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0351U - 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0351U
CN208550351U CN201820853663.1U CN201820853663U CN208550351U CN 208550351 U CN208550351 U CN 208550351U CN 201820853663 U CN201820853663 U CN 201820853663U CN 208550351 U CN208550351 U CN 208550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hell
interior bottle
bottle
contain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36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锦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t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t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t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t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36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0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0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03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容器包含内瓶、外壳,及套接件。所述内瓶具有内壁面,及界定出瓶口的端部。所述外壳用于容置所述内瓶,并与所述内瓶共同界定出介于所述内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断热空间,且所述外壳包括壳底壁及自所述壳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壳侧壁。所述套接件包括与所述外壳的壳侧壁连接的外环壁、靠抵于所述内瓶的内壁面的内环壁,及连接于所述外环壁与所述内环壁的连接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瓶与外壳间隔出断热空间,增加保温或隔热效果,并在内瓶形成与套接件相配合的端部,当套接件装设于内瓶与外壳时,除了不需再另外增设垫圈,套接件也可一并将内瓶与外壳相互固定。

Description

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盛装液体的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随身保温杯是一种用于保持所盛装之液体温度的容器,其是以减少热传导、热对流以及热辐射来达到保温之目的。随着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环保概念,人们出门在外也都会尽量随身携带水壶或保温瓶,便于在公共场所的饮水机装水,取代恣意地购买瓶装水,而制造出大量塑胶垃圾。现有的保温杯大都会在杯体与盖体之间加装一垫圈,用于防止液体从杯体与盖体间的缝隙流出,然而所述垫圈可能会因出厂时设计不良,或长期使用产生耗损,导致防漏效果不如预期。此外,为了增加保温效果,现有的保温杯也会在杯体外加装一与所述杯体相间隔的外壳,使所述杯体与所述外壳间形成一隔热空间,然而现有的杯体与所述外壳固定方式较为复杂,当杯体或外壳其中一者出现损坏,不易于供使用者局部更换。另外,部分的人们于购买咖啡时,会自备保温杯取代店家提供的容器,落实环保的美德,不过现有的保温杯于盛装咖啡后,咖啡的味道与印渍容易残存在杯体中,造成人们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先前技术中至少一问题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内瓶、外壳,及套接件。所述内瓶具有内壁面,及界定出瓶口的端部。所述外壳用于容置所述内瓶,并与所述内瓶共同界定出介于所述内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断热空间,且所述外壳包括壳底壁及自所述壳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壳侧壁。所述套接件包括与所述外壳的壳侧壁连接的外环壁、靠抵于所述内瓶的内壁面的内环壁,及连接于所述外环壁与所述内环壁的连接壁。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套接件是可拆卸地与所述外壳连接。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外环壁、所述内环壁及所述连接壁共同界定出可供所述内瓶的端部伸入以将所述内瓶限位的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内瓶的端部凸伸出所述外壳,且形成往外翻折延伸并顶抵于所述连接壁的凸缘。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多个间隔形成于所述壳底壁与所述壳侧壁交界处以使所述内瓶与所述壳底壁及所述壳侧壁相间隔以形成所述断热空间的限位凸块。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还包含可拆卸地接合于所述套接件的上盖。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盖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于所述套接件的环绕壁,及自所述环绕壁内周缘向上延伸的顶封壁,所述顶封壁具有连接于所述环绕壁的侧壁部,及连接于所述侧壁部的顶壁部,所述顶壁部具有界定出出水口的下凹段,及两个形成于所述下凹段两侧且向上高出所述下凹段的侧凸段,所述容器还包含枢设于所述侧凸段且可掀开地覆盖所述出水口的掀盖。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下凹段具有最高侧与最低侧,所述下凹段是自所述最高侧往所述最低侧方向倾斜,所述出水口是邻近于所述最低侧。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掀盖包括枢设于所述上盖的板体,及设置于所述板体用于对应地密封所述出水口的封块。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侧壁部具有嘴缘,及相对于所述嘴缘的凸键,且所述掀盖可受操作地在卡扣于所述嘴缘并覆盖所述出水口的关闭位置及卡扣于所述凸键并露出所述出水口的开启位置间转换。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内瓶的材质为钛金属。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内瓶是以冲压方式一体成型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通过在内瓶与外壳间隔出断热空间,增加保温或隔热的效果,并在内瓶形成与套接件相配合的端部,当套接件装设于内瓶与外壳时,除了不需再另外增设垫圈,套接件也可一并将内瓶与外壳相互固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容器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分解图;
图3是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掀盖位于一关闭位置;及
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掀盖位于一开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容器之一实施例,包含一内瓶1、一外壳2、一套接件31、一上盖32,及一掀盖33。所述内瓶1的材质为钛金属,除了重量轻、强度高、导热率低,也拥有良好的抗菌、抗腐蚀能力,适用于盛装各种饮品。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瓶1是以冲压方式一体成型而成,并包括一圆形的瓶底壁11、一自所述瓶底壁11周缘向上延伸的瓶侧壁12,及一界定出一盛装空间14的内壁面13。所述瓶侧壁12顶缘具有一界定出一瓶口122的端部121,且所述端部121是凸伸出所述外壳2,并形成一往外翻折延伸的凸缘121a。所述盛装空间14适用于盛装一液体,且所述液体于本实施例中是以一热水为例,但不以此为限。
所述外壳2用于容置所述内瓶1,且于本实施例中是以一透明塑料材质所制成。所述外壳2包括一圆形的壳底壁21、一自所述壳底壁21周缘向上延伸的壳侧壁22、四个彼此等距离地间隔形成于所述壳底壁21与所述壳侧壁22交界处的L形限位凸块23、一形成于所述壳侧壁22顶缘的第一外螺纹24,及一由所述壳底壁21与所述壳侧壁22共同界定出的容室25。所述壳侧壁22顶缘界定出一与所述容室25相连通的开口221,所述第一外螺纹24是邻近所述开口221。所述内瓶1可经由所述开口221放入所述容室25。所述限位凸块23用于稳固地卡接所述内瓶1,并使所述内瓶1与所述壳底壁21及所述壳侧壁22相间隔出一断热空间251(见图3),大幅降低所述内瓶1与所述外壳2之间的热传导效果,保持内瓶1中的热水的温度,且能避免使用者握持所述外壳2时烫伤手部。所述内瓶1的端部121是凸伸出所述外壳2的开口221。所述外壳2的外观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也可将壳侧壁22设计成具有腰身或螺旋形等多种不同的造型,依使用者喜好进行挑选。
所述套接件31用于将所述内瓶1与所述外壳2相对固定。具体而言,所述套接件31包括一可拆卸地与所述外壳2的壳侧壁22固定连接的外环壁311、一间隔设置于所述外环壁311内周侧并用于靠抵于所述内瓶1的内壁面13的内环壁312,及一连接于所述外环壁311与所述内环壁312的连接壁313。所述外环壁311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外螺纹24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311a,及一位于所述第一内螺纹311a上方的第二外螺纹311b。所述第一内螺纹311a用于使所述套接件31可拆卸地螺接于所述外壳2的第一外螺纹24。所述第二外螺纹311b的功用将于后面段落叙述。此外,所述外环壁311、所述内环壁312及所述连接壁313共同界定出一供所述内瓶1的端部121伸入的限位槽314。所述端部121是朝所述外环壁311方向弯折延伸,而使所述凸缘121a的顶面顶抵于所述连接壁313且其内、外周缘分别顶抵于所述内环壁312与所述连接壁313的交接处及所述外环壁311与所述连接壁313的交接处,以将所述内瓶11进一步限位。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凸缘121a朝向所述连接壁313的一面是呈平坦光滑状,以使所述凸缘121a能密接于所述连接壁313,进而使所述内瓶1中的热水无法经由所述凸缘121a与所述连接壁313之间的密接处流出所述容器,因此相较于现有的保温瓶,本实用新型容器不需要垫圈也能达到防漏的效果。
所述上盖32是可拆卸地接合于所述套接件31。具体而言,所述上盖32包括一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于所述套接件31的环绕壁321,及一连接于所述环绕壁321内周缘的顶封壁322。所述环绕壁321具有一与所述第二外螺纹311b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321a,以使所述上盖32可拆卸地螺接于所述套接件31的第二外螺纹311b。所述顶封壁322具有一自所述环绕壁321内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部322a,及一连接于所述侧壁部322a的顶壁部322b。所述侧壁部322a具有一嘴缘322c,及一位于所述嘴缘322c相对位置的凸键322d。所述顶壁部322b具有一在所述顶壁部322b的直径上延伸且往下凹的下凹段322e,及两个位于所述下凹段322e两侧且向上高出所述下凹段322e的侧凸段322g,所述下凹段322e设有一靠近所述侧壁部322a的嘴缘322c的出水口322f。所述内瓶1中的热水可依序经由所述瓶口122、所述出水口322f流出。此外,所述下凹段322e是由远离所述出水口322f的一最高侧322h往相邻所述出水口322f的一最低侧322i侧由上往下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出水口322f位于所述顶封壁322的最下凹处而与所述侧壁部322a的顶缘间隔较大距离,以在使用者饮用内装的液体时,液体较不会溢流或外洒,而方便使用。在其他态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套接件31与所述上盖32二者不必然设计为可拆卸地连接,可以设计为固接,甚至于所述套接件31与所述上盖32也可采一体成型的设计,使所述套接件31与所述上盖32为一个元件。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掀盖33枢设于所述上盖32,且可掀开地覆盖于所述出水口322f。详细的说,所述掀盖33包括一枢设于所述侧凸段322g的板体331、一设置于所述板体331用于对应地密封所述出水口322f的封块332,及一邻近所述封块332的卡扣部333。所述卡扣部333具有一呈勾状的第一卡合槽333a,及一形成于所述板体331表面的第二卡合槽333b。另配合参阅图3与图4,所述掀盖33可受操作地在一卡扣于所述嘴缘322c并覆盖所述出水口322f的关闭位置(见图3)及一卡扣于所述凸键322d并露出所述出水口322f的开启位置(见图4)间转换。具体而言,当所述掀盖33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掀盖33会贴齐于所述下凹段322e,所述封块332会对应地密封所述出水口322f,所述卡扣部333则会卡扣于所述嘴缘322c,以使所述嘴缘322c对应地伸入所述第一卡合槽333a,借此防止所述容器倾倒时或掀盖33遭误触时,所述掀盖33被掀起而造成热水外流。当使用者欲饮用瓶内的热水时,可扣扳所述卡扣部333沿一开启方向D1掀起,露出所述出水口322f,并将所述卡扣部333的第二卡合槽333b对应卡扣于所述凸键322d,避免在饮用时所述掀盖33又往相反于所述开启方向D1枢转,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在其他态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322f处也可设计成一吸管(图未示),方便使用者饮用,所述掀盖33则可依所述吸管的外形,将板体331对应调整为一可覆盖于所述吸管以保持饮用卫生的钟形结构,或令所述掀盖33成为一非必要性的物件,直接拆除所述掀盖3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容器的内瓶1利用冲压方式一体成型而成,除了重量轻巧以及强度高之外,钛金属所制成的内瓶1相较于其他材质所制成之内瓶1有较好的抗菌、抗腐蚀能力,更适合盛装各种饮品而不易残留异味、印渍;通过内瓶1、外壳2、套接件31彼此可拆卸地连接,当内瓶1与外壳2其中一者出现损坏,或使用者想更换别种外型、款式的外壳2时,本实用新型的外壳2与内瓶1也较于现有的保温瓶更易于更换;通过在内瓶1与外壳2间隔出一断热空间251,增加保温或隔热的效果,并在内瓶1形成一与套接件31相配合的端部121,当套接件31装设于内瓶1与外壳2时,套接件31可一并将内瓶1与外壳2相互固定,且不需再另外增设垫圈,也能达到防漏的功效,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含:
内瓶,具有内壁面,及界定出瓶口的端部;
外壳,用于容置所述内瓶,并与所述内瓶共同界定出介于所述内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断热空间,且所述外壳包括壳底壁及自所述壳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壳侧壁;及
套接件,包括与所述外壳的壳侧壁连接的外环壁、靠抵于所述内瓶的内壁面的内环壁,及连接于所述外环壁与所述内环壁的连接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是可拆卸地与所述外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所述内环壁及所述连接壁共同界定出可供所述内瓶的端部伸入以将所述内瓶限位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的端部凸伸出所述外壳,且形成往外翻折延伸并顶抵于所述连接壁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多个间隔形成于所述壳底壁与所述壳侧壁交界处以使所述内瓶与所述壳底壁及所述壳侧壁相间隔以形成所述断热空间的限位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含可拆卸地接合于所述套接件的上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于所述套接件的环绕壁,及自所述环绕壁内周缘向上延伸的顶封壁,所述顶封壁具有连接于所述环绕壁的侧壁部,及连接于所述侧壁部的顶壁部,所述顶壁部具有界定出出水口的下凹段,及两个形成于所述下凹段两侧且向上高出所述下凹段的侧凸段,所述容器还包含枢设于所述侧凸段且可掀开地覆盖所述出水口的掀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段具有最高侧与最低侧,所述下凹段是自所述最高侧往所述最低侧方向倾斜,所述出水口是邻近于所述最低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包括枢设于所述上盖的板体,及设置于所述板体用于对应地密封所述出水口的封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具有嘴缘,及相对于所述嘴缘的凸键,且所述掀盖可受操作地在卡扣于所述嘴缘并覆盖所述出水口的关闭位置及卡扣于所述凸键并露出所述出水口的开启位置间转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的材质为钛金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是以冲压方式一体成型而成。
CN201820853663.1U 2018-06-04 2018-06-04 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0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3663.1U CN208550351U (zh) 2018-06-04 2018-06-04 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3663.1U CN208550351U (zh) 2018-06-04 2018-06-04 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0351U true CN208550351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366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0351U (zh) 2018-06-04 2018-06-04 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0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5589B2 (en) Two-in-one drinking vessel
CN202843327U (zh) 无壳蛋煮蛋器具
US4205598A (en) Electric coffee maker
CN207467293U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204071527U (zh) 杯子
CN208550351U (zh) 容器
CN204033072U (zh) 炖盅
CN2220767Y (zh) 套装旅游茶杯
CN209846786U (zh) 一种便携式密封直饮咖啡杯
CN209171992U (zh) 可折叠电热水壶
TWM570828U (zh) container
CN210989482U (zh) 一种保温餐具的密封结构及餐具
CN217610441U (zh) 一种可用于热饮杯的防泼洒杯盖
CN213248191U (zh) 一种智能保温水杯
CN213464746U (zh) 新型压滤壶
CN215272027U (zh) 迷你旅行加热水杯
CN209377349U (zh) 一种水位可视注水加热保温容器
CN208925898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热水壶
CN203524457U (zh) 一种容装食物的密闭容器和隔水炖锅
CN220800707U (zh) 一种带茶滤的咖啡杯
CN209152971U (zh) 防水圈内置功能碗盖
CN219147288U (zh) 一种可装一次性液体的真空保温杯
CN211495315U (zh) 自热杯
CN103462492B (zh) 一种容装食物的密闭容器和隔水炖锅
CN212108966U (zh) 一种双层开水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