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0026U - 一种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0026U
CN208560026U CN201820825172.6U CN201820825172U CN208560026U CN 208560026 U CN208560026 U CN 208560026U CN 201820825172 U CN201820825172 U CN 201820825172U CN 208560026 U CN208560026 U CN 208560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plate
plate
lid
packing box
outer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51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东
张湘钰
魏良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51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0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0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0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盖体和第一显窃启部,盒体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侧壁,所述侧壁内侧设有内限位板;盖体用于盖设所述盒体,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设有外限位板,当所述盖体向脱离所述盒体方向移动时,所述外限位板能够与所述内限位板相互卡抵以阻止所述盖体打开;第一显窃启部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显窃启部受力撕裂以便在所述侧壁上形成通孔,通过所述通孔能够推动所述外限位板使所述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相互错开以打开所述盖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盒,结构简单,盖合后能够自动锁合,具有防窃启功能,有益于提高包装效率,而且开启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物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包装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包装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较常见的主要有罩盖式包装盒、中开式折叠纸盒、旁开式折叠纸盒等。但无论采用上述哪种包装盒,为避免运输途中包装盒内的被包装物损坏和丢失,在包装的最后均需借助胶带或防伪标签对包装箱进行封箱处理,包装过程复杂,包装效率较低。例如,罩盖式包装盒在罩盖盖合后,需在罩盖和盒体的连接处黏贴胶带或防伪标签,中开式折叠纸盒的两个盖体对折后需要在中间黏贴胶带,即使如旁开式折叠纸盒在盖体的一侧设有插舌,插舌可以插入盒体内或预留的插孔内,可以实现盒体和盖体的固定,但由于盖体的插舌通常能够被重复打开,仍需使用胶带或防伪标签对包装箱进行封箱处理。而且粘贴有胶带或防伪标签的包装箱,在开启过程需要撕除或剪开胶带或防伪标签,使得开启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锁合且封装和启封操作简便的包装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侧壁,所述侧壁内侧设有内限位板;盖体,其用于盖设所述盒体,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设有外限位板,当所述盖体向脱离所述盒体方向移动时,所述外限位板能够与所述内限位板相互卡抵以阻止所述盖体打开;第一显窃启部,其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显窃启部受力撕裂以便在所述侧壁上形成通孔,通过所述通孔能够推动所述外限位板使所述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相互错开以打开所述盖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进,部分所述侧板形成第一启封部,所述外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启封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启封部受力能够带动所述外限位板移动以与所述内限位板相互错开。
进一步改进,部分所述盖板形成第二启封部,所述第二启封部与所述第一启封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启封部受力能够相对所述盖板的其他部分向外翻转以带动所述第一启封部和外限位板脱离所述盒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上并列设有两条竖向切割线,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将所述侧板位于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之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割裂以形成所述第一启封部,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向所述盖板延伸并使所述盖板上位于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启封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上设有U形切割线,所述U形切割线将所述侧板位于所述U形切割线内侧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割裂以形成所述第一启封部,所述U形切割线的两端向所述盖板延伸并使所述盖板上位于所述U形切割线内侧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启封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启封部和第二启封部的连接处设有舌部,当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盖合时,所述舌部搭接在所述盒体的侧壁顶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显窃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虚刀线和由所述虚刀线围成的封口片。
进一步改进,所述虚刀线为非封闭虚刀线,以使所述虚刀线撕裂后所述封口片与所述侧壁连接,通过向内推动所述封口片以驱使所述外限位板与所述内限位板相互错开。
进一步改进,与所述外限位板相对应的部分的所述侧壁形成第二显窃启部,所述内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窃启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显窃启部受力撕裂并能够带动所述内限位板与所述外限位板相互错开以打开所述盖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顶部向内翻折形成所述内限位板,所述侧板底部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外限位板。
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外限位板的顶端与所述内限位板的底端相互抵顶。
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外限位板的顶端与所述内限位板的底端具有间距,且当所述盖体向脱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所述外限位板的顶端能够为所述内限位板的底端所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盒,封装时,将盖体与盒体完全盖合后如果想打开盖体,则在盖体上移时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能够互相卡抵,阻止盖体打开,以实现自动锁合,具备防伪功能,有益于简化包装流程、提高包装效率;启封时,撕裂第一显窃启部以在侧壁上形成通孔,通过该通孔向内推动外限位板使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相互错开,就可以自由的打开该包装盒,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装盒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包装盒的盖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装盒的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相互卡抵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装盒的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相互错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装盒的第二显窃启部撕裂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盖体;2-盒体;3-盖板;4-侧板;5-底板;6-侧壁;7-外限位板;8-内限位板;9-舌部;10-封口片;11-第一启封部;12-第二启封部;13-第二显窃启部;14-第一虚刀线;15-第二虚刀线;16-第三虚刀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盖体1和盒体2,其中,盖体1用于盖设盒体2,该盖体1包括盖板3和设置在盖板3上的侧板4,侧板4外侧设有外限位板7;盒体2包括底板5和设置在底板5上的侧壁6,侧壁6内侧设有内限位板8。当盖体1向脱离盒体2方向移动时,外限位板7能够与内限位板8相互卡抵以阻止盖体1打开。盒体2的侧壁6上还设有第一显窃启部,第一显窃启部受力撕裂以便在侧壁6上形成通孔,通过该通孔能够推动外限位板7使外限位板7和内限位板8相互错开以便能够打开盖体1。
封装时,将被包装物放置在盒体2内,然后将盖体1与盒体2盖合,则盖体1的侧板4插入到盒体2内,并带动外限位板7伸入内限位板8的下方,如图3所示。之后,若想打开盖体1,则盖体1上移过程外限位板7和内限位板8能够互相卡抵,以阻止盖体1打开,实现盖体1和盒体2的自动锁合,运输过程不容易被打开,本实施例通过盖体1和盒体2自身的结构实现了防伪功能,无需再粘贴胶带或防伪标签,简化了包装流程,提高了包装效率。客户收到包装盒后,撕裂第一显窃启部并在侧壁6上形成通孔,通过该通孔向内推动外限位板7使外限位板7和内限位板8相互错开,如图4所示,然后就可以自由的打开该包装盒,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盒为扁平状长方体纸盒,盒体2的底板5四周设有侧壁6,盖板1的前侧、左侧和右侧设有侧板4,盖板的后边缘与盒体2的后部的侧壁的上边缘连接并且在连接处设有折痕,盖体可沿该折痕相对盒体转动以打开或盖合。该包装盒可以用于包装例如Pizza等物品,当然包装盒不仅限于包装Pizza,通过调整包装盒的形状和大小也可适用于包装其他物品,该包装盒的材质也不仅限于纸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盒,其盒体2的前侧壁6中部设有向内翻折的折边以形成内限位板8,其盖体1的前侧板4的中部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以形成外限位板7。由折边翻折形成该外限位板7和内限位板8,生产时按照包装盒的整体形状进行裁切和折叠即可,无需额外的采用例如粘贴等方式将该内限位板8和外限位板7分别连接在侧壁6和侧板4上,生产加工方便,而且更加环保。
配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当盖体1与盒体2盖合时,外限位板7的顶端与内限位板8的底端恰好相互抵顶,以阻止盖体1打开。也可设置成,当盖体1与盒体2盖合时,外限位板7位于内限位板8的下方,并且外限位板7的顶端与内限位板8的底端具有一定间距,只有在盖体1向脱离盒体2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外限位板7的顶端才能与内限位板8的底端相互抵顶,或者外限位板7的顶端嵌入到内限位板8和盒体2的前部的侧壁6之间,均能实现阻止盖体1打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窃启部包括设置在侧壁6上的第一虚刀线14和由第一虚刀线14围成的封口片10,该第一虚刀线14为非封闭虚刀线,以使该第一虚刀线14撕裂后封口片10仍然与侧壁6连接。如图4所示,向内推动该封口片10可间接推挤外限位板7,以使外限位板7与内限位板8相互错开,从而可以方便的打开该包装盒。该第一虚刀线14也可为封闭的环形虚刀线,将该第一虚刀线14撕裂后,该封口片10即从侧壁6上脱落并在侧壁6上形成通孔,通过该通孔也可向内推动外限位板7。
配合图1所示,侧板4上还设有两条并列的竖向布置的切割线,两条切割线自侧板4底部至顶部贯穿该侧板4,从而将该侧板4位于两条切割线之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割裂以形成第一启封部11,外限位板7位于第一启封部11的外侧。通过该通孔向内推动第一启封部11,该第一启封部11受力能够带动外限位板7向内移动,从而使外限位板7与内限位板8相互错开,使开启该包装盒的过程更加省力,提高该包装盒的易用性。
两条切割线还可向盖板3延伸,从而将盖板3上与第一启封部11相连接的部分与位于其两侧的部分割裂以形成第二启封部12,两条切割线终止于靠近盖板3中部的位置,提拉该第二启封部12,该第二启封部12受力后能够相对盖板3的其他部分向外翻转,并带动第一启封部11和外限位板7脱离盒体2,然后再去打开盖体1的其他部分,更加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不仅限于采用上述结构形成第一启封部11和第二启封部12,还可在侧板4上设有例如U形切割线,U形切割线将侧板4位于U形切割线内侧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割裂以形成第一启封部11,外限位板7位于该第一启封部11的外侧。U形切割线的两端向盖板3延伸并使盖板3上位于U形切割线内侧的部分形成第二启封部12。
为便于提起第二启封部12并使其带动第一启封部11和外限位板7脱离盒体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在第一启封部11和第二启封部12的连接处设有舌部9,盖体1与盒体2盖合时,舌部9搭接在盒体2的侧壁6的顶部,启封时,将外限位板7和内限位板8相错开后通过提拽该舌部9即可将第二启封部12提起,使用方便。
此外,配合图2和图5所示,侧壁6上还设有另外两条虚刀线,即第二虚刀线15和第三虚刀线16,该另外两条虚刀线并列设置,并且均自侧壁6顶边缘向下竖向延伸,以使侧壁6上位于该另外两条虚刀线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二显窃启部13。该另外两条虚刀线可终止于侧壁6的中部,也可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终止于侧壁6的底部。该第二显窃启部13与外限位板7相对应,内限位板8位于该第二显窃启部13的内侧。该包装盒启封时,也可将该第二显窃启部13与侧壁6撕裂,向外掰动该第二显窃启部13就能够带动内限位板8向外移动,从而使内限位板8与外限位板7相互错开,以便能够打开盖体1,为该包装盒提供了第二种启封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盒,结构简单,盖体和盒体盖合后能够自动锁合,具有防窃启功能,有益于提高包装效率,而且开启简便。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侧壁,所述侧壁内侧设有内限位板;
盖体,其用于盖设所述盒体,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设有外限位板,当所述盖体向脱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外限位板能够与所述内限位板相互卡抵以阻止所述盖体打开;
第一显窃启部,其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显窃启部受力撕裂以便在所述侧壁上形成通孔,通过所述通孔能够推动所述外限位板使所述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相互错开以打开所述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侧板形成第一启封部,所述外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启封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启封部受力能够带动所述外限位板移动以与所述内限位板相互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盖板形成第二启封部,所述第二启封部与所述第一启封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启封部受力能够向外翻转以带动所述第一启封部和外限位板脱离所述盒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并列设有两条竖向切割线,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将所述侧板位于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之间的部分与所述侧板位于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之外的部分割裂以形成所述第一启封部,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向所述盖板延伸并使所述盖板上位于所述两条竖向切割线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启封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U形切割线,所述U形切割线将所述侧板位于所述U形切割线内侧的部分与所述侧板位于所述U形切割线外侧的部分割裂以形成所述第一启封部,所述U形切割线的两端向所述盖板延伸并使所述盖板上位于所述U形切割线内侧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启封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封部和第二启封部的连接处设有舌部,当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盖合时,所述舌部搭接在所述盒体的侧壁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窃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虚刀线和由所述虚刀线围成的封口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虚刀线为非封闭虚刀线,以使所述虚刀线撕裂后所述封口片与所述侧壁连接,通过向内推动所述封口片以驱使所述外限位板与所述内限位板相互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外限位板相对应的部分的所述侧壁形成第二显窃启部,所述内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窃启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显窃启部受力撕裂并能够带动所述内限位板与所述外限位板相互错开以打开所述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顶部向内翻折形成所述内限位板,所述侧板底部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外限位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外限位板的顶端与所述内限位板的底端相互抵顶。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外限位板的顶端与所述内限位板的底端具有间距,且当所述盖体向脱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后所述外限位板的顶端能够为所述内限位板的底端所限位。
CN201820825172.6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包装盒 Active CN208560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5172.6U CN208560026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5172.6U CN208560026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0026U true CN208560026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5172.6U Active CN208560026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00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338A1 (zh) * 2022-05-11 2023-11-16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338A1 (zh) * 2022-05-11 2023-11-16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0554B2 (en) Anti-sifting polygonal carton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US9394066B2 (en) Slide opening box with integral liner
JP5955077B2 (ja) 包装用箱
CN101500896A (zh) 灌注包装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系统
CN208560026U (zh) 一种包装盒
US20120228366A1 (en) Octagonal container for food, especially tostadas
CN208412675U (zh) 贴有易撕贴的纸箱结构
CN213385168U (zh) 撕裂式瓶装包装盒
CN206679608U (zh) 一种香烟小盒包装盒及其条外包装盒
CN106794930B (zh) 可重新闭合的容器
CN210259190U (zh) 吸管内藏式饮料包装盒
JP6183647B2 (ja) 紙カートン
CN203946340U (zh) 销售包、销售包装以及材料毛坯
CN205770605U (zh) 一纸成型的翻斗折叠纸盒
US20050006447A1 (en) Reclosable carton
CN111137525A (zh) 一种自带隐藏提手的包装盒
CN201124968Y (zh) 一种易开启的自动包装箱
CN216685245U (zh) 一种带有间壁固定结构的新型盒型
JP2015193387A (ja) 包装容器
CN213229359U (zh) 一种可抬升的电商直运包装盒
CN213650452U (zh) 一种方便提拿的包装盒
CN211196911U (zh) 一种复式外卖盒
CN219948846U (zh) 一种易撕易插式包装盒
CN212125822U (zh) 包装盒件及3d包装盒
CN214777936U (zh) 一种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