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3923U -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3923U
CN208583923U CN201820548832.0U CN201820548832U CN208583923U CN 208583923 U CN208583923 U CN 208583923U CN 201820548832 U CN201820548832 U CN 201820548832U CN 208583923 U CN208583923 U CN 208583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bottom plate
top panel
lubricant reservoi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88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Renho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an Heng Yu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an Heng Yu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an Heng Yu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88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3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3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3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包括连接框、底板和上面板,所述上面板位于底板上方,且上面板的边沿和底板的表面之间通过连接框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贯穿上面板且置于上面板外部,所述主轴位于上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位置套有转环,以及转环上焊接有转动柄,所述主轴位于上面板上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二号环形套,所述主轴内部设有润滑油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轴内设置润滑油腔,并在主轴位于底板和上面板之间的表面设置连通润滑油腔的通孔,以便利用润滑油腔内的润滑油增加主轴与转环之间的润滑度,便于更省力的推拉转动柄,且润滑油腔内设置吸油棉,避免润滑油在一次注入后全部流走。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背景技术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在现代建筑中占据这重要位置。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埋在混凝土的钢筋往往会由于未保护好而弯曲变形,钢筋现场搭接焊由于预弯角度不合理,钢筋可能上下不同心,只能人工用扳手进行调整,造成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力度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包括连接框、底板和上面板,所述上面板位于底板上方,且上面板的边沿和底板的表面之间通过连接框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贯穿上面板且置于上面板外部,所述主轴位于上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位置套有转环,以及转环上焊接有转动柄,所述主轴位于上面板上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二号环形套,所述主轴内部设有润滑油腔,以及润滑油腔位于主轴一端端面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活动连接固定盖,所述润滑油腔内设有吸油棉,所述主轴位于上面板和底板之间部位的表面设有通孔,且通孔连通润滑油腔,所述上面板位于二号环形套一侧设有活动轴,所述转动柄上端面焊接有定轴,以及定轴上套有一号环形套,所述底板底面四个拐角处设有真空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柄相对转环的一端设有凹孔,且凹孔内底端固定连接伸缩杆,以及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轴与上面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柱,以及活动柱的尾端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上面板上设有匹配的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底端连通螺纹圆槽,所述螺纹圆槽相邻设置多组,所述固定柱螺纹连接在螺纹圆槽内,且活动柱插接在滑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和活动柱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固定柱的直径小于活动柱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与二号环形套接触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轴内设置润滑油腔,并在主轴位于底板和上面板之间的表面设置连通润滑油腔的通孔,以便利用润滑油腔内的润滑油增加主轴与转环之间的润滑度,便于更省力的推拉转动柄,且润滑油腔内设置吸油棉,避免润滑油在一次注入后全部流走。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柄的一端端面设置凹孔以及凹孔内设置伸缩杆,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将伸缩杆拉出,增加转动柄的整体长度,从而增加力矩,使得在推动时,更加省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面板上设置滑动槽和螺纹圆槽,以及在活动轴底端设置相匹配的固定柱和活动柱,通过将活动轴底端的固定柱螺纹旋出,然后向上提拉,并在滑动槽内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在固定在螺纹圆槽内,使得活动轴位置可变,从而可弯曲不同弧度的钢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的活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吸盘;2、连接框;3、底板;4、主轴;5、转环;6、转动柄;7、伸缩杆;8、凹孔;9、手柄;10、定轴;11、一号环形套;12、橡胶套;13、固定盖;14、二号环形套;15、活动轴;16、上面板;17、滑动槽;18、润滑油腔;19、吸油棉;20、通孔;21、固定柱;22、螺纹圆槽;23、活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包括连接框2、底板3和上面板16,所述上面板16位于底板3上方,且上面板16的边沿和底板3的表面之间通过连接框2连接,所述底板3上设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一端贯穿上面板16且置于上面板16外部,所述主轴4位于上面板16和底板3之间的位置套有转环5,以及转环5上焊接有转动柄6,所述主轴4位于上面板16上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二号环形套14,所述主轴4内部设有润滑油腔18,以及润滑油腔18位于主轴4一端端面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活动连接固定盖13,所述润滑油腔18内设有吸油棉19,所述主轴4位于上面板16和底板3之间部位的表面设有通孔20,且通孔20连通润滑油腔18,所述上面板16位于二号环形套14一侧设有活动轴15,所述转动柄6上端面焊接有定轴10,以及定轴10上套有一号环形套11,所述底板3底面四个拐角处设有真空吸盘1。
其中,所述转动柄6相对转环5的一端设有凹孔8,且凹孔8内底端固定连接伸缩杆7,以及伸缩杆7的顶端连接手柄9。
其中,所述活动轴15与上面板1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15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柱23,以及活动柱23的尾端固定连接固定柱21,所述上面板16上设有匹配的滑动槽17,且滑动槽17的底端连通螺纹圆槽22,所述螺纹圆槽22相邻设置多组,所述固定柱21螺纹连接在螺纹圆槽22内,且活动柱23插接在滑动槽17内。
其中,所述固定柱21和活动柱23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固定柱21的直径小于活动柱23的直径。
其中,所述主轴4与二号环形套14接触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工作时,转动转动柄6,使得一号环形套11与活动轴15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使得钢筋的位于一号环形套11与活动轴15的一侧,并且二号环形套14位于钢筋另一侧,转动转动柄6,使得一号环形套11与活动轴15形成夹角,从而在力的作用下将钢筋弯曲,转动转动柄6时,可将转动柄6的凹孔8的伸缩杆7拉出,增加转动柄6的长度,从而增加力矩,使得在推动时,更加省力,由于上面板16上设置滑动槽17和螺纹圆槽22,以及在活动轴15底端设置相匹配的固定柱21和活动柱23,通过将活动轴15底端的固定柱21螺纹旋出螺纹圆槽22内,然后向上提拉,并在使得固定柱21和活动柱23在滑动槽17内滑动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在将固定柱21螺纹旋入相应位置下螺纹圆槽22内,改变活动轴15位置,从而可弯曲不同弧度的钢筋,也可更换主轴4上螺纹连接的二号环形套14,也可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二号环形套14来实现弯曲不同弧度的钢筋的目的,由于主轴4内设置润滑油腔18,并在主轴4位于底板3和上面板16之间的表面设置连通润滑油腔18的通孔20,以便利用润滑油腔18内的润滑油增加主轴4与转环5之间的润滑度,便于更省力的推拉转动柄,且润滑油腔18内设置吸油棉19,避免润滑油在一次注入后全部流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包括连接框(2)、底板(3)和上面板(16),所述上面板(16)位于底板(3)上方,且上面板(16)的边沿和底板(3)的表面之间通过连接框(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设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一端贯穿上面板(16)且置于上面板(16)外部,所述主轴(4)位于上面板(16)和底板(3)之间的位置套有转环(5),以及转环(5)上焊接有转动柄(6),所述主轴(4)位于上面板(16)上端的位置螺纹连接有二号环形套(14),所述主轴(4)内部设有润滑油腔(18),以及润滑油腔(18)位于主轴(4)一端端面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活动连接固定盖(13),所述润滑油腔(18)内设有吸油棉(19),所述主轴(4)位于上面板(16)和底板(3)之间部位的表面设有通孔(20),且通孔(20)连通润滑油腔(18),所述上面板(16)位于二号环形套(14)一侧设有活动轴(15),所述转动柄(6)上端面焊接有定轴(10),以及定轴(10)上套有一号环形套(11),所述底板(3)底面四个拐角处设有真空吸盘(1);所述转动柄(6)相对转环(5)的一端设有凹孔(8),且凹孔(8)内底端固定连接伸缩杆(7),以及伸缩杆(7)的顶端连接手柄(9);所述活动轴(15)与上面板(1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15)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柱(23),以及活动柱(23)的尾端固定连接固定柱(21),所述上面板(16)上设有匹配的滑动槽(17),且滑动槽(17)的底端连通螺纹圆槽(22),所述螺纹圆槽(22)相邻设置多组,所述固定柱(21)螺纹连接在螺纹圆槽(22)内,且活动柱(23)插接在滑动槽(1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1)和活动柱(23)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固定柱(21)的直径小于活动柱(2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与二号环形套(14)接触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12)。
CN201820548832.0U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Active CN208583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8832.0U CN208583923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8832.0U CN208583923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3923U true CN208583923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8832.0U Active CN208583923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3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392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筋扳手
CN204590589U (zh) 预制外墙水平连接后浇带钢制模板
CN207030745U (zh) 一种半挂车生产用吊装卡具
CN203230178U (zh) 柱模柱箍
CN209717567U (zh) 一种拔销装置
CN209261059U (zh) 一种复合式缩径钢筋连接套筒及操作装置
CN209145023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玻璃幕墙预埋件
CN20721816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梯形桥架
CN209128990U (zh) 一种螺栓式可拆卸钢筋笼吊筋装置
CN204661222U (zh) 大行程举升器
CN207049113U (zh) 一种高压油缸的缸底
CN205688819U (zh) 一种预留现浇带装配整体式楼盖预制板的吊装专用支撑架
CN205189790U (zh) 石油动力钳
CN204060000U (zh) 预制外挂板施工专用定位工具
CN204645051U (zh) 大钢模板锥形套筒装置
CN203669367U (zh) 节能止水螺杆
CN104674835B (zh) 基桩自动快速螺旋牙形对接结构
CN204568595U (zh) 空间下料装置
CN209370246U (zh) 一种膨胀螺栓
CN207004035U (zh) 一种模板对拉组件及其安装节点
CN206522326U (zh) 野外设施的固定螺杆
CN210476992U (zh) 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工业机器人大臂
CN208486379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的立柱连接头
CN208618765U (zh) 一种贴墙砖辅助工具
CN210622276U (zh) 可逐层提升的电梯井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4

Address after: Room 201, Unit 2, Building 3, 11 Ruyi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u Haiyan

Address before: 456400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Henan Province, No. 1 West Building, No. 4 Century Square,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Civilization Road, Taocheng Road, Slipping County

Patentee before: Huaxian Heng Yu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9

Address after: 257000 Beiying Garden District, Bei2 Road,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Renho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Unit 2, Building 3, 11 Ruyi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Hai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