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1916U -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1916U
CN208551916U CN201721116478.6U CN201721116478U CN208551916U CN 208551916 U CN208551916 U CN 208551916U CN 201721116478 U CN201721116478 U CN 201721116478U CN 208551916 U CN208551916 U CN 208551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rniquet
shaft
plate
ratchet
paw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64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164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1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1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19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包括紧带器和止血带,紧带器包括U型架,U型架的底面上设有用于使止血带穿过的条型孔,U型架内设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卷盘,止血带可拆卸的固定在卷盘上,转轴的一端贯穿U型架且固定连接有棘轮,U型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环形架上沿其周侧设有弧形孔,弧形孔内滑动连接有推块,推块位于环形架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棘爪,环形架的内壁上设有止回棘爪,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与棘轮相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比现有技术的止血带具有速度快、束紧有力、压迫均匀、自锁止以及束紧结实的优点,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快速有效安全的进行止血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伤的处理中,快速止血是治疗的基础和前提,合理、有效、快速的止血操作能够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也能大大减缓和阻止患者伤害的继续。
在外伤止血操作中,止血带是最为常用,且最为有效的止血工具。主要依靠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达到止血的目的,广泛应用于四肢动脉的大出血。在具体的操作中,止血带的结扎操作是关键,只有快速的对上臂/大腿实施有效的束紧和压迫,才能够减少患者的血液流失,实现止血目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要过紧和过久的扎束,否则会对患肢造成继发伤害。
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如果要扎束的又快又松紧适度,仅仅依靠医护人员手部的力量和操作是很难完成的。且现有的止血装置都无法辅助医护人员快速扎束且松紧适当。现有技术常用的止血带主要包括卡带式止血带、布条式止血带、橡胶管止血带、气囊止血带。其中,橡胶管止血带、卡带式止血带和气囊止血带均存在束紧力度较小的问题,对于大出血的作用不明显。布条式止血带由于其束紧效果好而仍然应用最为广泛,然而操作一般需要借助杆状硬物配合,如笔、木棍等,才能够束紧,然而,转动拧紧操作时,位于硬棍下方的表皮在布条的拧转中被挤压和拧皱,且在固定后持续收到拧结的硌压,很容易挤破表皮造成新的伤口。同时,使用硬棍拧紧后,还要将硬棍扎住并打结,这种缠绕在硬棍上的结扣很容易松开,而且硬棍的两端也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故现有技术亟需一种能够扎束又快又紧,且束紧均匀、安全有效的止血装置,来配合医护人员的外伤止血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它比现有技术的止血带具有速度快、束紧有力、压迫均匀、自锁止以及束紧结实的优点,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快速有效安全的进行止血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包括紧带器和止血带,所述紧带器包括U型架,所述U 型架的底面上设有用于使止血带穿过的条型孔,所述U型架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卷盘,所述止血带可拆卸的固定在卷盘上,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U型架且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U型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所述环形架与转轴同轴心设置,所述环形架上沿其周侧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内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位于环形架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棘爪,所述环形架的内壁上设有止回棘爪,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与棘轮相配合使用。
所述U型架包括拱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帽板,所述转轴与第二侧板相邻的一端设置于轴套内且与轴套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与第二侧板相邻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外端与帽板的里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用于使转轴贯穿的通孔,所述环形架设置于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环形架的内壁上设有挡板,当所述棘轮与挡板相接触时,所述止回棘爪和主动棘爪均能够与棘轮咬合,且棘轮与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止回棘爪及主动棘爪的厚度。
所述推块包括滑块、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所述滑块设置于弧形孔内且与弧形孔滑动连接,所述上弧形板与滑块顶端连接,所述下弧形板与滑块底端连接,所述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均为与环形架同轴心的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上设有推把,所述下弧形板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板,所述主动棘爪安装于固定板的内侧。
所述卷盘包括3~6个板架,所述板架环绕转轴周侧环形阵列分布,至少一个所述板架的边缘处设有用于使止血带穿过的穿带孔。
所述止血带为一次性医疗用品。
所述条型孔为两个且并列设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采用能够拆卸的止血带和紧带器,将止血带绕过大腿/上臂的合适位置后(在下方加垫纱布垫),将止血带的两端穿过U型架底面的条型孔,并固定在卷盘上,通过反复推动推块,即可使得转轴在同一方向上的不断转动,带动卷盘将止血带快速的缠绕在卷盘上,从而使扎束在大腿/上臂上的止血带圈不断缩小,到达能够有效压迫的松紧度后,停止推动推块,紧带器即可自行对止血带进行锁止,使其固定为合适的扎束力度,完成压迫止血操作。
通过使用本装置,利用上述扎束方法进行扎束,相比现有技术的止血带具有速度快、束紧有力、压迫均匀、自锁止以及束紧结实的优点:
首先,卷盘对止血带的卷收,相比使用硬棍止血带的绞紧,速度显然大大提高,能够快速的收紧止血带完成扎束。
其次,通过止回棘爪对棘轮止动,阻止转轴回转,完成对止血带的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相比在硬棍上进行结扣等现有技术,自锁定速度块,而且锁止效果好,避免松开。
再有,本装置通过U型架和止血带压迫在大腿/上臂,能够较好的适应生理曲线,不存在拧结等凹凸,对表皮的压迫均匀,不造成皮肤的挤伤、硌伤等继发伤害。
此外,通过反复推动推块进行旋紧,束紧过程均匀而易于控制,便于医务人员随时掌握和终止束紧,有利于增加患肢束紧的合理性,提高医护水平。
由于在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时,需要对患肢结扎较紧才能有效止血。故应当在束紧0.5~1小时后,放松2~3min,放松时要注意松开止血带要慢,避免患肢末梢血管血压徒增而受损。虽然可以采用剪断等方式进行松开和重扎,但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方案,本装置优选采用摁压棘轮,使转轴缩入通孔,棘轮与止回棘爪以及主动棘爪分离,从而解除对转轴的锁止,可通过保持按住棘轮、卷盘等方法使转轴慢慢回转松开,实现对束紧处的放松。操作快速方便,方便对结扎的松紧控制。
所述止血带优选为一次性的医疗用品,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公共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架一侧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图3紧带器的A-A剖面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止血带;2、U型架;3、条型孔;4、转轴;5、板架;6、棘轮;7、环形架;8、弧形孔;9、推块;10、主动棘爪;11、止回棘爪;12、底板; 13、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轴套;16、帽板;17、压缩弹簧;18、挡板;19、穿带孔;20、上弧形板;21、下弧形板;22、推把;23、固定板; 2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外伤止血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紧带器和止血带1,止血带1配套有多条,通过止血带1与紧带器的配合,实现快速的束紧。所述紧带器包括U型架2,所述U型架2的底面上设有用于使止血带1穿过的条型孔 3,止血带1的两端自条型孔3穿入U型架2内,从而暴露在U型架2下方的止血带1就成为闭合的环形,通过U型架2和止血带1压迫在大腿/上臂,能够较好的适应生理曲线,不存在拧结等凹凸,对表皮的压迫均匀,不造成皮肤的挤伤、硌伤等继发伤害。所述U型架2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设有卷盘,所述止血带1可拆卸的固定在卷盘上,通过转轴4转动,带动卷盘将止血带1快速的缠绕在卷盘上,从而使扎束在大腿/上臂上的止血带1圈不断缩小,实现止血带1的束紧,松开时使转轴4反方向转动,即可松开束紧。卷盘对止血带1的卷收,相比使用硬棍止血带1的绞紧,速度显然大大提高,能够快速的收紧止血带1完成扎束。所述转轴4的一端贯穿U型架2且固定连接有棘轮6,所述U型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7,所述环形架7 与转轴4同轴心设置,本装置通过环形架7,将传动零部件、较尖的组件都覆盖在内,不暴露在外,不会戳伤患者,用在四肢上非常安全。所述环形架7上沿其周侧设有弧形孔8,所述弧形孔8内滑动连接有推块9,推块9在弧形孔8 内可以往复滑行,由于弧形孔8是沿着环形架7的圆周设置的,同时环形架7 又与转轴4同轴心,也就是推块9的滑动行程是与转轴4同轴心的圆弧形,所述推块9位于环形架7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棘爪10,通过向下推动推块9,推块9以转轴4的圆心为圆心转动一定弧度,带动主动棘爪10向下驱动棘轮6 转动一定角度,推块9到达弧形孔8底部时,再使其自底端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反复向下-向上的推动推块9使其沿着弧形孔8往复运行,从而驱动棘轮6转动,进而带动转轴4转动。所述环形架7的内壁上设有止回棘爪11,使转轴4 的转动方向限定为一个方向,束紧后自动阻止其回转和松开,起到自动锁止的作用。这种固定方式相比在硬棍上进行结扣等现有技术,自锁定速度块,而且锁止效果好,避免松开。所述主动棘爪10和止回棘爪11均与棘轮6相配合使用。
由于在使用止血带1进行止血时,需要对患肢结扎较紧才能有效止血。故应当在束紧0.5~1小时后,放松2~3min,而现有的止血带1扎紧后,需要解开打结才能松开,打结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拉紧,经常难以解开,一旦发生患肢因为供血不畅引起不良症状需要快速松开,就容易因为无法顺利解开绳结而延误,加重伤害。此外,在放松时要注意松开止血带1要慢,避免患肢末梢血管血压徒增而受损。而现有的止血带1松一旦剪断、或解开打结,其止血带1束紧的力度立刻大幅降低或消失,很容易引发上述血管问题。故现有的止血带1 在松开操作中非常不安全。所述U型架2包括拱形的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所述第二侧板14上设有轴套15,所述轴套15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帽板16,所述转轴4与第二侧板14相邻的一端设置于轴套15内且与轴套15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4与第二侧板14相邻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缩弹簧17,所述压缩弹簧17的外端与帽板16的里侧连接,将转轴4推向第二侧板14,压缩弹簧17受力长度缩短,转轴4就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向轴套15内插入一定距离。所述第一侧板13上设有用于使转轴4贯穿的通孔,所述环形架7设置于第一侧板13的外侧,所述环形架7的内壁上设有挡板18,通过挡板18可以在棘轮6一侧将其挡住避免其向外移动,结合当所述棘轮6与挡板18相接触时,所述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均能够与棘轮6咬合,故压缩弹簧17将转轴4向棘轮6一端顶出,并将棘轮6压迫在挡板18的内侧,通过挡板18将其挡住,从而通过压缩弹簧 17和挡板18的配合使棘轮6的周侧能够与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的周侧的位置相重合(即棘轮6、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的外侧侧面相重合),从而实现咬合。实现使转轴4止回和转动。所述棘轮6与第一侧板13之间的距离大于止回棘爪11及主动棘爪10的厚度,使棘轮6被推向第一侧板13上时,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的周侧能够与棘轮6的侧面错开。从而无法咬合,即松开棘轮6使其自由转动。具体用法为,当需要松开扎束时,压下棘轮6使棘轮6与棘爪错开后,继续压住棘轮6,通过手的摩擦力控制使得转轴4回转的速度放慢,使卷盘慢慢的回转而放开止血带1,从而能够使扎束力慢慢的减小。当需要复位时,将推块9放到弧形孔8的底部使主动棘爪10自然垂下,拨动止回棘爪11使其尖端向着棘轮6的齿牙抬起,松开棘轮6使其在压缩弹簧17 的作用下自然复位,抵在挡板18处,再将推块9抬至弧形孔8的顶部,即完成棘轮6部分的止动配合。
所述推块9包括滑块、上弧形板20和下弧形板21,所述滑块设置于弧形孔8内且与弧形孔8滑动连接,所述上弧形板20与滑块顶端连接,所述下弧形板21与滑块底端连接,所述上弧形板20和下弧形板21均为与环形架7同轴心的弧形板,从而使推块9的滑动轨迹是以转轴4的圆心为圆心的圆弧,所述上弧形板20上设有推把22,方便施力,所述下弧形板21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板23,所述主动棘爪10安装于固定板23的内侧。结构简洁,易于加工,结合环形架7,能够将棘轮6、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的配合暴露出来,方便用手拨动棘爪、按压棘轮6等的操作。且使较尖的零部件都覆盖在环形架7 内,提高整个装置得安全性。
为了便于操作,卷收有力可靠,所述卷盘包括3~6个板架5,板架5具有较好的支撑能力,能够适宜缠绕力度较大的止血带1。此外,优选3~4个板架 5,从而使板架5既能够形成周长较大的卷盘,板架5之间的空隙较大,方便进行止血带1的固定和穿过操作。所述板架5环绕转轴4周侧环形阵列分布,通过板架5的外侧对止血带1进行缠绕和卷收,卷收的效率相比细棍有显著提高。至少一个所述板架5的边缘处设有用于使止血带1穿过的穿带孔19。便于将止血带1穿过,进行系扣等方法的固定。
为了保证卫生安全,所述止血带1为一次性医疗用品。保证治疗时使用的止血带1的卫生干净,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使止血带1的束紧更加条理,所述条型孔3为两个且并列设置。止血带1的两端自不同的条型孔3穿入,且卷绕时通过各自不同的条型孔3卷收,卷绕的更加整齐,避免止血带1之间互相缠绕。
实施例:一种外伤止血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紧带器和止血带1,所述止血带 1为一次性医疗用品。且止血带1是棉质织带且以卷为单位配套有2卷,使用时根据预计长度剪断为适当长度的一条,配合紧带器束紧使用。所述紧带器包括U型架2,所述U型架2包括拱形的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设有用于使止血带1穿过的条型孔3,所述条型孔3为两个且并列设置。所述底板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所述U型架2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之间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设有卷盘,所述卷盘包括4个板架5,所述板架5环绕转轴4周侧环形阵列分布,其中一个所述板架5的边缘处设有用于使止血带1穿过的穿带孔19。将止血带1的两端自下而上的穿入穿带孔19 后,再穿过穿带孔19并打结固定,所述第一侧板13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4 的一端贯穿通孔,且转轴4设置于通孔外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棘轮6,所述第一侧板13的外侧设有环形架7,所述环形架7与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环形架7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止回棘爪11,所述环形架7上沿其周侧设有弧形孔8,所述弧形孔8的弧度与通孔也为同轴心设置,所述弧形孔8的顶端位于环形架7的顶部,且所述弧形孔8的弧度为120度。所述弧形孔8内滑动连接有推块9,所述推块9包括滑块、上弧形板20和下弧形板21,所述滑块设置于弧形孔8内且与弧形孔8滑动连接,所述上弧形板20与滑块顶端连接,所述下弧形板21与滑块底端连接,所述上弧形板20和下弧形板21均为与环形架7同轴心的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20上设有推把22,所述下弧形板21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内侧转动连接的安装有主动棘爪10,所述主动棘爪10和止回棘爪11均与棘轮6相配合使用。所述环形架7的底部设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位于环形架7的外侧开口处,所述挡板18的里侧设有球冠形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能够在卡槽内滚动的滚珠24,所述滚珠24 的内端自卡槽的开口暴露在外部,当所述棘轮6在压缩弹簧17的顶力作用下与挡板18相接触时,所述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的外侧侧面与棘轮6的外侧侧面在同一平面上,且当向内按压棘轮6使其贴近第一侧板13上时,所述棘轮6的外侧侧面在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的内侧且无重合。所述第二侧板 14上设有轴套15,所述轴套15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帽板16,所述转轴4与第二侧板14相邻的一端设置于轴套15内且与轴套15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4 与第二侧板14相邻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缩弹簧17,所述压缩弹簧17的外端与帽板16的里侧连接。

Claims (6)

1.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带器和止血带(1),所述紧带器包括U型架(2),所述U型架(2)的底面上设有用于使止血带(1)穿过的条型孔(3),所述U型架(2)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设有卷盘,所述止血带(1)可拆卸的固定在卷盘上,所述转轴(4)的一端贯穿U型架(2)且固定连接有棘轮(6),所述U型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7),所述环形架(7)与转轴(4)同轴心设置,所述环形架(7)上沿其周侧设有弧形孔(8),所述弧形孔(8)内滑动连接有推块(9),所述推块(9)位于环形架(7)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棘爪(10),所述环形架(7)的内壁上设有止回棘爪(11),所述主动棘爪(10)和止回棘爪(11)均与棘轮(6)相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2)包括拱形的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所述第二侧板(14)上设有轴套(15),所述轴套(15)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帽板(16),所述转轴(4)与第二侧板(14)相邻的一端设置于轴套(15)内且与轴套(15)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4)与第二侧板(14)相邻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缩弹簧(17),所述压缩弹簧(17)的外端与帽板(16)的里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3)上设有用于使转轴(4)贯穿的通孔,所述环形架(7)设置于第一侧板(13)的外侧,所述环形架(7)的内壁上设有挡板(18),当所述棘轮(6)与挡板(18)相接触时,所述止回棘爪(11)和主动棘爪(10)均能够与棘轮(6)咬合,且棘轮(6)与第一侧板(13)之间的距离大于止回棘爪(11)及主动棘爪(10)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9)包括滑块、上弧形板(20)和下弧形板(21),所述滑块设置于弧形孔(8)内且与弧形孔(8)滑动连接,所述上弧形板(20)与滑块顶端连接,所述下弧形板(21)与滑块底端连接,所述上弧形板(20)和下弧形板(21)均为与环形架(7)同轴心的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20)上设有推把(22),所述下弧形板(21)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板(23),所述主动棘爪(10)安装于固定板(23)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盘包括3~6个板架(5),所述板架(5)环绕转轴(4)周侧环形阵列分布,至少一个所述板架(5)的边缘处设有用于使止血带(1)穿过的穿带孔(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1)为一次性医疗用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伤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型孔(3)为两个且并列设置。
CN201721116478.6U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1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6478.6U CN208551916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6478.6U CN208551916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1916U true CN208551916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647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1916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191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0741A (zh) * 2019-03-18 2019-05-10 王崇宝 间歇性空气压迫血管瘤治疗器
CN110623700A (zh) * 2019-11-06 2019-12-31 汪曜荣 一种便于拉紧固定的止血带
CN111450360A (zh) * 2020-04-10 2020-07-28 吉林大学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
CN113476101A (zh) * 2021-08-16 2021-10-08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军事训练紧急救治用肝门血流阻断器
CN114146271A (zh) * 2021-09-14 2022-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急诊科护理专用便捷式输氧装置
CN110623700B (zh) * 2019-11-06 2024-06-04 汪曜荣 一种便于拉紧固定的止血带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0741A (zh) * 2019-03-18 2019-05-10 王崇宝 间歇性空气压迫血管瘤治疗器
CN109730741B (zh) * 2019-03-18 2023-04-25 王崇宝 间歇性空气压迫血管瘤治疗器
CN110623700A (zh) * 2019-11-06 2019-12-31 汪曜荣 一种便于拉紧固定的止血带
CN110623700B (zh) * 2019-11-06 2024-06-04 汪曜荣 一种便于拉紧固定的止血带
CN111450360A (zh) * 2020-04-10 2020-07-28 吉林大学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
CN111450360B (zh) * 2020-04-10 2021-12-17 吉林大学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
CN113476101A (zh) * 2021-08-16 2021-10-08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军事训练紧急救治用肝门血流阻断器
CN113476101B (zh) * 2021-08-16 2023-02-21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军事训练紧急救治用肝门血流阻断器
CN114146271A (zh) * 2021-09-14 2022-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急诊科护理专用便捷式输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51916U (zh) 一种外伤止血装置
CN201205292Y (zh) 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US8915942B2 (en) Skin wound closure apparatus
US9924949B2 (en) Vascular compression apparatus, pad and method of use
US6833001B1 (en) Controllable tourniquet
CN202537581U (zh) 一种肱动脉止血压迫装置
CN210811321U (zh) 肱动脉压迫止血器
CN110575219A (zh) 一种动脉固定及压迫装置及方法
CN210249967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指压支架
CN110101424A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1612658U (zh) 桡动脉穿刺点减压式止血压迫器
CN204410906U (zh) 一种股动脉定点止血器
CN205758645U (zh) 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
CN213525906U (zh) 一种可快速包扎伤口的止血绷带
CN201223422Y (zh) 腕动脉血管旋压止血带
CN209301219U (zh) 一种介入手术用辅助器械
CN210205570U (zh) 一种用于尿道损伤的尿道牵引固定装置
CN215960110U (zh)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带
RU176573U1 (ru) Зубчато-ременной кровоостанавливающий турникет
CN213588708U (zh) 一种内瘘绑带
CN202960639U (zh) 单手、可重复使用套扎器
CN208243590U (zh) 桡动脉血管加压型止血器
CN207755327U (zh) 一种医用护理扎带
CN216652389U (zh) 一种方便调节松紧的内瘘绑带
CN111513795A (zh) 一种急诊科用快速止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