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6745U -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6745U
CN208586745U CN201821124672.3U CN201821124672U CN208586745U CN 208586745 U CN208586745 U CN 208586745U CN 201821124672 U CN201821124672 U CN 201821124672U CN 208586745 U CN208586745 U CN 208586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ole
hinged seat
articulated shaf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46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圣恩
陈小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1246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6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6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6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固联在梁柱节点的立柱及横梁上;第一杆体上端经第一铰接轴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第一杆体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第二杆体下端经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二杆体的杆身套设在第一杆体内部,第二杆体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与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二径向通孔,每个相对应的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之间贯穿有定位杆。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杆和铰接轴的变形耗能起到消能减震作用,过后只需更换定位杆和铰接轴即可,减震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易于装拆。

Description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提倡推广绿色低碳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往往不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同时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也会存在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因此对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加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建筑结构中布置消能减震装置以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是减轻地震反应和地震破坏的一种新技术。现有的耗能减震可根据耗能装置的不同分为两种体系,一种为耗能构件减震体系,常用的耗能元件有耗能支撑、耗能剪力墙等;另一种则为阻尼器耗能减震体系,常用的阻尼器有金属屈服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性阻尼器等。金属阻尼器:性能稳定可靠,不受温度影响,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但是难以控制阀值;摩擦阻尼器:适应性强,可以大范围推广,但所期望的摩擦系数会因为长期的静接触发生改变;粘弹性阻尼器:耗能能力极佳、大震、小震下都可以起作用,但受环境温度影响极大,温度升高时,耗能能力减弱;粘滞阻尼器:耗能能力佳,稳定可靠、提供附加阻尼但不改变固有频率,但造价高、加工难度大,且粘滞液体易发生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减震耗能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容易修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用以固联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的立柱及横梁上;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经第一铰接轴与第一铰接座相铰接,第一杆体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经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铰接座相铰接,第二杆体的杆身套设在第一杆体内部,第二杆体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与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二径向通孔,每个相对应的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之间贯穿有一定位杆。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的材质均为软钢;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的材质为硬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外壁、第一铰接轴的两端外壁以及第二铰接轴的两端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分别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底板A、固联在底板A上的左侧板A、右侧板A、上侧板A以及下侧板A,所述底板A的两端伸出翼板上分别并排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A;所述左侧板A、右侧板A、上侧板A以及下侧板A围成以利于第一杆体上端插入的空腔A,左侧板A及右侧板A上同轴开设有第一铰接孔A;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的并与第一铰接孔A相对应的第一铰接孔B;所述第一铰接轴贯穿第一铰接孔A与第一铰接孔B后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A锁紧,以实现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外壁分别与左侧板A、右侧板A、上侧板A以及下侧板A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接座包括底板B、固联在底板B上的左侧板B、右侧板B、上侧板B以及下侧板B,所述底板B的两端伸出翼板上分别并排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B;所述左侧板B、右侧板B、上侧板B以及下侧板B围成以利于第二杆体下端插入的空腔B,左侧板B及右侧板B上同轴开设有第二铰接孔A;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的并与第二铰接孔A相对应的第二铰接孔B;所述第二铰接轴贯穿第二铰接孔A与第二铰接孔B后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B锁紧,以实现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外壁分别与左侧板B、右侧板B、上侧板B以及下侧板B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为中空圆管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当装配式框架结构发生变形时,通过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滑动挤压由软钢制成的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利用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的变形耗能起到消能减震作用,且过后只需更换定位杆和铰接轴即可,不仅减震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而且施工方便、易于装拆,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作节点加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杆体与第一铰接座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杆体与第二铰接座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作斜撑加固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人字撑加固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a-立柱;b-横梁;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定位杆;4-第一铰接座;5-第二铰接座;6-安装螺孔A;7-安装螺孔B;8-第一铰接轴;9-第二铰接轴;10-第一铰接孔A;11-第二铰接孔A;12-第一径向通孔;13-第二径向通孔;14-底板A;15-左侧板A;16-右侧板A;17-上侧板A;18-下侧板A;19-底板B;20-左侧板B;21-右侧板B;22-上侧板B;23-下侧板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座4、第二铰接座5、第一杆体1以及第二杆体2,所述第一铰接座4、第二铰接座5用以固联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的立柱a及横梁b上;所述第一杆体1的上端经第一铰接轴8与第一铰接座4相铰接,第一杆体1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12;所述第二杆体2的下端经第二铰接轴9与第二铰接座5相铰接,第二杆体2的杆身套设在第一杆体1内部,第二杆体2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与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12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二径向通孔13,每个相对应的第一径向通孔12与第二径向通孔13之间贯穿有一定位杆3;定位杆3、第一铰接轴8以及第二铰接轴9的材质均为软钢;第一铰接座4、第二铰接座5、第一杆体1以及第二杆体2的材质为硬钢。通过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滑动挤压由软钢制成的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利用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的变形耗能起到消能减震作用,且过后只需更换定位杆和铰接轴即可,不仅减震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而且施工方便、易于装拆。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3的两端外壁、第一铰接轴8的两端外壁以及第二铰接轴9的两端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定位杆3、第一铰接轴8以及第二铰接轴9分别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锁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座4包括底板A14、焊接在底板A14上的左侧板A15、右侧板A16、上侧板A17以及下侧板A18,所述底板A14的两端伸出翼板上分别并排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A6,以便于通过螺栓或者植筋技术固定于梁柱节点的立柱上,避免因承受弯矩过大而破坏;所述左侧板A15、右侧板A16、上侧板A17以及下侧板A18围成以利于第一杆体1上端插入的空腔A,左侧板A15及右侧板A16上同轴开设有第一铰接孔A10;所述第一杆体1的上端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的并与第一铰接孔A10相对应的第一铰接孔B;所述第一铰接轴8贯穿第一铰接孔A10与第一铰接孔B后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A锁紧,以实现第一杆体上端与第一铰接座相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1的上端外壁分别与左侧板A14、右侧板A15、上侧板A16以及下侧板A17相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座5包括底板B19、焊接在底板B19上的左侧板B20、右侧板B21、上侧板B22以及下侧板B23,所述底板B19的两端伸出翼板上分别并排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B7,以便于通过螺栓或者植筋技术固定于梁柱节点的横梁上,避免因承受弯矩过大而破坏;所述左侧板B20、右侧板B21、上侧板B22以及下侧板B23围成以利于第二杆体2下端插入的空腔B,左侧板B20及右侧板B21上同轴开设有第二铰接孔A11;所述第二杆体2的下端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的并与第二铰接孔A11相对应的第二铰接孔B;所述第二铰接轴9贯穿第二铰接孔A11与第二铰接孔B后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B锁紧,以实现第二杆体下端与第二铰接座相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2的下端外壁分别与左侧板B20、右侧板B21、上侧板B22以及下侧板B23相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均为中空圆管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地震作用下装配式框架结构发生变形时,通过第一杆体、第二杆体滑动挤压由软钢制成的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通过软钢的变形耗能起到消能减震作用,且震后只需更换定位杆和铰接轴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减震耗能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容易修复的减震耗能装置,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当该装置用于节点加固或用作斜撑时,将第一铰接座安装在梁柱节点的立柱侧面上,第二铰接座安装在梁柱节点的横梁顶面;当该装置用作人字撑时,将第一铰接座安装在梁柱节点的横梁底面的跨中端,第二铰接座安装在梁柱节点的立柱侧面。
本实施例中,用作节点加固时,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径为100mm,厚度为20mm,长度为350mm;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径为59mm,厚度为20mm,长度为350mm;所述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200mm,定位杆两端的外螺纹长度为50mm;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均为5个,第一径向通孔、第二径向通孔、第一铰接孔A、第一铰接孔B、第二铰接孔A以及第二铰接孔B的直径均为20mm,且相邻两个第一径向通孔的间距及相邻两个第二径向通孔的间距均为20mm。所述底板A、上侧板A、下侧板A、左侧板A、右侧板A、底板B、上侧板B、下侧板B、左侧板B以及右侧板B的厚度均为10mm。
本实施例中,用作斜撑、人字撑时,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径为150mm,厚度为30mm,长度为4000mm;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径为90mm,厚度为30mm,长度为4000mm;所述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的直径为30mm,长度为300mm,定位杆两端的外螺纹长度为50mm;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径向通孔均为7个,第一径向通孔、第二径向通孔、第一铰接孔A、第一铰接孔B、第二铰接孔A以及第二铰接孔B的直径均为30mm,且相邻两个第一径向通孔的间距及相邻两个第二径向通孔的间距均为200mm。所述底板A、上侧板A、下侧板A、左侧板A、右侧板A、底板B、上侧板B、下侧板B、左侧板B以及右侧板B的厚度均为20mm。
本实施例中,在施工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预制尺寸相匹配的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
步骤S2:将第一杆体的上端插入到第一铰接座内,用第一铰接轴贯穿第一铰接座及第一杆体的上端,实现铰接,第一铰接轴的两端用锁紧螺母锁紧;将第二杆体的下端插入到第二铰接座内,用第二铰接轴贯穿第二铰接座及第二杆体的下端,实现铰接,第二铰接轴的两端用锁紧螺母锁紧;
步骤S3:通过螺栓将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锁紧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的立柱及和横梁上,接着将第二杆体插入到第一杆体的内腔,将第二杆体插入到第一杆体的内腔;
步骤S4:用定位杆贯穿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相重合的第一径向通孔和第二通孔,定位杆的两端用锁紧螺母锁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用以固联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的立柱及横梁上;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经第一铰接轴与第一铰接座相铰接,第一杆体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经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铰接座相铰接,第二杆体的杆身套设在第一杆体内部,第二杆体的杆身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与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二径向通孔,每个相对应的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二径向通孔之间贯穿有一定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的材质均为软钢;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的材质为硬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外壁、第一铰接轴的两端外壁以及第二铰接轴的两端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定位杆、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分别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底板A、固联在底板A上的左侧板A、右侧板A、上侧板A以及下侧板A,所述底板A的两端伸出翼板上分别并排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A;所述左侧板A、右侧板A、上侧板A以及下侧板A围成以利于第一杆体上端插入的空腔A,左侧板A及右侧板A上同轴开设有第一铰接孔A;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的并与第一铰接孔A相对应的第一铰接孔B;所述第一铰接轴贯穿第一铰接孔A与第一铰接孔B后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A锁紧,以实现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外壁分别与左侧板A、右侧板A、上侧板A以及下侧板A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座包括底板B、固联在底板B上的左侧板B、右侧板B、上侧板B以及下侧板B,所述底板B的两端伸出翼板上分别并排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B;所述左侧板B、右侧板B、上侧板B以及下侧板B围成以利于第二杆体下端插入的空腔B,左侧板B及右侧板B上同轴开设有第二铰接孔A;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的并与第二铰接孔A相对应的第二铰接孔B;所述第二铰接轴贯穿第二铰接孔A与第二铰接孔B后经由与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B锁紧,以实现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外壁分别与左侧板B、右侧板B、上侧板B以及下侧板B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为中空圆管状结构。
CN201821124672.3U 2018-07-17 2018-07-17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Active CN208586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4672.3U CN208586745U (zh) 2018-07-17 2018-07-17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4672.3U CN208586745U (zh) 2018-07-17 2018-07-17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6745U true CN208586745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1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4672.3U Active CN208586745U (zh) 2018-07-17 2018-07-17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67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1170A (zh) * 2018-07-17 2018-10-16 福州大学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IT201900004075A1 (it) * 2019-03-20 2020-09-20 Bequadro S R L Dispositivo di connessione di elementi strutturali di un edificio prefabbricato
CN112376687A (zh) * 2020-10-12 2021-02-19 安徽一品小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的抗震预制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1170A (zh) * 2018-07-17 2018-10-16 福州大学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61170B (zh) * 2018-07-17 2024-02-27 福州大学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IT201900004075A1 (it) * 2019-03-20 2020-09-20 Bequadro S R L Dispositivo di connessione di elementi strutturali di un edificio prefabbricato
CN112376687A (zh) * 2020-10-12 2021-02-19 安徽一品小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的抗震预制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6745U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
CN108661170A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减震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2877568B (zh) 双内核防屈曲支撑结构
CN202745232U (zh) 一种粘弹性阻尼器
US20220381310A1 (en) Wave-shaped steel plate energy dissipation damper,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CN110541479A (zh) 装配式钢结构十字抗震节点
CN110939233A (zh) 一种新型木结构柱脚耗能减震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722811U (zh) 一种金属阻尼器
CN210421987U (zh) 一种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的耗能减震装置
CN110863578A (zh) 一种新型u形钢板耗能支撑
CN203373870U (zh) 耗能支撑构造
CN109826338B (zh) 一种内藏摩擦和负刚度复合减振装置的冷弯薄壁钢板墙体系
CN107165300A (zh) 一种防面外屈曲的菱形开孔h型钢阻尼器
CN2900658Y (zh) 一种偏心支撑
CN103206029A (zh) 微振动可耗能黏弹性屈曲约束支撑
CN205077643U (zh) 新型无屈曲耗能支撑
CN208815980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抗侧耗能装置
CN202831286U (zh) 双内核防屈曲支撑结构
CN203230060U (zh) 微振动可耗能黏弹性屈曲约束支撑
CN202831237U (zh) 一种装配式冷弯型钢结构连接的销轴法兰节点结构
CN110318461A (zh) 圆钢管支撑连接用螺栓鼓形球面壳节点
CN209457189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柱脚的支撑型三向耗能减震阻尼器
CN106894575A (zh) 一种蜂窝梁
CN219732334U (zh) 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柱节点结构
CN206034754U (zh) 用于固连至中空立柱的柱头及包含其的中空立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