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6732U -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6732U
CN208586732U CN201820947057.6U CN201820947057U CN208586732U CN 208586732 U CN208586732 U CN 208586732U CN 201820947057 U CN201820947057 U CN 201820947057U CN 208586732 U CN208586732 U CN 208586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landscape
outlet
landscape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70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ngji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ngji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ngji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ngji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470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6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6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67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景景观结构,针对建造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景观池以及喷泉池,喷泉池的水平高度高于景观池,景观池的正上方设有瀑布池,景观池内设有给瀑布池供水的潜水泵,景观池内设有出水口以及给水口,景观池连通有溪流池,溪流池连通喷泉池,溪流池的水平高度朝景观池的延伸方向逐渐降低,潜水泵同时连通喷泉池,给喷泉池供水。通过一套原有的景观池的配置同时应用于三个水景景观结构中,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背景技术
水景景观结构主要是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或者利用水泵使得静态水变为动态水,而形成的一种人文水景。水景元素包括喷泉、瀑布、水池结构以及观赏池塘系统等。
虽然水景景观结构有很好的景观效果,但是现有的水景景观结构一般都单独设置,为防止水从景观池内溢出以及景观池内的水不足时需要补给水,每个水景景观结构都单独设有景观池、给水口以及出水口,结构复杂,建造成本高,仍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景景观结构,具有循环利用水资源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包括景观池以及喷泉池,所述喷泉池的水平高度高于景观池,所述景观池的正上方设有瀑布池,所述景观池内设有给瀑布池供水的潜水泵,所述景观池内设有出水口以及给水口,所述景观池连通有溪流池,所述溪流池连通喷泉池,所述溪流池的水平高度朝景观池的延伸方向逐渐降低,所述潜水泵同时连通喷泉池,给喷泉池供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景观池内的水会通过潜水泵同时到达瀑布池以及喷泉池,瀑布池中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从瀑布池自动回落到景观池,从而形成瀑布景观,喷泉池中的水形成喷泉景观后,由于溪流池连通喷泉池,且溪流池的水平高度朝景观池的延伸方向逐渐降低,因此喷泉池中的水会自动流到溪流池,并沿溪流池回流到景观池,同时形成溪流景观,三个水景景观结构只需要设置一个出水口排水、一个给水口给水以及一个潜水泵同时提供动力,简化结构,减少了建造成本;通过溪流池连通景观池以及喷泉池,景观池内的水同时运用于形成三个不同的水景景观结构,增大了水景景观结构的规模,提高了水景景观结构的观赏性。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连通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设有连通景观池的通水口,所述通水口靠近储水腔底部,所述通水口的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且高于潜水泵的启动泵的液面高度,所述景观池设有通闭通水口的开关组件,所述景观池设有控制开关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景观池设有随液面高度浮动的浮动件,所述浮动件联动驱动组件,当景观池内的液面到达通水口的高度时,浮动件联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关组件打开通水口,当景观池内的液面高于通水口的高度时,浮动件联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关组件关闭通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雨水较多的天气,景观池内的液面上升至出水口的高度时,景观池内的水会通过出水口进入储水腔得以储存,当景观池内的液面下降至通水口的高度时,浮动件会联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关组件打开通水口,因为通水口靠近储水腔底部,储水腔内的液面高度高于通水口,因此在自然状态下,水在会通过通水口进入景观池内,当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上升至高于通水口的高度时,浮动件会联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关组件关闭通水口,使得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通水口的液面高度,因通水口的高度高于潜水泵的启动泵的液面高度,从而使得潜水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有利于雨水的收集以及循环利用,节约了水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通闭通水口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景观池的侧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克服弹性件的弹力,改变弹性件的弹性形变程度,以带动移动板移动,使得移动板与通水口抵接或分离,从而实现通闭通水口的功能,进而实现雨水的储存以及循环利用于景观池池水补给的功能,有利于节约水的成本,有益于提高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水腔,所述进水腔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正对瀑布池的落水点,所述进水腔连接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另一端管口与移动板抵接,所述第一进水口以及排水管与移动板抵接的管口之间的压力差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所述浮动件滑动连接于进水腔,所述出水腔固定连接于浮动件顶部,当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高于通水口的高度时,浮动件带动出水腔移动至第二进水口与第一排水口连通的位置,当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到达通水口的高度时,塑料浮块带动出水腔移动至第二进水口与第一排水口错开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件因受到景观池内水的浮力,当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变化时,浮动块会随之沿进水管上下浮动,同时浮动块的浮动会带动出水腔上下移动,当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高于通水口的高度时,浮动块带动进水腔移动至第二进水口与第一排水口连通的位置,从瀑布池回落到景观池的水会通入进水腔,并通过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进入出水腔,最后通过排水管从与移动板抵接的管口排出,冲击移动板,因出水腔的进水处以及出水处之间的压力差大于弹性件的弹力,移动板会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而产生位移;当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到达通水口的高度时,浮动块带动进水腔移动至第二进水口与第一排水口错开的位置,水无法通入出水腔,无法对移动板产生驱动力,移动板处于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了驱动组件对移动板的驱动作用,使得移动板处于与通水口抵接或分离的状态,进而实现了控制通水口通闭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两端为塑料管,中间部分为软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水腔随浮动件上下移动时,出水腔会同时带动排水管上下移动,因排水管的中间部分为软管,因此排水管通过软管的伸缩调节位移,从而使得排水管与移动板抵接一端的管口固定于与移动板抵接的位置,进而使得从排水管排出的水对移动板具有驱动力。
优选的,所述进水腔连通有导向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瀑布池落下的水会通过导向口进入进水腔,导向口扩大了瀑布池的水进入进水腔的落入范围,有利于水的收集以及利用。
优选的,所述进水腔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转动连接有通闭泄水口的移动盖,在自然状态下,移动盖封堵泄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进水口与第一排水口错开,进水腔与出水腔之间无法连通时,进入进水腔的水无法进入出水腔时,会对移动盖产生推力,使得移动盖打开,进而使得进水腔中的水从泄水口排出,减少因进水腔内的水压过大而损坏进水腔以及出水腔的情况,延长了进水腔以及出水腔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浮动件内部空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件内部空心设置有利于减小塑料浮块的重力,使得浮动件容易随液面变化而浮动,有利于浮动件克服水与出水腔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浮动件感应液面高度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出水腔内壁光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腔内壁光滑有利于减少出水腔内的水与出水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对浮动件的作用力,进而使得浮动件受到的力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浮动件感应液面高度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储水腔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水口的水平高度且高于通水口的水平高度,所述溢流孔连通园林排水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腔内储存水的液面高度高于溢流孔时,水会通过溢流孔排入园林排水系统,有利于减少储水腔内的储水量大于容量而导致水从出水口回流至景观池,进而导致景观池液面过高而溢出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套景观池内原有的配置同时供三个不同水景景观结构使用,结构简单,节约了,建造成本;
2.一个景观池内的水同时运用于形成三个水景景观结构,增大了水景景观结构的规模,提高了水景景观结构的观赏性;
3.当景观池内的水上涨至出水口处时,水会流入储水腔内储存,当景观池内的液面低于通水口的高度,需要补给水时,储水腔内的水会自动回流至景观池内,当景观池内的液面回涨到高于通水口的高度时,储水腔内的水会自动停止流向景观池,使得景观池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三个水景景观结构均正常供水的高度,有利于雨水的收集以及循环利用,基本不需要另外补给水,节约了水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4.当储水腔内的水超过一定高度时,储水腔内的水会自动排向园林排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水景景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储水腔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景观池;11、泵坑;12、出水口;13、通水口;2、瀑布池;3、溪流池;4、喷泉池;41、喷泉中心;42、水池;5、假山;6、倾斜板;7、潜水泵;10、排水系统;101、排水沟;102、不锈钢盖板;20、储水腔;201、溢流孔;30、开关组件;301、移动板;302、伸缩杆;303、弹性件;40、驱动组件;401、进水腔;4011、滑动槽;4012、限位块;4013、第一排水口;4014、泄水口;402、导向口;403、出水腔;4031、第二进水口;404、排水管;405、软管;50、浮动件;60、移动盖;70、扭簧;8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水景景观结构,参见图1,包括景观池1,景观池1的正上方设有瀑布池2,景观池1连通有溪流池3,溪流池3连通有喷泉池4。喷泉池4、溪流池3、景观池1的水平高度依次降低。
参见图1,喷泉池4包括喷泉中心41以及水池42,喷泉中心41以及水池42均呈圆形设置,喷泉中心41与水池42共圆心,喷泉中心41凸起于水池42中央。
参见图1,溪流池3蜿蜒设置,溪流池3朝景观池1延伸方向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
参见图1,景观池1远离溪流池3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假山5,瀑布池2连接于假山5靠近顶部的位置,瀑布池2边缘凸起,瀑布池2置于两座假山5之间的边缘连接有略向下倾斜的倾斜板6,倾斜板6正对景观池1,倾斜板6的长度方向与假山5的高度方向垂直。
参见图1以及图2,景观池1内凹陷有泵坑11,泵坑11里固定有潜水泵7,潜水泵7同时连通瀑布池2以及喷泉池4,连通管均结合置石隐藏设置(图中未示出)。
参见图1以及图2,景观池1内的侧壁开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靠近景观池1的顶部,出水口12的高度高于潜水泵的启动泵的液面高度,出水口12连通园林排水系统10。
参见图1以及图7,园林排水系统10包括排水沟101,排水沟101围绕景观池1开有出水口12的一侧。排水沟101表面覆盖有不锈钢盖板102。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景观池1内的液面高度到达潜水泵7的启动泵的液面高度时,潜水泵7启动并同时泵水至瀑布池2以及喷泉池4,同时形成瀑布景观以及喷泉景观,喷泉池4的水形成喷泉景观以后,水会从喷泉中心41溢流至水池42,水池42中的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流向溪流池3,并沿溪流池3的延伸方向自动回流至景观池1,同时形成溪流景观,一个景观池1的水同时供给三个水景景观结构使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增大了水景景观结构的规模,提高了水景景观结构的观赏性;一个潜水泵7同时泵水至三个水景景观结构,节约了能源。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3以及图7,出水口12连通有储水腔20,景观池1开有出水口12的侧壁作为储水腔20的其中一侧壁,储水腔20的底壁高度与潜水泵的启动泵的液面高度相同。景观池1开有出水口12的侧壁上还开有通水口13,通水口13置于出水口12的正下方,通水口13靠近储水腔20的底部。
参见图7,储水腔20与其开有出水口12的侧壁正对的侧壁上开有溢流孔201,溢流孔201的高度低于出水口12的高度且高于通水口13的高度,溢流孔201连通排水沟101。
参见图3、图4以及图7,景观池1内设有通闭通水口13的开关组件30、控制开关组件30的驱动组件40以及随景观池1内液面高度变化而浮动的浮动件50。
参见图7,开关组件30包括移动板301,移动板301靠近通水口13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2,伸缩杆302的另一端连接有弹性件30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3为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景观池的侧壁上。在自然状态下,移动板301与通水口13分离,通水口13处于打开状态。
参见图3以及图4,驱动组件40包括进水腔401,进水腔401水平固定于景观池1池底,进水腔401呈长方体,进水腔401顶部开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连通有导向口402,导向口402正对倾斜板6,导向口402以及进水腔401的侧面截面呈漏斗状。导向口402以及进水腔401的长度方向与倾斜板6的长度方向一致,导向口402以及进水腔401的长度稍长于倾斜板6的长度。
参见图3以及图5,浮动件50滑动连接于进水腔401靠近溪流池3一侧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浮动件50为塑料浮块,塑料浮块呈长方体且内部空心,塑料浮块的长度方向与进水腔401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水腔401靠近溪流池3一侧的侧壁凹陷有滑动槽4011以供塑料浮块滑动,滑动槽4011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有限位块4012。
参见图3以及图5,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下降至通水口13的高度时,塑料浮块滑动至滑动槽4011的最底端,塑料浮块与底端的限位块4012抵接;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上升至出水口12的高度时,滑动至滑动槽4011的最顶端,塑料浮块与顶端的限位块4012抵接。
参见图4以及图5,驱动组件40还包括出水腔403,出水腔403固定连接于塑料浮块顶部,出水腔403呈长方体,出水腔403的内壁光滑。出水腔403靠近进水腔401一侧的侧壁底部开有第二进水口4031。第二进水口4031的长度方向与出水腔40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进水口4031的长度与出水腔403的长度相同。
参见图3以及图5,进水腔401靠近溪流池3一侧的侧壁开有第一排水口4013,第一排水口401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进水口403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排水口4013的长度与第二进水口4031的长度相同。
参见图3、图5以及图7,当塑料浮块滑动至滑动槽4011的最底端时,第一排水口4013的底部与第二进水口4031的顶部齐平;当塑料浮块滑动至滑动槽4011的最顶部时,第一排水口4013的顶部与第二进水口4031的顶部齐平。
参见图3以及图5,进水腔401远离溪流池3一侧开有泄水口4014,进水腔401的外壁上铰接有覆盖泄水口4014的移动盖60,移动盖60的铰接轴上套有扭簧70,扭簧70驱动移动盖60抵接在进水腔401的外壁上以封闭泄水口4014。
参见图4以及图7,出水腔403与塑料浮块的连接处开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置于塑料浮块的中心处,第二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404,排水管404一端贯穿塑料浮块并连通出水腔403,排水管404另一端与移动板301抵接。排水管404的两端为塑料管,排水管404的中间部分接入软管405。排水管404贯穿塑料浮块一端的管口以及与移动板301抵接一端的管口之间的压力差大于弹簧的弹力。
参见图4以及图7,景观池1靠近移动板301的池底固定有两个固定座80,排水管404与移动板301抵接的一端贯穿固定座80并通过固定座80固定。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当景观池1内有降水或通过其他途径使得景观池1内液面上升至出水口12的高度时,水会通过出水口12进入储水腔20而得以储存,有利于雨水的收集以及后续的循环利用。
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高度到达通水口13的液面高度时,塑料浮块随液面浮动至滑动槽4011的最底端,并带动出水腔403运动至第一排水口4013的底部与第二进水口4031的顶部齐平的位置,第一排水口4013与第二进水口4031错开,瀑布池2流入进水腔401内的水无法进入出水腔403,水会形成水压而推动移动盖60,使得泄水口4014打开,并从泄水口4014排回至景观池1内,则移动板301不会受到冲击力,处于自然状态,通水口13处于打开状态,储水腔20内的水会通过通水口13进入景观池1内。
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高度逐渐上升,塑料浮块会随之向上浮动,并带动出水腔403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排水口4013与第二进水口4031交错而连通,瀑布池2流入进水腔401内的水会通过第一排水口4013进入排水管404,从排水管404与移动板301抵接一端的管口排出,排出的水冲击到移动板301上,会推动伸缩杆302压缩弹簧,从而使得移动板301朝通水口13运动至与通水口13抵接的位置,封堵通水口13,储水腔20内的水不再流向景观池1,使得景观池1内的液面保持在通水口13的高度,因为通水口13的高度高于潜水泵7的启动泵的液面高度,进而使得三个水景景观结构均正常供水,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增强了水景景观结构的观赏性。
当储水腔20内的水到达一定高度时,会通过溢流孔201排到排水沟101中,有利于减少储水腔20内的储水量大于容量而通过出水口12回流至景观池1,进而导致景观池1的液面高度过高而溢出的情况。
塑料浮块在滑动过程中通过软管405调节,使得排水管404与移动板301抵接一端固定于固定座80上,进而使得从排水管404排出的水对移动板301具有驱动作用。
通过导向口402的设置,有利于扩大瀑布池2的水进入进水腔401的范围,有利于水的收集以及后续的循环利用。
通过泄水口4014的设置,有利于进水腔401内的水及时被排回至景观池1内以循环利用,同时有利于减少进水腔401内的水压过大而损坏进水腔401以及出水腔403侧壁的情况,延长了进水腔401以及出水腔403的使用寿命。
通过进水腔401的内壁光滑设置以及塑料浮块的空心设置,有利于减小出水腔403内的水与出水腔40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对塑料浮块的作用力,进而增强了塑料浮块所受到浮力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强塑料浮块感应液面高度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景景观结构,包括景观池(1)以及喷泉池(4),所述喷泉池(4)的水平高度高于景观池(1),所述景观池(1)的正上方设有瀑布池(2),所述景观池(1)内设有给瀑布池(2)供水的潜水泵(7),所述景观池(1)内设有出水口(12)以及给水口,其特征是:所述景观池(1)连通有溪流池(3),所述溪流池(3)连通喷泉池(4),所述溪流池(3)的水平高度朝景观池(1)的延伸方向逐渐降低,所述潜水泵(7)同时连通喷泉池(4),给喷泉池(4)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口(12)连通有储水腔(20),所述储水腔(20)设有连通景观池(1)的通水口(13),所述通水口(13)靠近储水腔(20)底部,所述通水口(13)的高度低于出水口(12)的高度且高于潜水泵(7)的启动泵的液面高度,所述景观池(1)设有通闭通水口(13)的开关组件(30),所述景观池(1)设有控制开关组件(30)的驱动组件(40),所述景观池(1)设有随液面高度浮动的浮动件(50),所述浮动件(50)联动驱动组件(40),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到达通水口(13)的高度时,浮动件(50)联动驱动组件(40)驱动开关组件(30)打开通水口(13),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高于通水口(13)的高度时,浮动件(50)联动驱动组件(40)驱动开关组件(30)关闭通水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组件(30)包括通闭通水口(13)的移动板(301),所述移动板(301)连接有弹性件(303),所述弹性件(30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景观池(1)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进水腔(401),所述进水腔(401)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4013),所述第一进水口正对瀑布池(2)的落水点,所述进水腔(401)连接有出水腔(403),所述出水腔(403)设有第二进水口(4031)以及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404),所述排水管(404)另一端管口与移动板(301)抵接,所述第一进水口以及排水管(404)与移动板(301)抵接的管口之间的压力差大于弹性件(303)的弹力,所述浮动件(50)滑动连接于进水腔(401),所述出水腔(403)固定连接于浮动件(50)顶部,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高度高于通水口(13)的高度时,浮动件(50)带动出水腔(403)移动至第二进水口(4031)与第一排水口(4013)连通的位置,当景观池(1)内的液面高度到达通水口(13)的高度时,浮动件(50)带动出水腔(403)移动至第二进水口(4031)与第一排水口(4013)错开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404)的两端为塑料管,中间部分为软管(4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水腔(401)连通有导向口(40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水腔(401)设有泄水口(4014),所述泄水口(4014)转动连接有通闭泄水口(4014)的移动盖(60),在自然状态下,移动盖(60)封堵泄水口(40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浮动件(50)内部空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腔(403)内壁光滑。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景景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水腔(20)设有溢流孔(201),所述溢流孔(201)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水口(12)的水平高度且高于通水口(13)的水平高度,所述溢流孔(201)连通园林排水系统(10)。
CN201820947057.6U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6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7057.6U CN208586732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7057.6U CN208586732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6732U true CN208586732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705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6732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67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958A (zh) * 2019-05-14 2019-08-09 上海斐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巨型坑体内建筑群的泄洪方法及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958A (zh) * 2019-05-14 2019-08-09 上海斐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巨型坑体内建筑群的泄洪方法及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0499B (zh) 调节水深进行选择性取水的取水装置
US20130228238A1 (en) Toilet inlet valv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9684527U (zh) 自吸式水面垃圾桶
CN109281352A (zh) 基于清洁能源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8586732U (zh) 一种水景景观结构
CN2937265Y (zh) 便器冲洗水箱装置
CN109868798A (zh) 一种基于伸缩式闸板的两用型水量控制设备
CN107121533A (zh) 一种模拟地表水位变化及干湿交替的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58502U (zh) 一种综合冲洗马桶
CN106930397B (zh) 一种可以在干旱期内持续处理初期雨水的生物滞留池
CN113622372A (zh) 一种隐藏式防洪门
KR910005056Y1 (ko) On, off식 고저수위 제어용 정수위 밸브
CN112081227A (zh)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08777364U (zh)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16856767A (zh) 一种泳池机器人及其清洁方法
CN108755805A (zh) 一种疏浚设备
CN209670003U (zh)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CN20751275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06667448U (zh) 一种在线处理调蓄池与节能排水泵站的组合系统
CN110454347A (zh) 动能回收装置及排水系统
CN200997080Y (zh) 溢流器
CN220580653U (zh) 一种泳池机器人
CN212993872U (zh) 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
CN216986647U (zh) 市政工程供水节能保护装置
CN209603270U (zh) 地下贮水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