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1130U -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1130U
CN208581130U CN201820950389.XU CN201820950389U CN208581130U CN 208581130 U CN208581130 U CN 208581130U CN 201820950389 U CN201820950389 U CN 201820950389U CN 208581130 U CN208581130 U CN 208581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solator
motor
level
isolation system
mounting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503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新强
魏喜明
高弘锡
李忠华
王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503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1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1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1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级隔振系统和家电设备,所述系统应用于具有电机、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杯座安装支架和杯体的家电设备,所述系统至少包括三级隔振垫:其中,第一级隔振垫包括阶梯状的工字型主体;第二级隔振垫的形状与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杯体直径相适配,将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与所述电机安装支架,所述触屏面板壳进行固定;第三级隔振垫包括环形支撑底盘,所述底盘的内环直径与所述杯体直径相适配,外环周边设计为环形阶梯状,所述底盘上有四个表面凸台,所述表面凸台与所述杯座安装支架凸台结构相适配,能够嵌入所述杯体底部内凹结构中。

Description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隔振系统和家电设备。
背景技术
包含电机和杯体的家电设备,当家电设备中电机组件在运转时,一般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家电设备振源有:电机和杯体。由于家电设备中所用电机的高速化、直驱化发展,电机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问题成为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为家电设备的第一振动声源;杯体的振动噪声为第二振动声源,主要由于刀片旋转引起,其振动会通过杯体传递到机体上,从而也增大机体的振动。目前的隔振技术只是简单的进行电机或者杯体的隔振垫设计,主要针对隔振橡胶垫的形貌设计,此设计仅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结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没有从系统的振动传递路径上进行整体布局及设计,导致隔振系统存在漏洞,隔振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和消除电机和杯体的振动,同时也能隔绝两者振动之间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隔振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具有电机、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杯座安装支架和杯体的家电设备,所述系统至少包括三级隔振垫;其中,
第一级隔振垫包括阶梯状的工字型主体,所述工字型主体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直径小于下端部直径,所述上端部的厚度小于下端部的厚度;并且所述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形成一个工字型凹槽;所述工字型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轴向贯通工字型主体的安装孔;
第二级隔振垫的形状与电机安装支架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杯体直径相适配;所述将第二级隔振垫与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进行固定;
第三级隔振垫包括环形支撑底盘,所述环形支撑底盘的内环直径与杯体直径相适配,所述环形支撑底盘外环周边设计为环形阶梯状,所述环形支撑底盘上有四个表面凸台,该表面凸台与杯座安装支架凸台结构相适配,能够嵌入杯体底部内凹结构中,用于杯体的定位与安装;
可选地,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第一级隔振垫下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N个镂空型凹槽(N>1),所述镂空型凹槽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外侧面,且大小一致,均匀分布于所述下端部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第一级隔振垫下端部的外侧面所述镂空型凹槽为半开孔或通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第一级隔振垫所述下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一个径向凹槽,所述径向凹槽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多级隔振系统,第一级隔振垫所述下端部的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设置有Q个轴向凹槽(Q>1),所述轴向凹槽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且大小一致,均匀分布于所述下端部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
可选地,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第一级隔振垫下端部的底面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且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形成一凹台。
可选地,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第一级隔振垫为高弹性高阻尼橡胶材料构成;所述高弹性高阻尼橡胶材料的洛氏硬度为25~45HRC之间;所述高弹性高阻尼橡胶材料的压缩量为0.5mm~2mm。
可选地,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第二级隔振垫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的洛氏硬度值为20~35HRC之间;所述弹性材料的压缩量为0.1mm~0.5mm。
可选地,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第三级隔振垫材料为橡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所述家电设备包括电机、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杯座安装支架和杯体,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中,
在所述多级隔振系统中,第一级隔振垫为电机隔振垫,套设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第一级隔振垫上方接电机安装支架,电机安装支架下端的电机安装支架座穿过第一级隔振垫的安装孔,第一级隔振垫的下端内凹圈形平台内安装螺钉/ 螺栓垫片,设计螺钉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级隔振垫的压缩量,使第一级隔振垫固定于电机和电机安装支架之间;在电机安装支架上方放置第二级隔振垫,触屏面板壳位于第二级隔振垫上方,将电机安装支架、第二级隔振橡胶垫、触屏面板壳三者进行固定;第三级隔振垫放置于杯座安装支架上方,所述杯座安装支架在触屏面板壳上方,并与电机安装支架相固定,第三级隔振垫上端放置杯体。
可选地,所述的家电设备中,第二级隔振垫与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三者之间采用螺栓或卡扣形式相连。
可选地,所述的家电设备中,第二级隔振垫与电机安装支架通过包胶处理工艺生产为一体,再与触屏面板壳之间采用螺栓或卡扣形式相连。
可选地,该家电设备可以包括破壁机、搅拌机、榨汁机或者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隔振系统和家电设备,根据隔振原理、振动传递路径方面对三级隔振垫以及装配方法的优化设计,能够使整机系统的振动噪声具有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能够有效的消除外壳上的振动,消除电机的噪声,降低电机基频噪声10dB左右,整机噪声下降约3dB,机体振动降低 8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级隔振系统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级隔振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级隔振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级隔振垫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级隔振垫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级隔振垫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级隔振垫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级隔振垫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级隔振垫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级隔振垫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级隔振垫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级隔振垫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多级隔振系统的家电设备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隔振系统1,如图1,该系统应用于具有电机、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杯座安装支架和杯体的家电设备,所述系统至少包括三级隔振垫;其中,
针对第一级隔振垫,参见图2所示,第一级隔振垫10包括阶梯状的工字型主体11,所述工字型主体包括上端部12和下端部13,为了便于说明所述阶梯状的工字型主体的结构,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第一级隔振垫1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上端部12直径R1小于下端部13直径R2,所述上端部12的厚度H1小于下端部13的厚度H2;并且所述上端部12与下端部13之间形成一个工字型凹槽20;所述工字型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轴向贯通工字型主体的安装孔21;所述下端部13的底面包括第一平面22和第二平面23,且所述第一平面22与第二平面23之间形成一凹台24。
如图4中,第二级隔振垫30的形状与电机安装支架3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级隔振垫30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R3与杯体直径相适配;所述将第二级隔振垫30与电机安装支架3,触屏面板壳4进行固定;
如图5中,第三级隔振垫50包括环形支撑底盘,所述环形支撑底盘的内环直径R4与杯体直径相适配,所述环形支撑底盘外环周边设计为环形阶梯状55,所述环形支撑底盘上有四个表面凸台51-54,该表面凸台51-54与杯座安装支架 5凸台结构相适配,可嵌入杯体底部内凹结构中,用于杯体的定位与安装。第三级橡胶垫50的设计需要考虑杯体的安装与隔振效率,因此该橡胶垫50需具有一定的厚度与硬度,能够将杯体固定部件包围,隔绝了杯体与机体7之间的振动传递。
隔振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是基于隔振器与系统组成的固有频率远小于系统自身的固有频率,以此对于隔振器而言,其自身的刚度越低隔振效果越好,然而实际工程应用,考虑到寿命、加工等因素,橡胶垫的硬度不能太低,便于支撑和安装等其他因素。因此本专利中涉及的隔振橡胶器件其硬度为 20~50HRC(洛氏硬度),同时应选用合适的阻尼橡胶材料。
可选地,第一级隔振垫10为高弹性高阻尼橡胶材料构成,硬度为25~45HRC 之间,为保证具有良好的寿命,优选30HRC,且第一级隔振垫10压缩量为 0.5mm~2mm。
另外,优选地,第二级隔振垫30的材料为橡胶或硅胶,硬度为20~35HRC 之间,第二级隔振垫压缩量为0.1mm~0.5mm。
进一步地,第三级隔振垫50材料为橡胶。
基于前述针对图2所示的第一级隔振垫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隔振效果,可以在第一级隔振垫10的所述下端部13的外侧面设置有N个镂空型凹槽16(N>1),如图6所示,所述镂空型凹槽16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13的外侧面,且大小一致,均匀分布于所述下端部13的外侧面。
根据隔振垫材料的不同,所述镂空型凹槽16可以设置成不同的结构。优选地,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镂空型凹槽16为半开孔结构,如图7所示。采用半开孔结构,能够保证隔振垫在材料硬度较高时,仍有较低的动刚度。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镂空型凹槽16可以为通孔结构,如图8所示。采用通孔结构,能够降低隔振垫沿轴向的刚度。
可以看出,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级隔振垫10的下端部外侧面采用镂空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橡胶垫沿轴向的刚度,在材料硬度较高时,也能达到较低的刚度,达到理想的轴向隔振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极大的降低了橡胶垫在扭转方向(切向)刚度,镂空处的隔振垫更易发生较大的切向变形,有利于吸收振动能量,有效的降低电机旋转所造成的切向振动。
基于前述针对图2所示的第一级隔振垫1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9A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小振动,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级隔振垫10在所述下端部13的外侧面设置有一个径向凹槽16,为了便于说明所述阶梯状的工字型主体外侧面的径向凹槽16的结构,图9B给出了图7所示第一级隔振垫10 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径向凹槽16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13的外侧面。
同样,为了进一步减小振动,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A所示,第一级隔振垫10所述工字型主体的下端部13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设置有Q个轴向凹槽16(Q>1),为了便于说明所述阶梯状的工字型主体的轴向凹槽16的结构,图10B给出了图10A所示第一级隔振垫1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轴向凹槽16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13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且大小一致,均匀分布于所述下端部13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另外,由于工字型主体的下端部 13有内凹形平台,內凹圆形平台用于安装螺钉或螺栓垫片(自带垫片的螺钉),设计合适的螺钉长度用于控制第一级隔振橡胶元件的压缩量,优选压缩量为 0.5mm~2mm。
可以看出,第一级隔振垫10采用带有径向凹槽16或者轴向凹槽16的阶梯状工字隔振垫,该形状隔振垫能够保证在隔振阻尼材料硬度较高时,仍有较低的动刚度。由于电机所产生的振动主要为旋转方向的振动,通过径向凹槽16 或者轴向凹槽16,首先降低了隔振垫沿轴向的刚度,同时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隔振垫在扭转方向上的刚度,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扭转振动传递,同时降低隔振垫自身的磨损,能够增加隔振垫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该针对各级隔振垫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振动的传递路径确定多级隔振系统中各级隔振垫位置;再确定各级隔振垫的初步形状,对其进行优化测试,以确定不同级隔振垫的具体形状、材料、尺寸、硬度等参数,最终获得最优多级隔振隔振设计。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根据振动传递路径确定了多级隔振系统中各个隔振垫的位置分别为电机机座上方,电机安装支架3 上方和杯座安装支架5上方;然后再确定各级隔振垫的初步形状,在工程应用中,并非对应于隔振垫硬度最低或者刚度最低的工况,常在确定隔振垫的初步形状后,对其进行优化测试,以确定隔振垫的具体形状、材料、尺寸、硬度等参数,最终获得最优多级隔振设计。例如,为了达到最优的隔振效果,对于第一级隔振垫10硬度最低时,一般选取如图2所示结构的隔振垫;而对于第一级隔振垫10硬度最高时,一般选取如图9A或图10A所示结构的隔振垫;若第一级隔振垫10硬度适中时,一般选取如图7或图8所示结构的隔振垫。即隔振垫的形状、材料、尺寸、硬度等参数是一个综合因素,初步形状和材料是较先确定的,再根据硬度等参数做测试,在初步形状的基础上优化得到最终的各级隔振垫形状也就得到了多级隔振系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电设备,如图11所示,家用设备主要由底座、机体7、触屏面板壳4、杯体8、电机安装支架3、杯体安装支架5以及多级隔振系统组成。
所述家电设备包括多级隔振系统1,具体地,该多级隔振系统的装配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级隔振垫10为电机隔振垫,套设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第一级隔振垫10上方接电机安装支架3,电机安装支架3下端的电机安装支架座31穿过第一级隔振垫的安装孔21,第一级隔振垫的下端13内凹圈形平台内安装螺钉/螺栓垫片,设计螺钉长度用于控制隔振橡胶垫的压缩量,使第一级隔振垫10固定于电机2和电机安装支架3之间;在电机安装支架3上方放置第二级隔振垫30,触屏面板壳4位于第二级隔振垫30上方,将电机安装支架3、第二级隔振橡胶垫30、触屏面板壳4三者进行固定;第三级隔振垫50放置于杯座安装支架5上方,所述杯座安装支架5在触屏面板壳4上方,并与电机安装支架3相固定,第三级隔振垫50上端放置杯体8;该第三级橡胶垫50的设计需要考虑杯体8的安装与隔振效率,因此该橡胶垫50需具有一定的厚度与硬度,能够将杯体8固定部件包围,隔绝了家电设备杯体8与机体7之间的振动传递。
可选地,所述的家电设备中,第二级隔振垫30可以单独生产制造,也可以与电机安装支架3通过包胶处理工艺生产为一体,当所述第二级隔振垫30为单独制造的隔振垫时,将电机安装支架3、第二级隔振垫30、触屏面板壳4三者之间采用螺栓或卡扣形式相连;当第二级隔振垫30与电机安装支架3通过包胶处理工艺生产为一体,将其与触屏面板壳4之间采用螺栓或卡扣形式相连。
由于家电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家电设备可以为破壁机、搅拌机、榨汁机或者豆浆机。
可以看出,多级隔振系统采用以上装配方式,对家用设备整机系统的振动噪声具有明显的减震降噪效果,能够有效隔绝电机与电机安装支架之间和杯体和机体之间振动传递。通过以上三级隔振方案后,能够极大的降低电机基频产生的振动噪声,基频降低10dB,整机噪声下降约3dB,振动降低80%,同时声品质改善明显,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具有电机、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杯座安装支架和杯体的家电设备,所述系统至少包括三级隔振垫;其中,
第一级隔振垫包括阶梯状的工字型主体,所述工字型主体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直径小于下端部直径,所述上端部的厚度小于下端部的厚度;并且所述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形成一个工字型凹槽;所述工字型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轴向贯通所述工字型主体的安装孔;
第二级隔振垫的形状与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杯体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与所述电机安装支架、所述触屏面板壳进行固定;
第三级隔振垫包括环形支撑底盘,所述环形支撑底盘的内环直径与所述杯体直径相适配,所述环形支撑底盘外环周边设计为环形阶梯状,所述环形支撑底盘上有四个表面凸台,所述表面凸台与所述杯座安装支架凸台结构相适配,能够嵌入所述杯体底部内凹结构中,用于所述杯体的定位与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隔振垫下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N个镂空型凹槽(N>1),所述镂空型凹槽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外侧面,且大小一致,均匀分布于所述下端部外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隔振垫下端部的外侧面所述镂空型凹槽为半开孔或通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隔振垫所述下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一个径向凹槽,所述径向凹槽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外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隔振垫所述下端部的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设置有Q个轴向凹槽(Q>1),所述轴向凹槽沿周向环绕所述下端部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且大小一致,均匀分布于所述下端部外侧面和对应内侧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隔振垫下端部的底面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且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形成一凹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隔振垫为高弹性高阻尼橡胶材料构成;所述高弹性高阻尼橡胶材料的洛氏硬度为25~45HRC之间;所述高弹性高阻尼橡胶材料的压缩量为0.5mm~2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隔振垫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的洛氏硬度值为20~35HRC之间;所述弹性材料的压缩量为0.1mm~0.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隔振垫材料为橡胶。
10.一种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包括电机、电机安装支架、触屏面板壳、杯座安装支架和杯体,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级隔振系统;其中,
在所述多级隔振系统中,所述第一级隔振垫为电机隔振垫,套设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第一级隔振垫上方接电机安装支架,电机安装支架下端的电机安装支架座穿过所述第一级隔振垫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级隔振垫的下端内凹圈形平台内安装螺钉/螺栓垫片,设计螺钉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级隔振垫的压缩量,使所述第一级隔振垫固定于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机安装支架之间;在所述电机安装支架上方放置所述第二级隔振垫,所述触屏面板壳位于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上方,将所述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第二级隔振橡胶垫、所述触屏面板壳三者进行固定;所述第三级隔振垫放置于所述杯座安装支架上方,所述杯座安装支架在所述触屏面板壳上方,并与所述电机安装支架相固定,所述第三级隔振垫上端放置所述杯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与所述电机安装支架、所述触屏面板壳三者之间采用螺栓或卡扣形式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隔振垫与所述电机安装支架通过包胶处理工艺生产为一体,再与所述触屏面板壳之间采用螺栓或卡扣形式相连。
CN201820950389.XU 2018-06-20 2018-06-20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Active CN208581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0389.XU CN208581130U (zh) 2018-06-20 2018-06-20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0389.XU CN208581130U (zh) 2018-06-20 2018-06-20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1130U true CN208581130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50389.XU Active CN208581130U (zh) 2018-06-20 2018-06-20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1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242B (zh) 压缩机的减振结构及空调器
CN208581130U (zh) 多级隔振系统及家电设备
CN108691945A (zh) 一种内嵌负刚度动力吸振器的无谐振峰减振器
CN201068946Y (zh) 离心机减振装置
CN209986295U (zh) 一种具有抗震减噪功能的双头精雕机
CN210686806U (zh) 减振器、减振结构及减振总成
CN208764235U (zh) 电机隔振垫、隔振系统和家用电器
CN108547913B (zh) 一种带变刚度杆的转子系统动力吸振器
CN209014233U (zh) 振动装置
US20140070469A1 (en) Suspension spring for a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CN208185225U (zh) 一种减震轴承座
CN205491075U (zh) 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家用音箱
CN109132210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减震装置
CN214412487U (zh) 减振垫圈、电机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CN105442275B (zh) 一种降噪组件以及洗衣机
CN207945238U (zh) 一种限位减震器结构
CN211501371U (zh) 一种提高磁轴承阻尼的轴承座结构
CN209153305U (zh) 一种减震降噪料理机
CN108895116B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除噪装置
CN205370972U (zh) 一种压缩机及其减振结构
CN204765122U (zh) 用于电饭煲的气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3098730U (zh) 全向减震器
CN202949318U (zh) 电机的减震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2726627U (zh) 电机结构及无刷吸尘器
CN211377793U (zh) 吸油烟机的电机的减振结构及包含该减振结构的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