护二极管本体的安全,使该装置更加耐碰撞;该装置第二管脚可以在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时可以调节两个管脚之间的距离,便于安装,且可以防止因强制安装而导致两个管脚以及二极管本体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二极管存放室;3、导热板;4、导热片;5、顶板;6、第一管脚;7、第二管脚;8、第一弹簧;9、固定环;10、冷却室;11、二极管本体;12、导热条;13、第二弹簧;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包括箱体1、二极管存放室2和冷却室10,箱体1的中部开设有二极管存放室2,二极管存放室2的底部通过若干第二弹簧13与二极管本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二极管本体1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管脚6,第一管脚6的一侧设有滑槽14,滑槽14的内壁与第二管脚7的底部滑动连接,二极管存放室2的外壁设有冷却室10,二极管本体11的外壁通过若干导热片4与冷却室10的内部相通,冷却室10的内部设有若干导热板3,若干导热板3的两端均通过导热条12与冷却室10的外部相通,冷却室10的顶部通过固定环9与顶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二极管本体11顶端的边侧通过若第一弹簧8与顶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管脚6的一端和第二管脚7的一端均穿过顶板5。
优选的,滑槽14的底部设有导电板,导电板的底部通过导线与二极管本体11的内部电性连接,导电板的顶部与第二管脚7的底部电性连接,便于第二管脚7与二极管本体11的内部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的,冷却室10内部填充有乙二醇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对装置内部二极管本体11进行降温。
优选的,冷却室10的一侧分别设有进油管和排油管,便于对冷却室10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更换。
优选的,顶板5的两侧均设有螺纹孔,使该装置便于固定。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使用前向冷却室10的内部加热润滑液,该装置内部的二极管本体11通过若干导热片4与冷却室10进行连接,并通过冷却室10内部的冷却液对二极管本体11进行降温,该装置冷却室10的内部设有导热板3,导热板3通过若干导热条12将热量传递到装置的外壁,防止装置内部二极管因温度过高而损坏,进一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该装置的内部二极管本体1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3与二极管存放室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3具有缓冲作用,可以进一步保护二极管本体11的安全,使该装置更加耐碰撞;该装置第二管脚7可以在滑槽14内部滑动,安装时可以调节两个管脚之间的距离,便于安装,且可以防止因强制安装而导致第一管脚6和第二管脚7以及二极管本体11发生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包括箱体(1)、二极管存放室(2)和冷却室(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中部开设有二极管存放室(2),所述二极管存放室(2)的底部通过若干第二弹簧(13)与二极管本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极管本体(1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管脚(6),所述第一管脚(6)的一侧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壁与第二管脚(7)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二极管存放室(2)的外壁设有冷却室(10),所述二极管本体(11)的外壁通过若干导热片(4)与冷却室(10)的内部相通,所述冷却室(10)的内部设有若干导热板(3),若干导热板(3)的两端均通过导热条(12)与冷却室(10)的外部相通,所述冷却室(10)的顶部通过固定环(9)与顶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极管本体(11)顶端的边侧通过若第一弹簧(8)与顶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脚(6)的一端和第二管脚(7)的一端均穿过顶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4)的底部设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底部通过导线与二极管本体(11)的内部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板的顶部与第二管脚(7)的底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10)内部填充有乙二醇冷却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10)的一侧分别设有进油管和排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两侧均设有螺纹孔。
CN201821273063.4U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8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3063.4U CN208608229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3063.4U CN208608229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8229U true CN208608229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79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306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8229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8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63339U (zh) 电池散热装置
CN107148193B (zh)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201251749Y (zh) 新型cpu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
CN102588755A (zh) 一种led球泡灯
US20110200861A1 (en) Heat-dissipating modlue for automobile battery
CN106410315A (zh) 一种双向流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调节方法
CN205723860U (zh) 一种具有热管理装置的电池模组
CN208608229U (zh) 一种散热抗震型发光二极管
CN104036966A (zh) 水冷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箱体和车辆
CN207834896U (zh) 一种具有漏电监测与智能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CN103527955A (zh) 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led照明系统
CN101562158A (zh)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散热系统
CN107147154B (zh)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208225802U (zh) 一种散热功能优异的紧凑型固态继电器
CN107144090A (zh) 半导体温差发电/制冷杯
CN208332209U (zh) 一种灯具散热结构
CN201571152U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的散热结构
CN206944581U (zh) 半导体温差发电/制冷杯
CN108807768B (zh) 一种主动散热的锂电池箱
CN210110536U (zh) 一种可检测有无余电电力电容器
CN211376703U (zh) 可快速散热的电池箱
CN209495292U (zh) 机场导向标识
CN203571485U (zh) 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led照明系统
CN207882777U (zh) 一种新型散热方式的汇流箱
CN206610387U (zh) 一体机的独立导风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