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4295U -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4295U
CN208554295U CN201820961650.6U CN201820961650U CN208554295U CN 208554295 U CN208554295 U CN 208554295U CN 201820961650 U CN201820961650 U CN 201820961650U CN 208554295 U CN208554295 U CN 208554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body frame
transverse beam
longitudinal
lower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16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moon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moon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moon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moon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16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4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4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4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包括有纵横连接并分别呈型材状的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下主架在整体上呈框状,下横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下主架的前边外侧、后边外侧位置的前下横向梁和后下横向梁;下纵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下主架的左边外侧、右边外侧位置的左下纵向梁和右下纵向梁以及设置在左下纵向梁与右下纵向梁之间并横向分隔布置的两个中间下纵向梁,两个中间下纵向梁分别连接于前下横向梁和后下横向梁之间,两个中间下纵向梁之间的位置没有布置前下横向梁而成为横向空缺位置。这样中间下纵向梁扩大下主架的支撑密度,从而能够对搁置在下主架上并布置在中部位置的物体例如实验室柜台的底芯板提供支撑。

Description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背景技术
工作柜台在实验室中是必备的办公设备,用于承置试管、烧杯、蒸发皿、电子天平和检测仪等各种实验仪器,以及承置用于进行各种化学、物理试验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为了能够便于上述试验仪器和实验物质的摆放和管理,在所述工作柜台上往往还设置有非常沉重的盛物支架。而且还会在工作柜台上配置各种的辅助应用模块。所以所述工作柜台需要具有理想的承重能力以抵抗变形才能够满足在实际应用中所需求的应用寿命和应用效果。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920137033.5中公开的实验台,包括左、右侧框(1、2)。所述左、右侧框(1、2)分别由上下分置的上、下纵向杆(4、5)和连接于上、下纵向杆(4、5)后侧端之间的竖向杆6构成。在所述左、右侧框(1、2)的下纵向杆5底面上连接有高度调节支脚16。 还包括有连接于所述左、右侧框(1、2)后侧部且将所述左、右侧框(1、2)连成一体的横向框架3,以及连接于所述左、右侧框(1、2)前侧部且将所述左、右侧框(1、2)连成一体的前横杆9。所述左、右侧框(1、2)的上纵向杆4、横向框架3的上横杆和前横杆9分别采用方形钢管制成并连接一起形成上支撑架,所述工作平台7搁置在所述上支撑架上,而一对所述竖向杆6和一对下纵向杆5分别采用方形钢管制成并连接一起形成支撑所述上支撑架的一对左、右分置的支撑脚部。在所述横向框架3前侧位于上、下纵向杆(4、5)之间的空间内吊挂安装有整体式木柜8,以使所述整体式木柜8不与地面接触。为了满足实验室的使用要求,在所述工作平台7上左侧设有清洗盆13和水龙头14,右侧设有盛放架15。
上述专利CN200920137033.5中公开的实验台中,左右分置的下纵向杆5组成下支撑架作为所述实验台的基础支撑架。所述下支撑底架的前侧由于没有设置横向侧框而形成前侧空缺区,如此设置的好处是当所述前侧空缺区的上方是上置收容区时,外物例如椅子、移动柜体等可以轻易地穿过所述前侧空缺区容置到所述下支撑架的框内腔和所述上置收容区中,所述框内腔具有了收容功能。但是明显的缺陷是,所述前侧空缺区的存在明显削弱了所述下支撑架的横向或纵向的抵抗扭曲变形的能力,同时也减少了支撑面积,弱化了支撑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旨在对下主架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使其保持收容功能的同时,仍然能够为搁置在其上的待支撑物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具有理想的抵抗横向或纵向的抗变形的能力。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包括有纵横连接并分别呈型材状的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架在整体上呈框状,所述下横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的前边外侧、后边外侧位置的前下横向梁和后下横向梁;所述下纵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的左边外侧、右边外侧位置的左下纵向梁和右下纵向梁以及设置在所述左下纵向梁与右下纵向梁之间并横向分隔布置的两个中间下纵向梁,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下横向梁和所述后下横向梁之间,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之间的位置没有布置所述前下横向梁而成为横向空缺位置。
其中,所述下主架属于一种支撑架体,可以应用与柜台的下部作为支撑基体用。
其中,所述下主架在整体上呈框状,如此通过所述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共同在所述下主架上界定了框内空间。
其中,所述下纵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的左边外侧、右边外侧位置的左下纵向梁和右下纵向梁,所述下横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的前边外侧、后边外侧位置的前下横向梁和后下横向梁。上述特征可以解读为,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前下横向梁和后下横向梁位于所述下主架的外侧成为所述下主架的外边框。
其中,设置在所述左下纵向梁与右下纵向梁之间并横向分隔布置的两个中间下纵向梁,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下横向梁和所述后下横向梁之间。上述特征首先定义了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的布局位置,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位于由所述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所界定的框内空间内,并且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间距。另外,上述特征还定义了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分别与所述前下横向梁和所述后下横向梁具有连接关系,如此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所述后下横向梁纵横连接而成为能够克服外部纵向或横向推力的稳定机构。
其中,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之间位置没有布置所述前下横向梁而成为横向空缺位置。这样,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位于它们之间的所述后下横向梁围成对应所述横向空缺位置布置的凹状空缺区。所述凹状空缺区位于所述下主架的框内空间内。外部物件穿过所述横向空缺位置后即可容置到所述凹状空缺区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由于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下横向梁和所述后下横向梁之间,如此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所述后下横向梁纵横连接从而在所述下主架上形成两个左、右分置的小框体,所述小框体自身就是能够形成克服外部纵向或横向推力的稳定机构,进而能够使得所述下主架的抵抗纵向或横向推力的变形能力提高至少一倍,弥补了所述横向空缺位置的设置对所述下主架的抗变形能力的不良影响。另外,所述中间下纵向梁还能够在所述下主架的中部位置形成支撑,扩大所述下主架的支撑密度,从而能够对搁置在所述下主架上并布置在中部位置的物体例如实验室柜台的底芯板提供支撑。
2.由于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位于它们之间的所述后下横向梁围成对应所述横向空缺位置布置的凹状空缺区。这样,外部物件能够穿过所述横向空缺位置后即可容置到所述凹状空缺区内。所述凹状空缺区成为储物空间的一部分。所述下主架具有收容功能。
一般架体的梁框都为四四方方的方形型材,十分呆板生硬,为了突破此传统风格,本发明对所述下主架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和所述前下横向梁是梯形梁;从横截面看,所述梯形梁包括有上、下分置并横向延伸的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以及位于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之间并左右分置的左支撑框壁和右支撑框壁,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大致相互平行布置并且所述上水平框壁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下水平框壁的水平宽度。
其中,从横截面看,所述梯形梁包括有上、下分置并横向延伸的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以及位于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之间并左右分置的左支撑框壁和右支撑框壁。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梯形梁的横截面结构,所述梯形梁具有类框状的横截面结构。所述横截面是垂直所述梯形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剖切所述梯形梁所得的截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是按照它们之间的相对方位给予的定义,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是上、下分置的水平框壁,当把其中一个水平框壁定义为上水平框壁时,另一水平框壁即为下水平框壁。同理把所述左支撑框壁和右支撑框壁也是按照它们之间的相对方位给予的定义,所述左支撑框壁和右支撑框壁是左、右分置的支撑框壁,当把其中一个支撑框壁定义为左支撑框壁时,另一个支撑框壁即为右支撑框壁。
其中,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大致相互平行布置。这样,当所述下水平框壁搁置到定位基体上时,所述下水平框壁所获得的由所述定位基体提供的定位参考基准与所述上水平框壁获得的定位参考基准基本一致。如此只要所述定位基体能够为所述下水平框壁提供水平的参考定位基准,所述上水平框壁也就能够水平布置。另外,所述上水平框壁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下水平框壁的水平宽度。这样,所述上水平框壁可以为支撑于其上的物品提供相对大面积的支撑,提高支撑稳定性。综上,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和所述前下横向梁是梯形梁,所述梯形梁具有上大下细的外观特征,使得所述下主架保持良好的支撑强度的同时整体显得十分秀气、灵动。
所述后下横向梁同样可以为梯形梁,但考虑到在一般的应用情景中,所述后下横向梁处于隐藏状态而不容易观察到,所以所述后下横向梁可以采用横截面形状比所述前下横向梁简单的型材制造。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后下横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的横截面形状不同。这样,所述后下横向梁可以采用横截面形状不同于所述前下横向梁的型材制造例如标准规格的方钢、槽钢,这样可以在保证所述下主架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地降低所述下主架的制造成本。
考虑到在一般的应用情景中,所述中间下纵向梁处于外露状态,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所述上主架的外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或右下纵向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即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也为梯形梁。
所述下横向梁与所述下纵向梁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工艺连接一起,但是此方式并不便于拆装,鉴于此本发明提出如下的连接方式:
首先,针对所述前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前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转角衔接部位通过第二塑料转角过渡接头衔接起来。其中,所述转角衔接部位是指分别形成于所述前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的L型角部。所述转角过渡接头是大致呈L型的连接件具有纵向连接臂和横向连接臂,所述纵向连接臂连接所述左下纵向梁或所述右下纵向梁,而横向连接臂连接所述前下横向梁。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面将要论述到的所述转角衔接部位和所述转角过渡接头具有上述相同的含义,不再赘述。这样,所述前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可以拆分运输,然后在安装现场通过所述第二塑料转角过渡接头衔接起来,而不需要采用焊接等复杂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够非常便捷地完成组装。
为了能够在所述下主架的后侧形成后空缺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后下横向梁位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并且它们呈エ字型布置。这样,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的后端越过所述后下横向梁向后延伸。所述后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的后延伸端围成所述后空缺区。如此,所述下纵向梁能够支撑向后延伸的支撑侧板而使得在所述后空缺区的上方形成能够置物的后置物空间,在所述后置物空间内可以放置为实验提供动力源的动力管线。
在所述后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呈L字型布置的情况下,所述后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通过转角过渡接头进行衔接。但当所述后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呈エ字型布置时,不再适用通过转角过渡接头进行连接,鉴于此,本发明进一步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上分别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后下横向梁的左右两端的第三连接塞头,所述后下横向梁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三连接塞头的第三容纳腔,所述后下横向梁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三容纳腔分别套接在左、右布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塞头上并且它们之间紧固连接起来。其中,所述后下横向梁的两端可以通过粘结、螺丝连接等方式与对应布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塞头紧固连接起来。这样,所述后下横向梁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塞头稳固地定位到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上,安装非常便捷。而且在完成安装后,所述第三连接塞头收藏到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基本上不会外露出来影响所述下主架的外观。
所述第三连接塞头与所述左下纵向梁或右下纵向梁之间可以采用例如粘结、焊接等多种的连接方式。而比较便捷而又具有相当牢固性的是采用螺丝连接,因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第三连接塞头通过螺丝连接到所述左下纵向梁或右下纵向梁上。
至于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或后下横向梁之间可以采用类似上述的连接塞头作为连接件的连接方式,因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前下横向梁或后下横向梁上连接有对应于所述中间下纵向梁的前端或后端的第四连接塞头,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四连接塞头的第四容纳腔,所述中间下纵向梁的前端或后端通过所述第四容纳腔套接在所述第四连接塞头上并且它们之间紧固连接起来,所述第四连接塞头通过螺丝连接到所述前下横向梁或后下横向梁上。如此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塞头进行连接的连接方式与上面所论述到的所述后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采用所述第三连接塞头进行连接的连接方式所取得的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当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之间形成有转角衔接部位时,进一步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之间的转角衔接部位通过第三塑料转角过渡接头衔接起来。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验室用工作柜台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验室用工作柜台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所述工作台面板4;
图3 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3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所述上主架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图7 是图6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 是图6中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A 是图6中F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 是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L型的板包边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 是T型的板包边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 是所述抽屉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 是所述抽屉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 是所述抽屉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 是图12中G-G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 是所述下主架3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 是所述前下横向梁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 是所述下主架3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的实验室用工作柜台100,包括工作台面板4,还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面板4下方的上主架1、下主架300和设置在所述上主架1、下主架300之间的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支撑起所述上主架1,所述上主架1支撑起所述工作台面板4;所述上主架1呈框状包括有纵横连接并分别呈型材状的上纵向梁和上横向梁,所述下主架300呈框状包括有纵横连接并分别呈型材状的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所述支撑侧板包括有纵向支撑侧板和横向支撑侧板,所述纵向支撑侧板站立在所述下纵向梁之上而且顶在所述上纵向梁之下,所述横向支撑侧板站立在所述下横向梁之上而且顶在所述上横向梁之下,并且至少有一个所述纵向支撑侧板和一个所述横向支撑侧板之间呈L型布置并连接在一起;所述纵向支撑侧板或横向支撑侧板本身包括用非金属耐腐蚀板加工成的芯板和围绕在所述芯板周围的金属板包边,所述板包边呈型材状,位于所述支撑侧板上端部或下端部的所述板包边与所述上主架1或下主架300之间还通过连接件117连接起来。其中所述工作台面板4是非金属耐腐蚀板。
首先,结合附图先对所述上主架1的结构作详细的论述。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上主架1整体上呈框状包括有纵横连接并分别呈型材状的上纵向梁和上横向梁,所述上纵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上主架1的左边外侧、右边外侧位置的左上纵向梁13和右上纵向梁16,所述上横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上主架1的前边外侧、后边外侧位置的前上横向梁11和后上横向梁12。所述左上纵向梁13、右上纵向梁16和所述前上横向梁11是斜面梁。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仅仅是所述前上横向梁11为斜面梁,或仅仅是所述左上纵向梁13和所述右上纵向梁16为斜面梁。
如图4所示,下面以所述前上横向梁11为例介绍所述斜面梁的横截面结构。从横截面看,所述斜面梁包括有上、下分置并横向延伸的上水平框壁111和下水平框壁112,以及位于所述上水平框壁111和下水平框壁112之间并内外分置的外支撑框壁115和内支撑框壁116。所述上水平框壁111和下水平框壁112大致相互平行布置,所述上水平框壁111的水平宽度W1大于所述下水平框壁112的水平宽度W2。所述外支撑框壁115包括有呈倾斜状壁体114,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不仅呈倾斜状布置而且本身呈弧形。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还可以呈波浪形。如此,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成为沿所述斜面梁的轴向延伸的呈弧形的倾斜装饰面带,所述倾斜装饰面带成为所述斜面梁的立体装饰元素,一改所述上主架1以往吊板生硬的外观轮廓,使得所述上主架1具有灵动的凹凸立体造型,所述上主架1成为所述工作台面板4的下置修饰边框。而且倾斜布置的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在所述外支撑框壁115上形成向内缩进的避让区,避免使用者的肢体轻易地碰撞到所述外支撑框壁115而被刮伤。其次,呈弧形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还可以成为人手抬升所述上主架1的施力部,便于所述上主架1的搬移。
所述外支撑框壁115还包括竖向布置的过渡壁113,所述过渡壁113衔接于所述上水平框壁111与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之间。在竖向方向上,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的延伸高度大于所述过渡壁113的延伸高度。这样,所述外支撑框壁115包括所述过渡壁113和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两部分,外观造型更加丰富、饱满。而且竖向布置的所述过渡壁113能够增加所述外支撑框壁115的厚度感,产生厚实的视觉效果,并且还可以成为与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布置在不同立面、不同宽度的装饰带,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梁的外观效果。其次,所述过渡壁113和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的结合能够强化所述斜面梁的支撑强度。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壁113还可以是衔接于所述下水平框壁112与所述呈倾斜状壁体114之间。又或者,直接省略所述过渡壁113的设置,让所述外支撑框壁115整体壁体为呈倾斜状壁体114也是可行的。
所述后上横向梁12同样可以为斜面梁。但考虑到在一般的应用情景中,所述后上横向梁12被隐藏而不容易观察到,为了节省制造成本,所述后上横向梁12与所述前上横向梁11的横截面形状不同。所以后上横向梁12可以采用横截面形状不同于所述前上横向梁11的型材制造,例如标准规格的方形或槽形型材,这样可以在保证所述上主架1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地降低所述上主架1的制造成本。
所述上横向梁与所述上纵向梁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工艺连接一起,但是此方式并不便于拆装,鉴于此本发明提出如下的连接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前上横向梁11位于所述左上纵向梁13、右上纵向梁16之间并且它们之间的转角衔接部位通过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17a)衔接起来。其中,所述转角衔接部位是指分别形成于所述前上横向梁11与所述左上纵向梁13、右上纵向梁16之间的L型角部,一个L型角部布置一个所述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或17a)。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是大致呈L型的连接件具有纵向连接臂171和横向连接臂172。在所述前上横向梁11上设置有前上横向梁插接腔110,在所述左上纵向梁13上设置有左上纵向梁插接腔130。所述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的纵向连接臂171套接到所述左上纵向梁插接腔130内并通过螺钉173把它们紧固连接起来。所述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的横向连接臂172套接到所述前上横向梁插接腔110内并通过螺钉174把它们紧固连接起来。所述左上纵向梁16、所述前上横向梁11与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a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上面所论述的所述左上纵向梁13、所述前上横向梁11与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之间的连接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后上横向梁12位于所述左上纵向梁13、右上纵向梁16之间,在所述左上纵向梁13上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后上横向梁12的左端的第一连接塞头18,所述第一连接塞头18通过螺丝182连接到所述左上纵向梁13。所述后上横向梁12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塞头18的第一容纳腔120,所述后上横向梁12的左端通过所述第一容纳腔120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塞头18上并且它们之间通过螺钉181紧固连接起来。同样地,在所述右上纵向梁16上也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后上横向梁12的右端的第一连接塞头18a,所述第一连接塞头18a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塞头18类似,并且其定位所述后上横向梁12的右端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塞头18定位所述后上横向梁12的左端的方式类似,具体可参考图8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8A所示,所述上纵向梁还包括有在所述左上纵向梁13与右上纵向梁16之间布置的并与所述左上纵向梁13或右上纵向梁16平行的中间上纵向梁(14、15),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15)位于前上横向梁11和后上横向梁12之间。在所述前上横向梁11和后上横向梁12上分别连接有对应于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的前后两端的第二连接塞头(19、19a)。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塞头19通过螺丝192连接到所述前上横向梁11上,所述第二连接塞头19a通过螺丝(可参考图8A所示进行理解)连接到所述后上横向梁12上。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塞头(19、19a)的第二容纳腔140,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容纳腔140分别套接在前、后布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塞头(19、19a)上,并且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塞头19通过螺丝191或粘结等方式紧固连接起来,同样地,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塞头19a通过螺丝(可参考图8A所示进行理解)或粘结等方式紧固连接起来。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5与所述前上横向梁11和后上横向梁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与所述前上横向梁11和后上横向梁12之间的连接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15)同样可以为斜面梁。考虑到在一般的应用情景中,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15)被隐藏而不容易观察到,为了节省制造成本,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15)与所述左上纵向梁13或右上纵向梁16的横截面形状不同。所以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15)可以采用横截面形状不同于所述左上纵向梁13、右上纵向梁16的型材制造,例如采用与所述后上横向梁12相同的形状,采用标准规格的方形或槽形型材,这样可以在保证所述上主架1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地降低所述上主架1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所述前上横向梁11、所述后上横向梁12、所述左上纵向梁13、右上纵向梁16以及所述中间上纵向梁(14、15)可以拆分但可以合并在一个包装单元中包装与运输,然后在安装现场通过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17a)或连接塞头(18、18a、19、19a)衔接起来,而不需要采用焊接等复杂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这样不仅不易在安装现场出错而且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够非常便捷地完成组装。
在所述上主架1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软胶垫(图中未画出),所述工作台面板4搁置在所述软胶垫上。这样,借助所述软胶垫可以在所述上主架1的上侧面与所述工作台面板4之间形成摩擦阻力,阻止所述工作台面板4轻易地滑离所述上主架1。另外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所述软胶垫还可以缓冲所述工作台面板4所承受的上下振动力,从而减少所述工作台面板4与所述上主架1相互碰撞而产生明显的噪音。
然后,结合附图再对所述下主架300的结构作详细的论述。
如图15所示,所述下主架300在整体上呈框状,包括有纵横连接并分别呈型材状的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所述下横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300的前边外侧、后边外侧位置的前下横向梁(3、3a)和后下横向梁33;所述下纵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300的左边外侧、右边外侧位置的左下纵向梁36和右下纵向梁31以及设置在所述左下纵向梁36与右下纵向梁31之间并横向分隔布置的两个中间下纵向梁(32、32a),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下横向梁(3、3a)和所述后下横向梁33之间。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之间的位置没有布置所述前下横向梁(3、3a)而成为横向空缺位置30,从而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与位于它们之间的所述后下横向梁33围成对应所述横向空缺位置30布置的凹状空缺区390。这样,所述凹状空缺区390位于所述下主架300的框内空间内。外部物件穿过所述横向空缺位置30后即可容置到所述凹状空缺区390内。所述凹状空缺区390成为储物空间的一部分。所述下主架300具有收容功能。
其中,所述下纵向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左下纵向梁36与右下纵向梁31之间并横向分隔布置的两个中间下纵向梁(32、32a),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下横向梁(3、3a)和所述后下横向梁33之间。上述特征首先定义了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的布局位置,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位于由所述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界定的框内空间内,并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间距。另外,上述特征还定义了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分别与所述前下横向梁(3、3a)和所述后下横向梁33具有连接关系。如此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与所述前下横向梁(3、3a)、所述后下横向梁33纵横连接从而在所述下主架300上形成两个左、右分置的小框体,所述小框体自身就是能够克服外部纵向或横向推力的稳定机构,进而能够使得所述下主架300的抵抗纵向或横向推力的扭曲变形能力提高至少一倍,弥补了所述横向空缺位置30的设置对所述下主架300的抗变形能力的不良影响。另外,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还能够在所述下主架300的中部位置形成支撑,扩大所述下主架300的支撑密度,从而能够对搁置在所述下主架300上并布置在中部位置的物体例如下面简要论述到的所述实验室柜台100的底芯板29提供支撑。
一般架体的梁框都为四四方方的方形型材,十分呆板生硬,为了突破此传统风格,本发明对所述下主架300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和所述前下横向梁(3、3a)是梯形梁。如图16所示,以所述前下横向梁3为例对所述梯形梁的横截面结构作介绍。从横截面看,所述梯形梁包括有上、下分置并横向延伸的上水平框壁301和下水平框壁302,以及位于所述上水平框壁301和下水平框壁302之间并左右分置的左支撑框壁303和右支撑框壁304,所述上水平框壁301和下水平框壁302大致相互平行布置并且所述上水平框壁301的水平宽度W3大于所述下水平框壁302的水平宽度W4。这样,当所述下水平框壁302搁置到定位基体上时,所述下水平框壁302所获得的由所述定位基体提供的定位参考基准与所述上水平框壁301获得的定位参考基准基本一致。如此只要所述定位基体能够为所述下水平框壁302提供水平的参考定位基准,所述上水平框壁301也就能够水平布置。并且具有相对大水平宽度的所述上水平框壁301可以为支撑于其上的物品提供相对大面积的支撑,提高支撑稳定性。综上,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和所述前下横向梁(3、3a)是梯形梁,所述梯形梁具有上大下细的外观特征,使得所述下主架300保持良好的支撑强度的同时整体显得十分秀气、灵动。为了进一步优化所述下主架300的外观,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与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同为梯形梁。
所述后下横向梁33同样可以为所述梯形梁,考虑到在一般的应用情景中,所述后下横向梁33被隐藏而不容易观察到,为了节省制造成本,所述后下横向梁33与所述前下横向梁(3、3a)的横截面形状不同。所述后下横向梁33可以采用横截面形状不同于所述前下横向梁(3、3a)的型材制造,例如标准规格的方钢、槽钢,这样可以在保证所述下主架300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地降低所述下主架300的制造成本。
为了能够在所述下主架300的后侧形成后空缺区391,所述后下横向梁33位于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之间并且它们呈エ字型布置。这样,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的后端越过所述后下横向梁33向后延伸。所述后下横向梁33与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的后延伸端围成所述后空缺区391。如此,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能够支撑向后延伸的纵向支撑侧板而使得在所述后空缺区391的上方形成能够置物的后置物空间,在所述后置物空间内可以放置为实验提供动力源的动力管线。
所述下横向梁与所述下纵向梁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工艺连接一起,但是此方式并不便于拆装,鉴于此本发明提出如下的连接方式。如图15和图17所示,所述前下横向梁3与所述左下纵向梁36之间,以及所述前下横向梁3a与右下纵向梁31之间转角衔接部位分别通过第二塑料转角过渡接头(34、34a)衔接起来。所述前下横向梁3与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之间,以及所述前下横向梁3a与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a之间的转角衔接部位分别通过第三塑料转角过渡接头(35、35a)衔接起来。所述第二塑料转角过渡接头(34、34a)、第三塑料转角过渡接头(35、35a)与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17a)的结构类似,所述第二塑料转角过渡接头(34、34a)、第三塑料转角过渡接头(35、35a)与对应的纵、横梁的连接方式也与第一塑料转角过渡接头(17、17a)与对应的纵、横梁的连接方式类似,具体可以参考图7及其相关论述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的前端与所述前下横向梁(3、3a)之间分别还可以采用第四连接塞头进行连接,具体参见下面将要论述的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下横向梁33之间的连接结构。
在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上分别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后下横向梁33的左右两端的第三连接塞头(38、38a),所述后下横向梁33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的第三容纳腔330,所述后下横向梁33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三容纳腔330分别套接在左、右布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上并且它们之间紧固连接起来。其中,所述后下横向梁33的两端可以通过粘结、螺丝连接等方式与与其对应布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紧固连接起来。这样,所述后下横向梁33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而稳固地定位到所述左下纵向梁36、右下纵向梁31上,安装非常便捷。而且在完成安装后,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收藏到所述第三容纳腔330内基本上不会外露出来影响所述下主架300的外观。至于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与所述左下纵向梁36或右下纵向梁31之间可以采用例如粘结、焊接等多种的连接方式。而比较便捷而又具有相当牢固性的是采用螺丝连接,因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通过螺丝连接到所述左下纵向梁36或右下纵向梁31上。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塞头18的结构类似,所述第三连接塞头(38、38a)与对应的纵、横梁的连接方式也与第一连接塞头18与对应的纵、横梁的连接方式类似,具体可以参考图8及其相关论述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所述后下横向梁33上连接有分别对应于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后端的第四连接塞头(39、39a),所述第四连接塞头(39、39a)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到后下横向梁33上。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四连接塞头(39、39a)的第四容纳腔(320、320a),所述中间下纵向梁(32、32a)的后端通过所述第四容纳腔(320、320a)套接在所述第四连接塞头(39、39a)上并且它们之间通过螺丝或粘结等方式紧固连接起来。如此所述第四连接塞头(39、39a)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塞头19的结构类似,所述第四连接塞头(39、39a)与对应的纵、横梁的连接方式也与第二连接塞头19与对应的纵、横梁的连接方式类似,具体可以参考图8A及其相关论述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其次,所述下主架300的下面还设置有高度调节脚37,从而便于移动所述工作柜台100。
关于柜台中间体单元200,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在所述上主架1和下主架300之间设置有纵向支撑侧板和横向支撑侧板,所述纵向支撑侧板和横向支撑侧板能够组装成柜台中间体单元200。
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包括纵向支撑侧板(2、2a)和横向支撑侧板2b。两个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的后侧端分别连接到一个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的左右两侧端,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连接处呈L型布置从而组成一个具有前侧开口部并能够收纳什物的收纳空间28。这样,实验用物品可以通过所述前侧开口部收纳到所述收纳空间28内,增加所述实验室用工作柜台100的储物空间,提高实用性。另外,组成所述收纳空间28的横向支撑侧板2b和两个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还形成类框状的支撑机构,进一步提高克服外部纵向或横向推力的能力,以及抵抗从所述工作台面板4传递过来的下压合力的能力。
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具有类似的结构,下面以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为例作介绍。如图9所示,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本身包括用非金属耐腐蚀板例如理化板加工成的芯板21和围绕在所述芯板21周围的金属板包边(22、23、24和25)。其中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之间的L型连接处的金属板包边22,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的上端部、下端部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金属板包边(24、25)都为L型的板包边。如图10所示,以所述金属板包边22为例对所述L型的板包边的结构作介绍。所述金属板包边22呈型材状并包括有一个承插腔220和两个沿相互垂直方向布置的承插槽(221、222)并且两个所述承插槽(221、222)设置在所述承插腔220的腔壁外侧。而位于所述收纳空间28前侧开口部位置的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a的前侧端的沿竖立方向布置的金属板包边23为T型的板包边。如图10A所示,以所述金属板包边23为例对所述T型的板包边的结构作介绍。所述金属板包边23呈型材状并包括有一个承插腔230和一个承插槽231并且所述承插槽231设置在所述承插腔230的腔壁外侧。所述芯板21的前侧端被接纳在所述承插槽231内。其中,采用非金属耐腐蚀板例如理化板加工成的芯板21能够大大提高耐腐蚀性能,不容易出现因腐蚀而削弱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而所述板包边(22、23、24和25)是包封所述芯板21外沿的包边型材,能够对所述芯板21的外沿进行保护和修饰,形成所述芯板21的外边框。由于所述金属板包边(22、23、24和25)采用金属材质制造而具有相对理想的抗变形强度,由所述金属板包边(22、23、24和25)形成所述芯板21的外边框能够进一步整体强化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a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
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也包括用理化板加工成的芯板21b和金属板包边(25b、24b、22b、22、22b)。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的上端部、下端部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金属板包边(25b、24b)也为L型的板包边。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之间的L型连接处共用一根沿竖立方向布置的所述L型的板包边22,所述L型的板包边22的一个所述承插槽221用于接纳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的芯板21,另一个所述承插槽222用于接纳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的芯板21b。同样地在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a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之间的L型连接处也共用一根沿竖立方向布置的所述L型的板包边22b。这样,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和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能够通过所述L型的板包边 (22、22b)连接一起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发现,在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的四个端部
都围绕有金属板包边,如此所述板包边能够收藏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的端部,一方面并不需要出于外观考虑而过多地对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的外侧边进行表面处理,更不需要精准地加工出榫结构,大大地简化了加工工艺。另一方面,所述板包边还可以成为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的装饰边框,所述板包边可以采用不同于所述芯板(21、21a、21b)的颜色而使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具有强烈的、明显的边界效果。
为了加强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之间的连接,还包括在XYZ三个维度方向上分别具有一个插脚(71、72、73)的三维转角连接器7,包括三维转角连接器(7、7a、7b、7c、7d、7e、7f、7g),它们具有类似的结构只是布置的位置不同。其中,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7a、7b、7c)分别布置在所述L型连接处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7a、7b、7c)与对应的板包边的连接方式类似,下面以布置在所述L型连接处的上端部的三维转角连接器7为例作介绍,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的Z向维度插脚插接72在所述L型连接处的沿竖立方向布置的所述L型的板包边22的承插腔220中并且所述Z向维度插脚72与沿竖立方向布置的所述L型的板包边2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起来,另外XY二个维度的插脚(71、73)分别插入到所述板包边25的承插腔250和所述板包边25b的承插腔250b中。这样,加强了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承竖立受向上的提拉力时或处于悬空状态时,不容易出现散架。
还包括利用所述T型的板包边在所述收纳空间28的前侧开口部位置的上下两边形成的上、下连接杆(26,26a)。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d、7e、7f、7g)设置在位于所述收纳空间28前侧开口部位置。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d、7e、7f、7g)与对应的板包边的连接方式类似,下面以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d为例作介绍。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d的Z向维度插脚72d插接在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的前侧端的沿竖立方向布置的所述T型的板包边23的承插腔230中并且所述Z向维度插脚与所述板包边23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或粘结等方式固定连接起来,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d的X维度的插脚71d插接在所述上连接杆26的承插腔260中,Y维度的插脚72插接在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上端部的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L型的板包边25的承插腔250中。
在所述收纳空间28的下方设置有底芯板29,所述底芯板29插接在所述下连接杆25a的所述T型的板包边的承插槽中、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下端部的所述L型的板包边(24、24a)的承插槽中以及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下端部的所述L型的板包边24b的承插槽中。在所述收纳空间28的上方设置有顶芯板(27、27a),所述顶芯板27插接在所述板包边(25、25a、25b)的承插槽中,所述顶芯板27a插接在所述上连接杆26的所述T型的板包边的承插槽中和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1b上端部的所述L型的板包边(25、25a)的承插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的插脚与所插接的板包边(22、23、24和25)之间固定连接。这样,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可以采用螺钉或连接胶等把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的插脚与所插接的板包边(22、23、24和25)连接一起,能够加强所述三维转角连接器7的插脚与所插接的板包边(22、23、24和25)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所述上主架1、下主架300之间还设置有另一个柜台中间体单元200a,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a位于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的左侧。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a与上面所论述的柜台中间体单元200的结构类似,同样具有一个所述收纳空间28。这样,在所述上主架1、下主架300之间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收纳空间28。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实验室用工作柜台100的储物空间,提高实用性,还可以在所述上主架1、下主架300之间的左、右两边形成所述类框状支撑机构,让所述工作台面板4的左右两边都能够得到基本一致的支撑,整体提高所述工作柜台100的平稳性。
如图2、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工作柜台100还包括抽屉500,所述抽屉500具有内抽斗5,所述内抽斗5设置在所述收纳空间28中。所述内抽斗5的数量可以按照设计需要设置1个或2个、3个等一个以上都是可以的。所述内抽斗5具有用非金属耐腐蚀板制造的前、后、左、右侧壁体(501、502、503、504)和底板体504,所述前、后、左、右侧壁体(501、502、503、504)和底板体504之间通过粘结连接。这样,相对于全部使用金属材料的抽屉500相对比,采用非金属耐腐蚀板制造的内抽斗5能够大大提高耐腐蚀性能,不会出现因所述内抽斗5腐蚀而污染所述内抽斗5内的实验器材。
所述抽屉500还具设置在所述内抽斗5外侧的金属外侧板51及装饰面板52。所述金属外侧板51包括有呈板状的外侧板主体511以及从所述外侧板主体511的上部向外方向延伸出来的折弯边512,所述外侧板主体511与所述折弯边512一体成型,通过所述折弯边512在所述金属外侧板51的上部形成有呈槽状的握持槽513。这样人手可以通过所述握持槽513把控所述金属外侧板51,从而能够便捷地抽动所述抽屉500。所述外侧板主体511的高度大于所述内抽斗5的高度并位于所述内抽斗5的前侧壁体501的外侧从而遮盖在所述内抽斗5的外侧,所述外侧板主体511与所述内抽斗5的前侧壁体501之间通过螺丝或卡接、粘结连接起来。所述装饰面板52连接在所述外侧板主体511的外侧并位于所述折弯边512的下方,所述装饰面板52的外表面与所述折弯边512的外表面具有不同颜色的外饰层。所述金属外侧板51和所述装饰面板52是两个不同的构件尽管它们之间可能是可拆卸或不可撤销地连接在一起,为此可以在组装前将所述金属外侧板51与所述装饰面板52分别加工成不同造型、颜色的构件,当他们组装后利用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搭配出不同的外观质感、颜色等效果的抽屉500。为此该结构可以为灵活地调整所述内抽斗5外侧的金属外侧板51及装饰面板52的造型、颜色甚至材料本身进而为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美观需求提供基础性结构条件。
所述装饰面板52的制造材料可以脱离所述金属外侧板51的限制而具有多种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面板52是钣金件,具有外侧饰面521和从所述外侧饰面521向内折弯的内折边522,所述装饰面板52通过所述内折边522和螺丝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侧板主体511上。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面板52还可以通过所述内折边522焊接在所述外侧板主体511。这样,所述装饰面板52是具有空腔的壳状钣金件,具有一定厚度。当所述述装饰面板52连接在所述外侧板主体511的外侧时,所述装饰面板52犹豫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装饰板连接在所述外侧板主体511的外侧,而让整个抽屉500的外表面更显饱满和厚实。而所述装饰面板52采用壳状结构能够大大减少耗材量,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金属板材制造的所述装饰面板52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所以一般会在所述装饰面板52上涂抹防腐涂层。又或者,所述装饰面板52采用非金属耐腐蚀板制造。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装饰面板52是非金属耐腐蚀板并卡接、粘结或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外侧板主体511上。其中,所述非金属耐腐蚀板,是指理化板、陶瓷板等具有比较高耐腐蚀、防火性能并适合于实验室使用标准的非金属工业板材。
为了进一步优化所述抽屉500的造型,下面还对所述折弯边512和所述装饰面板52的外观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1和图13所示,所述折弯边512的左右两边外侧具有倒角(5121、5122),所述倒角(5121、5122)的斜边长度L是所述折弯边512相对于所述外侧板主体511向外突出的高度H的1.5倍以上。这样,在所述折弯边512的左右两边外侧形成相对明显的倒角(5121、5122),强化所述折弯边512的立体感和灵动感,使所述折弯边512不至于过于呆板。另外,通过所述倒角(5121、5122)对所述折弯边512的左右两边的外形进行修饰,除了能够产生上述良好的外观效果外,还可以通过所述倒角(5121、5122)形成向内缩进的避让区,避免使用者的肢体轻易地碰撞到所述折弯边512的左右两边而被刮伤。而且,所述倒角(5121、5122)还能够强化所述折弯边512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维持原来的外观形状而不容易变形。
如图11和图13所示,所述装饰面板52的左右两边外侧具有倒角(561、5212),所述折弯边512上的倒角角度与所述装饰面板52上的倒角角度基本相同。这样同样地,在所述装饰面板52的左右两边外侧也形成相对明显的倒角,强化所述装饰面板52的立体感和灵动感。还可以通过所述倒角形成向内缩进的避让区,避免使用者的肢体轻易地碰撞到所述装饰面板52的左右两边而被刮伤。而且,所述倒角(561、5212)还能够强化所述装饰面板52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维持原来的外观形状而不容易变形。另外,所述折弯边512上的倒角角度与所述装饰面板52上的倒角角度基本相同的外观结构特点使所述折弯边512与所述装饰面板52具有更为协调的外观风格。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面板52的外侧面与所述折弯边512的外侧面5121基本持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面板52的外侧面为所述外侧饰面521。这样,从侧面看,所述装饰面板52和所述折弯边512具有基本一致的纵向宽度(厚度)W,从而营造所述装饰面板52与所述金属外侧板51组成一块具有一定厚度的厚实板体的外观效果,所述装饰面板52与所述金属外侧板51浑然一体,让整个抽屉500的外表面显得非常简洁而厚实。另外,所述折弯边512的外侧面不会由于凸出所述装饰面板52的外侧面而容易地刮划而伤害使用者。另外,所述装饰面板52的左右两边与所述外侧板主体511的左右两边平齐。所述装饰面板52的下侧边与所述外侧板主体511的下侧边平齐。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握持槽513的槽口可以是朝向上开设的,所述装饰面板52直接顶靠在所述折弯边512的下边缘。又或者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握持槽513的槽口朝下布置,所述装饰面板52的上边缘与形成所述握持槽513的所述折弯边512的下边缘之间预留有能够让手指伸入到所述握持槽513中的避让手指间隙53。这样,既能避免所述握持槽513积尘,也能借助所述避让手指间隙53让手指能够便捷地伸入到所述握持槽513中把控所述抽屉500,此时还可以利用所述避让手指间隙53在整个抽屉500的外表面形成一个装饰性的凹槽,让抽屉500的外表面不会那么呆板相反显得灵动,让所述折弯边512在所述避让手指间隙53的上方形成一个有别于所述装饰面板52的不同颜色的装饰性窄彩带。在所述握持槽513的左右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端部堵头(图中未画出)。这样,借助所述堵头封堵所述握持槽513的左右两端端部,能够避免尖锐的所述握持槽513的左右两端端部刮划而伤害使用者,而且让整个抽屉500的外表面显得饱满。
所述上主架1、下主架300分别与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200a)的支撑侧板之间的支撑连接结构类似,下面着重论述所述上主架1、下主架300与所述柜台中间体单元200的支撑侧板之间的支撑连接结构。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分别站立在所述下纵向梁(31、32)之上而且顶在所述上纵向梁(15、16)之下,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站立在所述下横向梁33之上而且顶在所述上横向梁12之下。其中,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站立在所述下纵向梁(31、32)之上,可以解读为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沿所述下纵向梁(31、32)的纵向延伸方向布置并叠置在所述下纵向梁(31、32)之上,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和所述下纵向梁(31、32)在纵向上具有相当大面积的叠置支承区。另外,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顶在所述上纵向梁(15、16)之下,可以解读为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沿所述上纵向梁(15、16)的纵向延伸方向布置并叠置在所述上纵向梁(15、16)之下,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和所述上纵向梁(15、16)在纵向上具有相当大面积的叠置支承区。综上,所述上纵向梁(15、16)与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所述下纵向梁(31、32)与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之间形成有相当大面积的纵向布置的叠置支承区。在所述叠置支承区内,所述上纵向梁(15、16)的每一区域基本上都能够靠置在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上而得到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的支撑,而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的每一区域亦能够基本上靠置在所述下纵向梁(31、32)上而得到所述下纵向梁(31、32)的支撑,从而所述上纵向梁(15、16)能够把所承受的所述工作台面板4的自重力与摆放在所述工作台面板4上的物品的重力的下压合力相对均衡地传递到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上,并经由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相对均衡地传递到所述下纵向梁(31、32)上。此时在所述叠置支承区内,不论是所述上纵向梁(15、16)、纵向支撑侧板(2、2a)和下纵向梁(31、32)所承受的都为相对均衡的下压合力,避免或减少所述下压合力的分布不均而导致所述上纵向梁(15、16)、纵向支撑侧板(2、2a)或下纵向梁(31、32)的局部区域受力过大而出现明显的破坏性的扭曲变形,而影响所述工作台的整体稳定性。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站立在所述下横向梁33之上而且顶在所述上横向梁12之下,同样可以取得上述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位于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上端部的所述板包边25b与所述上主架1的上横向梁12之间还通过连接件117连接起来。所述连接件117为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穿过所述上横向梁12连接到所述板包边25b上。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117还可以为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部分片体通过紧固件锁紧在所述板包边25b上,另一部分片体通过紧固件锁紧到所对应的所述上横向梁12上。这样,借助所述连接件117在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与所述上横向梁12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通过所述连接关系对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进行定位,稳固地顶在所述上主架1的上横向梁12之下。另外,所述横向支撑侧板2b通过所述板包边25b与所述连接件117形成连接关系,如此所述板包边25b成为所述支撑侧板2b的芯板21b的辅助定位器,所述连接件117并不需要连接到所述芯板21b上才能对所述芯板21b进行定位,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所述连接件117的连接对所述芯板21b的损坏。其次,金属材质的所述板包边25b相对所述非金属耐腐蚀板加工成的芯板21b具有更理想的韧性和结构强度,当所述连接件117为螺钉、铆钉等紧固件拧紧在所述板包边25b上时,所述板包边25b不会出现明显的裂隙、碎裂等缺陷而削弱其自身的结构强度,所述板包边25b能够与所述连接件117之间形成稳定的强连接关系。同样地,所述纵向支撑侧板(2、2a)上端部的所述板包边(25、25a)与所述上主架1的上纵向梁(15、16)之间也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为了使得所述支撑侧板(2、2a、2b)能够稳固地站立在所述下主架300的下横向梁(3a、33)和下纵向梁(31、32a)之上,位于所述支撑侧板(2、2a、2b)下端部的所述板包边(24、24a、24b)与所述下主架300之间同样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

Claims (10)

1.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包括有纵横连接并分别呈型材状的下纵向梁和下横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架在整体上呈框状,所述下横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的前边外侧、后边外侧位置的前下横向梁和后下横向梁;所述下纵向梁至少包括有位于所述下主架的左边外侧、右边外侧位置的左下纵向梁和右下纵向梁以及设置在所述左下纵向梁与右下纵向梁之间并横向分隔布置的两个中间下纵向梁,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下横向梁和所述后下横向梁之间,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之间的位置没有布置所述前下横向梁而成为横向空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和所述前下横向梁是梯形梁;从横截面看,所述梯形梁包括有上、下分置并横向延伸的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以及位于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之间并左右分置的左支撑框壁和右支撑框壁,所述上水平框壁和下水平框壁大致相互平行布置并且所述上水平框壁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下水平框壁的水平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横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转角衔接部位通过第二塑料转角过渡接头衔接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横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左下纵向梁或右下纵向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横向梁位于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之间并且它们呈エ字型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下纵向梁、右下纵向梁上分别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后下横向梁的左右两端的第三连接塞头,所述后下横向梁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三连接塞头的第三容纳腔,所述后下横向梁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三容纳腔分别套接在左、右布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塞头上并且它们之间紧固连接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塞头通过螺丝连接到所述左下纵向梁或右下纵向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横向梁或后下横向梁上连接有对应于所述中间下纵向梁的前端或后端的第四连接塞头,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第四连接塞头的第四容纳腔,所述中间下纵向梁的前端或后端通过所述第四容纳腔套接在所述第四连接塞头上并且它们之间紧固连接起来,所述第四连接塞头通过螺丝连接到所述前下横向梁或后下横向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下纵向梁与所述前下横向梁之间的转角衔接部位通过第三塑料转角过渡接头衔接起来。
CN201820961650.6U 2018-06-21 2018-06-21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Active CN208554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1650.6U CN208554295U (zh) 2018-06-21 2018-06-21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1650.6U CN208554295U (zh) 2018-06-21 2018-06-21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4295U true CN208554295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1650.6U Active CN208554295U (zh) 2018-06-21 2018-06-21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4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6476A (zh) * 2018-06-21 2018-10-12 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6476A (zh) * 2018-06-21 2018-10-12 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4779B (zh) 一种幕墙明隐框连接附框、幕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8554295U (zh)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CN207144264U (zh) 一种幕墙龙骨框架
CN208679216U (zh)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上主架
CN208679217U (zh) 新型结构的实验室用工作柜台
CN208786458U (zh) 抽屉及应用所述抽屉的实验室台柜
CN110185197A (zh) 一种墙板框架、模块化墙板及其组装方法
CN108722520A (zh) 抽屉及应用所述抽屉的实验室台柜
CN108636476A (zh)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下主架
CN208679218U (zh) 柜台中间体单元及应用所述中间单元的实验室用工作柜台
CN108671974A (zh)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上主架
CN108671975A (zh) 新型结构的实验室用工作柜台
CN205302877U (zh) 一种快装组合式展览板
CN2904797Y (zh) 折叠式组合柜
CN110886453A (zh) 一种可置物的卡槽式集成墙板
CN206337686U (zh) 一种幕墙明隐框连接附框及其幕墙系统
CN207846945U (zh) 护墙板框架及铝木护墙板
CN208633740U (zh) 一种装饰条芯板模块化趟门组装结构
CN205988175U (zh) 一种屏风
CN207419791U (zh) 一种新型建筑幕墙结构
CN105996561A (zh) 储物床
CN220523001U (zh) 一种展示柜转角骨架结构
CN203885021U (zh) 铝合金钢架套件
CN217680810U (zh) 一种箱式钢结构集成房屋
CN209241754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木质礼品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