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1291U - 咖啡机 - Google Patents

咖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1291U
CN208551291U CN201721535908.8U CN201721535908U CN208551291U CN 208551291 U CN208551291 U CN 208551291U CN 201721535908 U CN201721535908 U CN 201721535908U CN 208551291 U CN208551291 U CN 208551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ns
beans chamber
chamber
branch pipe
coffe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359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揭勤辉
彭定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359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1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1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1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咖啡机,包括主体、上磨盘、下磨盘以及粉道;主体内形成有容豆腔以及位于容豆腔下方且与磨豆腔连通的磨豆腔,粉道与磨豆腔连通,上磨盘和下磨盘均设置于磨豆腔中,咖啡机还包括设置于主体上的热源以及连通热源与容豆腔的气管,热源通过气管用于为容豆腔的内部加热;下磨盘的周面上布置有多个叶片,以当叶片随下磨盘转动时,磨豆腔内形成负压以使流经容豆腔的热气流对磨豆腔和粉道进行烘干。本实用新型利用叶片转动不仅能够将所磨出的豆粉快速送入冲泡组件,而且与热源配合对咖啡机内咖啡豆和豆粉所经过的腔室和粉道具有清洗、高温烘干以及消毒杀菌作用,提高了咖啡机的卫生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咖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咖啡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磨豆咖啡机在冲泡咖啡后腔体内有湿气和积水,造成下一次工作时磨豆不完全,甚至出现磨湿豆以及粘豆现象,甚至导致腔体内豆粉排不出,整机可能工作异常,严重时造成电机损毁,且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606563Y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咖啡研磨机的导流散热装置,该装置内设置导流散热机构以及一散热风扇,从而使机座内得以构成散热气流的导流路径以便于排出腔体内的湿气。然而,该装置由于增设了风扇,一方面增加了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风扇与磨豆机构的运行不会自动的同步,需要单独控制风扇的运行,从而给操作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对咖啡豆或者豆粉所经过的腔室和通道进行高温热烘干、杀菌的咖啡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咖啡机,包括主体、上磨盘、下磨盘以及粉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容豆腔以及位于所述容豆腔下方且与所述容豆腔连通的磨豆腔,所述粉道与所述磨豆腔连通,所述上磨盘和所述下磨盘均设置于所述磨豆腔中,所述咖啡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热源以及连通所述热源与所述容豆腔的气管,所述热源通过所述气管用于为所述容豆腔的内部加热;
所述下磨盘的周面上布置有多个叶片,以当所述叶片随所述下磨盘转动时,所述磨豆腔内形成负压以使流经所述容豆腔的热气流对所述磨豆腔和粉道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磨盘上设置叶片不仅能够将所磨出的豆粉快速送入冲泡组件,而且与热源配合对咖啡机内咖啡豆和豆粉所经过的腔室和粉道具有清洗和高温烘干作用,提高了咖啡机的卫生安全性能。
优选地,所述咖啡机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和加热管,所述水箱与所述容豆腔通过进水管连接,用于为所述容豆腔供水;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用于对进入所述进水管内的水加热。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加热管中,加热管将流经其内的水进行加热,然后,经加热管加热的水通过另一段进水管流入容豆腔中,并经过容豆腔、粉道然后进入冲泡组件对豆粉进行冲泡。加热管对流动的水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水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气管远离所述容豆腔的一端形成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上均设置单向阀,所述第一支管与热源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水箱连通,其中:
当经所述加热管加热的水进入所述容豆腔时,所述第一支管上的单向阀关闭而所述第二支管上的单向阀打开;当所述容豆腔中没有水进入时,所述第二支管上的单向阀关闭而所述第一支管上的单向阀打开。在对咖啡豆的研磨阶段和对腔室的清洗阶段,经加热管加热的热水进入容豆腔中所产生的蒸汽依次经过气管、第二支管而进入水箱中,从而对蒸汽进行回收利用;清洗完腔室后,供水组件不再为容豆腔供水,此时,第二支管关闭,而第一支管打开,热源将热量通过第一支管内的空气传导至容豆腔,该热量对容豆腔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使被加热的气流对其所流经腔室和通道进行高温烘干。
优选地,所述热源为所述加热管,所述第一支管贴附于所述加热管上,或者所述第一支管盘绕于所述加热管的外壁。利用加热管作为热源使得加热管所散发的热量得到回收利用。
优选地,所述热源为装设在所述主体上的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的内部形成有加热腔,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加热腔连通。单独设置加热体作为热源,加热体产生的热量高,对腔室和通道的烘干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管上的单向阀和所述第二支管上的单向阀均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板状阀门,当经所述加热管加热的水进入所述容豆腔时,所述容豆腔中所产生的蒸汽迫使所述第一支管上的板状阀门关闭并迫使所述第二支管上的板状阀门打开;当所述容豆腔中没有蒸汽产生时,所述磨豆腔所产生的负压使得所述第二支管上的板状阀门打开并迫使所述第一支管上的板状阀门关闭。通过选用板状阀门作为单向阀,可利用咖啡机所处的运行阶段而使两个支管处于符合该运行阶段的开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磨豆腔的上方设置有豆箱,所述豆箱内部形成所述容豆腔;所述豆箱通过开设于其底部的通孔与所述磨豆腔连通,所述豆箱的上端口扣设有顶盖。容豆腔和磨豆腔分别由豆箱和内筒内部形成,从而方便利用加热管内的热水以及外部水源对容豆腔和磨豆腔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顶盖包括覆盖于主体上部的盖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底部的插套,所述插套插接于豆箱的上端口中,所述顶盖上形成有自盖体外部延伸至插套内壁且与所述容豆腔连通的进水孔和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位于插套内壁的一端朝下;所述进水孔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排气孔与气管连接。将进水孔和排气孔设置于顶盖上的好处是:可将顶盖的开闭状态与进水孔和排气孔的通断状态相关联,从而使顶盖在打开后,切断进水孔和排气孔,防止气管中的蒸汽和进水管中的热水烫伤用户。
优选地,所述咖啡机还包括冲泡组件,所述冲泡组件包括粉篮、扣合于所述粉篮上的粉篮盖;所述粉道由导管形成,所述导管穿过所述粉篮盖伸入至所述粉篮中。粉篮盖能够有效防止进入粉篮中的豆粉外溢。
优选地,所述容豆腔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在任何状态下,利用热源对腔室和通道进行烘干时,关闭开关阀,使得进水管中的流体(该流体可能是从水箱中流出的水、水蒸气或者冷空气)无法进入容豆腔,从而有效的截断了进水管,使得热源在咖啡机所处的任何状态下对腔室和通道进行充分有效烘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磨盘上设置叶片不仅能够将所磨出的豆粉快速送入冲泡组件,而且对咖啡机内咖啡豆和豆粉所经过的腔室和粉道具有清洗和风干作用,提高了咖啡机的卫生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热源为加热管);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热源为加热体);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中顶盖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中顶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豆箱;11-容豆腔;12-通孔;13-顶盖;20-内筒;21-磨豆腔;23-下磨盘;231-叶片;24-上磨盘;25-电机;30-冲泡组件;31-粉篮;32-粉篮盖;40-导管;41-粉道;42-密封减震垫;51-水箱;52-加热管;53-进水管;54-加热体;541-加热腔;55-进水孔;56-盖体;57-插套;60-气管;61-第一支管;62-第二支管;63-管套;64-排气孔;71-第一单向阀;72-第二单向阀;73-开关阀;100-主体;101-底盘;102-控制按钮;103-电源开关;200-咖啡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咖啡机,该咖啡机用于将咖啡豆磨成豆粉并将豆粉冲泡成咖啡。该咖啡机包括主体100、上磨盘24、下磨盘23、粉道41、冲泡组件30、动力组件、供水组件、热源以及气管60。其中,主体100内部靠上的位置形成有容豆腔11和磨豆腔21,且磨豆腔21位于容豆腔11的下方并与容豆腔11连通,容豆腔11用于容置咖啡豆,并且位于容豆腔11底部的咖啡豆不断落入磨豆腔21中;上磨盘24和下磨盘23设置在磨豆腔21中,下磨盘23的外周面上均布多个叶片231;动力组件设置于下磨盘23的下方,该动力组件包括电机25和支架,支架用于将电机25固定在主体100上,电机25的输出轴直接或者通过传动件伸入至磨豆腔21中与下磨盘23固定连接,通过电机25驱动下磨盘23而使下磨盘23与上磨盘24相对转动以将落入磨豆腔21中的咖啡豆磨成豆粉;冲泡组件30通过粉道41与磨豆腔21连通,磨豆腔21中豆粉通过粉道41进入冲泡组件30;供水组件用于向容豆腔11中供水,供入容豆腔11中的水经磨豆腔21、粉道41流入冲泡组件30中以通过对豆粉进行冲泡而制成咖啡;热源通过气管60与容豆腔11连通,从而使热源能够择机的通过气管60为容豆腔11中的空气加热。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磨盘23的外周面上设置了叶片231以及增设了用于为容豆腔11加热的热源,如图3和图4所示,当下磨盘23与上磨盘24研磨咖啡豆时,叶片231随下磨盘23转动而将豆粉以较大的离心力甩入粉道41中,从而有效防止大量豆粉堆积在磨豆腔21中;当下磨盘23与上磨盘24配合研磨完所有咖啡豆而磨豆腔21形成空腔后,叶片231随下磨盘23高速转动而使磨豆腔21内形成负压,磨豆腔21中的负压使得与磨豆腔21连通的粉道41和容豆腔11内产生气流,而此时,通过使气管60打开而使热源为经过容豆腔11的气流加热以使气流形成热气流,该热气流依次经过容豆腔11、磨豆腔21和粉道41而对容豆腔11、磨豆腔21和粉道41进行高温烘干,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将咖啡豆制成咖啡后,咖啡豆和豆粉所经过的腔室和通道,例如,容豆腔11、磨豆腔21和粉道41,保持清洁、干燥,使咖啡机的内部腔室和通道能够始终维持在产品最初的使用状态,大大改善磨冲、冲泡性能,长期使用干净卫生,安全放心。
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在下磨盘23上设置叶片231的好处还在于:当两个磨盘已经将所有咖啡豆磨成豆粉,且磨豆腔21中的豆粉大部分已经通过粉道41进入冲泡组件30时,供水组件继续向磨豆腔21供水一段时间,此时,叶片231随下磨盘23转动而使供水组件所供入磨豆腔21的水产生较大离心力而对磨豆腔21进行清洗(清洗一段时间后,供水组件停止供水,下磨盘23继续转动从而完成如上文所述的对腔室和通道的高温烘干),从而使磨豆腔21中残存的豆粉冲入粉道41,并经粉道41进入冲泡组件30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磨盘23上设置叶片231不仅能够将所磨出的豆粉快速送入冲泡组件30,而且与热源配合对咖啡机内咖啡豆和豆粉所经过的腔室和粉道41具有清洗和高温烘干作用,提高了咖啡机的卫生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并结合图5所示,供水组件包括水箱51和加热管52,水箱51与容豆腔11通过进水管53连接。具体地,水箱51的底部与加热管52的一端通过一段进水管53连接,容豆腔11与加热管之间通过另一段进水管53连接,如此,水箱51中的水通过进水管53进入加热管52中,加热管52将流经其内的水进行加热,然后,经加热管52加热的水通过另一段进水管53流入容豆腔11中,并经过容豆腔11进入磨豆腔21而与所磨出的豆粉进行混合。
当经加热管52加热后的热水进入磨豆腔21中时,热水会在容豆腔11中产生蒸汽,为防止蒸汽扩散至大气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气管60远离容豆腔11的一端形成两个支管路,即,第一支管61和第二支管62;第一支管61和第二支管62上均设置单向阀,第一支管61与热源连接,第二支管62与水箱51连通。并且使两个单向阀的开闭时机设置成:当经加热管52加热的热水进入容豆腔11时,使第一支管61上的单向阀关闭而第二支管62上的单向阀打开;当没有水进入容豆腔11中时,使第二支管62上的单向阀关闭而第一支管61上的单向阀打开。如此,在对咖啡豆的研磨阶段和对腔室的清洗阶段,经加热管52加热的热水进入容豆腔11中所产生的蒸汽依次经过气管60、第二支管62而进入水箱51中,从而对蒸汽进行回收利用;清洗完腔室后,供水组件不再为容豆腔11供水,此时,第二支管62关闭,而第一支管61打开,热源将热量通过第一支管61内的空气传导至容豆腔11,该热量对容豆腔11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使被加热的气流对其所流经腔室和通道进行烘干。优选地,为增加第一支管61的支撑刚度以防止第一支管61通过较长的路径与热源连接时而发生变形,在第一支管61上套设有管套63,主体100通过如支撑杆之类的部件与管套63固定连接,如此,第一支管61通过管套63便固定在主体100上,有效防止了其自身的变形。
用于向容豆腔11中传递热量的热源类型和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用于为水加热的加热管52可以作为向容豆腔11传递热量的热源。当加热管52选用为热源时,可通过使第一支管61并排的贴附于加热管52上的方式或者直接使第一支管61部分的缠绕于加热管52上的方式将加热管52所散发的热量通过第一支管61传递至容豆腔11中;再例如,如图6所示,将固定在主体100上的加热体54作为热源,该加热体54内部形成空腔,空腔中设置加热芯,若选用加热体54作为热源,可使第一支管61的端部与加热体54内的加热腔541连通,从而使加热体54通过第一支管61将热量传递给容豆腔11。
第一支管61和第二支管62上的单向阀的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选用电磁阀作为单向阀,如此,第一支管61和第二支管62的通断的时机可通过电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管61上的第一单向阀71和第二支管62上的第二单向阀72均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板状阀门,具体地,在第一支管61中靠近热源的位置设置一个环形的止挡台面,该止挡台面背向热源,橡胶材料制成的板状阀门设置于止挡台面处,从而使得板面阀门通过朝远离热源的方向枢转可使第一支管61打开,并通过抵靠在止挡台面上而使第一支管61关闭;类似地,在第二支管62中靠近水箱51的位置也设置一个环形的止挡台面,而该止挡台面朝向水箱51,橡胶材料制成的板状阀门设置在该止挡台面处,从而使得板状阀门通过朝水箱51方向枢转而使第二支管62打开,而通过抵靠在该止挡台面上而使第二支管62关闭。如此,在对咖啡进行冲泡阶段和对腔室的清洗阶段,容豆腔11中的蒸汽经过气管60进入第一支管61和第二支管62后,迫使第一支管61内的板状阀门关闭而同时迫使第二支管62内的板状阀门打开,从而使蒸汽进入水箱51;而在对腔室和通道进行风干的阶段,在磨豆腔21中所形成的负压使得气管60、第一支管61和第二支管62内也均形成负压,该负压使得第一支管61中的板状阀门打开,而使第二支管62中的板状阀门关闭,从而使热源中的热量扩散至容豆腔11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用板状阀门作为单向阀,可利用咖啡机所处的运行阶段而使两个支管处于符合该运行阶段的开闭状态。
容豆腔11和磨豆腔21可直接由开设于主体100内部的腔室形成,然而,为了使咖啡机具有较好的可清洗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主体100中可拆卸的装设豆箱10,豆箱10的内部形成容豆腔11,豆箱10的下方可拆卸的装设有内筒20,该内筒20的上端与豆箱10的下端对接,筒体内形成磨豆腔21,豆箱10通过开设于其底部的通孔12与磨豆腔21连通,且豆箱10的上端口扣设有顶盖13,顶盖13与豆箱10的上端口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从而使得顶盖13与豆箱10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容豆腔11和磨豆腔21分别由豆箱10和内筒20内部形成,从而方便利用加热管52加热后的热水以及外部水源对容豆腔11和磨豆腔21进行清洗。
顶盖13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顶盖13包括覆盖于主体100上部的盖体56以及设置于盖体56底部的插套57,该插套57插接于豆箱10的上端口中,顶盖13上形成有自盖体56外部延伸至插套57内壁的进水孔55和排气孔64,且排气孔64位于插套57内壁的一端朝下,且进入孔与进水管53连接,排气孔64与气管60连接。如此,经加热管52加热的热水通过进水孔55进入容豆腔11中,而产生的蒸汽通过排气孔64进入气管60中。将进水孔55和排气孔64设置于顶盖13上的好处是:可将顶盖13的开闭状态与进水孔55和排气孔64的通断状态相关联,从而使顶盖13在打开后,切断进水孔55和排气孔64,防止气管60中的蒸汽和进水管53中的热水烫伤用户。优选地,在插套57与豆箱10的上端口之间设置密封圈,以使顶盖13与豆箱10实现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容豆腔10与加热管52之间的进水管53上设置开关阀73,如,电磁开关阀。如此,在任何状态下,利用热源对腔室和通道进行烘干时,关闭开关阀73,使得进水管53中的流体(该流体可能是从水箱51中流出的水、水蒸气或者冷空气)无法进入容豆腔11,从而有效的截断了进水管53,使得热源在咖啡机所处的任何状态下对腔室和通道进行充分有效烘干。
冲泡组件30的结构和类型可以有多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咖啡机的冲泡组件30包括用于冲泡和过滤咖啡的粉篮31、扣合于粉篮31上的粉篮盖32;粉道41由导管40形成,导管40穿过粉篮盖32伸入至粉篮31中,在主体100的底部设置底盘101,该底盘101与粉篮31相对的位置通过放置咖啡容器200(例如,咖啡杯)来承接在粉篮31中冲泡好的咖啡。在导管40与粉篮盖32的结合处装设密封减震垫42,该密封减震垫42一方面能够防止咖啡外溢,另一方面,能够阻断电机25运行所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粉篮31。
应该说明的是:
1、上文所述的进水管53、气管60以及导管40等管类部件可以均为一体形成的管,也可以由多个短管和管接头以及管接套连接形成,特别是对于具有弯曲路径的管,例如,气管60和进水管53,其可通过多个短管与不同弯折角度的管接头对接以符合管的路径要求。
2、主体100可通过设置电源开关103来控制咖啡机与电源的通断,可通过设置控制按钮102来控制电机25、加热管52或加热体54的运行。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咖啡机,包括主体、上磨盘、下磨盘以及粉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容豆腔以及位于所述容豆腔下方且与所述容豆腔连通的磨豆腔,所述粉道与所述磨豆腔连通,所述上磨盘和所述下磨盘均设置于所述磨豆腔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咖啡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热源以及连通所述热源与所述容豆腔的气管,所述热源通过所述气管用于为所述容豆腔的内部加热;
所述下磨盘的周面上布置有多个叶片,以当所述叶片随所述下磨盘转动时,所述磨豆腔内形成负压以使流经所述容豆腔的热气流对所述磨豆腔和粉道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机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和加热管,所述水箱与所述容豆腔通过进水管连接,用于为所述容豆腔供水;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用于对进入所述进水管内的水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远离所述容豆腔的一端形成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上均设置单向阀,所述第一支管与热源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水箱连通,其中:
当经所述加热管加热的水进入所述容豆腔时,所述第一支管上的单向阀关闭而所述第二支管上的单向阀打开;当所述容豆腔中没有水进入时,所述第二支管上的单向阀关闭而所述第一支管上的单向阀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所述加热管,所述第一支管贴附于所述加热管上,或者所述第一支管盘绕于所述加热管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装设在所述主体上的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的内部形成有加热腔,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上的单向阀和所述第二支管上的单向阀均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板状阀门,当经所述加热管加热的水进入所述容豆腔时,所述容豆腔中所产生的蒸汽迫使所述第一支管上的板状阀门关闭并迫使所述第二支管上的板状阀门打开;当所述容豆腔中没有蒸汽产生时,所述磨豆腔所产生的负压使得所述第二支管上的板状阀门打开并迫使所述第一支管上的板状阀门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豆腔的上方设置有豆箱,所述豆箱内部形成所述容豆腔;所述豆箱通过开设于其底部的通孔与所述磨豆腔连通,所述豆箱的上端口扣设有顶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覆盖于主体上部的盖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底部的插套,所述插套插接于豆箱的上端口中,所述顶盖上形成有自盖体外部延伸至插套内壁且与所述容豆腔连通的进水孔和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位于插套内壁的一端朝下;所述进水孔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排气孔与气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机还包括冲泡组件,所述冲泡组件包括粉篮、扣合于所述粉篮上的粉篮盖;所述粉道由导管形成,所述导管穿过所述粉篮盖伸入至所述粉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豆腔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CN201721535908.8U 2017-11-14 2017-11-14 咖啡机 Active CN208551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35908.8U CN208551291U (zh) 2017-11-14 2017-11-14 咖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35908.8U CN208551291U (zh) 2017-11-14 2017-11-14 咖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1291U true CN208551291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35908.8U Active CN208551291U (zh) 2017-11-14 2017-11-14 咖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12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9126A (zh) * 2017-11-14 2018-02-09 广东百晟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咖啡机
CN111685587A (zh) * 2019-03-13 2020-09-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箱导风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9126A (zh) * 2017-11-14 2018-02-09 广东百晟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咖啡机
CN111685587A (zh) * 2019-03-13 2020-09-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箱导风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51291U (zh) 咖啡机
CN109803567A (zh) 用于烹调食物的自主装置及相应方法
US8528465B2 (en) Coffee machine
CA2470730A1 (en) An electric automatic-drip coffee maker with grinder
CN206560295U (zh) 蒸汽蒸煮锅附件和包括该蒸汽蒸煮锅附件的电蒸汽蒸煮锅
KR20120068844A (ko) 쾌속 압력 해제 기능을 구비한 전기압력솥
GB2456372A (en) Full-automatic Drip Coffee Maker with Coffee Bean Grinder
CN105310540B (zh) 一种自动注入热水的智能料理机
CN209436924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107669126A (zh) 咖啡机
CN106073538A (zh) 一种具有蒸汽加热功能的食品料理机
CN106308568A (zh) 一种顶吹热风式空气炸锅
WO2018148954A1 (zh) 搅拌料理机
CN206213882U (zh) 一种泡茶机
CN204580972U (zh) 一种空气翻炸锅
ATE243969T1 (de) Kaffeemaschine
CN205697422U (zh) 一种蒸汽加热、消毒的食物搅拌装置
CN107126092B (zh) 一种带自动清洗功能的咖啡机
CN203328525U (zh) 一种自动磨豆压力式冲泡机
CN208524688U (zh) 用于蒸烘和混合食品以及将物件消毒的设备
TWM318395U (en) Bean-grinding, coffee-making machine
TWM610520U (zh) 咖啡豆烘焙機及其烘焙裝置
CN211155241U (zh) 煮茶壶的上水连接组件及其上水系统
TWM499071U (zh) 直立便攜式咖啡豆烘焙機
CN206295287U (zh) 一种具有蒸汽加热功能的食品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