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2037U -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2037U
CN208582037U CN201820683053.1U CN201820683053U CN208582037U CN 208582037 U CN208582037 U CN 208582037U CN 201820683053 U CN201820683053 U CN 201820683053U CN 208582037 U CN208582037 U CN 208582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late
connecting rod
chassis
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30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双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830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2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2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20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功能家具,公开了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的底板;在底板上部还设有转板,通过设置在转板外侧并均与底架和转板铰接的连杆组使得转板可上升转动180°与底板平行形成双层床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原理,利用铰接点作为支撑点将作为沙发坐垫的转板进行180度翻转、升高,从而形成双层床结构,提高了功能性,同时减少安装操作步骤,使其操作简便易上手。

Description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沙发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背景技术
沙发床是指能沙发和床两用的家具。现代居室布置崇尚简洁,多功能家具越来越成为大众的选择,沙发床就是其一。在小户型居室里,为了满足偶尔的访客居住需要,一张沙发床是很必要的。通常情况下,沙发床可以放置于客厅或书房,充当座椅的功能;使用时,展开沙发床,铺上被褥就是一张睡床。在三室两厅之类的普通户型里,沙发床也能在客卧睡床之外,帮助主人应付偶尔的多名客人来访。市场上的沙发床有两折、三折的结构,可分为将椅背拉平的折叠和靠滑轨拖拉伸缩的拖拉式,床架的折叠和展开过程易于操作。收起后的沙发床显得非常精巧而不笨拙,一般都比当做床使用时所占面积均缩小了近二分之一,坐在上面的舒适感与真正的沙发没有两样。沙发床的设计也多种多样。如带储藏沙发床,沙发的一边可以作为储物箱,把靠垫拿下来放在储物箱内,即组合成一个沙发床;有的沙发扶手可九十度平摆成床头,床垫由坐椅直接拉出;有的是翻转沙发座而形成的双人沙发床等。
现有的沙发床大多是平面展开形成单一床体结构,而为了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现在有将沙发床设计为双层床结构。也就是说通过转动展开后形成双层床结构,从而满足人们多样的需求。现有的双层沙发床结构均采用翻折式结构设计,通过将两层床体铰接从而将上层床体饶铰接点转动到底部并与下层床体平行形成沙发结构。但上述内提式、平提式的现有技术操作相对麻烦,且上铺的宽度和长度一般会受靠背和扶手所占位置影响导致实用性不高,而且结构相对粗糙牢固性较差,功能转换时相对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翻折操作较为复杂且展开时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而不适用于小房间放置操作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连杆组结构将上层床体进行180°翻转从而简便操作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的底板;在底板上部还设有转板,通过设置在转板外侧并均与底架和转板铰接的连杆组使得转板可上升转动180°与底板平行形成双层床结构。首先,本装置包括底架和两个板状结构,其中转板为上层床板,而底板则为下侧床板。当本装置处于沙发状态时,转板作为沙发表面,而底板被转板压在下部。需要变换时,先将转板一侧抬起,然后转动180°,在转动时转板同时向上运动,最终转动到水平时则形成双层床结构。此时底板露出形成下层床板结构,而转板通过连杆组固定在底板上层形成上层床板。其中所述的连杆组为多根连杆形成的转动结构,因为要使整个转板翻折180°,故必须将其先斜向抬升然后翻转,故连杆组需与转板侧壁铰接,即设置在转板外侧。同时也可以在转板上开设通槽供连杆组穿过转板与一侧铰接,但该方式容易造成转板面积过小,故在转板外侧铰接既能够避免连杆组被限制转动范围同时又能够保证转板的整体性。并通过本装置上设有的固定结构限制其转动从而保持稳定,例如可锁止的转轴或者可拆卸的支撑杆结构,均能够提供较好的固定限位效果,而要达到上述固定限位效果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在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同侧且同时与底架和转板铰接的连杆,并在连杆与转板的铰接点上设有能够限制转动角度的限位关节。其中,一组连杆包括设置在同侧的两根连杆,两根连杆的铰接点设置位置不相同,以防止其无法实现转动支撑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上设有垂直于底架的立柱。所述的底架和立柱一般为钢质结构,立柱设置在矩形的底架一条长边的两侧端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包括设置在同侧上的第一连杆和的第二连杆;这里所述的外侧是指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设置在立柱上的A连接柱铰接,另一端与转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底架铰接,另一端与转板上表面设有的B连接柱铰接;所述限位关节设置在第一连杆与转板铰接处。这里对连杆结构进行优化限定,其中第一连杆设置在靠近沙发后侧,一般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弯杆结构,而第二连杆设置在靠外侧,同样在中部设有弯折部。转动时先将靠近第二连杆一侧的转板侧边向上拉动使其带动第一连杆饶与立柱的铰接点转动,同时第二连杆随之转动。然后待其转动超过90°后再给第二连杆施加外力使得转板以转板与第一连杆的铰接点为基点继续转动直到转板转为水平状态。此时因为设有限制关节从而防止转板过度转动,并当转板转动到水平状态时,而第二连杆无法继续转动,只能够在第二连杆受到向后侧向较大推力从而使其转动被收纳形成沙发结构。也就是说,第二连杆在转板下表面转动使其表面朝向上方并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杆机构上的铰接点形成死点结构。此时在平面连杆机构中,若以摇杆或滑块为主动件,当其他两运动构件处于同一直线时的位置时,不论驱动力多大,都不能使机构起动。故从而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板上表面设有坐垫,而在第一连杆靠近立柱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杆连接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表面上设有靠垫;当转板完全收纳形成沙发状态时所述坐垫和靠垫组合形成沙发垫。这里所述的沙发垫为分体式设计,使其在翻折时会随着转板和固定板移动,同时不会影响本装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下端还与底板侧边铰接,在底板上还设有底板和底架均铰接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铰接点连线与第二连杆与底板、底架铰接点连线平行。这里对底板进行优化,通过将底板与第二连杆铰接,使其在转板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杆将底板向上提升,也就是通过杠杆原理使得底板随转板下侧翻转升高时上升成为第二床位,同时通过设有的第三连杆进一步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转板上表面在靠近边沿位置均设有栏杆,并在转板的栏杆上还套接有可饶栏杆转动收纳的翻板。底板上个栏杆主要是设置在床头和床位两侧,而转板为了防止使用者掉落,故在四周均设有栏杆,同时所述翻板也能够通过向内侧转动进行收纳,使用时向外侧翻转到与转板垂直状态,此时对翻板施加向外侧的推力时,翻板能够限制施力物体进一步移动从而达到防掉落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关节包括底座和转盘,所述底座中心位置设有垂直于底座的连轴,所述转盘套接在连轴上且可饶连轴转动;底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凸块,在转盘上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弧形通槽,所述凸块插入弧形通槽中并随着转盘与底座相对转动时通过与弧形通槽两端部抵住提供限位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在设有连杆组的侧壁上设有垂直于底板的扶手板,并在扶手板之间设有背板,所述A连接柱同时与背板和立柱连接;在转板外侧表面还设有座前挡板,当转板转动到靠近底板形成沙发状态时所述座前挡板扣合并抵住底架侧边给转板提供支撑力。在作为双层床状态时又能作为后侧一方栏杆,防止使用者侧向翻滚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转板侧面设有收折梯步,所述收折梯步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与转板侧面铰接的梯步杆,在梯步杆之间还设有与梯步杆铰接的梯步;任一梯步杆在靠近与转板铰接点处设有弯折部形成偏心结构。其中偏心结构使得两根梯步杆在想同侧转动合拢时之间存在一定间距,能够防止收纳时夹手。
值得说明的是,本装置具体的尺寸和转动角度会根据实际产品进行调整和设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只需通过上述结构连接关系和原理说明就能够明确本装置的技术要点,并能够根据机械领域的基础知识进行实施既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想要达到的技术效果,故不再对其原理进行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原理,利用铰接点作为支撑点将作为沙发坐垫的转板进行180度翻转、升高,从而形成双层床结构,提高了功能性,同时减少安装操作步骤,使其操作简便易上手。
(2)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其在翻动转板时同时带动坐垫和靠背全部自动收纳于第二层铺位下侧,使其长宽完全和下铺一致,大大增强实用性,减小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为沙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从沙发到双层床状态转换中间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床状态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连杆设有限位关节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底板,3-转板,4-立柱,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A连接柱,8-B连接柱,9-坐垫,10-固定板,11-靠垫,12-第三连杆,13-栏杆,14-翻板,15-限位关节,151-底座,152-转盘,153-连轴,154-凸块,155-弧形通槽,16-扶手板,17-背板,18-收折梯步,19-座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底架1和设置在底架1上的底板2,底板2与底架1活动连接;在底板2上部还设有转板3,当转板3靠近底板2并放置在底架1上时为沙发状态,此时转板3上表面作为整个沙发的外表面,使用者直接坐在转板3的上表面。而转板3通过设置在转板3上并与底架1铰接的连杆组使得转板3可上升转动180°与底板2平行形成双层床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杆组包括一组设置在同侧且同时与底架1和转板3铰接的两根连杆,并在连杆与转板的铰接点上设有能够限制转动角度的限位关节15。其中,两根连杆的铰接点设置位置不相同,以防止其无法实现转动支撑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所述连杆组包括设置在同侧上的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5一端与设置在立柱4上的A连接柱7铰接,另一端与转板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一端与底架1铰接,另一端与转板3上表面设有的B连接柱8铰接;所述限位关节15设置在第一连杆5与转板3铰接处。
其中第一连杆5设置在靠近沙发后侧,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弯杆结构;而第二连杆6设置在靠外侧,同样在中部设有弯折部。转动时先将靠近第二连杆6一侧的转板3侧边向上拉动使其带动第一连杆5饶与立柱4的铰接点转动,同时第二连杆6随之转动。然后待其转动超过90°后再给第二连杆6施加外力使得转板3以转板3与第一连杆5的铰接点为基点继续转动直到转板3转为水平状态。此时因为设有限制关节从而防止转板3过度转动,并当转板3转动到水平状态时,而第二连杆6无法继续转动,只能够在第二连杆6弯折处受到侧向较大推力从而使其转动被收纳形成沙发结构。也就是说,第二连杆6在转板3下表面转动使其表面朝向上方并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杆机构上的铰接点形成死点结构。此时在平面连杆机构中,若以摇杆或滑块为主动件,当其他两运动构件处于同一直线时的位置时,不论驱动力多大,都不能使机构起动。故从而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包括矩形结构的底架1、底板2和转板3,底板2设置在底架1上。底架1通过四根钢材或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形成,在底架1一侧长边的两个端点上均设有垂直于底架1的立柱4。
在转板3两侧对称设有一组连杆组,其中单侧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其中第一连杆5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三部分,固定板10和设置在固定板10两侧的A杆和B杆。A杆长度较短且为直线结构,在同侧的立柱4内侧固定有A连接柱7,所述A杆与A连接柱7外侧铰接,其铰接点为J1。而B杆为弯折结构,且凸面朝下,B杆端部与转板3同侧侧壁铰接,其铰接点为J2。
第二连杆6为单根弯折结构的杆件,第二连杆6下端与底架1同侧侧壁铰接,其铰接点为J3;而转板3的下表面在靠近第二连杆6一侧侧壁位置设有B连接柱8,所述第二连杆6上端与B连接柱8外侧铰接,其铰接点为J4。其中,所述转板3下表面是指转板3旋转上升形成双层床时的上部端面。而在第二连杆6靠近下端铰接点处还与底板2侧壁铰接,期铰接点为J5;并在底板2同侧侧壁上靠近立柱4一侧设有第三连杆12,所述第三连杆12与第二连杆6在底板2与底架1之间的部分始终平行。其中,在J2、J3和J4处设有限位关节15限制其转动角度范围。
如图5所示,限位关节15包括底座151和转盘152,所述底座151中心位置设有垂直于底座151的连轴153,所述转盘152套接在连轴153上且可饶连轴153转动;底座15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凸块154,在转盘152上设有与凸块154对应的弧形通槽155,所述凸块154插入弧形通槽155中并随着转盘152与底座151相对转动时通过与弧形通槽155两端部抵住提供限位效果。
首先,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为沙发状态,转板3设置在底板2上部且与底板2平行,通过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的限位关节15进行限制,并给转板3提供支撑力。展开整个装置时,先从转板3外侧斜向上方拉动转板3,使得转板3饶J1转动。当转动到图2状态时,第一连杆5饶J1关节转动到最大角度,同时会带动第二连杆饶J3转动。然后再拉动转板3使其饶J2点继续转动,从而变换到图3中的双层床结构。整个转动过程第二连杆6均会随转板3而转动调整,到图3的状态时,第二连杆6两个点形成死点结构,即能够保持图3的状态,即使人已经上到转板3上时,无论如何晃动都不会发生转动。本装置在所有铰接处均设有阻尼,故转动需要较大的推力,故能够提高安全性。随着第二连杆6的转动,所述底板2也被带动向上运动,主要支撑点为J5,而第三连杆12同样能够提供竖向方向的支撑力。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同侧均指同一侧面,而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组,从而保证其具有加好的结构强度。但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求对其尺寸进行调节,均能够实现本实施例想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限定,所述转板3上表面设有坐垫9,而在第一连杆5靠近立柱4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杆5连接的固定板10,在固定板10上表面上设有靠垫11;当转板3完全收纳形成沙发状态时所述坐垫9和靠垫11组合形成沙发垫。这里所述的沙发垫为分体式设计,使其在翻折时会随着转板3和固定板10移动,同时不会影响本装置转动。所述底板2和转板3上表面在靠近边沿位置均设有栏杆13,并在转板3的栏杆13上还套接有可饶栏杆13转动90°可收纳的翻板14。底板2上个栏杆13主要是设置在床头和床位两侧,而转板3为了防止使用者掉落,故在一侧边已经设有与栏杆13功能相同均能够阻挡防止掉落的座前挡板19的前提下在其它三方另设有栏杆13,同时所述翻板14也能够通过向内侧转动进行收纳,使用时向外侧翻转到与转板3垂直状态。翻板14与转板3最大夹角为90°,此时对翻板14施加向外侧的推力时,翻板14能够限制施力物体进一步移动从而达到防掉落的效果。在转板3外侧下方表面还设座前挡板19,所述座前挡板19与转板3垂直连接并设置在转板3下表面侧边上。当转板3转动到靠近底板形成沙发状态时所述座前挡板19扣合并抵住底架侧边给转板3提供支撑力。此时转板3与底板上的栏杆13也相互扣合抵住,和座前挡板19同时为转板3提供支撑力,起到限位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限定,在底板2两个立柱4之间设有背板17,并在设有连杆组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板16,所述扶手板16与立柱4和底架1侧面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转板3侧面设有收折梯步18,所述收折梯步18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与转板3侧面铰接的梯步杆,在梯步杆之间还设有与梯步杆铰接的梯步;任一梯步杆在靠近与转板3铰接点处设有弯折部形成偏心结构。其中,在图3中也可以将收折梯步18上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同时梯子为固定式结构,其下部与设置在底板2上的外侧的栏杆13套接,在收纳时可将收折梯步18上端拆卸然后转动到与底板2平行的位置并放置在底板2上即可达到收纳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包括底架(1)和设置在底架(1)上的底板(2);其特征在于:在底板(2)上部还设有转板(3),通过设置在转板(3)外侧并均与底架(1)和转板(3)铰接的连杆组使得转板(3)可上升转动180°与底板(2)平行形成双层床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同侧且同时与底架(1)和转板(3)铰接的连杆,并在连杆与转板(3)的铰接点上设有能够限制转动角度的限位关节(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设有垂直于底架(1)的立柱(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括设置在同侧上的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5)一端与设置在立柱(4)上的A连接柱(7)铰接,另一端与转板(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一端与底架(1)铰接,另一端与转板(3)上表面设有的B连接柱(8)铰接;所述限位关节(15)设置在第一连杆(5)与转板(3)铰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3)上表面设有坐垫(9),而在第一连杆(5)靠近立柱(4)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杆(5)连接的固定板(10),在固定板(10)上表面上设有靠垫(11);当转板(3)完全收纳形成沙发状态时所述坐垫(9)和靠垫(11)组合形成沙发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6)下端还与底板(2)侧边铰接,在底板(2)上还设有底板(2)和底架(1)均铰接的第三连杆(12),所述第三连杆(12)铰接点连线与第二连杆(6)与底板(2)、底架(1)铰接点连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和转板(3)上表面在靠近边沿位置均设有栏杆(13),并在转板(3)的栏杆(13)上还套接有可饶栏杆(13)转动90°可收纳的翻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关节(15)包括底座(151)和转盘(152),所述底座(151)中心位置设有垂直于底座(151)的连轴(153),所述转盘(152)套接在连轴(153)上且可饶连轴(153)转动;底座(15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凸块(154),在转盘(152)上设有与凸块(154)对应的弧形通槽(155),所述凸块(154)插入弧形通槽(155)中并随着转盘(152)与底座(151)相对转动时通过与弧形通槽(155)两端部抵住提供限位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在设有连杆组的侧壁上设有垂直于底板(2)的扶手板(16),并在扶手板(16)之间设有背板(17),所述A连接柱(7)同时与背板(17)和立柱(4)连接;在转板(3)下表面还设有座前挡板(19),当转板(3)转动到靠近底板(2)形成沙发状态时所述座前挡板(19)扣合并抵住底架侧边给转板(3)提供支撑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3)侧面设有收折梯步(18),所述收折梯步(18)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与转板(3)侧面铰接的梯步杆,在梯步杆之间还设有与梯步杆铰接的梯步;任一梯步杆在靠近与转板(3)铰接点处设有弯折部形成偏心结构。
CN201820683053.1U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2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3053.1U CN20858203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3053.1U CN20858203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2037U true CN208582037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305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203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2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81799U (zh) 具有补强单元的简易折叠床
CN202859512U (zh) 多功能轮椅床
WO2021244122A1 (zh) 一种变椅式电动床
CN208582037U (zh) 一种可以做双层床的翻转式多功能沙发
WO2020088553A1 (zh) 一种助站式躺椅用铁架及其工作方法
KR20110028915A (ko) 의자겸 베드형 자동 두발세척관리기
CN207100999U (zh) 一种沙发床结构
CN102499834B (zh) 护理床
CN201131863Y (zh) 床架组的支撑结构
CN213487953U (zh) 一种翻转结构的沙发床
KR101459661B1 (ko) 접이식 침대의 프레임 구조
CN208610296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沙发床
US1997577A (en) Furniture
CN207125547U (zh) 一种沙发床靠背翻转支撑结构
KR101459662B1 (ko) 접이식 침대의 프레임 구조
CN206006610U (zh) 一种折叠沙发床
CN206414423U (zh) 一种智能家居护理床
RU223225U1 (ru) Механизм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мебели с раскладной спинкой
CN210353984U (zh) 一种节省空间可折叠沙发
RU225395U1 (ru) Механизм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мебели с раскладной спинкой
CN220327176U (zh) 一种高靠背折叠床
CN210018629U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沙发床架
CN211961513U (zh) 便于车载的户外家用带帐篷折叠床
CN211196007U (zh) 一种新型房车用扩展床
CN114468654B (zh) 一种内置隐藏式爬梯的四人位高低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