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效果好的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具体为一种隔音效果好的墙体,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墙体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所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称非承重墙,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隔墙起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应满足隔声、防火等要求,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填充墙一般填充在框架结构的柱墙之间,幕墙则是悬挂于外部骨架或楼板之间的轻质外墙,外部的填充墙和幕墙承受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现有的墙体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有效的将声音进行削弱隔断,经常给人们造成噪音困扰,且现有的墙体无法对声音进行吸附,不能减少回声的传播,增强墙体的隔音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的墙体,通过设置了隔音层和复合吸声板,解决了现有的墙体隔音效果差和不能阻止回声传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隔音效果好的墙体,包括隔音墙本体,所述隔音墙本体中部设有混凝土砌砖墙,所述混凝土砌砖墙的中间设有隔声层,所述隔声层的内部设有阻尼隔声板,所述阻尼隔声板远离混凝土砌砖墙的一侧粘接有岩棉,所述岩棉远离阻尼隔声板的一侧粘接有真空气囊,所述真空气囊远离岩棉的一侧粘接有防寒棉,所述防寒棉远离真空气囊的一侧粘接有离心棉,所述混凝土砌砖墙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复合吸声板,所述混凝土砌砖墙与复合吸声板之间填充有蜂窝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砌砖墙由加气混凝土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由合金钢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吸声板表面设有无机颗粒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通过膨胀螺栓与混凝土砌砖墙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便于隔音使用,通过设置了隔音层,可以通过隔音层对声音的多层过滤削弱,减少噪音的的传播,解决了墙体隔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蜂窝板和复合吸声板,可以将声音进行吸收,通过减少声音的反射路径,防止声音反射因对外进行传播,解决了现有墙体不能对声音进行吸收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墙体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音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
图中:1、隔音墙本体;2、混凝土砌块墙;3、隔音层;4、阻尼隔声板;5、岩棉;6、真空气囊;7、防寒棉;8、离心棉;9、蜂窝板;10、复合吸声板;11、固定块;1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的墙体,包括隔音墙本体1,隔音墙本体1中部设有混凝土砌砖墙2,混凝土砌砖墙2的中间设有隔声层3,隔声层3的内部设有阻尼隔声板4,阻尼隔声板4远离混凝土砌砖墙2的一侧粘接有岩棉5,岩棉5远离阻尼隔声板4的一侧粘接有真空气囊6,真空气囊6远离岩棉5的一侧粘接有防寒棉7,防寒棉7远离真空气囊6的一侧粘接有离心棉8,混凝土砌砖墙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均通过连接杆12连接有复合吸声板10,混凝土砌砖墙2与复合吸声板10之间填充有蜂窝板9。
混凝土砌砖墙2由加气混凝土制成,加气混凝土具有体积质量轻、隔音、保温性能好的特点,固定块11由合金钢制成,硬度大,抗变形,复合吸声板10表面设有无机颗粒物,便于吸收噪音,防止回声传播,固定块11通过膨胀螺栓与混凝土砌砖墙2连接,便于将固定块11固定在混凝土砌砖墙2侧边。
具体的,在墙体建造过程中,将隔音层3固定在混凝土砌砖墙2的中间位置,建造完成后,通过膨胀螺栓将固定块11固定在混凝土砌砖墙2的两侧边,然后将通过连接杆12将复合吸声板10与固定块11连接,连接完成后,将蜂窝板9填充在混凝土砌砖墙2与复合吸声板10之间,当声音经空气传播到复合吸声板10时,复合吸声板10对声音进行吸收,防止回音产生,蜂窝板9将声音吸收,防止产生噪音,当声音穿入混凝土砌砖墙2内部的声音将过隔音层3内部的阻尼隔声板4、岩棉5和真空气囊6对声音进行隔断,防止声音的传出和传入,以此来使墙体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