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2411U - 振膜及发声器 - Google Patents
振膜及发声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72411U CN208572411U CN201821327628.2U CN201821327628U CN208572411U CN 208572411 U CN208572411 U CN 208572411U CN 201821327628 U CN201821327628 U CN 201821327628U CN 208572411 U CN208572411 U CN 208572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dy part
- lug boss
- vibrating diaphragm
- reinforcement part
- reinfor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振膜,包括本体部以及与所述本体部注塑结合在一起的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侧或者下侧,所述补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凸起部。在长期使用时,即使本体部与补强部边缘结合不牢固,由于凸起部的存在,使得本体部和补强部不易产生位移形变、本体部与补强部结合更加牢固,此外,结合在补强部上的凸起还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对于材质较为柔软的补强部,加强筋使得补强部在振动时更为牢固,从而使得补强部沿长轴方向的两端有凸起作为支撑,不易弯折和起翘,从而能够避免偏振问题的发生,提高发声器的声学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振膜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发声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现有的发声器通常包括外壳,外壳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其中,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以及依次固定在该导磁轭上的磁铁和华司,振膜包括本体部和结合在本体部中心的补强部,本体部包括位于中央的中央部,连接在中央部外侧的折环部,以及与折环部一体设置的固定部,固定部与发声器外壳结合固定。振膜是发声器的重要部件,决定发声器由电能到声能的转换质量。传统的补强部与本体部之间可通过粘接或注塑固定结合,其端部往往在注塑和振动过程中端部由于应力等的作用容易翘起,从而导致偏振现象,影响发声器的声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振膜本体部和补强部边缘部位容易翘起导致振膜偏振,影响发声器的声学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振膜,包括本体部以及与所述本体部注塑结合在一起的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侧或者下侧,
所述补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凸起部。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由其所在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或者所述凸起部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其所在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本体部为跑道形,所述本体部包括沿其长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平直部和连接该两个平直部的一对弧形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
优选的,所述本体部为矩形,所述本体部包括沿其长轴方向设置的两个长轴部和沿短轴方向设置的两个短轴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两个短轴部上。
优选的,所述补强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侧,所述第一表面邻近所述本体部设置,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包括对称设置的若干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柱形结构,或者所述凸起为沿所述第一表面水平设置的若干筋位。
优选的,所述本体部包括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配合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对应插入所述凹陷部形成紧固结构或者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为盲孔或者为贯穿所述本体部上下表面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声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振膜及发声器,在长期使用时,即使本体部与补强部边缘结合不牢固,由于凸起部,使得本体部和补强部不易产生位移形变、本体部与补强部结合更加牢固,此外,结合在补强部上的凸起还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对于材质较为柔软的补强部,加强筋使得补强部在振动时更为牢固,从而使得补强部沿长轴方向的两端有凸起作为支撑,不易弯折和起翘,从而能够避免偏振问题的发生,提高发声器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膜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振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倒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于对至少一个示倒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倒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圈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的补强部,尤其是狭长的跑道型或者矩形等长宽比较大的振膜,其沿长轴方向的两端边缘容易在制作过程或者振动过程因应力以及结合不牢导致起翘。为了解决补强部起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相关改进,具体如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振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振膜包括本体部和结合在本体部中心的补强部14,本体部包括位于中央的中央部13(与补强部14结合),连接在中央部13外侧的折环部12,以及与折环部12一体设置的固定部11,固定部11与发声器外壳结合固定。振膜是发声器的重要部件,决定发声器由电能到声能的转换质量。所述补强部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凸起部。
显然,凸起部15可以设置在补强部14靠近或者远离本体部的其中一个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同时设置在上述两个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但需要说明,当凸起部15设置在远离本体部的一侧时,凸起部15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同样能够防止补强部的起翘。
本实施例中的振膜,在长期使用时,即使本体部与补强部边缘结合不牢固,由于补强部上凸起部的存在,使得本体部和补强部不易产生位移形变、能够避免本体部与补强部结合不牢固带来的偏振问题,此外,结合在补强部上的凸起还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对于材质较为柔软的补强部,加强筋使得补强部在振动时更为牢固,从而使得补强部沿长轴方向的两端有凸起作为支撑,不易弯折和起翘,从而能够避免偏振问题的发生,提高发声器的声学性能。
凸起部可以包括对称设置的若干凸起,例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凸起为4个(左右各两个),在图2的实施例中,凸起为大于4个(左右各大于2个),图示中的数目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不予赘述。
此外,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补强部结构示意图,通过图1和图2可以看出,凸起的水平截面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例如凸起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凸起为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柱形结构,或者所述凸起的水平截面为跑道型,该凸起为沿所述第一表面水平设置的若干筋位。显然,凸起的形状的不同的影响仅在于结合强度或者限制强度的不同。
本实施例中,补强部的形状可以为跑道形或者矩形,该两种形状长轴边较长,补强部振动时短轴边受力较大,优选的,凸起对称设置于补强部相对的两个短轴边上,这样设置相对于在长轴边上设置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可以较大程度地平衡补强部振动时与本体部之间产生的应力等。
具体的,本体部为跑道形,所述本体部包括沿其长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平直部和连接该两个平直部的一对弧形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
或者,所述本体部为矩形,所述本体部包括沿其长轴方向设置的两个长轴部和沿短轴方向设置的两个短轴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两个短轴部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补强部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为圆形,为了使补强部和本体部的受力一致,凸起应该呈中心对称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中,本体部的中央位置镂空。这样可以减小振膜的重量。
在一些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配合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对应插入所述凹陷部形成紧固结构或者限位结构。
例如,所述凹陷部为盲孔或者为贯穿所述本体部上下表面的通孔。这样当该盲孔或通孔的直径与凸起直径相当时,凸起部和凹陷部形成了紧固结构,当盲孔或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凸起直径的时候,凸起部和凹陷部形成了限位结构,在振膜振动时,当补强部的两端起翘时,凹陷部阻止了凸起部的移动。
上述实施例不限制振膜的本体部和补强部是否粘接固定,其也可以在注塑工艺中,依次形成振膜本体部和补强部。此外,在本体部具有凹陷部的实施例中农,凹陷部与本体部可以一体成型,同理,凸起部与补强部一体成型。
此外,本体部与补强部的材料不同,本体部的材料可以为硅胶等,补强部的材料可以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英文为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等。凸起数量越多或者凸起的水平截面面积越大,受力越平均,并且结合强度越高。
当然,在一些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凹陷部的形状为一个槽体,凸起结合在槽体内部,在凸起和槽体之间形成容腔,该容腔可以容纳胶水,本体部和补强部采用粘接固定。
此外,凸起可以是粘接固定在补强部靠近本体部的表面上,该实施例中工艺较为复杂,并且由于粘接固定,长期使用后胶水容易脱落、老化导致凸起与补强部分离,而补强部一般采用注塑工艺,在注塑工艺中,凸起由补强部表面向朝向本体部的方向延伸形成,即凸起与补强部一体成型,节省了工艺,并且长期使用凸起不会脱落,提高了补强部的寿命。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补强部位于本体部的上侧,第一表面邻近本体部设置,凸起部仅设置在第一表面上,音圈位于补强部的下侧,即凸起部位于补强部的前腔面,图1未示出的是,音圈位于补强部的下方,该实施例中,防止起翘的效果最好。
此外,由于振膜在振动时振膜前后的空腔体积变化,导致压强变化,从而影响发声器的声学性能,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补强部的中心设置有若干贯通的透气孔(图中未示出),该透气孔可以在振膜振动时平衡振膜前后的压强,提高发声器的声学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振膜通过在补强部上设置凸起部,从而可以防止补强部的边缘起翘,从而避免振膜偏振,提高发声器的声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声器,发声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如上述结构的振膜和与振膜结合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下导磁轭,位于下导磁轭中央位置的中心磁铁,位于中心磁铁上方的中心导磁板,环绕中心磁铁的边磁铁,以及位于边磁铁上方的边导磁板;中心磁铁与边磁铁形成容纳音圈的磁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磁路系统可采用单磁路系统结构、三磁路系统结构或者五磁路系统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且发声器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膜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振膜,包括本体部以及与所述本体部注塑结合在一起的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侧或者下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由其所在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或者所述凸起部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其所在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为跑道形,所述本体部包括沿其长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平直部和连接该两个平直部的一对弧形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为矩形,所述本体部包括沿其长轴方向设置的两个长轴部和沿短轴方向设置的两个短轴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两个短轴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侧,所述第一表面邻近所述本体部设置,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对称设置的若干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柱形结构,或者所述凸起为沿所述第一表面水平设置的若干筋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配合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对应插入所述凹陷部形成紧固结构或者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盲孔或者为贯穿所述本体部上下表面的通孔。
10.一种发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振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27628.2U CN208572411U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振膜及发声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27628.2U CN208572411U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振膜及发声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72411U true CN208572411U (zh) | 2019-03-01 |
Family
ID=6545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27628.2U Active CN208572411U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振膜及发声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724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62106A1 (zh) * | 2020-09-28 | 2022-03-31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
2018
- 2018-08-16 CN CN201821327628.2U patent/CN20857241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62106A1 (zh) * | 2020-09-28 | 2022-03-31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28900B2 (en) | Double-vibrating-diaphragm loudspeaker module | |
CN105101022B (zh) | 振动发声装置 | |
WO2018036055A1 (zh)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
CN108616797A (zh) | 直驱式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 |
US8953822B2 (en) | Audio vibration exciter | |
CN209120386U (zh) | 一种扬声器 | |
US10869132B2 (en) | Speaker | |
CN205283807U (zh) | 具有振动功能和发声功能的多功能装置 | |
CN107834801B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KR20110104128A (ko) | 음향 라디에이터 | |
TWM610965U (zh) | 雙面揚聲器 | |
CN208572411U (zh) | 振膜及发声器 | |
CN106851506A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10093511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6507252B (zh) | 多谐振系统骨传导扬声器单体 | |
CN208940210U (zh) | 按键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7304906U (zh) | 一种发声装置 | |
CN109218941B (zh) |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6775729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5510378U (zh) | 扬声器单体以及扬声器模组 | |
CN208821075U (zh) | 一种发声单体以及发声模组 | |
CN209134641U (zh) | 发声装置及音箱 | |
JP2001128289A (ja) | スピーカ | |
CN208112943U (zh) | 盆架、盆架组件以及扬声器组件 | |
CN109982222B (zh) | 一种微型受话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