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4166U - 登山机 - Google Patents

登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4166U
CN208574166U CN201820921225.4U CN201820921225U CN208574166U CN 208574166 U CN208574166 U CN 208574166U CN 201820921225 U CN201820921225 U CN 201820921225U CN 208574166 U CN208574166 U CN 208574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rope
idler wheel
mountain
foot pedal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12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贤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ewei Mo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anshe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she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anshe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212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4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4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4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登山机,包括支撑装置上设有斜向轨道,斜向轨道上设置可沿着斜向轨道轴向来回移动的脚踏板,第一牵引绳连接脚踏板、第一导向轮及磁控涡流装置,使用者透过来回踩踏脚踏板拉动第一牵引绳,进而达到由第一牵引绳带动磁控涡流装置增加阻力提升运动效益,此外,脚踏板的步幅可由使用者决定,适用各个年龄层的步幅大小。

Description

登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登山机,尤指一种步伐高度可控及提供阻力的登山机,属于运动健身器材的领域。
背景技术
图18、图19为一种登山机,特征在于有一扶手50、一倾斜的支架52、二脚踏板54和固定于该支架52底部的一连动机构56,该支架52包括相互平行的二导轨521,该等脚踏板54分别套设于相对应的各该导轨521上,且可沿着该等导轨521的方向滑动,该连动机构56包括四滑轮561及二钢丝562,该等滑轮561分别固定于各该导轨521两端的底部,各该脚踏板54两端分别设置一连接板541。其中一该钢丝562绕设于各该导轨521顶部的该等滑轮561,并固定于各该脚踏板54顶部的该等连接板541;另一该钢丝562绕设于各该导轨521底部的该等滑轮561,并固定于各该脚踏板54底部的该等连接板541,受到压力的任一该脚踏板54会相对向下滑动,则另一该脚踏板54受到连结的该钢丝562拖拉而相对上移。
然而,上述登山机不具有阻力装置,身体适应来回移动仿登山训练后,训练效果会降低;此外,由于没有阻力装置的影响,各该脚踏板54来回的移动速度快且不好控制,让使用者在运动时不易维持重心,双手无法离开该等扶手50,全程必须要抓紧该等扶手50,以防从登山机上跌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登山机,其结构简单,操作装卸便利,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组斜向轨道,设置于一支撑装置上,该二组斜向轨道分别枢设一能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轴向移动的脚踏板,该二组斜向轨道上方各设置一第一导向轮;
一提供阻力的磁控涡流装置,该磁控涡流装置为一设置一套持件的导电圆盘,该套持件固设于该支撑装置上,该导电圆盘与该套持件不接触,该套持件内设有多个磁性件,该磁控涡流装置设有一滚轴及至少一滚轮,该滚轮枢设于该滚轴且该滚轮端部位于该导电圆盘的外侧,该滚轴固设于该支撑装置;及
各脚踏板固设至少一第一牵引绳,该第一牵引绳由对应的第一导向轮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从而第一牵引绳带动该滚轮且该滚轮连动该导电圆盘旋转。
其中,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各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各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该滚轮两侧,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均固定于该滚轮上,该导电圆盘的直径大于该滚轮的直径。
其中,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各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该滚轴枢设二滚轮及该导电圆盘,该导电圆盘位于该等滚轮之间,各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相对应的滚轮,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滚轮上,各第一牵引绳带动滚轮且滚轮连动该导电圆盘,该导电圆盘的直径大于该滚轴的直径。
其中,该第一牵引绳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择一的方向绕设于该滚轮,又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以该滚轮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
其中,各第一牵引绳分别以相反方向绕设至相对应的滚轮,各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系以该滚轮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各第一牵引绳绕设于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
其中,该导电圆盘的圆周外径设置套持件。
其中,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相对应设置限位各脚踏板的多个安全限位件。
其中,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各第二导向轮撑抵一第二牵引绳,该第二牵引绳两端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各脚踏板。
其中,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各第二导向轮撑抵第一牵引绳且第一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绕设于该滚轮。
其中,该第一牵引绳缠绕该滚轮的进入端与离开端为该滚轮的不同平面。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登山机可包括一支撑装置、二组斜向轨道、二脚踏板、一第一导向轮、一磁控涡流装置及至少一第一牵引绳,该支撑装置上平行设置该二组斜向轨道,该二组斜向轨道上相对应枢设可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轴向自由移动的各该脚踏板,该等第一导向轮设置于该二组斜向轨道的上方,该磁控涡流装置设有一滚轴及至少一滚轮,该滚轮套设于该滚轴,该脚踏板固设该第一牵引绳,且该第一牵引绳由该第一导向轮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依同一方向绕设于该滚轮;藉由上述,当任一该脚踏板向下移动时会带动该第一牵引绳,由该第一牵引绳带动该滚轮旋转,进而带动该磁控涡流装置转动并提供阻力,增加运动效益,且阻力的增加让该等脚踏板移动速度减缓,能平顺地移动于任何位置,使用者不需要握持多个扶持件也可维持自身重心;另外,该等脚踏板可根据使用者的施力大小而改变其步幅高度,适用各个年龄层的人或膝盖受伤的复健病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8为图7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为磁控涡流装置套设一个滚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磁控涡流装置套设二个滚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磁控涡流装置使用动作示意图(一)。
图12为磁控涡流装置使用动作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体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体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5为为本实用新型踏板上下移动时,位于滚轮上的第一牵引绳转动方式。
图16A为本发明一个第一牵引绳左旋绕设于一个滚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6B为图16A第一牵引绳绕设以及滚轮顺时针旋转的侧面示意图。
图17A为本发明两个第一牵引绳左旋绕设于两个滚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7B为图17A第一牵引绳绕设以及滚轮顺时针旋转的侧面示意图。
图18为习用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习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并搭配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揭露登山机包括二组斜向轨道10设置于一支撑装置12上,该支撑装置12设有提供握持的多个扶持件32,该二组斜向轨道10分别枢设一可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10轴向移动的脚踏板14,该二组斜向轨道10顶部各设置一第一导向轮161;一提供阻力的磁控涡流装置20设有一滚轴22及至少一滚轮24,该滚轮24枢设于该滚轴22,该滚轴22固设于该支撑装置12;该脚踏板14固设至少一第一牵引绳162,该第一牵引绳162由该等第一导向轮161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162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择一的方向绕设于该滚轮24,又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系以该滚轮24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24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带动该滚轮24,该二组斜向轨道10底部相对应设置限位各该脚踏板14的多个安全限位件30;藉由上述,当任一该脚踏板14受力向下时,会拉动该第一牵引绳162也顺势向下,同时连该第一牵引绳162连接另一该脚踏板14的一端会反向带动另一该脚踏板14向上移动,而该磁控涡流装置20受到该第一牵引绳162拉动而转动,进而产生阻力,该等脚踏板14向下最远的移动距离由该等安全限位件30所限制,可避免该等脚踏板14直接撞击该斜向轨道10的底部,并且提供缓冲效果。
参阅图3、图4并搭配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图1最大的差别在于,于该二组斜向轨道10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181,该等第二导向轮181撑抵一第二牵引绳182,该第二牵引绳182两端分别固设于相对应的各该脚踏板14,该第二牵引绳182可作为提升稳定性的功效,协助该第一牵引绳162的作动。
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图1、图2及图3、图4最大差别在于,该二组斜向轨道10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181,该等第二导向轮181撑抵该第一牵引绳162,该第一牵引绳162的两端分别固设于该滚轮24;换言之,第三实施例系使用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过该等第一导向轮161及该等第二导向轮181,且该第一牵引绳162固定于该滚轮24上。
参阅图6~图8,揭露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设该滚轮24后的作动方式,当任一该脚踏板14受力向下滑动于相对应的该斜向轨道10时,连动的该第一牵引绳162同样会被上述的该脚踏板14向下拉动,接着透过该第一导向轮161的撑抵该第一牵引绳162,能避免该第一牵引绳162直接接触该支撑装置12所产生的摩擦力,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磁控涡流装置20中心穿设的该滚轮24,当位于右边的该第一牵引绳162上拉时会带动该滚轮24旋转,同时位于左边的该第一牵引绳162会被该滚轮24卷收;同理,当位于左边的该第一牵引绳162上拉时会带动该滚轮24,同时位于右边的该第一牵引绳162会被该滚轮24卷收,因此能使该滚轮24以来回的方式朝不同方向转动。须注意的是,当该第一牵引绳162仅使用一条时,若该第一牵引绳162从该滚轮24左侧的后方以顺时针方式缠绕,则该第一牵引绳162缠绕至该滚轮24右侧的前方将会向上拉起并由该第一导向轮161撑抵,换言之,该第一牵引绳162缠绕该滚轮24的进入端与离开端为该滚轮24的不同平面。
图9及图10揭露该磁控涡流装置20中心大小随着套设于中心的该滚轴22及该滚轮24设置的形式决定。
接着参阅图9、图11及图12并搭配图6、图7,揭露该滚轮24枢设于该滚轴22。该磁控涡流装置20为一导电圆盘203圆周外径设置一套持件201,该套持件201固设于该支撑装置12上,该套持件201内设有多个磁性件202。如图11及图12所示,可透过调整该套持件201与该导电圆盘203的相对距离,使该等磁性件202靠近或远离该导电圆盘203而达到增加或减少阻力的功效,如图11所示,当该套持件201靠近该导电圆盘203时阻力增大;再如图12所示,当该套持件201远离该导电圆盘203时则阻力减小。该导电圆盘203的直径大于该滚轮24直径,该滚轮24端部位于导电圆盘203的外侧,当该滚轮24穿设该导电圆盘203的中心后,该导电圆盘203靠抵该滚轮24,换言之,当该滚轮24受到该第一牵引绳162卷绕而转动时,该滚轮24会连动该导电圆盘203的转动,此结构所配合的该第一牵引绳162可为一条或两条;若该第一牵引绳162为一条,则该第一牵引绳162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各该脚踏板14,且该第一牵引绳162的中间段绕设于该滚轮24;若该第一牵引绳162有两条,则该等脚踏板14上分别固设其中一该第一牵引绳162的一端,由该等第一导向轮161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该第一牵引绳162,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分别绕设于该滚轮24两侧,且该等第一牵引绳162的另一端均固定于该滚轮24上。
接着参阅图10并搭配图6、图7,揭露多个滚轮24套设于该滚轴22两侧,该导电圆盘203中心大于该滚轴22的直径,并小于该滚轮24的直径,当该滚轴22枢设该导电圆盘203的中心,使该导电圆盘203抵靠该滚轴22表面,各该滚轮24分别位于该导电圆盘203的两侧,各该滚轮24与该导电圆盘203结合,此时,相对应各该滚轮24分别设置该第一牵引绳162,换言之该第一牵引绳162需要有两条,其中该等脚踏板14上分别固设相对应的该第一牵引绳162的一端,由该等第一导向轮161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该第一牵引绳162,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分别以相反方向绕设于相对应的各该滚轮24,该等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系以该滚轮24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该等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24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且该等第一牵引绳16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各该滚轮24上,由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带动该等滚轮24转动,该等滚轮24连动该导电圆盘203旋转。
接着参阅图13~图14,本实用新型的登山机系可依使用者的自身体重,调整适合的阻尼大小,以达到个人喜好的步伐大小、左右脚变换的频率及速度。
接着为了方便观察该等第一牵引绳162的位移情形,图15除图13、图14的该磁控涡流装置20,并以一个该滚轮24及一条该第一牵引绳162作为范例,同时将该滚轮24分成左侧及右侧分析。首先从图15中可看出当右侧该脚踏板14受力向下移动时,该滚轮24在受力后会顺时钟旋转,位于该滚轮24右侧的该第一牵引绳162被向上拉动并通过右侧该第一导向轮161,接着朝向位于右侧该脚踏板14的方向向下移动;位于该滚轮24左侧的该第一牵引绳162会被顺时针卷收,同时左侧该脚踏板14受左侧该第一牵引绳162卷收的力道而向上带动。
为了更明确揭示本案的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后的旋转方向,图16A至图17B将做介绍。
图16A及图16B为该第一牵引绳162左旋绕设于该滚轮24,当该第一牵引绳162受力带动该滚轮24旋动后,该滚轮24会顺时针旋转;相反地,若该第一牵引绳162右旋绕设于该滚轮24,当该第一牵引绳162受力带动该滚轮24旋动后,该滚轮24会逆时针旋转(图未示);图17A及图17B为二该第一牵引绳162同样均以左旋绕设于相对应的二该滚轮24,当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受力带动该滚轮24旋动后,该等滚轮24均顺时针旋转;相反地,若二该第一牵引绳162同样均以右旋绕设相对应的二该滚轮24,当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受力带动该滚轮24旋动后,该等滚轮24均逆时针旋转(图未示);另外,当二该第一牵引绳162依序以左旋以及右旋的方式绕设于二该滚轮24,当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受力带动该滚轮24旋动后,该等滚轮24均顺时针旋转(图未示);若该等第一牵引绳162依序以右旋以及左旋的方式绕设于二该滚轮24,当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受力带动该滚轮24旋动后,该等滚轮24均逆时针旋转(图未示)。
上述中,该等第一牵引绳162无论是以左旋还是右旋的方式绕设于相对应的该滚轮24,该等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系以该滚轮24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该等第一牵引绳绕162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24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

Claims (10)

1.一种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组斜向轨道,设置于一支撑装置上,该二组斜向轨道分别枢设一能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轴向移动的脚踏板,该二组斜向轨道上方各设置一第一导向轮;
一提供阻力的磁控涡流装置,该磁控涡流装置为一设置一套持件的导电圆盘,该套持件固设于该支撑装置上,该导电圆盘与该套持件不接触,该套持件内设有多个磁性件,该磁控涡流装置设有一滚轴及至少一滚轮,该滚轮枢设于该滚轴且该滚轮端部位于该导电圆盘的外侧,该滚轴固设于该支撑装置;及
各脚踏板固设至少一第一牵引绳,该第一牵引绳由对应的第一导向轮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从而第一牵引绳带动该滚轮且该滚轮连动该导电圆盘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各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各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该滚轮两侧,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均固定于该滚轮上,该导电圆盘的直径大于该滚轮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各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该滚轴枢设二滚轮及该导电圆盘,该导电圆盘位于该等滚轮之间,各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相对应的滚轮,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滚轮上,各第一牵引绳带动滚轮且滚轮连动该导电圆盘,该导电圆盘的直径大于该滚轴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牵引绳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择一的方向绕设于该滚轮,又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以该滚轮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牵引绳分别以相反方向绕设至相对应的滚轮,各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系以该滚轮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各第一牵引绳绕设于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圆盘的圆周外径设置套持件。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相对应设置限位各脚踏板的多个安全限位件。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各第二导向轮撑抵一第二牵引绳,该第二牵引绳两端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各脚踏板。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各第二导向轮撑抵第一牵引绳且第一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绕设于该滚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牵引绳缠绕该滚轮的进入端与离开端为该滚轮的不同平面。
CN201820921225.4U 2018-06-14 2018-06-14 登山机 Active CN208574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1225.4U CN208574166U (zh) 2018-06-14 2018-06-14 登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1225.4U CN208574166U (zh) 2018-06-14 2018-06-14 登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4166U true CN208574166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1225.4U Active CN208574166U (zh) 2018-06-14 2018-06-14 登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4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2264A (zh) * 2019-05-25 2019-08-23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跑步登山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2264A (zh) * 2019-05-25 2019-08-23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跑步登山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4893B2 (en) Hybrid resistance system
TWI644706B (zh) 倂入跑步機的纜索系統
US8025608B2 (en) Continuous rope pulling exercise apparatus
JP3133265U (ja) 脚部運動フィットネス機器進行導引構造
JP5371089B2 (ja) 筋力トレーニングおよび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用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ーン
CN209675841U (zh) 一种电气工程穿线施工装置
TWI524917B (zh) Tug of war simulator
CN208574166U (zh) 登山机
CN102992107A (zh) 重力弹簧张力放线架
CN107473119A (zh) 一种电动葫芦三重缓冲装置
WO2007037755A1 (en) Training machine for strengthen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
CN109260657A (zh) 一种利用气体进出进行磁力减速的老人漫步机
CN105413100B (zh) 一种健身器材及拉绳装置
CN202070034U (zh) 便携式动力爬绳器
CN208574167U (zh) 登山机
CN202146547U (zh) 一种跑步机马达和刹车系统装置
TWM570179U (zh) 登山機(二)
CN112206465A (zh) 一种便于调节重量的卧推保护装置
CN207785763U (zh) 一种体育健身跑步机
CN206336846U (zh) 一种均瓣落线式绕线装置
CN206621744U (zh) 一种跳竹竿舞健身器材
CN202078726U (zh) 协力平衡滑板
CN219071950U (zh) 用于单电机阻力力量训练器的传动结构
CN219251545U (zh) 一种爬绳机
TWM570178U (zh) Climbing machine (1)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5

Address after: No. 3, Xiaotang Gongye 1st Road, chukeng village committee, Dongke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Tewei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chung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UANSHENG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