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7045U - 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47045U CN208547045U CN201820871130.6U CN201820871130U CN208547045U CN 208547045 U CN208547045 U CN 208547045U CN 201820871130 U CN201820871130 U CN 201820871130U CN 208547045 U CN208547045 U CN 2085470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ub
- wind outlet
- outlet unit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37858 Gastro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包括提供出风口的壳体,用于设置在该壳体的出风口的固定支架(2);多个转叶(6),在所述固定支架(2)上分别设置,且在所述固定支架(2)上可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多个从动齿轮(5),与所述多个转叶(6)分别共转轴连接;以及主动齿轮(7),与所述多个从动齿轮(5)啮合,以带动所述从动齿轮(5)自转,进而带动所述转叶(6)转动;以及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7)。空气净化器在关闭状态时,出风口装置(101)的转叶转动至完全关闭出风口,避免在关闭状态时空气中的灰尘落入空气净化器内部造成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风口装置,尤其涉及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的颗粒物因为重力的原因会逐渐沉积在空间的底部,同时由于空间横向上会有各类家具的遮挡,所以对于空气净化器,最有效的净化室内空气的做法是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朝上,干净的空气吹到室内顶部再向四周扩散。但是当空气净化器不使用时,室内的灰尘会直接从出风口落入空气净化器内,沉积在空气净化器内壁上,造成二次污染。
然而,发明人认识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点:
1.大多数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不做处理,无法避免灰尘落入空气净化器内部;
2.部分空气净化器为四周横向出风,灰尘不会落入机器内部,但是由于受到家具的遮挡,以及空气净化器本身高度的限制,室内空气净化的效率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口装置,其适合于关闭或调节朝上打开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前述出风口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装置包括提供出风口的壳体、用于设置在该壳体的出风口的固定支架、多个转叶、多个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以及驱动装置。多个转叶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分别设置,且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可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多个从动齿轮与所述多个转叶分别共转轴连接;以及主动齿轮与所述多个小锥齿轮啮合,以带动所述小锥齿轮自转,进而带动所述转叶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齿轮为小锥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锥齿圈,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位于中心的毂部、环绕所述毂部的外环件以及多个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外环之间的辐条,相邻辐条将所述出风口分隔成多个出风开口;所述毂部提供有内腔,所述转叶设置在所述毂部外侧,所述小锥齿轮和所述锥齿圈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转叶与对应的所述小锥齿轮共转轴设置在所述毂部上。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锥齿圈具有中心孔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锥齿圈的中心孔部可传动地配合。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叶提供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毂部的侧壁与所述小锥齿轮的中心孔型面连接,并由紧固件紧固。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毂部包括内凹结构以及盖板,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内凹结构上共同限定出所述内腔。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叶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径向的两侧分别凸伸有凸轴,并分别借助于所述凸轴与所述外环件和所述毂部上的轴孔转动配合。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轴沿所述转叶的径向边延伸凸出。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该出风口装置还包括圆筒状壳体,所述圆筒状壳体提供所述出风口,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圆筒状壳体中。
在所述出风口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出风方向朝上的上述任意一项的出风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之处在于,在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设计多个转叶的调节装置,当使用空气净化器时,机器自动打开出风口,干净空气可向上吹到室内,克服了仅横向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出风易受到家具的遮挡,以及空气净化器本身高度的限制,室内空气净化的效率降低的缺点。同时,当关闭空气净化器时,机器自动关闭出风口,避免室内的灰尘落入机器内部而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整机剖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装置的放大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闭合状态的外部视图。
图5是根据图4的空气净化器的闭合状态的出风口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一般状态的外部视图。
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的的全开状态的外部视图。
图8是根据图7的空气净化器的全开状态的出风口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斜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器工作时,风轮11在主电机12带动下旋转,在风轮11的作用下,待净化的空气从空气净化器底部外壁分布的进风孔12被吸入空气净化器内,经过滤介质13的过滤,过滤介质13可以包含过滤网、吸附材料例如活性炭、或带有杀菌功能的臭氧发生器,但均不以此为限。经过过滤介质13处理后的洁净空气,在风轮11的作用下继续流动,向上流动穿过风轮11,从出风口装置101吹出空气净化器,完成对空气的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装置101包括壳体8,用于设置在壳体8的出风口的固定支架2。多个转叶6在固定支架2上分别设置,且在固定支架2上可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打开包含调节出风口大小的含义。多个从动齿轮5与多个转叶6分别共转轴连接。与多个从动齿轮5啮合的的主动齿轮7,驱动装置9带动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5转动,从动齿轮5进而带动与之共转轴连接的转叶6转动。
如此设计的出风口装置101即可实现工作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切换,空气净化器在工作状态时,出风口装置101的出风角度可以随着需要进行调整,且锥齿轮传动的方式,能够更为精确地调节控制转叶6的转动角度。另外,空气净化器在关闭状态时,出风口装置101的转叶6转动至完全关闭出风口,避免在关闭状态时空气中的灰尘落入空气净化器内部造成二次污染。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从动齿轮5为小锥齿轮,主动齿轮7为锥齿圈,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齿轮5也可以是其他类型齿轮结构,例如圆柱齿轮、蜗杆或蜗轮,再如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主动齿轮7也可以是其他类型,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为非圆形,例如为直线形的场合,主动齿轮7还可以是齿条,齿条为一种特殊的齿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中,固定支架2的具体结构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至图3所示的毂-辐条结构,尽管还存在有其它具体结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2包括位于中心的毂部1、环绕毂部1的外环件22以及多个在毂部1和外环件22之间的辐条23,在相邻辐条23之间分别形成出风开口,即相邻辐条23将壳体8的出风口分隔成多个出风开口;毂部1提供有内腔11,转叶6设置在毂部1外侧,从动齿轮5和主动齿轮7设置在内腔,转叶6与对应的从动齿轮5共转轴设置在毂部1上。如此获得的有益效果是可固定支架不仅固定转叶6,还固定了从动齿轮5、主动齿轮7的传动机构,节约了出风口装置101有限的布置空间,使得空气净化器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9为电机。尽管也可以有其它的动力输入的结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7具有中心孔部71,电机9的输出轴91与主动齿轮7的中心孔部71可传动地配合。如此获得的有益效果是电机9直接带动主动齿轮7,不需要其它中间传动部件,动力输入结构简单紧凑。另外,电机易调速、易转向的特性也使得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5、转叶6的转动角度易于调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叶6与对应的从动齿轮5的共转轴连接的具体结构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如图2、图3所示的转叶6提供转轴与从动齿轮5紧固连接的结构,尽管还存在其它的具体结构,例如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共转轴连接。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叶6提供有转轴60,转轴60的头部61穿过毂部1的侧壁与从动齿轮5的中心孔型面51连接,并由紧固件3紧固。紧固件3与中心孔型面5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垫片4以起缓冲、放松之用,但不以此为限。如此设计的转叶6与对应的从动齿轮5的共转轴连接的结构的优点是连接简单可靠,中心孔型面51与转轴60的连接结构易于加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腔11的具体结构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至图3所示的盖板12和内凹结构13共同限定。尽管还存在其它的内腔的具体结构,例如省去盖板12,仅由内凹结构13限定出内腔。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毂部1包括内凹结构13以及盖板12,盖板12盖在内凹结构13上,共同限定出内腔11。如此获得的有益效果是,盖板12防止灰尘落入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5的传动结构中,影响两者之间的润滑,也防止使用者触碰到锥齿轮7而导致受伤。而内凹结构13的设置降低了出风口装置101的竖向高度,使得空气净化器整体结构紧凑。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叶6的转动配合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转叶6分别与外环件22和毂部1转动配合,尽管还存在其它的转动配合结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叶6在固定支架2的径向的两侧分别凸伸有凸轴62,并分别借助于凸轴62与外环件22和毂部1上的轴孔21转动配合。如此获得的有益效果是转叶6转动的转轴的自由度受到限制,转叶6的转动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轴62的延伸的结构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至图3所示的凸轴62沿转叶6的径向边延伸凸出,尽管还存在其它的延伸结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凸轴62沿转叶6的径向边延伸凸出,如此获得有益效果是凸轴62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以及与外环件22和毂部1上的轴孔21相配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容纳固定支架2的具体结构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至图3所示的采用圆筒状壳体8容纳固定支架2,尽管还可以有其它形状容纳固定支架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出风口装置101的壳体8为圆筒状壳体8,圆筒状壳体8提供圆形的出风口,固定支架2设置在圆筒状壳体8中。如此获得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圆筒状壳体8可以产生旋转的气流,加快空气净化器中气流的流速,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的朝向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如图5所示的出风口的轴线L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尽管出风口还存在其它朝向。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的轴线L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如此获得的有益效果是扩大了出风面积,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
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装置101,可实现如图4至图8所示的工作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切换。如图4所示,空气净化器关闭状态时,转叶6完全关闭出风口,避免在关闭状态时空气中的灰尘落入空气净化器内部造成二次污染。如图5所示,当空气净化器开始工作进入工作状态时,电机9的旋转,带动主动齿轮7一起转动,而因为主动齿轮7与小圆锥齿轮5相啮合在一起,所以会带动小圆锥齿轮5一起转动。当主动齿轮7转动一定角度时,转叶6也如图6所示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出风口部分打开,定义此时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为一般状态。在一般状态下,从图6可以看出,空气净化器的出风方向包括了横向和竖向出风,如此净化器的出风面积增大。同理,如图7、图8所示,主动齿轮7进一步转动,转叶6转动到极限位置,即与固定支架2垂直,出风口完全打开,定义此时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为全开状态,此时空气净化器的竖向出风面积最大,出风不易受到周围家具的阻挡。当空气净化器需要关闭时,电机即往反方向转动,带动转叶6关闭出风口。
综上,上述实施例的出风口装置101通过实现了工作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切换,空气净化器在工作状态时,出风口装置101的出风角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克服了仅横向出风的空气净化器易受到家具阻挡和空气净化器本身高度限制而净化效率低的不足;同样地,空气净化器在关闭状态时,出风口装置101的转叶6转动至完全关闭出风口,避免在关闭状态时空气中的灰尘落入空气净化器内部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出风口的壳体(8);
用于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固定支架(2);
多个转叶(6),在所述固定支架(2)上分别设置,且在所述固定支架(2)上可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多个从动齿轮(5),与所述多个转叶(6)分别共转轴连接;以及
主动齿轮(7),与所述多个从动齿轮(5)啮合,以带动所述从动齿轮(5)自转,进而带动所述转叶(6)转动;以及
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5)为小锥齿轮,所述主动齿轮(7)为锥齿圈,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位于中心的毂部(1)、环绕所述毂部(1)的外环件(22)以及多个在所述毂部(1)和所述外环件(22)之间的辐条(23),相邻辐条(23)将所述出风口分隔成多个出风开口;所述毂部(1)提供有内腔(11),各所述转叶(6)设置在所述毂部(1)外侧并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出风开口设置,所述从动齿轮(5)和所述主动齿轮(7)设置在所述内腔(11),所述转叶(6)与对应的所述从动齿轮(5)共转轴设置在所述毂部(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9)为电机,所述主动齿轮(7)具有中心孔部(71),所述电机的输出轴(91)与所述主动齿轮(7)的中心孔部(71)可传动地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6)提供有转轴(60),所述转轴(60)穿过所述毂部(1)的侧壁与所述从动齿轮(5)的中心孔型面(51)连接,并由紧固件(3)紧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毂部(1)包括内凹结构(13)以及盖板(12),所述盖板(12)盖在所述内凹结构(13)上共同限定出所述内腔(1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6)在所述固定支架(2)的径向的两侧分别凸伸有凸轴(62),并分别借助于所述凸轴(62)与所述外环件(22)和所述毂部(1)上的轴孔(21)转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轴(62)沿所述转叶(6)的径向边延伸凸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筒状壳体(8),所述固定支架(2)设置在所述圆筒状壳体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10.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出风方向朝上的出风口装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装置(101)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装置(1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1130.6U CN208547045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1130.6U CN208547045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47045U true CN208547045U (zh) | 2019-02-26 |
Family
ID=6542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71130.6U Active CN208547045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4704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1503A (zh) * | 2019-07-03 | 2019-09-06 | 陈伟伟 | 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用新型旁路挡板 |
CN110748998A (zh) * | 2019-11-27 | 2020-02-04 | 爱源(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CN113386533A (zh) * | 2021-05-18 | 2021-09-14 | 陈雅丽 |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
CN115013922A (zh) * | 2022-05-30 | 2022-09-06 | 宁波天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
2018
- 2018-06-06 CN CN201820871130.6U patent/CN2085470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1503A (zh) * | 2019-07-03 | 2019-09-06 | 陈伟伟 | 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用新型旁路挡板 |
CN110201503B (zh) * | 2019-07-03 | 2021-08-03 | 湖北点石成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用旁路挡板 |
CN110748998A (zh) * | 2019-11-27 | 2020-02-04 | 爱源(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CN113386533A (zh) * | 2021-05-18 | 2021-09-14 | 陈雅丽 |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
CN115013922A (zh) * | 2022-05-30 | 2022-09-06 | 宁波天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CN115013922B (zh) * | 2022-05-30 | 2024-02-13 | 宁波天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47045U (zh) | 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 | |
CN107490077A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202083055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 |
KR101801517B1 (ko) | 미세먼지 포집기 | |
CN104989246B (zh) | 一种能净化空气的门 | |
CN206817562U (zh) | 侧吸式油烟机 | |
CN208920407U (zh) | 一种负离子除甲醛空气净化器 | |
CN109140595A (zh) | 空气净化器、出风口装置以及控制出风的控制方法 | |
CN106801903A (zh) | 侧吸式油烟机 | |
CN108223408B (zh) | 可移动烟机 | |
CN208419029U (zh) | 一种旋转空气净化器 | |
CN217464735U (zh) |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家居空气加湿装置 | |
CN107906642A (zh)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7255319A (zh) | 一种具有圆周旋转角度出风装置的空气净化器 | |
CN203364268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
CN208547044U (zh) | 空气净化器及其出风口装置 | |
CN201823415U (zh) | 双向进风空气净化器 | |
CN114797313B (zh) | 一种具备抗菌除臭功能的复合材料空气滤网装置 | |
CN108223463A (zh) | 一种防voc超标的排风扇 | |
CN107965822A (zh) | 一种具有杀菌除味功能的吸油烟机 | |
CN215214104U (zh) | 一种绿色仓储用智能靶向风冷设备 | |
CN208620453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208536203U (zh) |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 |
CN207334826U (zh) | 一种具有杀菌除味功能的吸油烟机 | |
CN115559918A (zh) | 一种空气净化型风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