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6365U -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6365U
CN208596365U CN201820487152.2U CN201820487152U CN208596365U CN 208596365 U CN208596365 U CN 208596365U CN 201820487152 U CN201820487152 U CN 201820487152U CN 208596365 U CN208596365 U CN 208596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input unit
paper
control modul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71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翦婷
李铭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71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6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6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63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入装置,包括支撑件及活动连接于支撑件的触摸件。一种用于支撑件的触摸件,用于活动连接于支撑件上。由于触摸件活动连接于支撑件上,因而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触摸件相对支撑件的位置,使得输入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及触摸件,尤其涉及一种手写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书写板通常由触摸屏和底板组成,触摸屏固定于底板上。当需要书写时,底板作为触摸屏的支撑板,用户通过手写笔或直接在触摸屏上输入。
然而,现有的这种触摸屏和底板一般为一体式的结构,使用范围有限,无法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满足不同场合应用需求的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一种输入装置,包括支撑件及活动连接于支撑件上的触摸件。
一种用于支撑件的触摸件,用于活动连接于支撑件上。
由于触摸件是活动连接于支撑件上,因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触摸件相对支撑件的位置,从而适应多种场合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明显的变形方法。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输入装置的部分展开图。
图3是图1的输入装置的展开图。
图4是图1的输入装置的支撑件与触摸件的分离状态图。
图5是图1的输入装置与记事本的组合状态图。
图6是图3的输入装置用于记事本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4的输入装置用于记事本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图4的触摸件用于单页纸张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图8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输入装置用于单页纸张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示意图。输入装置包括支撑件10及活动连接于支撑件10的触摸件20。
由于触摸件20活动连接于支撑件10上,因而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触摸件20相对于支撑件10的位置,使得使用过程更加灵活,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触摸件20是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件10上。可以理解地,本发明所称活动连接也可以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可扭转地连接、可滑动地连接、可平移地连接、可分离地连接、可拆卸地连接等,只要二者有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即可。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包括用于保护触摸件20的保护套。保护套为可翻转结构,其包括基板12、盖板14及连接基板12与盖板14的连接板16。连接板16为可弯折的材料制造,如皮革、塑料、橡胶等。当然,基板12、盖板14及连接板16也可以均采用相同的材料制造,如均采用皮革或塑料制造,也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具体取决于实际需求。通过折弯连接板16,使得盖板14可相对于基板12翻转,进而将支撑件10定位于不同的状态。比如,图1所示的盖板14的底面与基板12的顶面相向设置的第一状态,图2所示的盖板14垂直于基板12的第三状态,图3所示的盖板14的顶面朝向基板12的底面的第二状态,等等。
在图1所示的第一状态中,盖板14的底面与基板12的顶面之间相隔一段距离,以在二者之间放置其他元件,如触摸件20。连接板16为弧形,且盖板14与基板12相互平行。
在图2所示的第三状态中,盖板14相对基板12打开,二者相互垂直。
在图3所示的第二状态中,盖板14的顶面与基板12的底面之间也相隔一段距离,但优选小于第一状态中盖板14的底面与基板12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盖板14平行于基板12,连接板16也呈弧形。
进一步地,支撑件10还包括固持件18,用于将支撑件10限位于第一状态。本实施例中,固持件18活动连接于保护套,其可相对于保护套翻转。具体地,固持件18为环形,其整体套设于保护套外侧轮廓。固持件18的底部固定于基板12的底面,固持件18的顶部可分离地抵持于盖板14的顶面,固持件18的相对两侧可分离地抵持盖板14及基板12的相对两侧。固持件18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造,如橡胶、塑料等。在第一状态时,固持件18处于张紧状态,并套设盖板14、基板12及触摸件20,以对盖板14施加朝向基板12的压力,使得盖板14具有朝向基板12移动的趋势。固持件18还可以绕基板12翻转至整体位于基板12下方的位置,以释放盖板14,使得盖板14可相对基板12翻转。在第二状态时,翻转之后的固持件18还可以套设并抵持翻转之后的盖板14,以进一步起到固持作用。
触摸件20活动连接于基板12上,并与盖板14间隔设置。触摸件20与基板12之间的距离小于触摸件20与盖板14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状态至第三状态,触摸件20均与基板12大致平行。触摸件20可直接与基板12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元件与基板12间接连接。本实施例中,触摸件20通过接合件22与基板12连接。接合件22为可弯折材料制造,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折,从而使得触摸件20相对于基板12活动。
触摸件20包括触摸屏24及用于对触摸屏24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26。触摸屏24可以接收外界的输入,如通过手指或手写笔输入的文字、图形、符号、字母、数字等。控制模块26可以识别触摸屏24所感测的外界输入。控制模块26可包括处理器、信号输入接口、电源等电子器件。可以理解地,控制模块26可以包括传输模块,用于将识别的外界输入传输至其他电子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以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实时显示出输入的内容。控制模块26也可以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识别的外界输入。
控制模块26为长条形,其沿着触摸屏24的宽度方向延伸。控制模块26的宽度小于触摸屏24的长度,优选地远小于触摸屏24的长度,再优选地为小于触摸屏24长度的十分之一。
触摸屏24可以是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电磁式触摸屏、红外式触摸屏、光电式触摸屏、超声波式触摸屏等,具体取决于实际需求。本实施例中,触摸屏24为柔性触摸屏,其可弯曲、绕卷甚至折叠,以适应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摸屏24也可以为硬质的触摸屏。
由于触摸屏24及接合件22均为柔性,因而触摸屏24与接合件22可采用相同的材料制造。换句话说,接合件22也可以是触摸屏24的一部分,即二者为一体成型。此种情况下,触摸屏24包括触摸接收区域240、固定区域242及接合区域244。触摸接收区域240用于接收外界的输入,固定区域242用于与控制模块26连接并固定,接合区域244即为接合件22。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触摸屏24及接合件22也可以为独立的两个元件,触摸屏24仅包括触摸接收区域240及固定区域242,接合件22通过粘接、夹持、螺锁等方式固定于触摸屏24的固定区域242或者控制模块26上。
触摸接收区域240及接合件22分别位于控制模块26的相对两侧,固定区域242固定于控制模块26的下表面。触摸接收区域240的面积大于接合件22的面积。固定区域242上设有导电组件,用于和控制模块26电连接。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区域242也可从控制模块26的一侧面插入控制模块26内部,同样可起到电连接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接合件22可以固定于固定区域242上并从控制模块26的另一相对侧面穿出,也可以直接固定于控制模块26的另一相对侧面上。
由于控制模块26为硬质元件,本身不可弯曲,为避免控制模块26影响到触摸屏24的弯曲性能,所以才将控制模块26设置于触摸屏24的末端或靠近末端的位置,以便于触摸屏24可以自由地应用于各种场景当中。
接合件22的末端与基板12的末端连接,以将触摸件20与支撑件10接合。接合件22的末端与基板12的末端可通过固定方式连接,比如粘接、螺锁、热压等。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合件22甚至可与基板12一体成型,即此时接合件22可看成是基板12的一部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触摸件20也可不含接合件22,直接通过控制模块26与基板12的末端连接。控制模块26与基板12末端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粘接、螺丝、夹持等。
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输入装置可以直接通过其触摸屏24接收外界输入,如手指或手写笔的输入,也可以间接接收外界输入。具体地,输入装置的触摸件20上可以放置纸张30,纸张30覆盖住触摸屏24,通过手写笔在纸张30上书写实体笔迹的同时,触摸屏24接收手写笔的书写轨迹数据,从而生成与实体笔迹相同的数据轨迹。覆盖触摸屏24的纸张30可以有多张,即触摸屏24可以间隔多张纸张30接收到手写笔的笔迹数据。
多张纸张30可以共同组成记事本,然后再放入输入装置中。具体地,记事本可以夹设在支撑件10的盖板14与基板12之间,并通过固持件18固持住。通过这种方式,记事本与输入装置组成一个整体,可以方便地进行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将固持件18翻转至基板12下方,再将盖板14相对基板12翻转至插入固持件18内。之后,将记事本取出,并将记事本的纸张30翻至所需的页数,再将触摸屏24放置于该页数纸张30的下方,即可进行书写。
请参阅图6,进一步地,为了在书写过程中固定住纸张30,防止其发生偏移,本实施例还设计了纸张固定结构40。纸张固定结构40可以包括磁性固定结构、卡扣固定结构、粘贴固定结构、魔术贴固定结构等。纸张固定结构40包括位于触摸屏24上的第一部件42及位于基板12上的第二部件44,二者相互配合而将纸张30夹持固定于触摸屏24与基板12之间。本实施例中,纸张固定结构40为磁性固定结构,其通过触摸屏24与基板12之间的磁性吸附来固定住纸张30。具体地,触摸屏24的第一部件42可以包括第一磁性元件,基板12的第二部件44可以包括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吸附来固定触摸屏24及基板12。第一磁性元件包括设置于触摸屏24上的二磁铁,第二磁性元件包括设置于基板12上的二钢片。磁铁可以产生吸附二钢片的磁力。当然,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及形状,如第一磁性元件可以是一条形钢片,第二磁性元件为一条形磁铁,或者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均为磁铁等,只要二者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且能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即可。应当理解地,本发明所称的磁性元件/磁性器件并不要求元件/器件本身能产生磁性,只要能具备被磁性吸附的特性即可认为属于磁性元件/器件。第一磁性元件位于触摸屏24远离控制模块26的一端,第二磁性元件位于基板12靠近连接板16的一端。在使用时,先将触摸屏24的一端与基板12的一端分离,将需要书写的纸张30的下一页纸张30插入触摸屏24与基板12之间,然后再将触摸屏24的一端靠近基板12的一端,在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的相互吸引下,触摸屏24固定于基板12上,从而将下一页纸张30牢固地固定在输入装置上。通过这种固定方式,在纸张30上书写时不会发生纸张偏移或倾斜的现象,可有效确保书写质量。并且,由于触摸屏24为柔性,在将纸张30插入触摸屏24与基板12之间时可弯曲触摸屏24,使得纸张30的插入过程更加容易。
如图7所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摸件20还可以可分离地与支撑件10连接。当触摸件20包含接合件22的时候,通过接合件22与基板12可分离地连接;当触摸件20不含接合件22的时候,通过控制模块26或触摸屏24与基板12可分离地连接。本发明所称可分离地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扣连接、贴合连接、磁性连接、魔术贴连接等。本实施例中,触摸件20是通过接合件22与基板12可分离地连接。接合件22上设有第三磁性元件,基板12与接合件22对应的一端设有第四磁性元件,二者通过磁力吸附固定。由于触摸件20可以从支撑件10上拆卸独立使用,因而携带更为方便。并且,在使用时只需将触摸件20放在需要书写的纸张30的下方即可,使用更加简便。
参见图8-11,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由于至少要有至少两张纸张30才能确保书写的稳定性,即一张纸张30进行书写,另一张纸张30夹持于触摸屏24与基板12之间进行固定。当只有单页纸张30的时候,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固定,书写体验下降。因此,为了能在单张纸张30时也能稳定地进行书写,本发明还设计了纸张固持结构50。
图8-9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纸张固持结构50。纸张固持结构50包括前述的接合件22。即在本实施例中,纸张固定结构40与纸张固持结构50分别位于触摸屏24的相对两端,且相互远离。当把触摸件20从支撑件10拆下之后,将单张纸张30放置于触摸屏24上,然后弯曲接合件22,使得接合件22向上(即朝向控制模块26所在一侧)绕过控制模块26后抵接在纸张30上表面。此时,接合件22的远离控制模块26的末端与触摸屏24的触摸接收区域240靠近控制模块26的末端正对,纸张30被夹持于接合件22与触摸屏24之间,从而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夹持在接合件22与触摸屏24之间的纸张30不发生偏移或倾斜,纸张固持结构50还可进一步包括磁性固定结构、卡扣固定结构、粘贴固定结构、魔术贴固定结构等。纸张固持结构50可包括位于接合件22上的第三器件52及位于触摸屏24上的第四器件54。本实施例中,纸张固持结构50的第三器件53及第四器件54分别包括第一磁性器件及第二磁性器件。第一磁性器件固定于接合件22上,第二磁性器件固定于触摸屏24上。具体地,第一磁性器件位于接合件22远离控制模块26的末端,第二磁性器件位于触摸屏24的触摸接收区域240靠近控制模块26的末端。由此,当接合件22被向上弯曲后,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吸引,从而将纸张30的末端夹持固定于接合件22与触摸屏24之间。当不需要夹持纸张30时,接合件向下(即朝远离控制模块26一侧)弯曲至与基板12连接,此时第一磁性器件与第二磁性器件也可相互吸引而将接合件22相对触摸屏24定位。可以理解地,第一磁性器件可以为前述的第三磁性元件,即其可以同时与第二磁性器件及第四磁性元件吸附。
通过此种纸张固持结构50,可以有效地对单张纸张30进行固定,方便应用在更多的场合。当然,纸张固持结构50并不限于单张纸张30,多张堆叠的纸张30也同样可通过纸张固定结构50来固定,其实现过程与单张纸张30相同。
图10-11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纸张固持结构50。本实施例的纸张固持结构50与纸张固定结构40位于触摸屏24的同一端且相互靠近。纸张固持结构50转动连接于基板12上。纸张固持结构50为笔架,其顶面开设有沟槽52,用于在不固定纸张30时夹持手写笔60。当需要对单张纸张30固定时,将纸张固持结构50转动至触摸屏24的上方,使得纸张固持结构50的一端压持在纸张30的上表面,从而使得纸张30被夹持固定于纸张固持结构50与触摸屏24之间。当不需要固定单张纸张30时,将纸张固持结构50转动至触摸屏24的范围外,使纸张固持结构50与纸张30分离。本实施例的纸张固持结构50还可以同时起到笔架的作用,因而适用范围更广。同样地,本实施例的纸张固持结构50也可适用于多张纸张30。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触摸屏24具有柔性,因而可以灵活地插入多张纸张30之间。本发明的纸张固定结构40及纸张固持结构50可有效地对纸张30进行固定,使得书写过程更加稳定。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触摸件20与支撑件10为可分离设计,因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组合使用还是独立使用,过程更为灵活。本发明的输入装置还可与记事本组合成一体,有利于提升便携性。

Claims (33)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及活动连接于支撑件的触摸件,触摸件包括触摸屏及固定于触摸屏上的控制模块,触摸件还包括用于和支撑件连接的接合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件可分离地连接于支撑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屏为柔性触摸屏,控制模块固定于触摸屏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为条状,控制模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触摸屏的宽度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位于或靠近触摸屏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屏的触摸接收区域与接合件分别位于控制模块的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合件由可弯曲材料制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屏延伸超出控制模块的一端形成接合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屏包括固定于控制模块上的固定区域,固定区域位于接合件与触摸接收区域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接合件与支撑件分离时,接合件朝控制模块所在一侧弯曲而用于和触摸屏共同夹持纸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合件朝控制模块所在一侧弯曲时绕过控制模块并正对触摸屏的触摸接收区域的末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合件远离控制模块的末端与触摸屏的触摸接收区域靠近控制模块的末端通过磁性吸附。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接合件与支撑件连接时,接合件朝远离控制模块所在一侧弯曲而与支撑件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屏远离控制模块的末端与支撑件远离控制模块的区域通过磁性吸附而用于夹持位于触摸屏与支撑件之间的纸张。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纸张的纸张固定结构,纸张固定结构用于将纸张固定于触摸屏下方。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持纸张的纸张固持结构,纸张固持结构用于将纸张固定于触摸屏上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纸张固定结构与纸张固持结构分别位于触摸屏的相对两端且相互远离。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纸张固定结构与纸张固持结构位于触摸屏的同一端且相互靠近。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纸张固定结构包括分别位于触摸屏上的第一部件及位于支撑件上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互配合而用于将纸张夹持固定于触摸屏与支撑件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为相互吸引的磁性元件。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纸张固持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接合件上的第三部件及位于触摸屏上的第四部件,第三部件与第四部件相互配合而用于将纸张夹持固定于接合件与触摸屏之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部件与第四部件为相互吸引的磁性元件。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纸张固持结构转动连接于支撑件上,纸张固持结构的末端用于相对支撑件转动至触摸屏上方而抵持放置于触摸屏上的纸张。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纸张固持结构开设用于收容手写笔的沟槽,纸张固持结构的末端用于相对支撑件转动至触摸屏之外而收容手写笔。
26.如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包括基板、可相对基板翻转的盖板及连接基板与盖板的连接板,基板与接合件活动连接。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时,基板的顶面与盖板的底面相向设置;在第二状态时,基板的底面与盖板的顶面相向设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时,基板的顶面与盖板的底面之间用于夹设纸张。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还包括可翻转地固定于基板底面的固持件,在第一状态时,固持件套设触摸屏、盖板及基板;在第二状态时,固持件翻转至基板下方并套设盖板。
30.一种用于支撑件的触摸件,其特征在于:触摸件用于活动连接于支撑件上。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触摸件,其特征在于:触摸件包括柔性触摸屏及位于或靠近触摸屏一端的控制模块。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件,其特征在于:触摸件还包括用于和支撑件连接的柔性接合件,触摸屏的触摸接收区域与接合件分别位于控制模块的相对两侧。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摸件,其特征在于:接合件远离控制模块的末端与触摸屏的触摸接收区域的末端通过磁性吸附而用于固定夹持纸张。
CN201820487152.2U 2018-04-08 2018-04-08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96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7152.2U CN208596365U (zh) 2018-04-08 2018-04-08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7152.2U CN208596365U (zh) 2018-04-08 2018-04-08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6365U true CN208596365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59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715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96365U (zh) 2018-04-08 2018-04-08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6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8542B2 (en) Multiple position input device cover
US9904327B2 (en) Flexible hinge and removable attachment
EP3123270B1 (en) Input device attachment
US9149100B2 (en)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06465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20140185220A1 (en) Flexible Hinge Support Layer
US2015022721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CN207895413U (zh) 手写板
CN110286806A (zh) 一种触摸板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596365U (zh)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CN113672102A (zh) 一种智能触控鼠标及其触控笔
US5438530A (en) Portable electronic computer with tracking device
CN204904148U (zh) 一种带输入装置的平板电脑
CN207516970U (zh) 手写输入装置
CN112041918A (zh) 输入装置及触摸件
CN217133680U (zh) 一种鼠标垫
CN207976865U (zh) 一种手机触屏辅助设备
CN208506714U (zh) 一种笔槽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07704413U (zh) 一种带按键控制的智能设备
WO2019109221A1 (zh) 手写输入装置
CN109931486A (zh) 一种腰带式平板电脑支架
TW201133288A (en) Wireless computer input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72 43 Universiade Software Town, 8288 Longgang Avenue,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oy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72 43 Universiade Software Town, 8288 Longgang Avenue,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