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9512U - 多功能轮椅床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轮椅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59512U CN202859512U CN 201220424394 CN201220424394U CN202859512U CN 202859512 U CN202859512 U CN 202859512U CN 201220424394 CN201220424394 CN 201220424394 CN 201220424394 U CN201220424394 U CN 201220424394U CN 202859512 U CN202859512 U CN 2028595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plate
- hole
- bed
- plate
- sh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10000001217 Buttock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5000004443 Ricin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2445 Nippl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5511 Pisonia acule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84652 homeobox protein PITX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护理床和轮椅结合一体的多功能轮椅床。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床架、脚轮和电机驱动机构。其中:床体包括水平向折叠的垫板和垂直向翻转的护板两部分;床架通过其纵向支撑体与床体铰链连接;电机驱动机构设置在床体与床架之间,主要由一套电机同步控制的垫板水平向折叠连杆驱动机构和护板垂直向翻转连杆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一套电机驱动组合,同步实现展开为床、折叠为轮椅的双重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医院、养老院和居家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室内和室外休养治疗使用。
Description
多功能轮椅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护理床和轮椅结合一体的多功能轮椅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围绕护理床的相关产品很多,比较常用的是带背部升降的护理床。包括床体(也称床垫板)、床架、脚轮和驱动机构,其驱动机构多为手动摇杆或电动摇杆配合驱动床体的部分升降。这类护理床的主要结构相对简单,其功能也相对单一。
[0003]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将床和轮椅结合一体的多用途护理床。其主要结构是将床体分为几个部分,然后通过折叠、升降机构来控制窗体的伸展和折叠,以实现轮椅和床的转换,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从躺向坐的状态转换,并且也方便了患者的移动。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一是床体在折叠后作为轮椅使用时,由于原有的护栏不能使用,对于重症患者坐起后两侧缺少防护措施;二是为了满足患者躺卧翻身的需要,床体需要保持一定的宽度,这样折叠后的轮椅状态宽度与床体宽度一样,而通常的房门宽度小于床体宽度,这样不利于患者走出房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床体和护板双重折叠的多功能轮椅床。
[0005]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床架、脚轮和电机驱动机构。其中:床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背部垫板1、臀部垫板 7、腿部垫板10和脚部垫板18通过铰链连接方式依次连接组成水平向折叠的主体结构,另一部分是在背部垫板1、臀部垫板7和脚部垫板18的两侧采用铰链连接方式分别连接左右挡板组成的垂直向折叠的防护结构;床架44采用纵横支撑体固联组成框架结构,其前部的纵向支撑体与床体的臀部垫板7通过臀部垫板与床架之间的铰链轴41固联,其后部纵向支撑体与背部垫板I边框通过背部挡板与防下滑支撑架34铰链连接;脚轮由前脚轮43和后脚轮45与床架的横支撑体固联;电机驱动机构设置在床体与床架之间,其中,电机22固定在床架上,与其联动电机伸缩杆23伸缩端与固定在背部垫板I下方的主传动分力板33铰链连接;主传动分力板33还铰链连接有腿部升降主控杆40,腿部升降主控杆40前端与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铰链连接;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 一端通过腿部升降转动轴19固定在床架44前部纵向支撑体上,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另一端与固定在脚部垫板18下方的脚部垫板支架12铰链连接;在主传动分力板33还铰链连接有臀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0,臀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0另一端与铰链连接固定在臀部垫板7下方的挡板控制换向块16铰链连接;挡板控制换向块16还有另外两个铰链爪,分别与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和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的一端铰链连接后形成水平向转动配合,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和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在背部垫板I的下方也设有挡板控制换向块16,该挡板控制换向块16的三个铰链爪分别铰链连接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7、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后形成水平向旋转配合;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7与固定在臀部垫板7上的铰链件铰链连接,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背部挡板2和右背部挡板29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在脚部垫板18的下方同样设有挡板控制换向块16,该挡板控制换向块16的三个铰链爪分别铰链连接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13、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后形成水平向旋转配合;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13与固定在腿部垫板10上的铰链件铰链连接,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腿部挡板11和右腿部挡板26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 [0006]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在臀部垫板7中部预留有便孔6,与便孔配合的是便孔挡板6’,便孔挡板6’由便孔挡板托架39固联在便孔转动轴35上,便孔转动轴35沿床头平行向固定在便孔6正下方的床架上支撑体上,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手柄38连接,在便孔6下方的床架44上设有便盆托架或卡槽。或者是在臀部垫板7中部预留有便孔6,与便孔配合的是便孔挡板6’,便孔挡板6’由便孔挡板托架39固联在便孔转动轴35上,便孔转动轴35沿床体平行向固定在便孔6正下方的床架上支撑体上,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换向短节48铰链连接后,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升降外套36、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杆37铰链连接后最后与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手柄38固接。
[0007] 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与固定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与左背部挡板2和右背部挡板29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与左腿部挡板11和右腿部挡板26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
[0008] 在背部垫板I和脚部垫板18的外边框上分别插接配合有床头部挡板31和床尾部挡板15,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的外侧分别插接配合有左护栏5和右护栏24。
[0009] 所述的前脚轮43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所述的后脚轮45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两个后脚轮45之间由连接有刹车连杆和刹车踏板46联动。
[0010]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垫板与护板同步折叠和展开的连接方式,既满足了折叠作为轮椅状态下宽度缩小和两侧增设护板的要求,同时又保持了展开状态下增加床体宽度的需要,通过一套电机驱动组合,同步实现展开为床、折叠为轮椅的双重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医院、养老院和居家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室内和室外休养治疗使用。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展开状态(床状态)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12] 图2是图1主视图(不包括床头、床尾部挡板和左、右护栏);
[0013] 图3是图1中俯视结构图;
[0014] 图4是图1的仰视图(不包括前、后脚轮);
[0015] 图5是图2是在折叠状态(轮椅状态)的结构图;
[0016] 图6是图2中便孔挡板部分在与便孔对合状态的仰视图;[0017] 图7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8] 图8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如;
[0019] 图9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10是图4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中:1-背部垫板,2-左背部挡板,3-背部挡板左从动杆,4-左臀部挡板,5-左护栏,6-便孔,6 便孔挡板,7-臀部垫板,8-臀部挡板左从动杆,9-腿部升降传动支架,10-腿部垫板,11-左腿部挡板,12-脚部垫板支架,13-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14-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5-床尾部挡板,16-挡板控制换向块,17-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8脚部垫板,19-腿部升降转动轴,20-臀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1-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2-电机,23-电机伸缩杆,24-右护栏,25-右臀部挡板,26-右腿部挡板,27-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8-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9-右背部挡板,30-铰链合页,30 铰链轴,31-床头部挡板,32-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联动支架,33-主传动分力板,34-背部挡板防下滑支撑架,35-便孔转动轴,36-便孔挡板升降外套,37-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杆,38-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手柄,39-便孔挡板托架,40-腿部升降主控杆,41-臀部垫板与床架铰链轴,42-腿部升降传动支架连动块,43-前脚轮,44床架,45-后脚轮,46-后轮中控刹车踏板,47销轴,48-便孔挡板换向短节,49-右护栏下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主要由床体、床架、脚轮和电机驱动机构几个部分组成。参照图1和图3、图5、图7、图9,床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背部垫板1、臀部垫板7、腿部垫板10和脚部垫板18通过铰链连接方式(铰链轴30 ‘或合页30)依次连接组成水平向折叠的主体结构;另一部分是在背部垫板1、臀部垫板7和脚部垫板18的两侧采用铰链连接方式(合页30)分别连接左背部挡板2、右背部挡板29左臀部挡板5、右臀部挡板25和左腿部挡板、右腿部挡板26组成的垂直向(向上)折叠的防护结构。床架44采用纵横支撑体固联组成框架结构,其前部(本专利中出现的“前”即表示靠床尾的一侧)的纵向支撑体与通过臀部垫板7与床架铰链轴41固联,其后部(本专利中出现的“后”即靠床头的一侧)纵向支撑体通过背部垫板I边框与防下滑支撑架34铰链连接,这样的铰链连接方式实现了床体与床架两部分的整体结合,同时为腿部垫板在折叠后预留有下行的空间。脚轮由前脚轮43和后脚轮45与床架的横支撑体固联。
[0024] 参照附图2、4和5、10,电机驱动机构设置在床体与床架之间。其中,电机22固定在床架下部的横支撑体上,与其联动电机伸缩杆23伸缩端与固定在背部垫板I下方的主传动分力板33铰链连接。这里的电机和电机伸缩杆为一体的直线驱动电机总成。主传动分力板33还铰链连接有腿部升降主控杆40,腿部升降主控杆40前端与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铰链连接(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直板焊接腿部升降传动支架连动块42构成);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 一端通过腿部升降转动轴19固定在床架44前部纵向支撑体上,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另一端与固定在脚部垫板18下方的脚部垫板支架12铰链连接(这里的脚部垫板支架12为了增加其载荷可采用两组,另一组也是连接在腿部升降转动轴19和脚部垫板18下方,仅仅其支撑作用)。在主传动分力板33还铰链连接有臀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0,臀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0另一端与铰链连接固定在臀部垫板7下方的挡板控制换向块16铰链连接。挡板控制换向块16还有另外两个铰链爪,分别与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和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的一端铰链连接后形成水平向转动配合,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和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在背部垫板I的下方也设有挡板控制换向块16,该挡板控制换向块16的三个铰链爪分别铰链连接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7、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后形成水平向旋转配合;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7与固定在臀部垫板7上的铰链件铰链连接,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背部挡板2和右背部挡板29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在脚部垫板18的下方同样设有挡板控制换向块16,该挡板控制换向块16的三个铰链爪分别铰链连接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13、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后形成水平向旋转配合;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13与固定在腿部垫板10上的铰链件铰链连接,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腿部挡板11和右腿部挡板26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需要说明的是该部分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重点,其中的主传动分力板33汇集了驱动背部垫板、腿部垫板和脚部垫板沿水平向伸展和折叠的驱动源,也是实现两侧挡板沿垂直方向转动的驱动源。前述三组挡板翻转机构基本相同,其中控制换向块16采用的三个铰链爪呈三通结构,本身带有中心孔,与螺钉配合后水平方向旋转固定在各自垫板的下方,其它的三个铰链爪通过垂直方向的转轴连接后带动各自的连杆形成水平方向旋转后,其连杆外端再通过水平向的转轴铰链连接后进行改向,即完成两侧六块挡板的向上翻转和展平。
[002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包括:
[0026] 参照附图6,在臀部垫板7中部预留有便孔6,与便孔配合的是便孔挡板6’,便孔挡板6’由便孔挡板托架39固联在便孔转动轴35上,便孔转动轴35沿床体平行向固定在便孔6正下方的床架上支撑体上,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换向短节48铰链连接后,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升降外套36、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杆37铰链连接后最后与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手柄38固接。或者是在臀部垫板7中部预留有便孔6,与便孔配合的是便孔挡板6’,便孔挡 板6’由便孔挡板托架39固联在便孔转动轴35上,便孔转动轴35沿床头平行向固定在便孔6正下方的床架上支撑体上,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手柄38连接,在便孔6下方的床架44上设有便盆托架或卡槽。
[0027] 参照附图8,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与固定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与左背部挡板2和右背部挡板29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与左腿部挡板11和右腿部挡板26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采用该结构有利于挡板顺利翻转和展平,换向受力不易受阻。
[0028] 在背部垫板I和脚部垫板18的外边框上分别插接配合有床头部挡板31和床尾部挡板15,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的外侧分别插接配合有左护栏5和右护栏24,左护栏5和右护栏24的下支撑点分别与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联动的联动杆49连接。[0029] 为了提高脚轮的行走和锁定稳定性,前脚轮43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后脚轮45采用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两个后脚轮45之间由连接有刹车连杆和刹车踏板46联动。
[0030]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铰链连接均是通过销轴47插接配合后的方式,可沿销轴转动的连接方式,类似于合页的连接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进行说明。
[0032] 在由床(即展开状态)转换为轮椅(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启动电机22,电机伸缩杆23推动主传动分力板33向上转动,背部垫板I直接受力沿着与防下滑支撑架34铰链连接的销轴向上抬起,腿部垫板10和脚部垫板18则通过腿部升降主控杆40和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向后拉动脚部垫板支架12后下落。与此同时,设在背部垫板I下面的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7,受背部垫板I抬起的拉伸作用,带动挡板控制换向块16转动,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作外伸运动,其端部推力换向作用在左背部挡板2和右背部挡板29内侧,使其向上翻转。臀部挡板则受力于主传动分力板33后,与上述同样的方式翻转。同样腿部挡板受力于腿部垫板与脚部垫板之间的拉伸作用,实现腿部挡板的翻转。
[0033] 反之,在由轮椅(折叠状态转换为)床(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电机伸缩杆收缩,其反向作用在主传动分力板,实现上述过程的反向动作。
Claims (8)
1.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包括床体、床架、脚轮和电机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床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背部垫板(I)、臀部垫板(7 )、腿部垫板(10 )和脚部垫板(18 )通过铰链连接方式依次连接组成水平向折叠的主体结构,另一部分是在背部垫板(I)、臀部垫板(7)和脚部垫板(18)的两侧采用铰链连接方式分别连接左右挡板组成的垂直向折叠的防护结构;床架(44)采用纵横支撑体固联组成框架结构,其前部的纵向支撑体与床体的臀部垫板(7)通过臀部垫板与床架之间的铰链轴(41)固联,其后部纵向支撑体与背部垫板(I)边框通过背部挡板与床架支撑架(34)铰链连接;脚轮由前脚轮(43)和后脚轮(45)与床架的横支撑体固联;电机驱动机构设置在床体与床架之间,其中,电机(22)固定在床架上,与其联动电机伸缩杆(23)伸缩端与固定在背部垫板(I)下方的主传动分力板(33)铰链连接;主传动分力板(33)还铰链连接有腿部升降主控杆(40),腿部升降主控杆(40)前端与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 )铰链连接;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 ) 一端通过腿部升降转动轴(19 )固定在床架(44 )前部纵向支撑体上,腿部升降传动支架(9)另一端与固定在脚部垫板(18)下方的脚部垫板支架(12)铰链连接;在主传动分力板(33)还铰链有臀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0),臀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0)另一端与铰链固定在臀部垫板(7)下方的挡板控制换向块(16)铰链连接;挡板控制换向块(16)还有另外两个铰链爪,分别与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和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的一端铰链后形成水平向转动配合,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和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在背部垫板(I)的下方也设有挡板控制换向块(16),该挡板控制换向块(16)的三个铰链爪分别铰链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7)、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后形成水平向旋转配合;背部挡板主动控制杆(27)与固定在臀部垫板(7)上的铰链件铰链连接,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背部挡板(2)和右背部挡板(29)内侧的铰链件铰链连接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在脚部垫板(18)的下方同样设有挡板控制换向块(16),该挡板控制换向块(16)的三个铰链爪分别铰链连接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13)、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后形成水平向旋转配合;腿部挡板主动控制杆(13)与固定在腿部垫板(10)上的铰链件铰链连接,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左腿部挡板(11)和右腿部挡板(26)内侧的铰链件铰链后形成垂直向的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床,其特征是:在臀部垫板(7)中部预留有便孔(6),与便孔配合的是便孔挡板(6’),便孔挡板(6’)由便孔挡板托架(39)固联在便孔转动轴(35)上,便孔转动轴(35)沿床头平行向固定在便孔(6)正下方的床架上支撑体上,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手柄(38)连接,在便孔(6)下方的床架(44)上设有便盆托架或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床,其特征是:在臀部垫板(7)中部预留有便孔(6),与便孔配合的是便孔挡板(6’),便孔挡板(6’)由便孔挡板托架(39)固联在便孔转动轴(35 )上,便孔转动轴(35 )沿床体平行向固定在便孔(6 )正下方的床架上支撑体上,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换向短节(48)铰链连接后,便孔转动轴(35)的一端与便孔挡板升降外套(36)、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杆(37)铰链连接后最后与便孔挡板升降控制手柄(38)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床,其特征是:臀部挡板左从动杆(8)、臀部挡板右从动杆(21)与固定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背部挡板左从动杆(3)和背部挡板右从动杆(28)与左背部挡板(2)和右背部挡板(29)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腿部挡板左从动杆(14)和腿部挡板右从动杆(17)与左腿部挡板(11)和右腿部挡板(26)铰链连接端分别为带有万向转接头的伸缩丝杆。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床,其特征是:在背部垫板(I)和脚部垫板(18 )的外边框上分别插接配合有床头部挡板(31)和床尾部挡板(15),在左臀部挡板(4 )和右臀部挡板(25)的外侧分别插接配合有左护栏(5)和右护栏(2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床,其特征是:在背部垫板(I)和脚部垫板(18)的外边框上分别插接配合有床头部挡板(31)和床尾部挡板(15),在左臀部挡板(4)和右臀部挡板(25)的外侧分别插接配合有左护栏(5)和右护栏(24)。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脚轮(43)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所述的后脚轮(45)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两个后脚轮(45)之间由连接有刹车连杆和刹车踏板(46)联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脚轮(43)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所述的后脚轮(45)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两个后脚轮(45)之间由连接有刹车连杆和刹车踏板(46 )联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24394 CN202859512U (zh) | 2012-08-26 | 2012-08-26 | 多功能轮椅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24394 CN202859512U (zh) | 2012-08-26 | 2012-08-26 | 多功能轮椅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59512U true CN202859512U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802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24394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59512U (zh) | 2012-08-26 | 2012-08-26 | 多功能轮椅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59512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6442A (zh) * | 2012-08-26 | 2013-01-02 | 东营市邦恩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单机双控两用轮椅床 |
CN104736119A (zh) * | 2013-09-17 | 2015-06-2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轮椅以及组合床 |
CN106074042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江苏若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核双轮驱动多功能电动病床 |
CN108524139A (zh) * | 2018-03-26 | 2018-09-14 | 兰州理工大学 | 一种半身瘫痪病人专用的多功能自动床椅 |
CN109126057A (zh) * | 2018-09-14 | 2019-01-04 | 济宁市兖州区阅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式健身智能床椅 |
-
2012
- 2012-08-26 CN CN 201220424394 patent/CN20285951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6442A (zh) * | 2012-08-26 | 2013-01-02 | 东营市邦恩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单机双控两用轮椅床 |
CN102846442B (zh) * | 2012-08-26 | 2014-04-16 | 东营市邦恩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单机双控两用轮椅床 |
CN104736119A (zh) * | 2013-09-17 | 2015-06-2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轮椅以及组合床 |
CN106074042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江苏若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核双轮驱动多功能电动病床 |
CN108524139A (zh) * | 2018-03-26 | 2018-09-14 | 兰州理工大学 | 一种半身瘫痪病人专用的多功能自动床椅 |
CN109126057A (zh) * | 2018-09-14 | 2019-01-04 | 济宁市兖州区阅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式健身智能床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59512U (zh) | 多功能轮椅床 | |
CN102824254B (zh) |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 |
US9101518B2 (en) | Impaired person care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5662748B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102551973A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轮椅床 | |
CN202173538U (zh) | 侧翻身护理床 | |
CN102846442B (zh) | 单机双控两用轮椅床 | |
CN202802005U (zh) |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 |
CN201200417Y (zh) | 重症监护病床三立柱式支撑机构 | |
CN104257469A (zh) | 改良具转位功能的电动轮椅 | |
CN109864861B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病床 | |
CN111904740A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及智能轮椅组合床 | |
TWI495461B (zh) | Integrated sitting, standing, rearward electric wheelchair | |
CN208641090U (zh) | 护理床 | |
CN205072769U (zh) | 一种坐椅式坐便架 | |
CN204814534U (zh) | 医用护理床 | |
CN203576777U (zh) | 一种可平躺、折叠的轮椅 | |
CN208942633U (zh) | 一种组合折叠床椅 | |
CN209332540U (zh) | 组合式多功能护理床 | |
CN206334036U (zh) | 一种医用护理床 | |
CN109172198A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CN2635064Y (zh) | 折叠式医疗检查床 | |
CN201286810Y (zh) | 一种可转换成推车的病床 | |
CN201418825Y (zh) | 重心自调式多功能医护车 | |
CN103598954B (zh) | 一种可平躺、折叠的轮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16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