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9768U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69768U CN208569768U CN201821164440.0U CN201821164440U CN208569768U CN 208569768 U CN208569768 U CN 208569768U CN 201821164440 U CN201821164440 U CN 201821164440U CN 208569768 U CN208569768 U CN 2085697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mmodating chamber
- pan straddle
- transverse slat
- mechanical arm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616 t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180747 Hott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342 bubble t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041 food componen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9 trace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3 trace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包括本体组件、机械手臂、供水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本体组件包括机体、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容器和容器支架,所述容器位于所述容器支架上方,所述容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相配合,所述容器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臂可活动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机械手臂由固定部、连接部和夹持部组成,所述机械手臂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横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和冲泡的口感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自动冲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售茶机及其自动泡茶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中所含多种营养成分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经常喝茶对人体的健康很有益处,一般客户在出门游玩或者办事时不会随身带水,口渴时一般会在路边的便利商店或超市购买瓶装饮料,而饮料并不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特别是秋冬季喝热茶的需求会更多,现市面上的热茶一般都是在特定店铺人工来冲泡,这样耗时耗力,并且味道会因人工冲泡手法有所差异。而且随着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泡茶方式或泡茶工艺越来越不适应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的人工冲泡茶水耗时耗力并且冲泡手法导致的味道差异,并且满足游客出门游玩或者办事时能随时方便快捷的喝上热茶,该装置占地面积小,可以投放在任意公共场所,提供茶叶和热水,根据客户需求,通过手机扫描二维后,该机器人选取客户选择的茶叶并注入适当温度的热水,使客户能方便快捷的品上健康营养的茶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泡茶装置,有利于提高冲泡口感。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包括本体组件、机械手臂、供水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本体组件包括机体、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容器和容器支架,所述容器位于所述容器支架上方,且所述容器于所述容器支架限位配合,所述容器支架与所述第一横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臂可活动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机械手臂由固定部、连接部和夹持部组成,所述机械手臂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横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臂的夹持部与所述容器相配合,所述供水组件、升降组件和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由机体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横板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容纳腔由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机体的一部分共同组成,所述第三容纳腔由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机体的一部分共同形成。
优选地,所述机械手臂设为六轴机械手臂。
优选地,所述容器支架包括安装部、主体部和限位部,所述容纳支架的安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板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容器支架与所述第一横板在所述安装孔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容器支架的限位部一端与所述容器支架的主体部的相连接,所述容器支架的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容器支架的主体部活动连接配合,所述容器支架的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容器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容器支架设为两组或两组以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与所述容纳支架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且所述容纳支架上的容器可穿过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机械手臂可活动的将容器从第一容纳腔抓取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机械手臂可在第二容纳腔内进行摇晃活动。
优选地,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三容纳腔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本体组件的一侧内壁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位于与升降组件同侧壁上的容器输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在本体组件的第二容纳腔内设置六轴机械手臂,改装置的占地小,可以投放在任意公共场所,利用自动售茶泡茶机器人设有扫码选取支付系统,可以让客户简单快捷选取所需茶叶,六轴机械手臂在自动注水冲泡醒茶模拟人工泡茶过程,可以控制茶水味道的统一,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喝到智能化冲泡的茶水,干净卫生环保,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泡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自动泡茶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
100-本体组件,110-机体,120-第一横板,121-安装孔,122-通孔, 130-第二横板,140-第一容纳腔,150-第二容纳腔,160-第三容纳腔,170- 容器,180-容器支架,181-安装部,182-主体部,183-限位部,190-容器输出口;
200-机械手臂,210-固定部,220-连接部,230-夹持部;
300-供水组件;
400-升降组件;
500-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泡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自动泡茶装置的剖视图。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包括本体组件100、机械手臂200、供水组件300和控制组件500,本体组件包括机体110、第一横板120和第二横板130,本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容纳腔140、第二容纳腔150和第三容纳腔160,本体组件100还包括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容器170和容器支架 180,容器170位于容器支架180上方,且容器170于容器支架180限位配合,容器支架180与第一横板1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机械手臂200可活动的位于第二容纳腔150,机械手臂200由固定部210、多级连接部220和夹持部230组成,机械手臂的固定部210与第二横板13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机械手臂的夹持部230与容器170相配合,这里应当知晓,容器可以是一次性杯子等盛水容器,供水组件300、升降组件400和控制组件500位于第三容纳腔160。这样设置使得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有利于
第一容纳腔140由机体110的一部分和第一横板120共同组成,这里应当知晓,第一容纳腔位于机体上部,且第一容纳腔为机体内壁的一部分和第一横板的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第二容纳腔150由第一横板120、第二横板130和机体110的一部分共同组成,这里应当知晓,第二容纳腔位于中部,且第二容纳腔为第一横板的表面与第二横板的表面和机体的部分内壁所形成的空间;第三容纳腔160由第二横板130和机体110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第三容纳腔位于机体的下部,且第三容纳腔为第二横板的表面和机体的另一部分内壁所形成的空间,这样设置使得装置的结构更简单,占地面积更小。
机械手臂200设为六轴机械手臂,可以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的三维动作,且控制组件通过六轴机械手臂对正在泡茶的容器进行摇晃,模拟人工泡茶时的醒茶过程;这样设置可以使得茶水冲泡的口感更好。
容器支架180包括安装部181、主体部182和限位部183,容纳支架的安装部181设有与第一横板120相配合的安装孔121,容器支架180与第一横板120在安装孔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容器支架的限位部183一端与容器支架的主体部182的相连接,容器支架的限位部183的一端与容器支架的主体部182活动连接配合,容器支架的限位部183的另一端与容器 170限位配合。容器支架设为两组或两组以上,这里应当知晓,根据不同品类的茶饮,即设置相应组数的容器支架,用于放置相对应的一次性茶杯容器。这样可以使得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第一横板120上设有与容器支架相配合的通孔122,通孔122连通第一容纳腔140与第二容纳腔150,且容器支架上的容器170可穿过通孔122,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空间利用率更高。
机械手臂可活动的将容器从第一容纳腔抓取到第二容纳腔,且机械手臂在冲泡时进行摇晃活动。这样设置使得整体装置结构更简单合理。
本体组件100还包括位于第三容纳腔160的升降组件400,升降组件 400与本体组件100的一侧内壁相连接。
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位于与升降组件同侧壁上的容器输出口。
在使用时,一次性杯子放置在六轴机械手臂上方,控制组件控制机械手臂和升降组件运动,用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按需求选择茶叶类型并付款,六轴机械手臂启动,从容器支架中抓取一次性茶叶杯,放置在自动升降组件上,纯净水加注水管流出一定量热水注入茶杯中后,六轴机械手臂再次抓取茶杯进行摇晃醒茶步骤,醒茶完毕后将茶杯放置在升降组件上,再次向茶杯中加入热水,注入热水完毕后,升降装置会180度旋转打开至客户面前。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包括本体组件(100)、机械手臂(200)、供水组件(300)和控制组件(500),所述本体组件包括机体(110)、第一横板(120)和第二横板(13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容纳腔(140)、第二容纳腔(150)和第三容纳腔(160),所述本体组件(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容器(170)和容器支架(180),所述容器(170)位于所述容器支架(180)上方,且所述容器(170)于所述容器支架(180)限位配合,所述容器支架(180)与所述第一横板(1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臂(200)可活动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50),所述机械手臂(200)由固定部(210)、连接部(220)和夹持部(230)组成,所述机械手臂的固定部(210)与所述第二横板(13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臂的夹持部(230)与所述容器(170)相配合,所述供水组件(300)、升降组件(400)和控制组件(500)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40)由机体(110)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横板(120)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容纳腔(150)由所述第一横板(120)、所述第二横板(130)和所述机体(110)的一部分共同组成,所述第三容纳腔(160)由所述第二横板(130)和所述机体(110)的一部分共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200)设为六轴机械手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支架(180)包括安装部(181)、主体部(182)和限位部(183),所述容器支架的安装部(181)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板(120)相配合的安装孔(121),所述容器支架(180)与所述第一横板(120)在所述安装孔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容器支架的限位部(183)一端与所述容器支架的主体部(182)的相连接,所述容器支架的限位部(183)的一端与所述容器支架的主体部(182)活动连接配合,所述容器支架的限位部(183)的另一端与所述容器(170)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支架设为两组或两组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20)上设有与所述容器支架相配合的通孔(122),所述通孔(122)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140)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50),且所述容器支架上的容器(170)可穿过所述通孔(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可活动的将容器从第一容纳腔抓取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机械手臂在冲泡时进行摇晃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00)还包括位于第三容纳腔(160)的升降组件(400),所述升降组件(400)与所述本体组件(100)的一侧内壁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00)还包括位于与升降组件同侧壁上的容器输出口(1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64440.0U CN208569768U (zh) | 2018-07-21 | 2018-07-21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64440.0U CN208569768U (zh) | 2018-07-21 | 2018-07-21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69768U true CN208569768U (zh) | 2019-03-01 |
Family
ID=6544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644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69768U (zh) | 2018-07-21 | 2018-07-21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6976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6145A (zh) * | 2020-01-03 | 2020-05-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泡茶方法、存储介质及泡茶设备 |
CN112336189A (zh) * | 2020-11-06 | 2021-02-09 | 深圳大学 | 一种功夫茶泡茶机的倒茶系统和方法 |
CN112617606A (zh) * | 2020-12-17 | 2021-04-09 | 昀厨智能制造工程(烟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
2018
- 2018-07-21 CN CN201821164440.0U patent/CN20856976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6145A (zh) * | 2020-01-03 | 2020-05-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泡茶方法、存储介质及泡茶设备 |
CN112336189A (zh) * | 2020-11-06 | 2021-02-09 | 深圳大学 | 一种功夫茶泡茶机的倒茶系统和方法 |
CN112336189B (zh) * | 2020-11-06 | 2022-11-18 | 深圳大学 | 一种功夫茶泡茶机的倒茶系统和方法 |
CN112617606A (zh) * | 2020-12-17 | 2021-04-09 | 昀厨智能制造工程(烟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69768U (zh)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
WO2011144049A1 (zh) | 饮品制备机及其显示装置 | |
WO2015138299A1 (en) | Single-serve beverage production machine | |
CN107393176A (zh) | 现制面食自动贩卖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1617677U (zh) | 一种功夫茶的全自动泡茶装置 | |
CN108742153A (zh) | 一种即热式自助茶饮机 | |
CN101849774A (zh) | 一种独立封装茶冲泡装置 | |
CN201691698U (zh) | 一种多功能自动泡茶装置 | |
CN209421733U (zh) | 一种即热式自助茶饮机 | |
CN2930549Y (zh) | 便携式饮茶机 | |
CN113768289B (zh) | 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茶几 | |
CN201227096Y (zh) |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
CN203538970U (zh) | 沙漏式过滤茶壶 | |
CN107647781A (zh) | 一种便捷式泡茶设备 | |
CN201260563Y (zh) | 能量杯 | |
CN202124613U (zh) | 自酿啤酒屋 | |
CN201029697Y (zh) | 一种设置有夹层底的杯子 | |
CN204889654U (zh) | 一种咖啡浸泡器 | |
CN2364814Y (zh) | 咖啡闷泡器 | |
CN2532782Y (zh) | 自动泡茶机 | |
CN200938826Y (zh) | 易溶茶棒 | |
CN221012792U (zh) | 一种杯底结构 | |
CN201870322U (zh) | 双层滤网茶杯 | |
CN201929737U (zh) | 一种适用于冲泡土耳其咖啡的混合装置 | |
CN222129874U (zh) | 一种可感应空杯的蛇形互动倒酒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201800 J, building 1, No. 2222, Huanche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i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1800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Jing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OU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