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3286U -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3286U
CN208533286U CN201820999315.5U CN201820999315U CN208533286U CN 208533286 U CN208533286 U CN 208533286U CN 201820999315 U CN201820999315 U CN 201820999315U CN 208533286 U CN208533286 U CN 208533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mass
box body
build
partition wall
bod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93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奚万意
陈绍宇
陈厚富
刘旭
向道刚
郭莉
陈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Zhihu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Zhihua Construction Proje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Zhihua Construction Proje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Zhihua Construction Proje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93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3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3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3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包括上部箱体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上部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底板、箱体外墙和内隔墙,箱体底板和箱体外墙浇砼成上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多块内隔墙间隔垂直设置于中空箱体结构内部,上部箱体结构上部设置路基路面碾压层,下部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抗滑承载桩和桩顶冠梁,多根抗滑承载桩间隔垂直设置于滑坡体的地层中,桩顶冠梁设置于多根抗滑承载桩顶部,并浇砼成整体。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在保证了路堤和边坡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了占地面积50%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山区新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由于受到建设资金、征地等因素的限制,无法避开滑坡体,又因线路纵向坡度的限制无法采用桥梁方式跨越,不得不采用高路堤方式,无形中给滑坡体带来下滑荷载,常常导致路堤失稳。
为防止路堤失稳需要设置专门的抗滑桩,这样费用很高,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一种自身具有抗滑动功能的路堤形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目的是有效解决在滑坡体上修建高路堤的稳定安全问题,既保证了路堤和边坡的安全,又节省了建设工程投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箱体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底板、箱体外墙和内隔墙,所述的箱体底板和箱体外墙浇砼成上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多块所述的内隔墙间隔垂直设置于中空箱体结构内部,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上部设置路基路面碾压层,所述的下部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抗滑承载桩和桩顶冠梁,多根所述的抗滑承载桩间隔垂直设置于滑坡体的地层中,所述的桩顶冠梁设置于多根所述的抗滑承载桩顶部,并浇砼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和所述的下部抗滑稳定结构中间设置中部框架结构,所述的中部框架结构包括多根框架柱和多道第一拉结杆,多根所述的框架柱以多排多列的形式排布,所述的框架柱底部与所述的桩顶冠梁浇砼成整体,所述的框架柱顶部与所述的箱体底板浇砼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拉结杆与单列的多根所述的框架柱浇砼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外墙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隔墙之间填充以流态稳定土。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隔墙上设置第二拉结杆,所述的第二拉结杆位于所述的内隔墙水平轴线上,并与箱体外墙和内隔墙浇砼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坡体的地层包括上部滑动地层和下部稳定地层,所述的抗滑承载桩穿过滑动地层并进入稳定地层的长度不小于5m。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隔墙形状包括矩形和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内设置箱体填充碾压层,所述的箱体填充碾压层上设置路堤。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外墙上设置护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路堤载荷通过上部箱体结构直接传到下部抗滑稳定结构上,或者由中部框架结构传到下部抗滑稳定结构上,最后由抗滑承载桩传到下部稳定地层,避免给滑动地层造成不利影响。抗滑承载桩和桩顶冠梁形成的刚架结构具有强大的抗滑功能,能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路堤和边坡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了占地面积50%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沿图1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沿图1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4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4的沿图4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沿图4B-B方向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沿图4B-B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沿图4B-B方向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平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沿图9A-A方向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沿图9B-B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箱体底板:101、201、501
箱体外墙:102、202、502
内隔墙:103、203、303、403、503
流态稳定土:104、204、304
伸缩缝:105、205、505
路基路面碾压层:106、206、306、406
护栏:107、207
框架柱:108、
第一拉结杆:109
桩顶冠梁:110、210、510
抗滑承载桩:111、211、511
滑动地层:112、212、512
稳定地层:113、213、513
第二拉结杆:214
路堤:515
箱体填充碾压层:5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是当路堤高度超过10m的情况下的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具体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上部箱体结构、中部框架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
上部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底板101、箱体外墙102和内隔墙103,箱体底板101和箱体外墙102浇砼成上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多块内隔墙103间隔垂直设置于中空箱体结构内部,内隔墙103为矩形结构,内隔墙103之间填充以流态稳定土104。箱体外墙102纵向超过30米设置伸缩缝105。上部箱体结构上部设置路基路面碾压层106,箱体外墙102上方设置护栏107。
中部框架结构包括多根框架柱108,多根框架柱108以多排多列的形式排布,本实施例中,根据路面设计宽度设置了三排框架柱108。框架柱108底部与桩顶冠梁110浇砼成整体,框架柱108顶部与箱体底板101浇砼成整体。单列框架柱108之间设置第一拉结杆109,每根第一拉结杆109与单列的三根框架柱108浇砼成整体。
下部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抗滑承载桩111和桩顶冠梁110,本实施例1根据路面设计宽度设置了三排抗滑承载桩111。多根抗滑承载桩111间隔垂直设置于滑坡体的地层中,桩顶冠梁110设置于多根抗滑承载桩111顶部,并浇砼成整体。滑坡体的地层包括上部滑动地层112和下部稳定地层113,抗滑承载桩111穿过滑动地层112并进入稳定地层113的长度不小于5m,将上部载荷直接作用到稳定地层113,避免给滑动地层112造成滑移。
本实施例1的结构将路堤荷载通过上部箱体结构传到中部框架结构上,再由中部框架结构传到下部抗滑稳定结构上,最后由抗滑承载桩111传到下部稳定地层113,避免给滑动地层112造成不利影响。抗滑承载桩111和桩顶冠梁110形成的刚架结构具有强大的抗滑功能,能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由于上部箱体结构内的内隔墙103对路基回填碾压带来困难,使用流态稳定土免振捣泵送灌注,上部箱体结构内的顶部1.5米不设置内隔墙103,可以方便路基路面碾压层106施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路堤和边坡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了占地面积50%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平整场地施工放线;(2)抗滑承载桩111施工进入下部稳定地层113不小于5m;(3)桩顶冠梁110施工与抗滑承载桩111现浇钢筋砼成整体;(4)框架柱108施工,与桩顶冠梁110现浇钢筋砼成整体;(5)第一拉结杆109施工,与框架柱108现浇钢筋砼成整体;(6)上部箱体结构施工,与第一拉结杆109、框架柱108现浇钢筋砼成整体;(7)在上部箱体结构内,依次按内隔墙103顺序,使用流态稳定土104免振捣泵送灌注,然后在其上进行路基路面碾压层106施工,分层填筑碾压密实;(8)护栏107安装。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是当路堤高度小于10m且大于5m的情况下的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具体结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上部箱体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
上部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底板201、箱体外墙202和内隔墙203,箱体底板201和箱体外墙202浇砼成上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多块内隔墙203间隔垂直设置于中空箱体结构内部,内隔墙203为矩形结构,内隔墙203之间填充以流态稳定土,对于上部箱体结构的高度超过5m的地段增加第二拉结杆214提高整体刚度,第二拉结杆214位于内隔墙203水平轴线上,并与箱体外墙202和内隔墙203浇砼成整体。箱体外墙202纵向超过30米设置伸缩缝205。上部箱体结构上部设置路基路面碾压层206,箱体外墙202上方设置护栏207。
下部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抗滑承载桩211和桩顶冠梁210,本实施例2根据路面设计宽度设置了三排抗滑承载桩211。多根抗滑承载桩211间隔垂直设置于滑坡体的地层中,桩顶冠梁210设置于多根抗滑承载桩211顶部,并浇砼成整体。滑坡体的地层包括上部滑动地层212和下部稳定地层213,抗滑承载桩穿过滑动地层212并进入稳定地层213的长度不小于5m,将上部载荷直接作用到稳定地层213,避免给滑动地层212造成滑移。
本实施例2的结构将路堤荷载通过上部箱体结构传到下部抗滑稳定结构上,最后由抗滑承载桩211传到下部稳定地层213,避免给滑动地层212造成不利影响。抗滑承载桩211和桩顶冠梁210形成的刚架结构具有强大的抗滑功能,能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由于上部箱体结构内的内隔墙203对路基回填碾压带来困难,使用流态稳定土免振捣泵送灌注,上部箱体结构内的顶部1.5米不设置内隔墙203,可以方便路基路面碾压层206施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路堤和边坡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了占地面积50%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平整场地施工放线;(2)抗滑承载桩211施工,进入下部稳定地层213不小于5m;(3)桩顶冠梁210施工,与抗滑承载桩211现浇钢筋砼成整体;(4)上部箱体结构施工,与桩顶冠梁210现浇钢筋砼成整体;(5)对于上部箱体结构的高度超过5m的地段增加第二拉结杆214提高整体刚度,第二拉结杆214与内隔墙203在一个平面内现浇钢筋砼成整体;(6)在上部箱体结构内,依次按内隔墙203顺序,使用流态稳定土免振捣泵送灌注,然后在其上进行路基路面碾压层206施工,分层填筑碾压密实。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是当路堤高度小于10m且大于5m的情况下的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具体结构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包括上部箱体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
本实施例3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区别点在于内隔墙303的结构。本实施例3的内隔墙303做成三角形拉结板,且位于同一列的相对的两块三角形内隔墙303的顶角相抵。将内隔墙303做成三角形拉结板便于上部箱体结构内填充流态稳定土304和路基路面碾压层306施工。
具体施工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是当路堤高度小于10m且大于5m的情况下的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具体结构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包括上部箱体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
本实施例4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似,区别点在于内隔墙403的结构。本实施例3的内隔墙403做成靠近箱体外墙两侧的三角形拉结板,且位于同一列的相对的两块三角形内隔墙403的顶角没有相抵,相距一定距离。上部箱体结构内不填充流态稳定土,只进行路基路面碾压层406施工。
具体施工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是当路堤宽度较大的情况下的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具体结构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包括上部箱体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
上部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底板501、箱体外墙502和内隔墙503,箱体底板501和箱体外墙502浇砼成上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多块内隔墙503间隔垂直设置于中空箱体结构内部,内隔墙503做成靠近箱体外墙两侧的三角形拉结板,且位于同一列的相对的两块三角形内隔墙503的顶角没有相抵,相距一定距离。箱体外墙502纵向超过30米设置伸缩缝505。上部箱体结构内不填充流态稳定土,只进行箱体填充碾压层516施工,上部再修筑路堤515。
下部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抗滑承载桩511和桩顶冠梁510,本实施例5根据路面设计宽度设置了四排抗滑承载桩511。多根抗滑承载桩511间隔垂直设置于滑坡体的地层中,桩顶冠梁510设置于多根抗滑承载桩顶部511,并浇砼成整体。滑坡体的地层包括上部滑动地层512和下部稳定地层513,抗滑承载桩511穿过滑动地层512并进入稳定地层513的长度不小于5m,将上部载荷直接作用到稳定地层513,避免给滑动地层512造成滑移。
具体施工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箱体结构和下部抗滑稳定结构,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底板、箱体外墙和内隔墙,所述的箱体底板和箱体外墙浇砼成上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多块所述的内隔墙间隔垂直设置于中空箱体结构内部,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上部设置路基路面碾压层,所述的下部抗滑稳定结构包括抗滑承载桩和桩顶冠梁,多根所述的抗滑承载桩间隔垂直设置于滑坡体的地层中,所述的桩顶冠梁设置于多根所述的抗滑承载桩顶部,并浇砼成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和所述的下部抗滑稳定结构中间设置中部框架结构,所述的中部框架结构包括多根框架柱和多道第一拉结杆,多根所述的框架柱以多排多列的形式排布,所述的框架柱底部与所述的桩顶冠梁浇砼成整体,所述的框架柱顶部与所述的箱体底板浇砼成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拉结杆与单列的多根所述的框架柱浇砼成整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外墙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隔墙之间填充以流态稳定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隔墙上设置第二拉结杆,所述的第二拉结杆位于所述的内隔墙水平轴线上,并与箱体外墙和内隔墙浇砼成整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坡体的地层包括上部滑动地层和下部稳定地层,所述的抗滑承载桩穿过滑动地层并进入稳定地层的长度不小于5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隔墙形状包括矩形和三角形。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箱体结构内设置箱体填充碾压层,所述的箱体填充碾压层上设置路堤。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外墙上设置护栏。
CN201820999315.5U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Active CN208533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9315.5U CN20853328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9315.5U CN20853328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3286U true CN208533286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0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9315.5U Active CN20853328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32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0886A (zh) * 2018-06-27 2018-10-16 贵州智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0886A (zh) * 2018-06-27 2018-10-16 贵州智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CN108660886B (zh) * 2018-06-27 2023-08-25 贵州智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5363B (zh) 立体连续框架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
CN208472495U (zh) 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
CN104746501A (zh) 一种桥头路基滑移型沉降的治理方法及其结构
CN203613426U (zh) 一种槽型路堤结构
CN111622261A (zh) 一种桩基箱式挡土墙
CN208533286U (zh)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CN208934006U (zh) 双层挡墙结构
CN204530520U (zh) Z形刚架半棚式明洞构造
CN207295756U (zh) 覆盖层路基加固结构
CN108532397A (zh) 一种采用组合型抗滑桩稳固路基的方法及组合型抗滑桩
CN108660886A (zh) 一种修建于滑坡体上的高路堤结构
CN107524144B (zh) 一种用于隧道开挖前软土地基的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
CN203498863U (zh) 立体连续框架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
CN207228152U (zh) 一种加固不稳定斜坡的h型桩板墙
CN205444104U (zh) 检查井砌块
CN206090197U (zh) 无桥头锥坡预制挡板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堤结构
CN205529734U (zh) 一种用于填方路基的u形支挡结构
CN205295920U (zh) 一种带支撑梁的薄壁桥台结构
CN211948542U (zh) 一种抗滑衡重式挡墙组件及挡墙系统
CN204475368U (zh) 一种用于加固挡土墙的悬臂式型钢混凝土预应力组合结构
CN107142806A (zh) 一种具有侧边铰限位装置的新型改扩建结构
CN208717919U (zh) 一种基于逆作法的路改桥段基坑支护结构
CN209555946U (zh) 一种高路堤垮塌的修复结构
CN207405426U (zh) 一种软弱土层复合加固的公路路基
CN214737069U (zh) 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以及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50081 No. 7, 25 / F, unit 1, building 5, 6 and 7, Dongyuan Fortune Plaza project, intersection of Guanshan road and Changling Road, guanshanhu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Zhihu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81 No. 3, floor 5, building A7, Chengxin Road, guanshanhu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ZHIHU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