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7080U - 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67080U CN208567080U CN201821142128.1U CN201821142128U CN208567080U CN 208567080 U CN208567080 U CN 208567080U CN 201821142128 U CN201821142128 U CN 201821142128U CN 208567080 U CN208567080 U CN 208567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eaning module
- air
- accommodation groove
- air processor
- locating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具有一进风口,且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设于所述进风口;格栅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架的进风面上,并与所述安装架的进风面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以使空气经所述净化模块通过所述安装架,所述净化模块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一者设有定位柱,另一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适配插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净化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的壳体准确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处理设备,例如空调器的进风口通常固定有净化装置,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当净化装置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大量灰尘附着在净化装置上,使得净化装置的净化性能大大降低,故需要对净化装置进行清理或更换。
由于现有的净化装置与空调器壳体之间并未设置相应的定位结构,故在净化装置安装到空调器壳体上时,净化装置与空调器壳体之间的安装结构较难准确对位,导致净化装置较难与空调器壳体准确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旨在保证净化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的壳体准确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具有一进风口,且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安装架,设于所述进风口;
格栅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架的进风面上,并与所述安装架的进风面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
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以使空气经所述净化模块通过所述安装架,所述净化模块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一者设有定位柱,另一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适配插合。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具有一侧向开口,所述净化模块自所述侧向开口安装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侧壁面向所述侧向开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走线架,所述走线架内设有高压包导线,所述高压包导线与所述净化模块电连接,所述走线架安装在所述格栅组件上,且所述走线架构成所述第一侧壁。
可选地,所述格栅组件包括多根横格栅条和至少一竖格栅条,所述走线架设于所述竖格栅条上,并沿所述竖格栅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导电柱,所述走线架上设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高压包导线电连接,在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容置槽安装到位后,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导电槽插接导通。
可选地,在靠近所述定位柱自由端的方向,所述定位柱的外径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外呈渐扩设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槽为非圆形槽,所述定位柱为非圆形柱。
可选地,所述净化模块上设有环状凸筋,所述环状凸筋围设形成一所述定位槽。
可选地,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净化本体和外框,所述外框围设于所述净化本体的外周缘,所述净化本体上设有所述定位槽。
可选地,所述净化本体包括电净化层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电净化层层叠设置,所述电净化层上设有所述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容置槽的侧壁和净化模块的侧壁其中一者设有定位柱,另一者设有供定位柱适配插合的定位槽。具体在进行安装时,通过将定位柱插入定位槽内,能够提高净化模块的对位准确性,避免净化模块位置偏移而无法准确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进风支架和净化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净化模块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进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进风支架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进风支架在安装走线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走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6中进风支架从又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E处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6中进风支架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5中G处的放大图;
图17为图9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具体可以是空调器,例如分体式空调壁挂机、一体式空调、移动空调、四面出风天花机或窗机等类型,一体式空调还可为方形柜机或是圆形柜机等类型;该空气处理装置还可以是空气净化器,例如移动式空气净化器、吊顶式空气净化器或是立式空气净化器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风机,对于空调器而言,空调器还具有换热器(例如翅片式换热器),外壳内形成一风道,风机以及换热器均设置在风道。外壳一般包括进风面板10和出风面板(图未示出),例如在圆形柜机中,进风面板10和出风面板可围合形成一环状的壳体,且进风面板10和出风面板呈圆弧状。该实施例中,进风面板10与出风面板连接,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采用卡扣或是螺钉等方式连接,以便于打开空调器的外壳。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风面板10上设有格栅组件21,在出风面板上设有出风格栅或是导风板;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面板10上设置一大的进风口,且在进风面板10上还设有一进风支架20,进风支架20盖设在进风口,并且进风支架20上在对应进风口的位置设有格栅组件21。可选地,进风支架20安装在进风面板10的进风侧,并且进风支架20在进风面板10的进风侧形成一隆起部,以利于形成安装净化模块30的侧向开口。进风支架20与进风面板10是可拆卸连接的,例如,进风支架20与进风面板10采用螺钉、卡扣等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进风支架20的拆卸。具体地,可在进风支架20上且靠近边缘处设置多个螺柱,多个螺柱沿着进风支架2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进风面板10上设置螺孔,螺柱和螺孔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该通过将安装架拆分为进风面板10和进风支架20的形式,有利于对单个结构进行简化,故便于单个结构的加工;此外,进风支架20安装在进风面板10上,且两者的安装位置外露,故利于用户对进风支架20整个拆除。再者,在其它实施例中,进风面板10和进风支架20也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的。在应用到圆形柜机中时,进风面板10、进风支架20和出风面板均是呈圆弧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空气处理装置具有一进风口、一出风口和一风道,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风道连通。在进风口处可设置格栅组件21,例如,在未设置进风面板10或是进风支架20的实施例中,格栅组件21可直接设置在风道的进风口处,并与形成风道的壳体连接。格栅组件21包括交错设置的多根格栅条,空气从相邻格栅条之间形成的进风孔进入风道,例如,如图6所示,多根格栅条包括多根沿横向延伸的横格栅条212和至少一沿竖向延伸的竖格栅条211,竖格栅条211与多根横格栅条212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空气处理器件,空气处理器件位于格栅组件21的出风侧,一般地,空气处理器件是设置在风道内的,能够对空气进行处理,空气处理器件可设置在风道的进风口或是出风口,当然,空气处理器件也可位于风道的中部。具体而言,空气处理器件可为电净化模块30,在空气流经电净化模块30时,电净化模块30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带电尘埃;空气处理器件可为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对空气中的大颗粒进行过滤;空气处理器件可为负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能够释放负离子,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空气处理器件还可为加湿器,加湿器可朝室内释放水汽;空气处理器件还可为水洗模块,水洗模块能够形成冲洗水幕,来对流经水洗模块的空气进行清洗;在空调器中,空气处理器件也可为换热器,以对空气进行制热或是制冷;当然,空气处理器件也可为电净化模块30、过滤网、离子发生器、换热器、加湿器、水洗模块、换热器等任意两者或多者的结合。
以下以空气处理器件为净化模块30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请结合参考图3至图5,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净化模块30,该净化模块30优选为电净化模块,电净化模块通电后能够产生高压,以吸附空气中的带电尘埃;当然,净化模块30也可为普通的过滤网,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颗粒物。另外,净化模块30也可为电净化层31和过滤层32的结合模块,也就是说,净化模块30包括沿进风方向层叠设置的电净化层31和过滤层32,可选地,过滤层32设于电净化层31的进风侧,以先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物。净化模块30具体包括外框33和净化本体,净化本体可包括上述中的电净化层31和过滤层32,外框33沿净化本体的外周边缘设置,而将净化本体围设在内,净化本体被外框33夹持,例如,净化本体与外框33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以使得净化本体被卡接在外框33上。具体地,请结合参考图5,卡接结构可包括设于净化本体外周缘的插柱311和卡槽(未标示),并且卡接结构还包括设于外框33上的插槽33a、第一卡扣331和限位凸起332,插柱311和卡槽分设于净化本体的两相对侧,插槽33a对应插柱311设置,用以供插柱311适配插接,第一卡扣331对应卡槽设置,以卡入卡槽,限位凸起332则设置在第一卡扣331所在的一侧,并与净化本体的边缘抵接。通过将净化本体与外框33卡接的方式,能便于净化本体的取出,以利于对净化本体进行更换或是维修。
本实施例中,在空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处设有安装架,净化模块30安装在安装架上,在安装架的进风面设有格栅组件21,格栅组件21与安装架的进风面之间形成容置槽20a,容置槽20a位于格栅组件21的出风侧,净化模块30安装于容置槽20a,以使空气经净化模块30通过安装架。一般地,容置槽20a具有朝内的出风敞口,以利于空气流动,并且净化模块30可自该出风敞口安装到容置槽20a内。格栅组件21面向出风敞口设置,并且格栅组件21构成容置槽20a的其中一槽壁,例如第三槽壁,净化模块30与格栅组件21接触,格栅组件21对净化模块30进行限位,避免净化模块30朝外掉出。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安装架可为进风面板10,容置槽20a形成在进风面板10上;或者,安装架包括进风支架20和进风面板10,容置槽20a既可以形成在进风支架20上,也可形成在进风面板10上,还可以由进风支架20和进风面板10之间共同形成。或者,安装架为设置在进风口处的用以安装净化模块30的一个架子,不同于进风支架和进风面板10。也就是说净化模块30既可以安装在进风支架20上,也可以安装在进风面板10上,也可以同时安装在进风支架20和进风面板10上,还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支撑的部件来供其进行安装。
为便于净化模块30的取出,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20a具有一侧向开口20c,净化模块30自侧向开口20c安装于容置槽20a。侧向开口20c设于安装架的进风面,也就是说侧向开口20c能够显露在进风支架20外,便于用户对净化模块30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净化模块30与安装架是可拆卸连接的,净化模块30能够从侧向开口20c滑入或滑出容置槽20a,从而利于更换或是清洗净化模块30。为便于净化模块30抽出,在净化模块30上且靠近侧向出口的位置设有把手333,以供用户握持。
请结合参考图3、图5、图7至图9,进一步地,容置槽20a具有第一侧壁20d,净化模块30具有面向第一侧壁20d设置的第二侧壁33c,第一侧壁20d和第二侧壁33c其中一者设有定位柱411,另一者设有供定位柱411适配插合的定位槽33b。例如,第一侧壁20d设有定位柱411,第二侧壁33c上设有供定位柱411适配插合的定位槽33b;或者,第一侧壁20d设有定位槽33b,第二侧壁33c上设有定位柱411。具体在进行安装时,通过将定位柱411插入定位槽33b内,能够提高净化模块30的对位准确性,避免净化模块30位置偏移而无法准确安装。在将净化模块30从容置槽20a朝内的出风敞口安装到容置槽20a的实施例中,可先将净化模块30朝一侧倾斜,使得定位柱411插入定位槽33b中,然后再将净化模块30的另一侧朝外压,以使净化模块30卡入容置槽20a内,此时净化模块30的另一侧可与容置槽20a的槽壁通过卡扣连接或是通过螺钉等其它结构连接。在将净化模块30从容置槽20a的侧向开口20c安装到容置槽20a的实施例中,容置槽20a具有一面向侧向开口20c的第一侧壁20d,净化模块30具有一背离侧向开口20c的第二侧壁33c,定位柱411位于第一侧壁20d,定位槽33b位于第二侧壁33c。则在进行安装时,将净化模块30从侧向开口20c滑入容置槽20a内,且在净化模块30被朝内推动到位后,定位柱411插入定位槽33b内,第一侧壁20d与第二侧壁33c抵接,从而限制净化模块30朝内过度移动。
为便于定位柱411和定位槽33b的插接,定位槽33b的槽口可呈扩口状,即定位槽33b的槽口朝外呈渐扩设置,以利于定位柱411的插入;此外,在靠近定位柱411的自由端的方向上,定位柱411的外径也可逐渐减小,以在定位柱411的自由端形成导向部。净化模块30上设有环状凸筋,环状凸筋围设形成一定位槽33b;或者,定位槽33b也可在净化模块30的侧壁上直接开孔的形式形成。上述中,在净化模块包括净化本体和外框33的实施例中,定位槽33b设置在净化本体,例如电净化层31上,或者定位槽33b设置在外框33上。为便于定位柱411和定位槽33b的定位插接,可选地,定位槽33b为非圆形槽,定位柱411为非圆形柱,例如,定位槽33b为方形槽、三角形槽或是椭圆形槽等,定位柱411为方形柱、三角形柱或是椭圆形柱等。由于定位槽33b为非圆形槽,定位柱411为非圆形柱,使得定位柱411和定位槽33b的插接方向以及插接位置均是唯一确定的,可有效防止净化模块30相对安装架偏转。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槽33b为圆形槽,定位柱411为圆形柱。
为防止净化模块30被晃动而从容置槽20a脱出,故净化模块30的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一侧是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的,例如,净化模块30的远离第二侧壁33c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扣337,安装架(例如进风支架20)的内侧且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位置设有卡接凸块22,当净化模块30安装到位后,第二卡扣337与卡接凸块22卡接。
本实施例中,净化模块30是能够在容置槽20a内推拉的,即净化模块30相对容置槽20a可滑动,而为保证净化模块30推拉顺畅,同时也保证在净化模块30推动到位后,净化模块30能够被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夹持,故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3、图7和图10,容置槽20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均沿侧向开口20c的开口方向延伸,净化模块30具有面向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设置的第一表面33e、以及面向容置槽20a的第二槽壁20f设置的第二表面33f。第一槽壁20e与第一表面33e之间设有弹性限位件334,第一槽壁20e与第一表面33e之间通过弹性限位件334抵接。例如,第一表面33e设有弹性限位件334,第一表面33e上的弹性限位件334与第一槽壁20e抵接。在推拉净化模块30的过程中,弹性限位件334被第一槽壁20e下压,以保证净化模块30活动更加顺畅;而在弹性限位件334被朝内推动到位后,弹性限位件334紧紧抵接在第一槽壁20e,使得净化模块30被夹持在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之间,从而对净化模块30起到限位作用。或者,也可在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设置弹性限位件334。该实施例中,为保证净化模块30活动更加顺畅,净化模块30可与容置槽20a间隙配合,即净化模块30的第一表面33e可与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之间具有间隙,仅通过弹性限位件334与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接触限位,从而减小了净化模块30第一表面33e与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槽壁20f和第二表面33f之间也可设置另一弹性限位件334,第二槽壁20f和第二表面33f之间通过该另一弹性限位件334抵接。例如,净化模块30的第二表面33f设有弹性限位件334,净化模块30的第二表面33f上的弹性限位件334与容置槽20a的第二槽壁20f抵接;或者,容置槽20a的第二槽壁20f设置弹性限位件334。在其它实施例中,净化模块30的第一表面33e设有弹性限位件334,净化模块30第一表面33e上的弹性限位件334与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抵接;同时,净化模块30的第二表面33f设有弹性限位件334,净化模块30的第二表面33f上的弹性限位件334与容置槽20a的第二槽壁20f抵接。
具体地,弹性限位件334可为弹性臂、弹簧或是弹簧和抵接块的组合等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限位件334为弹性臂,净化模块30上设有让位孔33d,弹性限位件334设于让位孔33d内,且弹性限位件334的一端与让位孔33d的孔缘连接,另一端设有抵接凸部3341,抵接凸部3341能够朝外凸出让位孔33d设置,以能够与容置槽20a的槽壁抵接,且抵接凸部3341还能够容置于让位孔33d,以脱离与容置槽20a的槽壁的抵接。通过设置让位孔33d的形式,使得弹性限位件334在被挤压时,能够全部收容于让位孔33d内,减小弹性限位件334对净化模块30滑动时候的干涉。当然,净化模块30上也可不开设让位孔33d,弹性臂直接凸出在净化模块30的外侧;另外,弹性臂的结构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弹性臂可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臂以及沿横向延伸的悬梁臂,连接臂一端与净化模块30连接,悬梁臂连接在连接臂的另一端,且悬梁臂与容置槽20a的槽壁抵接。
请结合参考图11和图12,进一步地,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均设有限位槽20b,净化模块30第一表面33e的弹性限位件334抵接在容置槽20a第一槽壁20e的限位槽20b内,净化模块30第二表面33f的弹性限位件334抵接在容置槽20a第二槽壁20f的限位槽20b内。通过设置限位槽20b,则在净化模块30被朝内推动到位后,弹性限位件334朝外恢复弹性变形而伸入限位槽20b,并与限位槽20b的槽壁抵接,在对净化模块30实现上下方向的限位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沿侧向开口20c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避免净化模块30由于空调器晃动滑出限位槽20b,且也可避免净化模块30朝内过度移动。为便于弹性限位件334滑入或滑出限位槽20b,限位槽20b的槽口是呈渐扩设置的,具体地,限位槽20b具有沿容置槽20a的侧向开口20c方向间隔设置的两导向面,两导向面在靠近限位槽20b槽口的方向上逐渐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导向面呈倾斜状设置或是圆弧状设置,以对弹性限位件334的滑入或滑出起到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3e与第一槽壁20e之间在部分位置相互抵接并在部分位置相互间隔设置;和/或,第二表面33f与第二槽壁20f之间在部分位置相互抵接并在部分位置相互间隔设置。可选地,第一表面33e与所述第一槽壁20e之间在靠近所述侧向开口20c的位置以及远离所述侧向开口20c的位置均相互抵接,所述第二表面33f与所述第二槽壁20f之间在靠近所述侧向开口20c的位置以及远离所述侧向开口20c的位置均相互抵接,如此相当于净化模块30在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位置以及远离侧向开口20c的位置均被较好夹持,从而可更好限制净化模块30的移动。请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壁20e呈凹凸状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槽壁20e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一凸起部23,第一凸起部23与净化模块30的第一表面33e抵接,以对净化模块30的第一表面33e进行限位,而在第一槽壁20e上未设置第一凸起部23的位置则可全部或是部分与第一表面33e间隔设置。同样地,第二槽壁20f也可呈凹凸状设置,也就是说,第二槽壁20f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二凸起部24,第二凸起部24与净化模块30的第二表面33f抵接,而在第二槽壁20f上未设置第二凸起部24的位置则可全部或是部分与第二表面33f间隔设置。请再次结合参考图3,另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3e和第二表面33f均可呈凹凸状设置,例如,第一表面33e设有第一隆起部(未标示),第一隆起部与第一槽壁20e抵接,第二表面33f设有第二隆起部335,第二隆起部335与第二槽壁20f抵接,同样可减少净化模块30与容置槽20a的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净化模块30抽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同时设置第一凸起部23、第二凸起部24、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335,第一隆起部是与第一凸起部23错开设置的,第二隆起部335与第二凸起部24错开设置。由于第一隆起部与第一槽壁20e抵接,第一凸起部23与第一表面33e抵接,则相当于第一表面33e和第一槽壁20e之间具有多个抵接处,因而可实现更好的限位;同理,由于第二隆起部335与第二槽壁20f抵接,第二凸起部24与第二表面33f抵接,则第二表面33f和第二槽壁20f之间具有多个抵接处,因而可实现更好的限位。
上述中,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优选是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则第一槽壁20e为容置槽20a的上槽壁,第二槽壁20f为容置槽20a的下槽壁,第一表面33e为净化模块30的上端面,第二表面33f为净化模块30的下端面。当然,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也可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23和第二凸起部24均远离侧向开口20c设置;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335均靠近侧向开口20c设置,如此相当于净化模块30的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位置以及远离侧向开口20c的位置、均被容置槽20a的上槽壁和下槽壁所抵接,即在靠近容置槽20a内的一侧被上下抵接,且在靠近容置槽20a外的一侧也被上下抵接,故可对净化模块30实现更好的限位,防止净化模块30上下晃动;而净化模块30的中部位置则是与容置槽20a间隔设置的,因而可为净化模块30的抽拉提供间隙,减小接触面积。此外,通过将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335设于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位置,故在净化模块30安装到位后,净化模块30在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位置是被容置槽20a的上下两个槽壁夹持抵接的,因而可更好防止净化模块30被拉出,且也能够将侧向开口20c封堵,可避免外界异物自侧向开口20c进入净化模块30与容置槽20a之间的间隙。
请结合参考图15和图16,为利于净化模块30推入容置槽20a内,第一凸起部23的凸起高度在远离侧向开口20c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二凸起部24的凸起高度在远离侧向开口20c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此相当于在第一凸起部23朝向侧向开口20c的一侧形成一导向斜面,在第二凸起部24朝向侧向开口20c的一侧也形成一导向斜面,故利于净化模块30顺着导向斜面滑入到容置槽20a内,且净化模块30逐渐被上下夹紧,利于实现更好的夹紧效果。另外,还可在第一槽壁20e设置多个第一凸起部23,在第二槽壁20f也可设置多个第二凸起部24。
本实施例中,净化模块30夹持在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之间,通过将净化模块30的第一表面33e和第一槽壁20e之间部分位置相互抵接且部分位置相互间隔,如此可减小净化模块30的第一表面33e与第一槽壁20e的接触面积,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净化模块30取出。同样地,通过将净化模块30的第二表面33f和第二槽壁20f之间部分位置相互抵接且部分位置相互间隔,故可减小净化模块30的第二表面33f与第二槽壁20f的接触面积,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净化模块30取出。在将净化模块30自侧向开口20c滑动安装于容置槽20a内的实施例中,由于减小了净化模块30与容置槽20a之间的接触面积,因而使得净化模块30的推拉更加顺畅。
在设置有弹性限位件334时,净化模块30第一表面33e的弹性限位件334设置在净化模块30第一隆起部处,净化模块30下端面的弹性限位件334设置在第二隆起部335处,如此能够保证弹性限位件334与限位槽20b抵接。
为防止净化模块30朝内移动掉出,容置槽20a的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均设有限位凸沿25,限位凸沿25靠近容置槽20a的朝内的出风敞口设置,且限位凸沿25沿侧向开口20c的开口方向延伸,即相当于限位凸沿25在出风敞口处形成一挡沿,净化模块30位于限位凸沿25和格栅组件21之间,从而避免净化模块30朝内倾倒,且限位凸沿25的设置相相当于使得限位凸沿25和格栅组件21之间形成导向槽,从而可对净化模块30的推拉起到导向作用。
限位凸沿25在远离容置槽20a的侧向开口20c的方向上,逐渐朝格栅组件21靠近,也就是说,在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位置,限位凸沿25与格栅组件21之间的距离较大,故有利于净化模块30伸入限位凸沿25与格栅组件21之间,保证净化模块30伸入初始时的顺畅性;在远离侧向开口20c的位置,限位凸沿25与格栅组件21之间的距离较小,两者之间形成的导向槽逐渐收拢,从而对净化模块30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净化模块30逐渐与格栅组件21和限位凸沿25接触抵接,达到限制净化模块30晃动的目的。
可选地,限位凸沿25远离容置槽20a的侧向开口20c设置,也就是说在靠近侧向开口20c的位置未设置限位凸沿25,从而可利于净化模块30伸入容置槽20a,消除了限位凸沿25对净化模块30的阻碍;而在远离侧向开口20c的位置设置限位凸沿25,能逐渐对净化模块30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净化模块30位置发生偏移。
在净化模块30为电净化模块30的实施例中,电净化模块30需要接通导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净化模块30可在安装之前就与电源通过导线接通,然后再将电净化模块30推入容置槽20a。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17,而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20a具有一侧向开口20c和面向侧向开口20c的第一侧壁20d,第一侧壁20d上设有第一导电件412,净化模块30具有一背离侧向开口20c的第二侧壁33c,第二侧壁33c上设有第二导电件336,净化模块30与容置槽20a安装到位后,第二导电件336与第一导电件412接触导通。
由于净化模块30是推拉安装在容置槽20a内的,若净化模块30与电源之间通过外露的导线连接,该导线散乱在容置槽20a内,在净化模块30朝内推动的过程中,净化模块30必然会挤压或拉扯导线,容易造成导线与净化模块30连接不可靠或是导致导线破损等现象,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导电件412和第二导电件336接触导通的方式,由于不需要在净化模块30上设置外露的导线来与电源连接,故可避免现象的发生。此外,由于第一导电件412是设置在容置槽20a的第一侧壁20d上的,故在净化模块30推拉过程中,净化模块30不会挤压第一导电件412,故可减少第一导电件412被摩擦破损的现象;同样地,由于第二导电件336设置在净化模块30的第二侧壁33c上,故在净化模块30推拉过程中,容置槽20a的槽壁也不会挤压第二导电件336,故可减少第二导电件336被摩擦破损的现象。只有在净化模块30朝内推动到位后,第一导电件412和第二导电件336才会接触导通,故可提高安全性能。
具体而言,第一侧壁20d上设有导电槽41a,第一导电件412设于导电槽41a,第二导电件336为导电柱,导电柱与导电槽41a插接,且导电柱与第一导电件412接触。该采用插接配合的方式,能到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保证第一导电件412可与第二导电件336准确接触。第一导电件412包括两导电弹片,两导电弹片相对且间隔设置,两导电弹片朝外延伸,并且两导电弹片在靠近其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内端之间的距离,以使得两导电弹片在靠近外端的位置形成一缩口,导电柱插入两导电弹片之间,并能够被两导电弹片的缩口处夹持。在将导电柱插入导电槽41a的过程中,导电柱插入两导电弹片之间,两导电弹片的缩口处被撑开,使得导电柱可顺利插入,在导电柱插接到位后,两导电弹片抱紧导电柱,且两导电弹片的缩口处于导电柱接触导通。此外,第一导电件412也可为一导电片,并位于导电槽41a的下槽壁,导电柱与导电片抵顶接通。另外导电柱和导电槽41a的位置也可互换。该实施例中,导电柱和导电槽41a也可构成一组定位结构,即导电柱构成定位柱,导电槽41a构成定位槽。
为利于导电柱插入两导电弹片之间,本实施例中,两导电弹片的外端自缩口处逐渐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以使得两导电弹片在外端形成导向扩口。由于在两导电弹片的外端形成一导向扩口,两导电弹片的外端之间的距离较大,故导电柱能够更好顺着导电弹片的扩口插入到两导电弹片之间,从而大大减小了导电柱插接偏离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在第一侧壁20d上设置了定位柱411,在第二侧壁33c设置了定位槽33b,定位柱411和定位槽33b插接配合同样能够对净化模块30起到定位作用,保证导电柱和导电槽41a准确插接。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8和图9,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走线架41,走线架41内设有高压包导线,高压包导线与净化模块30电连接,走线架41安装在格栅组件21上,走线架41构成第一侧壁20d。本实施例中,走线架41设于所述竖格栅条211上,并沿所述竖格栅条211的长度方向延伸。走线架41设置在容置槽20a的一侧,即走线架41位于净化模块30的侧面,如此便于净化模块30与走线架41内的高压包导线电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导电件412是设置在走线架41上的,高压包导线与第一导电件412电连接,净化模块30通过第一导电件412而与高压包导线连接。进一步地,在走线架41内可设置高压包本体42,高压包本体42的输出端连接高压包导线,以为净化模块30输出高压电,使得净化模块30带电而吸附空气中的带电粒子。此外,定位柱411也是设置在走线架41上的,定位柱411可与走线架41一体注塑成型,从而可简化安装。
走线架41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大体呈长条状,在其内设有走线槽供高压包导线走线。走线架41与进风支架20是可拆卸连接的,例如,走线架41通过螺钉或是卡扣等结构安装在进风支架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进风支架20上设置一安装槽,走线架41位于安装槽内,从而可避免走线架41凸出在进风支架20上而影响到进风。另外,第一侧壁20d也可由安装架本身所形成,且走线架41也可设置在容置槽20a的上方或是下方,走线架41也可设置在进风面板10上或是空调器的其它部件上。
格栅组件21和安装架之间形成多个容置槽20a,每一容置槽20a内均设有一净化模块30。多个容置槽20a具体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或者多个容置槽20a具体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或者在安装架上设有多组容置槽20a,多组容置槽20a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每一组容置槽20a均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容置槽20a。通过设置多个容置槽20a,减小了每一容置槽20a的面积,如此使得每一单独的净化模块30的面积可设置得较小,利于净化模块30的灵活安装。
在设置多个容置槽20a时,相对应地,走线架41上设有多个第一导电件412,且多个第一导电件412均与高压包本体42通过高压包导线电连接,每一导电件对应连接一净化模块30。通过设置一高压包本体42电连接多个净化模块30的方式,能够减少高压包本体42的设置,利于节省成本,并可达到简化整体结构的效果。例如,安装架可设置两组容置槽20a,即在左右侧各设置一组容置槽20a,每一组容置槽20a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每一组容置槽20a均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容置槽20a,走线架41位于两组容置槽20a之间,则走线架4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一导电件412。
格栅组件21包括多根沿横向延伸的横格栅条212和至少一沿竖向延伸的竖格栅条211,部分所述横格栅条212相较于其它所述横格栅条212在所述格栅组件的出风侧上凸出设置,且该凸出设置的其中一所述横格栅条212构成第一槽壁20e,该凸出设置的另一所述横格栅条212构成第二槽壁20f。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格栅组件21的出风面上凸设一些凸块来形成第一槽壁20e和第二槽壁20f。
一竖格栅条211靠近横格栅条212的中部设置,该竖格栅条211在格栅组件21的出风面上凸出设置,以将进风口分隔为两个进风区域,两进风区域分设于该竖格栅条211的两相对侧。且由于该竖格栅条211是凸出设置的,故能够形成止位结构,在净化模块30滑入容置槽20a时,净化模块30与该凸出设置的竖格栅条211抵顶,从而限制净化模块30过度滑入容置槽20a。另外,也可在格栅组件21的出风面上额外设置一凸条来对净化模块30进行限位。该凸出设置的竖格栅条211也可构成容置槽20a的第一侧壁20d,以对净化模块30进行限位抵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具有一进风口,且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安装架,设于所述进风口;
格栅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架的进风面上,并与所述安装架的进风面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
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以使空气经所述净化模块通过所述安装架,所述净化模块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一者设有定位柱,另一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适配插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具有一侧向开口,所述净化模块自所述侧向开口安装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侧壁面向所述侧向开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走线架,所述走线架内设有高压包导线,所述高压包导线与所述净化模块电连接,所述走线架安装在所述格栅组件上,且所述走线架构成所述第一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组件包括多根横格栅条和至少一竖格栅条,所述走线架设于所述竖格栅条上,并沿所述竖格栅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导电柱,所述走线架上设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高压包导线电连接,在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容置槽安装到位后,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导电槽插接导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定位柱自由端的方向,所述定位柱的外径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外呈渐扩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非圆形槽,所述定位柱为非圆形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上设有环状凸筋,所述环状凸筋围设形成一所述定位槽。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净化本体和外框,所述外框围设于所述净化本体的外周缘,所述净化本体上设有所述定位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本体包括电净化层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电净化层层叠设置,所述电净化层上设有所述定位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42128.1U CN208567080U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空气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42128.1U CN208567080U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空气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67080U true CN208567080U (zh) | 2019-03-01 |
Family
ID=65446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42128.1U Active CN208567080U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空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670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1135A (zh) * | 2019-10-31 | 2019-12-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及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07-17 CN CN201821142128.1U patent/CN2085670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1135A (zh) * | 2019-10-31 | 2019-12-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及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67124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EP3093563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12390494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08567080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KR20230132359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2390493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08567036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109028381A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KR20180065711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2319916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9028382A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856707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3298462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过滤装置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5383757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395545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1290303U (zh) |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及其空调器 | |
CN208765227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8059091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9028305A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109028379B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8382497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9028384A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9840396U (zh) | 一种冷风机加湿器过滤装置装配结构 | |
KR20230024003A (ko) | 이오나이저 모듈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차량 공조기용 필터 조립체 | |
CN213542663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