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6256U -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6256U
CN208586256U CN201821065481.4U CN201821065481U CN208586256U CN 208586256 U CN208586256 U CN 208586256U CN 201821065481 U CN201821065481 U CN 201821065481U CN 208586256 U CN208586256 U CN 208586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radiation heat
ash
lime
ga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54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炜
黄萍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Mai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t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te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t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54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6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6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6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气化室、辐射换热室和激冷室。气化室的顶部为烧嘴连接口,原料煤和纯氧通过烧嘴喷射到气化室内进行煤气化反应,反应后的粗合成气和熔融态的灰渣旋流而下进入下渣口。受下渣口特殊旋流结构的约束,进入到辐射换热室的气流和熔融态灰渣仍然保持旋流流形,保持粗合成气中的灰渣与气流的跟随性,减少灰渣间及灰渣与辐射换热器内壁的碰撞,大大降低灰渣随机扩散至辐射换热室内壁面的几率。同时,辐射换热器内壁面的换热屏顺旋流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既增加了过渣通径,又减弱了换热屏内边缘对气流的扰动,从结构上降低了结渣积灰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煤化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包括固定床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和气流床气化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经过工业装置的验证和市场的筛选,气流床气化技术成为煤制各种化学品的主流气化技术,该技术不仅在节能减排方面远优于其他气化技术,而且在装置大型化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单台气化炉日处理煤量已经达到3000吨。
从粗合成气的能量回收和减温措施角度划分,气流床气化技术包括激冷流程和废锅流程。
激冷流程指1300~1600℃的粗合成气自气化室出口直接进入200~250℃的水浴内,将高温粗合成气快速冷却至低温。该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稳定,操作简单,气化炉能够长周期运行,但是该气化流程没有充分利用粗合成气的高温显热,而直接将1300~1600℃的粗合成气激冷至220℃左右,高温显热转化成低温饱和蒸汽,能效指标偏低。此外,为保证气化炉运行平稳,工厂大多按照激冷水泵的最大能力运行,造成气化炉外排黑水量大大增加,使高温合成气中的能量更多的被带到闪蒸系统,产出大量含灰的低品位蒸汽。闪蒸系统中只有灰水预热和除氧器补水预热能够消耗部分蒸汽,其余部分蒸汽因含尘无法补入低压蒸汽管网,只能就地放空,造成工厂经济性下降。
废锅流程包括全废锅流程和半废锅流程。全废锅流程指1300~1600℃的粗合成气自气化室出口先后通过辐射废锅和对流废锅,在对流废锅出口温度降至约350℃,每千标方有效气(CO+H2)可副产高温过热蒸汽0.7~0.9t,能效指标最优。但是该流程合成气中水气比(水蒸气量/干气量)仅为0.2~0.3,更适用于IGCC联合发电,如果做化工产品还需要在变换装置向系统内补入大量蒸汽,尤其是制氢气产品,水气比需要增加至1.0左右,装置净副产的蒸汽量大打折扣,产出的经济效益无法弥补增加的装置投资。另外,现有的全废锅流程对原料煤煤质要求极其严苛,包括灰分含量、挥发份含量、灰熔点、黏温特性、硅铝比、钾钠含量等参数均需要通过多种煤的配煤稳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无法实现原料煤的本地化。
半废锅流程指1300~1600℃的粗合成气自气化室出口仅通过辐射废锅换热,副产一定量的饱和蒸汽后降温至700~900℃,再进入水浴激冷,激冷后合成气中水气比与激冷流程相当。随着操作条件的不同,水气比一般介于0.8~1.2之间,可保证变换工段不补蒸汽或只补入少量蒸汽,是符合化工生产的更有效的工艺流程。
在国内已开车的气化装置中,成熟的工艺仅包括激冷流程和全废锅流程,半废锅流程尚处于研发或试运行阶段。综合已开车的含废锅的气化装置,废锅堵渣积灰、换热管泄露等原因是造成装置运行周期短、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高效利用粗合成气的高温显热,同时保证气化炉能够长周期稳定运行依然是本技术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行周期长、稳定性好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所述气化炉在实现回收合成气高温显热的同时,有效解决废锅流程中结渣积灰的问题,能长周期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气化室、辐射换热室和激冷室;
所述气化室包括位于顶部的烧嘴连接口、位于底部的带旋流的下渣口、以及位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气化反应室,所述气化反应室设有水冷壁;
所述辐射换热室的壁面为膜式水冷壁,所述膜式水冷壁的内侧上部设置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多个呈环形且分层布置的冷却喷头;所述膜式水冷壁的内壁面设置若干换热屏;所述辐射换热室的下部设置导流排气筒,所述导流排气筒为倒锥形结构;
所述激冷室位于所述导流排气筒的下方,所述激冷室的顶部设置激冷喷头。
所述下渣口的内径小于所述气化反应室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与所述气化反应室的内径之比为1:3~1:8。
所述下渣口的内径小于所述辐射换热室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与所述辐射换热室的内径之比为1:3~1:8。
所述下渣口内设置有与气流方向相同的旋流导向槽。
所述导流排气筒的收缩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65~75°。
所述膜式水冷壁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膜式水冷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时,所述换热屏相对于所述膜式水冷壁的径向具有偏转角度β。
所述膜式水冷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多边形时,所述换热屏相对于所述膜式水冷壁的边垂线具有偏转角度β。
所述偏转角度β的取值范围为0-45°。
所述激冷喷头呈环形布置于所述激冷室的内壁。
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气化室的下部设置气化室水冷壁锅炉水入口N4,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气化室的上部设置气化室水冷壁汽水出口N3;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烧嘴连接管口N1,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气化炉排渣口N2。
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的底部设置膜式水冷壁锅炉水入口,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的顶部设置膜式水冷壁汽水出口,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的上部设置边区冷却水入口,所述边区冷却水入口与所述冷却喷头连通设置。
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激冷室的顶部设置激冷水入口,所述激冷水入口与所述激冷喷头连通设置。
一种基于所述气化炉的气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煤和纯氧通过气化烧嘴喷射到气化反应室内进行煤气化反应,反应后的高温粗合成气和熔融态的灰渣旋流而下进入带旋流的下渣口;
(b)在所述带旋流的下渣口的旋流结构作用下,进入到辐射换热室的高温粗合成气和熔融态灰渣仍保持旋流流形;
(c)在辐射换热室内,高温粗合成气和熔融态灰渣的高位热能被膜式水冷壁和换热屏吸收,粗合成气温度降低,灰渣由熔融态转化为固态;
(d)经辐射换热室回收高位热能后的粗合成气和固态灰渣进入激冷室水浴内,粗合成气经快速增湿冷却,并与固态灰渣实现气固分离;粗合成气经洗涤后送出,固态灰渣由气化炉底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气化室、辐射换热室和激冷室。气化室的顶部为烧嘴连接口,原料煤和纯氧通过烧嘴喷射到气化室内进行煤气化反应,反应后的粗合成气和熔融态的灰渣旋流而下进入下渣口。受下渣口特殊旋流结构的约束,进入到辐射换热室的气流和熔融态灰渣仍然保持旋流流形,灰渣与气流的跟随性增强,大大降低灰渣随机扩散至辐射换热室内壁面的几率。同时,辐射换热器内壁的换热屏顺旋流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既增加了过渣通径,又减弱了换热屏内边缘对气流的扰动,从结构上降低了结渣积灰的风险。
2、在辐射换热室内,未反应完全的碳与生成的CO2仍在进行布多尔反应,CO与喷入的水发生变换反应,使得辐射换热器出口处粗合成气中的有效气(CO+H2)含量增加1-2%,氢碳比(H2/CO)提高0.1,气化性能得到提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辐射换热室上部的膜式水冷壁内侧,设有一组环形且分层布置的喷射装置,通过介质的喷射,形成贴近所述膜式水冷壁的低温区(低于900℃)和位于中心的核心高温区(高于900℃),实现边区冷却。所述边区冷却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换热室顶部区域的壁面温度,保证辐射换热室能够长周期运行。在粗合成气的中心区域,温度仍为高温,辐射换热能力较强,确保高的辐射换热效率。
4、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辐射换热室的膜式水冷壁内侧增加带偏转角度的辐射换热屏,既增加了单位高度辐射废锅的换热面积,又不会造成旋流的粗合成气和灰渣在换热屏最内侧边缘形成涡流,更保证在设备尺寸不增加的前提下加大了过渣直径,从结构上降低了结渣积灰的风险。
5、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辐射换热室回收了粗合成气的高温显热,激冷前粗合成气的温度仍高于钾钠等碱金属氧化物及其盐类的凝华温度,不存在碱金属含量高造成的堵渣问题。且对原料煤黏温特性、灰分含量等参数的要求较宽泛,可使用的原料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煤焦和石油焦等,能够实现原料煤的本地化。
6、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化炉,回收了粗合成气的高温显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每千标方有效气(CO+H2)可副产4~12MPa的饱和蒸汽0.5~1.0t,气化炉出口合成气的水气比与现有技术中的激冷流程气化技术相当,不增加下游工段的消耗。同时,激冷水流量降低为激冷流程的30%~70%,闪蒸工段的负荷降低,水循环量也相应降低,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单位体积有效气成本下降约10%。
7、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化炉,从根本上解决了辐射换热过程中的结渣积灰问题,保障装置实现“安稳长满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带辐射换热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辐射换热室的直筒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带辐射换热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辐射换热室的直筒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化烧嘴,2-气化反应室,3-水冷壁,4-带旋流的下渣口,5-冷却喷头,6-膜式水冷壁,7-辐射换热室,8-壳体,9-导流排气筒,10-激冷喷头,11-激冷室水浴,12-换热屏;
N1-烧嘴连接管口,N2-气化炉排渣口,N3-气化室水冷壁汽水出口,N4-气化室水冷壁锅炉水入口,N5-膜式水冷壁汽水出口,N6-边区冷却水入口,N7-膜式水冷壁锅炉水入口,N8-激冷水入口,N9-合成气出口,N9’-合成气及黑水混合排放口,N10-气化炉黑水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8和设于所述壳体8内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气化室、辐射换热室7和激冷室。
所述气化室包括位于顶部的烧嘴连接口、位于底部的带旋流的下渣口4以及位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气化反应室2,所述烧嘴连接口与气化烧嘴1连接,所述气化反应室2设有水冷壁3;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气化室的下部设置气化室水冷壁锅炉水入口N4,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气化室的上部设置气化室水冷壁汽水出口N3;所述壳体8的顶部设置烧嘴连接管口N1。原料煤和纯氧通过烧嘴喷射到气化室内进行煤气化反应,受气化烧嘴1特殊旋流结构的约束,反应后的粗合成气和熔融态的灰渣旋流而下,大颗粒的熔渣被甩到水冷壁3内壁面形成保护渣层,当渣层达到一定厚度时,渣层厚度不再增加,内壁面未被冷却的液渣层顺流而下进入到下渣口。而粗煤气和部分细颗粒灰渣也旋流出气化反应室2,进入到下渣口。
所述下渣口内设置有与气流方向相同的旋流导向槽。所述下渣口的内径小于所述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与所述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之比为1:3~1:8;所述下渣口的内径小于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与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之比为1:3~1:8。这样设置的理由在于:所述带旋流的下渣口4是气化反应室2和辐射换热室7之间的连接通道,下渣口的内径远小于位于其上方的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和位于其下方的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高温粗合成气及熔融灰渣在气化炉内的流场为先收缩后扩张,并且在收缩位置处的流速最快,在下渣口内设有与气流旋向相同的旋流导向槽,当高温粗合成气及熔融灰渣高速通过时,增强气流的旋流强度,加大气流周向运动速率,使得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出下渣口粗合成气的流场在可控的范围内。所述装置可避免出下渣口后粗合成气在径向上的快速随机扩散,保持粗合成气中的灰渣与气流的跟随性,减少灰渣间及灰渣与辐射换热器内壁的碰撞,大大减弱粗合成气及灰渣进入辐射换热室7后的积灰结渣倾向。
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壁面为膜式水冷壁6,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内侧上部设置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多个呈环形且分层布置的冷却喷头5。利用所述冷却喷头5进行介质(本实施例喷射介质为冷却水)的喷射,形成贴近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低温区(低于900℃)和位于中心的核心高温区(高于900℃),实现边区冷却。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底部设置膜式水冷壁锅炉水入口N7,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顶部设置膜式水冷壁汽水出口N5,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上部设置边区冷却水入口N6,所述边区冷却水入口N6与所述冷却喷头5连通设置。
所述边区冷却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膜式水冷壁6表面的温度较低,不会直接与高温粗合成气接触,保障设备能够长周期运行;(2)经喷射介质冷却后,粗合成气边区处的灰渣已经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即使接触到换热表面也不会形成粘结渣,只可能附着一些疏松的干灰,经振打或同向气流的推动力而脱落;(3)中心高温区依然保持很强的辐射能力,换热效果与不增加边区冷却方案相当;(4)边区冷却方案仅影响气流边界处小颗粒固体的运动轨迹,对大颗粒和气流中心颗粒运动轨迹的影响很小,大大降低了熔融灰渣与换热表面触碰的几率。
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下部设置导流排气筒9,所述导流排气筒9为倒锥形结构;所述导流排气筒9的收缩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60~75°,α大于该温度下灰渣的安息角,在该条件下,只可能有少量的固态灰渣颗粒会附着在导流排气筒9的内壁面上。在同向流动的气流带动下,已附着的固态灰渣颗粒又与气流内新的固态灰渣颗粒相碰撞而脱落。因此,导流排气筒9内不存在积聚大量固态灰渣并堵塞筒口影响排渣的工况。
为增强辐射换热的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内壁面设置若干换热屏12。定义由换热屏12内侧边缘形成的切圆直径为过渣直径,即灰渣可无阻碍通过的净空间直径,在该直径范围内熔融态的灰渣不会触碰到辐射换热室7内件。优选的过渣直径应大于下渣口内径的1.5~2倍。
为保证气化炉外壳直径不增加而增大过渣直径,将换热屏12由原有垂直于圆形膜式水冷壁6的径向方向向顺旋流方向偏转一定角度(β)。具体为: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换热屏12相对于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径向具有偏转角度β;所述偏转角度β的取值范围为0~45°。所述换热屏12的偏转方向与所述高温粗合成气及灰渣旋流方向一致,偏转角度β为可调节,角度控制值应根据不同操作煤种和不同操作条件而调整。换热屏12偏转一定角度后,总辐射换热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过渣直径由d2增大至d3,粗合成气及灰渣流通的净面积进一步提升。此外,换热屏12内边缘不再与旋流粗合成气周向运动相垂直,不会增加气流边界位置的湍动,保持粗合成气流形基本不变,降低灰渣细颗粒与换热屏12表面的碰撞几率,减弱积灰倾向。
经过辐射换热后,粗合成气的温度由1300~1600℃降低至700~900℃,灰渣已经由熔融态全部转化为固态,每千标方有效气(CO+H2)可副产4~12MPa的饱和蒸汽0.5~1.0t。该蒸汽经过热器过热后可进入对应等级的蒸汽管网作为动力蒸汽使用。
所述激冷室位于所述导流排气筒9的下方,所述激冷室的下部设置激冷室水浴11,所述激冷室的顶部设置多个激冷喷头10,多个所述激冷喷头10呈环形布置,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激冷室的顶部设置激冷水入口N8,所述激冷水入口N8与所述激冷喷头10连通设置。
在激冷室顶部大量的激冷水通过所述激冷喷头10喷入炉膛内部。约700~900℃的粗合成气与激冷水充分混合后快速降温到200~230℃,撞击后的小水滴和粗合成气及灰渣充分混合后,再通过气液分离作用,合成气从激冷室上部的合成气出口N9流出气化炉,进入下游的洗涤装置。气化黑水经过激冷室水浴11后再从激冷室下部的气化炉黑水排放口N10排出,送至闪蒸系统回收能量;灰渣从底部设置的气化炉排渣口N2排出。高温粗合成气及灰渣依次经过气化反应室2、带旋流的下渣口4、辐射换热室7进入到激冷室水浴11内,所述高温粗合成气及灰渣在经过各腔室或通道时均存在一定的旋流作用,且旋流方向保持一致。经过核算,对于相同产气量的气化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废锅流程的激冷水用量约为激冷流程激冷水用量的30%~70%,节能效果明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壳体8和设于所述壳体8内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气化室、辐射换热室7和激冷室。
所述气化室包括位于顶部的烧嘴连接口、位于底部的带旋流的下渣口4以及位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气化反应室2,所述烧嘴连接口与气化烧嘴1连接,所述气化反应室2设有水冷壁3;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气化室的下部设置气化室水冷壁锅炉水入口N4,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气化室的上部设置气化室水冷壁汽水出口N3;所述壳体8的顶部设置烧嘴连接管口N1。原料煤和纯氧通过烧嘴喷射到气化室内进行煤气化反应,受气化烧嘴1特殊旋流结构的约束,反应后的粗合成气和熔融态的灰渣旋流而下,大颗粒的熔渣被甩到水冷壁3内壁面形成保护渣层,当渣层达到一定厚度时,渣层厚度不再增加,内壁面未被冷却的液渣层顺流而下进入到下渣口。而粗煤气和部分细颗粒灰渣也旋流出气化反应室2,进入到下渣口。
所述下渣口内设置有与气流方向相同的旋流导向槽。所述下渣口的内径d1小于所述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d1与所述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之比为1:3~1:8;所述下渣口的内径d1小于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d1与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之比为1:3~1:8。这样设置的理由在于:所述带旋流的下渣口4是气化反应室2和辐射换热室7之间的连接通道,下渣口的内径d1远小于位于其上方的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和位于其下方的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高温粗合成气及熔融灰渣在气化炉内的流场为先收缩后扩张,并且在收缩位置处的流速最快,在下渣口内设有与气流旋向相同的旋流导向槽,当高温粗合成气及熔融灰渣高速通过时,增强气流的旋流强度,加大气流周向运动速率,使得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出下渣口粗合成气的流场在可控的范围内。所述装置可避免出下渣口后粗合成气在径向上的快速随机扩散,保持粗合成气中的灰渣与气流的跟随性,减少灰渣间及灰渣与辐射换热器内壁的碰撞,大大减弱粗合成气及灰渣进入辐射换热室7后的积灰结渣倾向。
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壁面为膜式水冷壁6,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正多边形。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正八边形;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内侧上部设置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多个呈环形且分层布置的冷却喷头5。利用所述冷却喷头5进行介质(本实施例喷射介质为冷却水)的喷射,形成贴近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低温区(低于900℃)和位于中心的核心高温区(高于900℃),实现边区冷却。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底部设置膜式水冷壁锅炉水入口N7,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顶部设置膜式水冷壁汽水出口N5,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上部设置边区冷却水入口N6,所述边区冷却水入口N6与所述冷却喷头5连通设置。
所述边区冷却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膜式水冷壁6表面的温度较低,不会直接与高温粗合成气接触,保障设备能够长周期运行;(2)经喷射介质冷却后,粗合成气边区处的灰渣已经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即使接触到换热表面也不会形成粘结渣,只可能挂一些疏松的干灰,经振打或同向气流的推动力而脱落;(3)中心高温区依然保持很强的辐射能力,换热效果与不增加边区冷却方案相当。
(4)边区冷却方案仅影响气流边界处小颗粒固体的运动轨迹,对大颗粒和气流中心颗粒运动轨迹的影响很小,大大降低了熔融灰渣与换热表面触碰的几率。
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下部设置导流排气筒9,所述导流排气筒9为倒锥形结构;所述导流排气筒9的收缩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60~75°,α大于该温度下灰渣的安息角,在该条件下,只可能有少量的固态灰渣颗粒会附着在导流排气筒9的内壁面上。在同向流动的气流带动下,已附着的固态灰渣颗粒又与气流内新的固态灰渣颗粒相碰撞而脱落。因此,导流排气筒9内不存在积聚大量固态灰渣并堵塞筒口影响排渣的工况。
为增强辐射换热的效果,如图4所示,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内壁面设置若干换热屏12。定义由换热屏12内侧边缘形成的切圆直径为过渣直径,即灰渣可无阻碍通过的净空间直径,在该直径范围内熔融态的灰渣不会触碰到辐射换热室7内件。优选的过渣直径应大于下渣口内径的1.5~2倍。
为保证气化炉外壳直径不增加而增大过渣直径,将换热屏12由垂直于正多边形膜式水冷壁6的方向向顺旋流方向偏转一定角度(β)。具体为: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多边形,所述换热屏12相对于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边垂线具有偏转角度β;所述偏转角度β的取值范围为0~45°。所述换热屏12的偏转方向与所述高温粗合成气及灰渣旋流方向一致,偏转角度β为可调节,角度控制值应根据不同操作煤种和不同操作条件而调整。换热屏12偏转一定角度后,总辐射换热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过渣直径由d2增大至d3,粗合成气及灰渣流通的净面积进一步提升。此外,换热屏12边缘不再与旋流粗合成气周向运动相垂直,不会增加气流边界位置的湍动,保持粗合成气流形基本不变,降低灰渣细颗粒与换热屏12表面的碰撞几率,减弱积灰倾向。
经过辐射换热后,粗合成气的温度由1300~1600℃降低至700~900℃,灰渣已经由熔融态全部转化为固态,每千标方有效气(CO+H2)可副产4~12MPa的饱和蒸汽0.5~1.0t。该蒸汽经过热器过热后可进入对应等级的蒸汽管网作为动力蒸汽使用。
所述激冷室位于所述导流排气筒9的下方,所述激冷室的下部设置激冷室水浴11,所述激冷室的顶部设置多个激冷喷头10,多个所述激冷喷头10呈环形布置,所述壳体8上、对应所述激冷室的顶部设置激冷水入口N8,所述激冷水入口N8与所述激冷喷头10连通设置。
在激冷室顶部大量的激冷水通过所述激冷喷头10喷入炉膛内部。约700~900℃的粗合成气与激冷水充分混合后快速降温到200~230℃,相比于实施例1中的气化炉,本实施例气化炉不设置气液分离空间,撞击后的小水滴和粗合成气及灰渣充分混合后一并进入激冷室水浴11,并经激冷室水浴11中下部的合成气及黑水混合排放口N9’排出气化炉。再在气化炉外单独设置一个分离罐,分离罐顶部的粗合成气进入洗涤装置,分离罐底部的黑水和灰渣送入闪蒸系统回收。本实施例所述气化炉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气化炉,可以有效降低整体高度。
高温粗合成气及灰渣依次经过气化反应室2、带旋流的下渣口4、辐射换热室7进入到激冷室水浴11内,所述高温粗合成气及灰渣在经过各腔室或通道时均存在一定的旋流作用,且旋流方向保持一致。经过核算,对于相同产气量的气化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废锅流程的激冷水用量约为激冷流程激冷水用量的30%~70%,节能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8)和设于所述壳体(8)内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气化室、辐射换热室(7)和激冷室;
所述气化室包括位于顶部的烧嘴连接口、位于底部的带旋流的下渣口(4)、以及位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气化反应室(2),所述气化反应室(2)设有水冷壁(3);
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壁面为膜式水冷壁(6),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内侧上部设置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多个呈环形且分层布置的冷却喷头(5);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内壁面设置若干换热屏(12);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下部设置导流排气筒(9),所述导流排气筒(9)为倒锥形结构;
所述激冷室位于所述导流排气筒(9)的下方,所述激冷室的顶部设置激冷喷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渣口的内径小于所述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与所述气化反应室(2)的内径之比为1:3~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所述下渣口的内径小于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且所述下渣口的内径与所述辐射换热室(7)的内径之比为1:3~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渣口(4)内设置有与气流旋向相同的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排气筒(9)的收缩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60~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或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时,所述换热屏(12)相对于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径向具有偏转角度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水冷壁(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多边形时,所述换热屏(12)相对于所述膜式水冷壁(6)的边垂线具有偏转角度β。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角度β的取值范围为0-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喷头(10)呈环形布置于所述激冷室的内壁。
CN201821065481.4U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Active CN208586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5481.4U CN208586256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5481.4U CN208586256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6256U true CN208586256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9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5481.4U Active CN208586256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625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6994A1 (zh) * 2018-07-06 2020-01-09 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N110951506A (zh) * 2019-12-10 2020-04-0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CN115305119A (zh) * 2021-05-06 2022-11-08 卢玉升 径向气化炉
CN110684562B (zh) * 2018-07-06 2024-07-09 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6994A1 (zh) * 2018-07-06 2020-01-09 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N110684562A (zh) * 2018-07-06 2020-01-14 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N110684562B (zh) * 2018-07-06 2024-07-09 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N110951506A (zh) * 2019-12-10 2020-04-0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CN115305119A (zh) * 2021-05-06 2022-11-08 卢玉升 径向气化炉
CN115305119B (zh) * 2021-05-06 2024-05-14 卢玉升 径向气化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2486B (zh) 双面水冷壁筒体型合成气冷却器
CN102786992B (zh) 一种辐射和对流换热一体式合成气冷却器
CN208586256U (zh)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CN102796570B (zh) 一种复合式高温粗煤气冷却洗涤设备
CN107090311A (zh) 高效热能回收携带流气化炉
CN104629807A (zh) 一种带高温热回收装置的激冷流程气化炉
CN106221814B (zh) 一种劣质煤水冷壁炉分段耦合气化装置及气化方法
CN203797614U (zh) 冷却生物质合成气用于发电的余热锅炉
CN202530054U (zh) 新型复合式高温粗煤气冷却洗涤设备
CN108342227A (zh) 一种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和回收方法及气化炉
CN108977231A (zh) 一种干煤粉气化耦合辐射废锅回收显热的装置及方法
CN202936392U (zh) 辐射和对流换热一体式合成气冷却器
CN105779014B (zh) J型气流床气化炉
CN208667612U (zh) 一种高效热能回收的气化系统
CN203797613U (zh) 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用中温中压余热锅炉
CN204455022U (zh) 渣气逆流水激冷气化炉
CN209481583U (zh) 高温合成气全热回收的煤气化系统
CN205528634U (zh) 一种合成气冷却的设备
CN208327927U (zh) 一种分体式带热回收系统的气化炉
CN208814959U (zh) 一种干煤粉气化耦合辐射废锅回收显热的装置
CN208532707U (zh) 一种废锅除灰一体式煤气化炉
CN208667617U (zh) 一种辐射废锅系统
WO2020006994A1 (zh)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N206219522U (zh) 可防堵渣的带热回收装置的气化设备
CN209481580U (zh) 气流床气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111 1005, floor 10, building 1, yard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erospace Mai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111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branch of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irteen street, 18 Hospital No. 1 building 10 layer 100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aiwei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