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2954U - 弹力带健身衣 - Google Patents

弹力带健身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2954U
CN208552954U CN201821141565.1U CN201821141565U CN208552954U CN 208552954 U CN208552954 U CN 208552954U CN 201821141565 U CN201821141565 U CN 201821141565U CN 208552954 U CN208552954 U CN 208552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band
elastic
leg
fixing bel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15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 Ruiheng
Original Assignee
Lai Rui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 Ruiheng filed Critical Lai Ruiheng
Priority to CN2018211415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2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2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29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力带健身衣,包括腿部锻炼结构,该腿部锻炼结构包括腿部固定带、足部固定带和两根第一弹力带;所述腿部固定带为长条形,其两端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腿部固定带的两端通过该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腿部固定带紧密套设于腿部;所述足部固定带包括底托,和连接在该底托两端的连接带,所述底托用于包覆足跟部和足弓部,两根所述连接带上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二连接件,两根所述连接带通过该第二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足部固定带紧密套设于足部;所述第一弹力带的长度可调,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腿部固定带和足部固定带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骑行或行走时,增强对腿部肌肉的锻炼效果。

Description

弹力带健身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力带健身衣。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有的人选择通过晨跑或夜跑的方式进行锻炼,而有的人则选择去健身房利用各种健身器械进行定向锻炼,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人们抽出整块时间去锻炼身体,这对于普通上班族和在读的学生而言,受限于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但是,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在读学生,在其平时的生活中,均有大量的行走动作或骑行动作,如果能在其行走或骑行的过程中,对其腿部肌肉进行加强锻炼,既不耽误时间还可以起到健身作用。
此外,对于现有的健身器械,如臂力棒、哑铃等,其重量较重,不便于携带,且针对的锻炼部位较为单一,因此,我们亟需设计一款健身器械,其便于携带,同时能够实现对全身肌肉的锻炼,且锻炼地点并不局限于健身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力带健身衣,以在骑行或行走时,增强对腿部肌肉的锻炼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力带健身衣,包括腿部锻炼结构,该腿部锻炼结构包括腿部固定带、足部固定带和两根第一弹力带;所述腿部固定带为长条形,其两端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腿部固定带的两端通过该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腿部固定带紧密套设于腿部;所述足部固定带包括底托,和连接在该底托两端的连接带,所述底托用于包覆足跟部和足弓部,两根所述连接带上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二连接件,两根所述连接带通过该第二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足部固定带紧密套设于足部;所述第一弹力带的长度可调,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腿部固定带和足部固定带上,使得两根所述第一弹力带分设于腿部两侧,且在腿部处于伸直状态时,该第一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腿部固定带绑缚于大腿上,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使得腿部固定带紧密贴合在大腿外周,然后将足部固定带套设于足部,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使得足部固定带与足部紧密贴合,使得底托包覆在足跟部和足弓部的底部,最后将第一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腿部固定带和足部固定带连接,并调节第一弹力带的长度以适合使用者的腿长,该第一弹力带的长度需保证使用者在腿部弯曲时,第一弹力带处于自由状态,在腿部伸直时,第一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即使用者的腿部在由弯曲到伸直过程中,需要克服第一弹力带施加在使用者腿部的拉力;当使用者穿戴上腿部锻炼结构后,可以增强走/跑时对大腿的锻炼,适用于日常锻炼只有上下班或者上下学的上班族和学生,以保证其日常锻炼程度,或适用于有强化锻炼需求的运动员等;此外,在穿戴腿部腿部锻炼结构骑单车时,可以增强骑单车对大腿的锻炼。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带健身衣还包括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该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包括背心和两根长度可调的第二弹力带,该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的前部或背部;两根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心的左、右肩部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腿上的腿部固定带活动连接;当所述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的前部时,在背部处于伸直状态时,该第二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当所述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背部时,在背部向前弯曲时,该第二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在将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前部时,在使用者进行仰卧起坐锻炼时,第二弹力带施加于使用者肩部和腿部之间的拉力可以帮助使用者顺利坐起,使其锻炼所需运动量减小,提高单次锻炼次数,适用于锻炼能力不足者;在将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背部时,在使用者进行仰卧起坐锻炼时,第二弹力带施加在使用者背部和腿部之间的拉力会增强仰卧起坐的锻炼效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带健身衣还包括手臂锻炼结构,该手臂锻炼结构包括手臂固定带、手套和两根第三弹力带;所述手臂固定带为长条形,其两端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三连接件,所述手臂固定带的两端通过该第三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手臂固定带紧密套设于手臂上;所述第三弹力带的长度可调,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手臂固定带和手套上,且在手臂处于伸直状态时,该第三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手臂固定带紧密套设在使用者的大臂上,通过调节第三弹力带的长度以适应使用者自身的胳膊长度,使得第三弹力带的长度可以保证,在使用者的胳膊从弯曲状态到伸直状态时,第三弹力带可以向使用者的大臂和手部之施加一定的拉力,从而起到锻炼手臂肌肉的作用,例如在进行俯卧撑或拳击时,佩戴手臂锻炼结构可以增强手臂机构的锻炼效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带健身衣还包括肩部锻炼结构,该肩部锻炼结构包括两根第四弹力带,两根所述第四弹力带的一端分别与左、右腿上的腿部固定带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右手上的手套活动连接;所述第四弹力带的长度可调,在手臂由下至上摆动时,该第四弹力带由自由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肩部锻炼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得使用者在双手从身体两侧向外打开至平直状态时,第四弹力带可以不断向使用者的双手施加拉力,则使用者在打开双手时,需要不断克服第四弹力带的拉力,从而增强对肩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同时还可以对小臂肌肉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带健身衣还包括背部锻炼结构,该背部锻炼结构包括第五弹力带;所述背心的背部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容纳腔,所述第五弹力带穿设在该容纳腔中,且所述第五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从容纳腔的两侧伸出并分别与左、右手上的手套活动连接。使用者在双手水平展开于身体两侧的状态作双手抱胸的运动,可以带动第五弹力带拉伸,此时,使用者的双手会受到第五弹力带的反作用力,提高了使用者双手抱胸动作的难度,从而增强了对背部肌肉的锻炼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五弹力带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弹力部和分设于该第一弹力部两侧的第二弹力部,且所述第一弹力部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力部的劲度系数,使得第二弹力部可以很好地包裹使用者的肘部。
优选地,所述背部锻炼结构还包括隔板,该隔板穿设在所述容纳腔中,且该隔板位于所述背心和第五弹力带之间;所述隔板呈弧形,该隔板的中部与背部紧密贴合,该隔板的两端向远离背部的方向逐渐弯曲;所述隔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隔板设于第五弹力带和背心之间,可以将第五弹力带的作用力均匀分布于使用者的背部,使得使用者的背部受力均匀;此外,由于隔板由弹性材料制成,该隔板的两端可以在第五弹力带的作用下,向使用者的背部弯曲,从而隔板和第五弹力带可以形成叠加的弹力;因为背部肌肉一般较强,所以可能出现第五弹力带完全拉伸而背肌得不到完全锻炼的情况(市面上的弹簧背力器就有这种问题),所以在第五弹力带完全拉伸时会由隔板提供弹力达到完全锻炼背肌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五弹力带的一侧为内凹的弧面,第五弹力带可以与该弧面紧密贴合,防止在使用中出现第五弹力带滑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腿部锻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足部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臂锻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和肩部锻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部锻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板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挂环与挂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腿部固定带;2-足部固定带;3-第一弹力带;4-手臂固定带;5-手套;6-第三弹力带;7-背心;8-第二弹力带;9-第四弹力带;10-第五弹力带;11-隔板;12-挂钩;13-挂环;
201-底托;202-连接带;701-容纳腔;702-暗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弹力带健身衣,包括腿部锻炼结构,该腿部锻炼结构具体包括腿部固定带1、足部固定带2和两根第一弹力带3,其中,腿部固定带1为长条形,其两端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一连接件,腿部固定带1的两端通过该第一连接件(图中未示出)相互连接,使得腿部固定带1紧密套设于腿部;足部固定带2包括底托201,和连接在该底托201两端的连接带202,底托201用于包覆足跟部和足弓部,两根连接带202上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二连接件,两根连接带202通过该第二连接件(图中为示出)相互连接,使得足部固定带2紧密套设于足部;第一弹力带3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腿部固定带1和足部固定带2上,使得两根第一弹力带3分设于腿部两侧。
在佩戴腿部锻炼结构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调节腿部固定带1和足部固定带2的松紧,以适配使用者的身材,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魔术贴,以便于使用者佩戴;在穿戴后,当使用者的腿部由弯曲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时,第一弹力带3由自由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从而当使用者穿戴腿部锻炼结构时,可以增强走/跑时对大腿的锻炼,适用于日常锻炼只有上下班或者上下学的上班族和学生,以保证其日常锻炼程度,或适用于有强化锻炼需求的运动员等;在穿戴腿部腿部锻炼结构骑单车时,可以增强骑单车对大腿的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底托201可以同时包覆足跟部和足弓部,则在走或跑时,第一弹力带3的拉力作用于足跟部,当骑单车时,第一弹力带3的拉力作用于足弓部,以防止足部非正常受力。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弹力带健身衣还包括手臂锻炼结构,该手臂锻炼结构包括手臂固定带4、手套5和两根第三弹力带6,其中,手臂固定带4为长条形,其两端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三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手臂固定带4的两端通过该第三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手臂固定带4紧密套设于手臂上;第三弹力带6的长度可调,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手臂固定带4和手套5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连接件也为魔术贴,在佩戴时,使用者可以调节魔术贴的松紧使得手臂固定带4紧密贴合于手臂上,手套5为市面上常见的健身用防磨手套,其手腕部同样设有魔术贴,以适配不同身材的使用者,在此对手套5的结构不做赘述。在佩戴后,当使用者的胳膊从弯曲状态到伸直状态时,第三弹力带6由自由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拉伸状态的第三弹力带6可以向使用者的大臂和手部之施加一定的拉力,从而起到锻炼手臂肌肉的作用,例如在进行俯卧撑或拳击时,佩戴手臂锻炼结构可以增强手臂机构的锻炼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弹力带健身衣还包括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和肩部锻炼结构,其中,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包括背心7和两根长度可调的第二弹力带8;两根第二弹力带8的一端分别与背心的左、右肩部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腿上的腿部固定带1活动连接(此时,使用者需双腿佩戴上述腿部固定带1);图4中的第二弹力带8设于背心7的背部,当使用者的背部向前弯曲时,该第二弹力带8处于拉伸状态,则在使用者进行仰卧起坐锻炼时,第二弹力带8施加在使用者背部和腿部之间的拉力会增强仰卧起坐的锻炼效果;在实际中,还可以将第二弹力带8连接于背心7的前部,在背部处于伸直状态时,该第二弹力带8处于拉伸状态,则在使用者进行仰卧起坐锻炼时,第二弹力带8施加于使用者肩部和腿部之间的拉力可以帮助使用者顺利坐起,使其锻炼所需运动量减小,提高单次锻炼次数,适用于锻炼能力不足者。因此,在实际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将第二弹力带8连接于背部或前部,并相应地调节第二弹力带8的松紧状态。
上述肩部锻炼结构包括两根第四弹力带9,两根第四弹力带9的一端分别与左、右腿上的腿部固定带1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右手上的手套5活动连接;上述第四弹力带9的长度可调,在手臂由下至上摆动时,该第四弹力带9由自由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以向使用者的双手施加拉力,则使用者在打开双手时,需要不断克服第四弹力带9的拉力,从而增强对肩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同时还可以对小臂肌肉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弹力带健身衣还包括背部锻炼结构,该背部锻炼结构包括第五弹力带10;在上述背心7的背部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容纳腔701,该容纳腔701由一矩形布料与背心7的背部围成,该矩形布料的底部与背心7缝合,顶部通过暗扣702与背心7活动连接,上述第五弹力带10穿设在该容纳腔701中,第五弹力带10的两端分别从容纳腔的两侧伸出并分别与左、右手上的手套5活动连接。使用者在双手水平展开于身体两侧的状态(图中所示状态)作双手抱胸的运动,可以带动第五弹力带10拉伸,此时,使用者的双手会受到第五弹力带10的反作用力,提高了使用者双手抱胸动作的难度,从而增强了对背部肌肉的锻炼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五弹力带10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弹力部和分设于该第一弹力部两侧的第二弹力部,且第一弹力部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力部的劲度系数,本实施例中,第一弹力部和第二弹力部采用不同材质制成,并将三者缝合在一起,其中,第一弹力部可以参考市面上常见的弹力带的材料,第二弹力部可以参考市面上常见的在健身时包裹在腿部的护腿材料,以上两种材料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参考图6,上述背部锻炼结构还包括隔板11,该隔板11穿设在容纳腔701中,且该隔板11位于背心7和第五弹力带10之间;隔板11呈弧形,该隔板11的中部与背部紧密贴合(图6中向外凸出的一侧贴于背部),该隔板11的两端向远离背部的方向逐渐弯曲。本实施例中,隔板11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其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弹性塑料制成,或者采用公开号为CN10782815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记载的弹性塑料材质制成;隔板11设于第五弹力带10和背心7之间,可以将第五弹力带10的作用力均匀分布于使用者的背部,使得使用者的背部受力均匀;此外,由于隔板11由弹性材料制成,该隔板11的两端可以在第五弹力带10的作用下,向使用者的背部弯曲,从而隔板11和第五弹力带10可以形成叠加的弹力;因为背部肌肉一般较强,所以可能出现第五弹力带10完全拉伸而背肌得不到完全锻炼的情况(市面上的弹簧背力器就有这种问题),所以在第五弹力带10完全拉伸时会由隔板11提供弹力达到完全锻炼背肌的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图7,上述隔板11靠近第五弹力带10的一侧为内凹的弧面(图中的右侧),第五弹力带10可以与该弧面紧密贴合,防止在使用中出现第五弹力带10滑脱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锻炼结构均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组合使用,如图4所示即为组合使用的情况,在实际中,可根据使用者的健身需求而随意组合,在此不一一列举。在组合时,手套5、腿部固定带1和背心7可以根据情况应用于多种锻炼结构中,如手套5可应用于手臂锻炼结构、背部锻炼结构和肩部锻炼结构中,腿部固定带1可应用于腿部锻炼结构、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和肩部锻炼结构中,背心7可应用于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和背部锻炼结构中。
由于本实施例的弹力带健身衣可以随意组合,则使用者在购买时,也可以选择购买局部锻炼结构,也可以整套购买,降低了使用者的健身成本。
本实施例中,通过腿部固定带1、足部固定带2、手臂固定带4、手套5和背心7固定于使用者身体的不同部位,再使用弹力带连接在以上几者之间,以起到锻炼效果,在弹力带拉伸时,腿部固定带1和手臂固定带4会与使用者皮肤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可以克服弹力带的拉力,从而避免腿部固定带1和手臂固定带4发生滑动,以保证锻炼效果。
本实施例中,以下几者的连接方式均相同:1)第一弹力带3与腿部固定带1、足部固定带2的连接方式;2)第二弹力带8与背心7、腿部固定带1的连接方式;3)第三弹力带6与手臂固定带4、手套5的连接方式;4)第四弹力带9与腿部固定带1、手套5的连接方式;5)以及第五弹力带10与手套5的连接方式。参考图8,以上五者均通过挂钩12和挂环13实现活动连接,其中挂钩12设于第一弹力带3、第二弹力带8、第三弹力带6、第四弹力带9和第五弹力带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挂环13设于腿部固定带1、足部固定带2、背心7、手臂固定带4和手套5上;其中,为了便于手套5和腿部固定带1可适用于多种结构,其上需要设置多个挂环13,如手套5和腿部固定带1上均需设置4个挂环13,而背心7的左、右肩部既可各设置一个挂环13也可各设置两个挂环13,只要能满足背心7的前部和背部均能连接第二弹力带8即可。
具体地,上述挂钩12可采用现有的钥匙扣等结构,或者采用公告号为CN2017751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挂钩结构,只要能实现稳固的活动连接即可。
此外,参考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弹力带3、第二弹力带8、第三弹力带6和第四弹力带9均包括一个弹性材料(如尼龙)制成的拉伸部和一个非弹性材料(如皮革)制成的固定部,其中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拉伸部的端部设置有针扣,拉伸部和固定部通过该针扣和通孔的插接实现可拆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与现有的皮带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在拉伸时,只有拉伸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固定部则不产生形变,从而可以保证针扣和通孔的连接可靠,也可以防止固定部因通孔受力变形而出现撕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包括腿部锻炼结构,该腿部锻炼结构包括:
腿部固定带、足部固定带和两根第一弹力带;
所述腿部固定带为长条形,其两端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腿部固定带的两端通过该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腿部固定带紧密套设于腿部;
所述足部固定带包括底托,和连接在该底托两端的连接带,所述底托用于包覆足跟部和足弓部,两根所述连接带上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二连接件,两根所述连接带通过该第二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足部固定带紧密套设于足部;
所述第一弹力带的长度可调,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腿部固定带和足部固定带上,使得两根所述第一弹力带分设于腿部两侧,且在腿部处于伸直状态时,该第一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该仰卧起坐辅助锻炼结构包括背心和两根长度可调的第二弹力带,该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的前部或背部;
两根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心的左、右肩部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腿上的腿部固定带活动连接;
当所述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的前部时,在背部处于伸直状态时,该第二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
当所述第二弹力带设于背心背部时,在背部向前弯曲时,该第二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手臂锻炼结构,该手臂锻炼结构包括手臂固定带、手套和两根第三弹力带;
所述手臂固定带为长条形,其两端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三连接件,所述手臂固定带的两端通过该第三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所述手臂固定带紧密套设于手臂上;
所述第三弹力带的长度可调,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手臂固定带和手套上,且在手臂处于伸直状态时,该第三弹力带处于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肩部锻炼结构,该肩部锻炼结构包括两根第四弹力带,两根所述第四弹力带的一端分别与左、右腿上的腿部固定带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右手上的手套活动连接;
所述第四弹力带的长度可调,在手臂由下至上摆动时,该第四弹力带由自由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背部锻炼结构,该背部锻炼结构包括第五弹力带;
所述背心的背部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容纳腔,所述第五弹力带穿设在该容纳腔中,且所述第五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从容纳腔的两侧伸出并分别与左、右手上的手套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力带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弹力部和分设于该第一弹力部两侧的第二弹力部,且所述第一弹力部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力部的劲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锻炼结构还包括隔板,该隔板穿设在所述容纳腔中,且该隔板位于所述背心和第五弹力带之间;
所述隔板呈弧形,该隔板的中部与背部紧密贴合,该隔板的两端向远离背部的方向逐渐弯曲;
所述隔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力带健身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五弹力带的一侧为内凹的弧面。
CN201821141565.1U 2018-07-18 2018-07-18 弹力带健身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2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1565.1U CN208552954U (zh) 2018-07-18 2018-07-18 弹力带健身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1565.1U CN208552954U (zh) 2018-07-18 2018-07-18 弹力带健身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2954U true CN208552954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15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2954U (zh) 2018-07-18 2018-07-18 弹力带健身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29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2014A (zh) * 2019-05-21 2019-08-09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一种人器一体式智能肌肉训练器
CN111054028A (zh) * 2019-10-14 2020-04-24 张朔严 一种学生专用骑行时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2014A (zh) * 2019-05-21 2019-08-09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一种人器一体式智能肌肉训练器
CN111054028A (zh) * 2019-10-14 2020-04-24 张朔严 一种学生专用骑行时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0042A (en) Energy expenditure garment
US6656097B2 (en) Exercise ki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20170246493A1 (en) Muscular exercise equipment
US20070135279A1 (en) Resistance garments
US20100075819A1 (en) Training tool
US10857415B2 (en) Multifunctional therapeutic workout enhancement brace
US20100197470A1 (en) Exercise Grip Device
US20170291058A1 (en) Multifaceted exercise system
US20100064413A1 (en) Exercise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US20140171275A1 (en) Bench press exercise training apparatus
US20140179497A1 (en) Neutral bias resistance device
US5628714A (en) Twin cuff weight training apparatus
RU2302274C1 (ru) Комплек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мышц и шлем, жилет, пояс, перчатка, ложемент для предплечья, ложемент для голени, ложемент для стопы,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ног
CN208552954U (zh) 弹力带健身衣
US20150031508A1 (en) Multifaceted linear training device
US6244994B1 (en) Method of exercising the upper body by tension and torsion
US20100285938A1 (en) Therapeutic body strap
US10625109B1 (en) Isotonic/isometric portable/wearable exerciser with movable/rotatable straps and exercise method
KR100606336B1 (ko) 다목적 운동기구
CN111714822A (zh) 一种可穿戴式步行手臂运动装置
KR20100001151U (ko) 근력강화 운동기구
KR20060057980A (ko) 의류용 고탄력 밴드를 이용한 하체근지구력 강화기구
KR20230002020U (ko) 고무벨트를 이용한 운동기구
US10213637B1 (en) Wearable and detachable exercise accessory
RU281239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пловцов и способ тренировки пловц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указа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