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1695U - 蜜蜂饲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蜜蜂饲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1695U
CN208581695U CN201821188932.3U CN201821188932U CN208581695U CN 208581695 U CN208581695 U CN 208581695U CN 201821188932 U CN201821188932 U CN 201821188932U CN 208581695 U CN208581695 U CN 208581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ehive
liftoff
pallet
b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89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昌鹏
安传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889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1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1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1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蜜蜂饲养装置,涉及养蜂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有贯通的通道的离地托盘、固设于离地托盘上方的至少两个蜂箱以及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围绕蜂箱设置并用于将蜂箱固定在离地托盘上的拉紧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利用多个蜂箱直接设置于离地托盘上的形式,能够实现多个离地托盘层叠摞放一次性运输的功能,提高了蜂箱转移运输的效率,同时离地托盘的通道结构也为蜂箱的堆叠提供了轻量化的钢结构支撑,使之堆叠和固定更加方便和牢固,并且通道结构便于在运输过程中适时的对所有蜂箱进行通风,提高了蜜蜂的成活率,同时采用拉紧装置进行绑定的形式进一步避免了运输中的晃动造成蜂箱的错位,进而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蜜蜂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蜂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蜜蜂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蜜蜂是我国固有的植物授粉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饲养物种,对国内植物授粉和植被体系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对我国农民的生活和经济做出了极大贡献。目前蜂蜜的饲养用蜂箱主要是独立蜂箱饲养,采用继箱方式累加叠高。
现有的独立蜂箱存在以下问题:搬运均由工人单箱搬运,且需要人工进行摞放固定,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受人力搬运的限制,单人最大群养殖上限为100-150群,极大的限制了蜜蜂养殖的规模;蜂箱在转场时采用将其堆积在运蜂车上的形式,由于蜂箱之间距离太近,无法做到良好的通风,而通风不畅非常不利于蜜蜂的成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蜂饲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蜂箱转运难度大且不便于扩大蜜蜂养殖规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蜜蜂饲养装置,包括设有贯通的通道的离地托盘、固设于离地托盘上方的至少两个蜂箱以及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围绕蜂箱设置并用于将蜂箱固定在离地托盘上的拉紧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蜂箱设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布,蜂箱的短边与离地托盘的短边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离地托盘上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蜂箱的长边固接的限位挡,拉紧装置沿前后方向围绕蜂箱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蜂箱包括上下贯通的箱体框、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于箱体框中的若干个第一巢脾以及设置于箱体框上方且用于密封箱体框的箱盖,箱体框的短边侧板下部设有贯穿箱体框设置的条形孔,条形孔的外侧设有用于封盖条形孔且与箱体框插接配合的蜂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蜂箱还包括设置于箱体框上方的继箱框、设置于箱体框和继箱框之间的隔王网以及平行设置于继箱框中的第二巢脾,箱盖设置于继箱框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离地托盘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框架上方且用于承托蜂箱的托板,限位挡固设于托板上方前后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框架包括第一矩形框、平行于第一矩形框设置于第一矩形框下方的第二矩形框以及沿上下方向设置于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之间的若干个支撑柱。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拉紧装置设有两组,且两组拉紧装置分别沿前后方向围绕蜂箱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拉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框架前侧的预紧架、设置于框架后侧的挂钩架以及设置于预紧架和挂钩架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围绕蜂箱设置的拉紧绳。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拉紧绳包括绳体、设置于绳体一端且用于与挂钩架挂接的挂块以及设置于绳体另一端且用于与预紧架挂接的可调挂块。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预紧架包括上端与支撑柱前侧铰接的U型件、一端与U型件中部铰接且另一端与可调挂块挂接的挂架、设置于支撑柱上且用于与U型件侧部卡接的卡座以及设置于U型件下端且用于使U型件与卡座分离的拆卸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利用多个蜂箱直接设置于离地托盘上的形式,能够实现多个离地托盘层叠摞放一次性运输的功能,提高了蜂箱转移运输的效率,同时离地托盘的通道结构也为蜂箱的堆叠提供了轻量化的钢结构支撑,使之堆叠和固定更加方便和牢固,并且通道结构便于在运输过程中适时的对所有蜂箱进行通风,提高了蜜蜂的成活率,同时采用拉紧装置进行绑定的形式进一步避免了运输中的晃动造成蜂箱的错位,进而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蜂箱蜂门打开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5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的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离地托盘;110-框架;111-第一矩形框;112-第二矩形框;113-支撑柱;120-托板;200-蜂箱;210-箱体框;211-条形孔;212-蜂门;220-第一巢脾;230-箱盖;240-隔王网;250-继箱框;260-第二巢脾;300-拉紧装置;310-预紧架;311-U型件;312-挂架;313-卡座;314-拆卸柄;320-挂钩架;330-拉紧绳;331-绳体;332-挂块;333-可调挂块;410-限位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进行说明。蜜蜂饲养装置,包括设有贯通的通道的离地托盘100、固设于离地托盘100上方的至少两个蜂箱200以及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围绕蜂箱设置并用于将蜂箱固定在离地托盘上的拉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利用多个蜂箱200直接水平设置于离地托盘100上的形式,能够实现多个离地托盘100层叠摞放一次性运输的功能,提高了蜂箱200转移运输的效率,同时离地托盘100的通道结构也为蜂箱200的堆叠提供了轻量化的钢结构支撑,使之堆叠和固定更加方便和牢固,并且通道结构便于在运输过程中适时的对所有蜂箱200进行通风,提高了蜜蜂的成活率,同时采用拉紧装置300进行绑定的形式进一步避免了运输中的晃动造成蜂箱200的错位,进而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另外由于该装置整体体积较大,适合叉车运输,人工搬运难度很大,所以不容易发生传统独立蜂箱放置在野外容易被盗的问题。
在实际饲养过程中,超过千群的蜂群,现在的模式都是采用独立蜂箱放蜂,这种饲养模式是普通个体人力很难摆放和管理的,只能通过大规模增加人力来解决,势必造成人工费用的大量增加,极大的提高了养殖成本。而采用本方案的托盘蜂箱,另外结合叉车的使用,则可以采用很少的人力做基本管理,摆放及转场均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整体收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蜂箱200设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布,蜂箱200的短边与离地托盘100的短边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离地托盘100上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蜂箱200的长边固接的限位挡410,拉紧装置300沿前后方向围绕蜂箱200设置。蜂箱200采用两排两列水平排布的形式,这样便于整个离地托盘100的尺寸便于叉车的运输,同时限位挡410的设置便于对蜂箱200的外侧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限定蜂箱200在离地托盘100上的位置,表面晃动和掉落。拉紧装置300沿前后方向设置,能够将蜂箱200整体捆扎结实,便于保证蜂箱200的整体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蜂箱200包括上下贯通的箱体框210、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于箱体框210中的若干个第一巢脾220以及设置于箱体框210上方且用于密封箱体框210的箱盖230,箱体框210的短边侧板下部设有贯穿箱体框210设置的条形孔211,条形孔211的外侧设有用于封盖条形孔211且与箱体框210插接配合的蜂门212。箱体框210利用离地托盘100的底面直接作为蜂箱200的底面,省去了蜂箱200的底板的设置,设置于外周的箱体框210通过外侧面与限位挡410之间采用钉子等零件进行固定连接,保证蜂箱200在离地托盘100上的稳定性。同时箱体框210短边侧板的底部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孔211,第一巢脾220的下端与托板120之间设有间隙,便于蜜蜂在蜂箱2中穿梭,箱体200侧部下方的条形孔211用于蜜蜂的进出,当需要蜜蜂出入时,直接打开蜂门212,让条形孔211整个露出来,便于蜜蜂的进出.蜂门212上还设有若干个方形孔,用于少量蜜蜂的进出。当需要其完全闭合时,将蜂门212上方没有方形孔的一侧插入箱体框210两侧的插槽中,将条形孔211整体密封,当需要留有少部分进出孔时,则可以将蜂门212设有方形孔的一侧开口向下插入上述插槽中,则此时蜂门212对条形孔211进行大部分区域的遮挡,留有方形孔位置供少量蜜蜂进出,保证不同蜜蜂进出数量多少的不同需要。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蜂箱200还包括设置于箱体框210上方的继箱框250、设置于箱体框210和继箱框250之间的隔王网240以及平行设置于继箱框250中的第二巢脾260,箱盖230设置于继箱框250顶部。箱体框210上方的继箱框250在育蜂阶段是不需要的,但是到了采蜜阶段则需要向上增加继箱框250,根据流蜜期的大小可以增加多个继箱框250以用来保证用于储蜜的第二巢脾260的数量充足,而位于箱体框210和继箱框250之间的隔王网240则能够有效地将蜂王限制在下方的箱体框210的空间内活动,该部分作为蜂王生活区和孵化区,上方的继箱框250中作为储蜜区,使箱体框210中的幼虫、蛹等不会与继箱框250中工蜂采集的蜂蜜混杂,而工蜂可以在箱体框210和继箱框250之间自由穿梭,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第一巢脾220与第二巢脾260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应,便于蜜蜂在箱体框210和继箱框250之间自由穿梭,由于箱体框210的高度大于继箱框250的高度,所以第一巢脾220的高度设置为大于第二巢脾260的高度的形式。本实施例中针对育蜂以及采蜜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蜂箱结构,既方便管理蜜蜂和采蜜储蜜之用,整体又方便摆放,便于整理运输,而且还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生活,符合蜜蜂的生活习性,利于蜂群的壮大,能有效提高蜂蜜产量和品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离地托盘100包括框架110以及设置于框架110上方且用于承托蜂箱200的托板120,限位挡410固设于托板120上方前后两侧。框架110用于在叉车进行叉运过程中与叉车的叉臂抵接,起到有效承托上方蜂箱200重力的作用,设置于框架110上方的托板120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平台,同时还可以作为蜂箱200的箱底进行使用,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便于蜂箱200的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框架110包括第一矩形框111、平行于第一矩形框111设置于第一矩形框111下方的第二矩形框112以及沿上下方向设置于第一矩形框111和第二矩形框112之间的若干个支撑柱113。平行设置的第一矩形框111和第二矩形框112分别位于上下两层,通过两构件之间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13进行多点位的支撑,保证整个框架110的整体性。叉车在叉取离地托盘100时,从第一矩形框111和第二矩形框112中间的空隙中将叉臂伸入,然后托住第一矩形框111的底面,进行托板120上方四个蜂箱200的整体转移。框架110采用金属材质,如矩形管或角钢等构件,本实施例中采用矩形管的形式进行焊接得到框架110。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拉紧装置300设有两组,且两组拉紧装置300分别沿前后方向围绕蜂箱200设置。由于蜂箱200设置为四个,且为两排两列的形式,所以在进行蜂箱200的捆扎时在沿蜂箱200的方向上设置两个拉紧装置300,即可对四个蜂箱200进行有效的捆扎,保证转运过程中多个蜂箱200的相对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5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拉紧装置300包括设置于框架110前侧的预紧架310、设置于框架110后侧的挂钩架320以及设置于预紧架310和挂钩架320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围绕蜂箱200设置的拉紧绳330。拉紧装置300在使用时,先通过将其一端与挂钩架320挂接,然后拉紧拉紧绳330的另一端,实现另一端与预紧架310的有效连接,保证拉紧绳330对蜂箱200的有效捆扎,实现箱体框210和继箱框250以及上方的箱盖230的位置稳定,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拉紧绳330包括绳体331、设置于绳体331一端且用于与挂钩架320挂接的挂块332以及设置于绳体331另一端且用于与预紧架310挂接的可调挂块333。拉紧绳330采用在带状绳体331的两端分别设置挂块332和可调挂块333的形式,实现与挂钩架320以及预紧架310的分别挂接。挂钩架320上只对应设置一个孔,挂块332和挂钩架320的连接形式固定,可调挂块333上不同位置平行设置多个孔,能够根据绳体331的松紧情况选择合适位置的孔进行挂接,最后通过预紧架310进行拉紧绳330的拉紧,保证对蜂箱200的捆扎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预紧架310包括上端与支撑柱113前侧铰接的U型件311、一端与U型件311中部铰接且另一端与可调挂块333挂接的挂架312、设置于支撑柱113上且用于与U型件311侧部卡接的卡座313以及设置于U型件311下端且用于使U型件311与卡座313分离的拆卸柄314。预紧架310采用与离地托盘100相铰接的U型件311的形式,而与可调挂块333挂接的挂架312设置在U型件311开口方向上的中部位置,也是与U型件311铰接的形式,在将可调挂块333和挂架312挂接后,通过向下压U型件311至与支撑柱113贴合的位置,实现其自身位置的锁紧,进而实现拉紧绳330稳定的拉紧效果,当需要打来拉紧绳330时,则向上掰拆卸柄314的下端,利用拆卸柄314中部与U型件311的铰接点作为受力点,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实现拆卸柄314上端与支撑柱113之间的抵接以及分离,进而实现U型件311绕其与离地托盘100的铰接点转动,进而实现挂架312与U型件311铰接点位置的上移,最终实现拉紧绳330的松开,操作简单方便,紧固效果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饲养装置,利用多个蜂箱直接设置于离地托盘上的形式,能够实现多个离地托盘层叠摞放一次性运输的功能,提高了蜂箱转移运输的效率,同时离地托盘的通道结构也为蜂箱的堆叠提供了轻量化的钢结构支撑,使之堆叠和固定更加方便和牢固,并且通道结构便于在运输过程中适时的对所有蜂箱进行通风,提高了蜜蜂的成活率,同时采用拉紧装置进行绑定的形式进一步避免了运输中的晃动造成蜂箱的错位,进而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贯通的通道的离地托盘(100)、固设于所述离地托盘(100)上方的至少两个蜂箱(200)以及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围绕所述蜂箱(200)设置并用于将所述蜂箱(200)固定在所述离地托盘(100)上的拉紧装置(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200)设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布,所述蜂箱(200)的短边与所述离地托盘(100)的短边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离地托盘(100)上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蜂箱(200)的长边固接的限位挡(410),所述拉紧装置(300)沿前后方向围绕所述蜂箱(200)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200)包括上下贯通的箱体框(210)、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箱体框(210)中的若干个第一巢脾(220)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框(210)上方且用于密封所述箱体框(210)的箱盖(230),所述箱体框(210)的短边侧板下部设有贯穿所述箱体框(210)设置的条形孔(211),所述条形孔(211)的外侧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条形孔(211)且与所述箱体框(210)插接配合的蜂门(2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框(210)上方的继箱框(250)、设置于所述箱体框(210)和所述继箱框(250)之间的隔王网(240)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继箱框(250)中的第二巢脾(260),所述箱盖(230)设置于所述继箱框(250)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地托盘(100)包括框架(110)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110)上方且用于承托所述蜂箱(200)的托板(120),所述限位挡(410)固设于所述托板(120)上方前后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0)包括第一矩形框(111)、平行于所述第一矩形框(111)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框(111)下方的第二矩形框(112)以及若干个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框(111)和所述第二矩形框(112)之间的支撑柱(1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300)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拉紧装置(300)分别沿前后方向围绕所述蜂箱(200)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300)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110)前侧的预紧架(310)、设置于所述框架(110)后侧的挂钩架(320)以及设置于所述预紧架(310)和所述挂钩架(320)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围绕所述蜂箱(200)设置的拉紧绳(3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绳(330)包括绳体(331)、设置于所述绳体(331)一端且用于与所述挂钩架(320)挂接的挂块(332)以及设置于所述绳体(331)另一端且用于与所述预紧架(310)挂接的可调挂块(33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蜜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架(310)包括上端与所述支撑柱(113)前侧铰接的U型件(311)、一端与所述U型件(311)中部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可调挂块(333)挂接的挂架(312)、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13)上且用于与所述U型件(311)侧部卡接的卡座(313)以及设置于所述U型件(311)下端且用于使所述U型件(311)与所述卡座(313)分离的拆卸柄(314)。
CN201821188932.3U 2018-07-25 2018-07-25 蜜蜂饲养装置 Active CN208581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8932.3U CN208581695U (zh) 2018-07-25 2018-07-25 蜜蜂饲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8932.3U CN208581695U (zh) 2018-07-25 2018-07-25 蜜蜂饲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1695U true CN208581695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8932.3U Active CN208581695U (zh) 2018-07-25 2018-07-25 蜜蜂饲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1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9916A (zh) * 2019-07-17 2019-09-06 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模块化方式堆叠的养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9916A (zh) * 2019-07-17 2019-09-06 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模块化方式堆叠的养蜂装置
CN110199916B (zh) * 2019-07-17 2024-03-15 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模块化方式堆叠的养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9381B (zh) 一种清洁方便的中蜂蜂箱及其高产饲养蜜蜂的方法
US2539633A (en) Device for breeding insects
JP2011139676A (ja) ミツバチの巣箱
CN208581695U (zh) 蜜蜂饲养装置
KR101464461B1 (ko) 벌집꿀 채집을 위한 한봉식 벌통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양꿀벌 양봉 방법
CN107743930A (zh) 一种高密度鱼类养殖用起捕装置及其起捕方法
CN107616117B (zh) 一种巢框可移动的蜂箱
CN203424151U (zh) 蜂王繁育箱
US20150020740A1 (en) Livestock Feeder
CN204742196U (zh) 中华蜜蜂养殖箱的巢框
JP4545908B2 (ja) ミツバチ巣脾枠装具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受粉ミツバチ巣箱用小型巣脾枠の製造法
CN207519463U (zh) 一种高密度鱼类养殖用起捕装置
KR101978551B1 (ko) 벌통용 여왕벌 격리장치
CN205093374U (zh) 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器
CN209185391U (zh) 一种多蜂王繁殖用箱体
CN210298618U (zh) 一种畜牧业秸秆饲料快速压缩打捆装置
CN207836512U (zh) 一种池塘养殖防鸟网箱
CN207322374U (zh) 一种东方蜜蜂的饲养装置
CN203851607U (zh) 水产育苗用软性孵化桶
KR20200132180A (ko) 로열젤리 채취용 알 수집기
CN215074860U (zh) 一种胡蜂移动养殖装置
EP0671122A1 (en) Bee hive
KR200379573Y1 (ko) 벌통 지지장치
CN220441612U (zh) 微型竹制中蜂交尾箱
CN217657696U (zh) 一种方便观察和取蜜的蜜蜂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