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8003U -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8003U
CN208578003U CN201820265200.3U CN201820265200U CN208578003U CN 208578003 U CN208578003 U CN 208578003U CN 201820265200 U CN201820265200 U CN 201820265200U CN 208578003 U CN208578003 U CN 208578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lant growth
protection structure
bank protec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652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建中
陈立
徐迪
吴绍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8202652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8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8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8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包括硬质坡面,所述坡面上铺设有客土层和植生混凝土层,所述植生混凝土层中包括含草种的灌浆料。所述植生混凝土层内插放有连续的若干层加筋网。本实用新型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利于植物扎根底层土壤,施工简易,节约成本,减少维修的成本;重新赋予渠道生态化、生态系统的功效。

Description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渠道岸坡构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植生式的混凝土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城镇河道、渠道的主要护坡皆采用硬质混凝土的方式,硬质混凝土渠道护岸具有较强的抗渗能力、消浪能力、抗冲刷能力,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很多地区在常水位、潮汐水位,甚至二级坡直至行道路所有阶段都使用硬质混凝土。
这种一劳永逸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在一定意义上拥有节约资源的作用,但是,隔绝了人与水的关系。另一方面,潮汐水位、二级坡完全将土壤覆盖,失去了花草植生绿化的可能性,破坏了渠道四周的生态系统,失去了动植物的渠道系统缺乏生机,没有了活力。
近些年来,以生态护坡砖、生态袋为主的生态护坡方式逐渐进入水利施工领域,这些施工工艺利用土工材料设计出植物可以生长的孔隙,增加了护岸面的绿化面积,但是易受雨水、地面径流测冲刷,土工材料易受到损坏,需要定期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硬质混凝土护坡结构中无法种植绿化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的生态护坡结构易受雨水、地面径流测冲刷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包括硬质坡面,所述坡面上铺设有客土层和植生混凝土层,所述植生混凝土层中包括含草种的灌浆料。在原有的硬质坡面基础上,铺设能够种植绿化植物的植生混凝土,既具有一定的硬度,有能够保护生态系统,同时,还能够防止雨水冲刷。
所述植生混凝土层内插放有连续的若干层加筋网,进一步加强了坡岸的稳定,抵御不同坡度要求的滑坡危险。
所述护岸结构整体呈之字型卡口,和护岸挡墙、砌石等结构紧密结合,增强植生混凝土骨架和格梗、岸坡的结合能力,保证强度。
所述坡面包括基层坡面和/或二级坡面。
所述植生混凝土层中的植生混凝土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85-95%的1-3cm大集料、5-15%的胶结材料,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90%的1-3cm大集料、10%的胶结材料。用大骨料做成混凝土骨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可支撑游人走动,具有超过40%的孔隙率,利于灌浆料的导入,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土壤营养。
所述植生混凝土层中灌浆料的填充度为80%以上,所述灌浆料包括土壤、水以及草种。其中,灌浆料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20%的土壤、80%的水,并拌合有狗牙根、高羊茅、四季青等绿化草种。
所述加筋网采用玻璃纤维材质。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可支撑游人走动,具有超过40%的孔隙率,利于灌浆料的导入,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土壤营养;2、植生混凝土骨架结合“之”字型卡口设置,增强植生混凝土骨架和格梗、岸坡的结合能力,保证强度;3、骨架内部加入一层或多层加筋网,进一步加强了坡岸的稳定,抵御不同坡度要求的滑坡危险;4、具有消浪、耐冲刷、固土的能力;5、大孔隙的植生土壤利于植物扎根底层土壤,进一步增强骨架的稳定强度,进一步加强固土的能力;6、施工简易,节约成本,减少维修的成本; 7、不失去坡岸强度的情况下增强坡岸的植生面积,重新赋予渠道生态化、生态系统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岸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岸结构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岸结构的侧面效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岸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岸结构另一实施例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包括硬质坡面1,所述坡面1上铺设有客土层2和植生混凝土层3,所述植生混凝土层 3中包括含草种的灌浆料,且护岸结构整体呈之字型卡口。
坡面1包括基层坡面和/或二级坡面,植生混凝土层3中的植生混凝土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90%的1-3cm大集料、10%的胶结材料。
植生混凝土层3内插放有连续的若干层加筋网4,加筋网4采用玻璃纤维材质;植生混凝土层3中灌浆料的填充度为80%以上,其中灌浆料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20%的土壤、80%的水,拌合有狗牙根、高羊茅、四季青等绿化草种。
本实用新型的护岸结构施工步骤如下:
(1)将土壤层5上的硬质渠道坡面1的基层坡面和/或二级坡面清杂,沿格梗开挖矩形基坑,矩形基坑宽10-15cm,深度为20-25cm;
(2)沿基坑、格梗边、格梗垂直方向立模,制作一层之字形的植生混凝土层3,中间插放有连续的加筋网4;
(3)回填一层客土层2并压实,按照坡的要求留有一定的坡度;
(4)在客土层2的上表层立模,铺设植生混凝土层3,压实;
(5)向植生混凝土层3内倒入含有草种的灌浆料;
(6)植生混凝土层3生长出植物6并定期保养维护。

Claims (6)

1.一种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坡面(1),所述坡面(1)上铺设有植生混凝土层(3),所述植生混凝土层(3)中间还铺设有客土层(2),其中,所述植生混凝土层(3)包括含草种的灌浆料、插放在其内部的连续的若干层加筋网(4),且所述护岸结构整体呈之字型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包括基层坡面和/或二级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混凝土层(3)中的植生混凝土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85-95%的1-3cm大集料、5-15%的胶结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混凝土层(3)中灌浆料的填充度为8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包括土壤、水以及草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网(4)采用玻璃纤维。
CN201820265200.3U 2018-02-24 2018-02-24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Active CN208578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5200.3U CN208578003U (zh) 2018-02-24 2018-02-24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5200.3U CN208578003U (zh) 2018-02-24 2018-02-24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8003U true CN208578003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5200.3U Active CN208578003U (zh) 2018-02-24 2018-02-24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8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4275B (zh) 一种山区风电场高陡弃渣边坡加筋锚固生态修复系统
CN102409637B (zh) 一种消落带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6759104B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193066B (zh) 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黄土崩塌治理方法
CN102359113A (zh) 一种整浇水泥透水混凝土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206736931U (zh) 公路岩质边坡藤本植物生态防护结构
CN201826318U (zh) 道路疏松土质边坡简易生态护坡结构
CN105756073A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山生态护坡砌块及其生态护坡系统
CN110374054A (zh) 一种生态护坡固土结构及方法
CN109594567A (zh) 一种锚喷防护岩石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布置及其方法
CN106958264A (zh) 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及其施工方法
CN20669314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CN208121696U (zh) 多功能复合型生态护坡
CN109505301A (zh) 钢纤维生态水泥加固消落带边坡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469171U (zh) 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植物生态系统
CN108301377A (zh) 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植物生态系统及构建方法
CN209277095U (zh) 一种现浇绿化护坡混凝土结构
CN102369834B (zh) Bsc大骨料生物基质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施工方法
CN105756015B (zh) 一种生物多样性动态景观生态复合系统修复的方法
CN204023588U (zh) 一种透水生态护坡结构
CN208578003U (zh) 植生混凝土护岸结构
CN114182686B (zh) 原木框体与资源化混凝土组合结构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209277096U (zh) 一种用于绿化护坡的混凝土防护层
CN211713983U (zh) 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CN212294541U (zh) 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