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9919U - 一种真空贴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贴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9919U
CN208529919U CN201821149737.XU CN201821149737U CN208529919U CN 208529919 U CN208529919 U CN 208529919U CN 201821149737 U CN201821149737 U CN 201821149737U CN 208529919 U CN208529919 U CN 208529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ubstrate
mounting base
optical member
elastic supporting
supporting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97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昊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97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9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9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9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真空贴合机,涉及显示面板加工技术领域。该真空贴合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安装座和下部安装座,上部玻璃基板与上部安装座固定,下部玻璃基板与下部安装座固定,还包括: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设置在上部安装座和/或下部安装座内,弹性支撑件能从上部安装座和/或下部安装座内沿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的贴合方向弹出。该真空贴合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更好地将玻璃基板进行压合,压力分布更加均匀,产品质量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贴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贴合机。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加工技术领域,需要对两片玻璃基板进行压合,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在其中一片玻璃基板表面涂布一层光学胶液后,再将另一片玻璃基板对应贴合,随后利用紫外光使该光学胶固化;另一种为涂覆有黏胶的两片玻璃基板直接对应贴合。完成上述操作的机器,通常称为真空贴合机。
真空贴合机用来实现压合过程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气压压合结构,另一种为机械压合结构。具体地,图1为现有技术中真空贴合机的气压压合机构压合过程的结构示意图,气压压合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部压紧座1'和下部压紧座2',上部玻璃基板100'通过上部安装座3'固定在上部压紧座1'内,下部玻璃基板200'通过下部安装座4'固定在下部压紧座2'内,上部玻璃基板100'与上部安装座3'之间设有间隙5',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相对的两个侧面均涂覆有黏胶。上部压紧座1'和下部压紧座2'边缘贴合实现密封并形成密闭空间,通过向密闭空间内打入气体,气体的压强通过间隙5'作用在上部玻璃基板100',将上部玻璃基板100'与下部玻璃基板200'压合。这种气压压合的真空贴合机的问题在于,上部压紧座1'和下部压紧座2'铁贴合不够紧密,密封性难以保证,压力较低,两片玻璃基板压合不够牢固。图2为现有技术中真空贴合机的机械压合机构压合过程的结构示意图,机械压合机构还包括穿设过上部压紧座1'并与上部安装座3'固定的加压柱6',压合时,加压柱6'动作以带动上部安装座3'和上部玻璃基板100'向下运动,将上部玻璃基板100'与下部玻璃基板200'接触并压合。这种机械压合的真空贴合机的问题在于,加压柱压合处的压力与其他位置的压力不一致,容易发生由平面度问题导致将玻璃基板压坏的问题;同时,现有的真空贴合机还存在压合力控制困难,压力较大导致将玻璃基板压坏的问题,压力较小导致未压合或有气体进入,使得生产出的产品不符合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贴合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更好地玻璃基板进行压合,压力分布更加均匀,产品质量更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贴合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安装座和下部安装座,上部玻璃基板与上部安装座固定,下部玻璃基板与下部安装座固定,该真空贴合机还包括:
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设置在上部安装座和/或下部安装座内,弹性支撑件能从上部安装座和/或下部安装座内沿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的贴合方向弹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上部安装座和下部安装座上均设置有安装槽,弹性支撑件对应设置在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弹性支撑件未弹出时,弹性支撑件的远离安装槽底面的不凸出于上部安装座和下部安装座相对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弹性支撑件为框架结构,且靠近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的边沿设置于其背部,弹性支撑件弹出时能在背部接触并挤压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弹性支撑件为平板状结构,且设置于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的背部,弹性支撑件弹出时能在背部接触并挤压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弹性支撑件弹出时能够与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接触的面积小于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的表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弹性支撑件为中空结构,弹性支撑件能够在充气后发生形变,以从上部安装座和/或下部安装座内弹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上部安装座和下部安装座为中空结构且均与对应的弹性支撑件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上部安装座和下部安装座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与外部充气系统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弹性支撑件的材料为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压紧座和下部压紧座,上部压紧座设置于上部安装座内侧用于支撑上部玻璃基板,上部压紧座设置于下部安装座内侧用于支撑下部玻璃基板,弹性支撑件设置于上部压紧座和下部压紧座的侧部或正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真空贴合机,通过设置弹性支撑件,并将弹性支撑件设置在上部安装座和/或下部安装座内,当需要对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进行压合时,弹性支撑件能从上部安装座和/或下部安装座内弹出,使得弹性支撑件与上部玻璃基板和/或下部玻璃基板抵接,使得压合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的力由弹性支撑件传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更好地玻璃基板进行压合,压力分布更加均匀,产品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真空贴合机气压压合机构压合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真空贴合机机械压合机构压合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贴合机中弹性支撑件处于未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贴合机中弹性支撑件处于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贴合机对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进行压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部压紧座;2、下部压紧座;3、上部安装座;31、第一导气管;4、下部安装座;41、第二导气管;7、弹性支撑件;
100、上部玻璃基板;200、下部玻璃基板;
1'、上部压紧座;2'、下部压紧座;3'、上部安装座;4'、下部安装座;5'、间隙;6'、加压柱;
100'、上部玻璃基板;200'、下部玻璃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3和图4分别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贴合机中弹性支撑件处于未弹出(回位)和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从图3和图4中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真空贴合机主要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安装座3、下部安装座4和弹性支撑件7。其中,上部安装座3用于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如图5所示)固定,下部安装座4用于与下部玻璃基板200(如图5所示)固定,弹性支撑件7设置在上部安装座3和/或下部安装座4内,弹性支撑件7能从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的贴合方向弹出,弹性支撑件7的状态由图3和图4可见。当需要对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进行压合时,弹性支撑件7从上部安装座3和/或下部安装座4内弹出,弹性支撑件7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或下部玻璃基板200抵接,使得压合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的力由弹性支撑件7传递,弹性支撑件7能够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使得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的接触应力更加均匀,压合后产品的质量更高。在本实用新型中,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均设置有弹性支撑件7,使得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能够从两侧同时受力,但可以预见地是,还可以设置为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中的一个设置有弹性支撑件7,另一个不设置,使得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只能从一侧受力,同样能够实现对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压合的效果。
具体地,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上均设置有安装槽,弹性支撑件7对应设置在安装槽中。图3对应弹性支撑件7未弹出时的状态,此时弹性支撑件7上远离安装槽的的底面不凸出于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相对的表面,使得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能够更好地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固定,不会由于设置了弹性支撑件7而影响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的固定。可以预见地是,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分别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对应固定,其固定既可采用粘接方式的方式,又可采用磁性连接或静电吸附等方式,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7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定,可以是框架结构,也可以是平板状结构,也可以将弹性支撑件7的形状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边沿形状设置为相同,使得弹性支撑件7与上部玻璃基板100或下部玻璃基板200接触时,能够有更大更合理的接触面积,使得接触位置处的应力分布更加合理。优选地,从图3和图4中可见,弹性支撑件7为框架结构,且靠近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边沿设置于其背部,所述弹性支撑件7弹出时能在背部接触并挤压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弹性支撑件7设置为框架结构的目的,是使得弹性支撑件7能够对应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边沿设置。弹性支撑件7为框架结构既节省了材料,也节省了空间。
所述弹性支撑件7也可以设置为平板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背部。当所述弹性支撑件7弹出时,能在背部接触并挤压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所述弹性支撑件7弹出时能够与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接触的面积小于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表面积,使得弹性支撑件7不会过分膨胀而比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表面积更大,结构设置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7实现弹出和回位的方式并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支撑件7优选为一种可充气结构,即弹性支撑件7采用橡胶材料的内部中空结构,弹性支撑件7被充气能发生形变从上部安装座3和/或下部安装座4内弹出,弹性支撑件7不充气时,弹性支撑件7能缩回至安装槽内,使得弹性支撑件7上远离安装槽的表面不高于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相对的表面。弹性支撑件7优选为一种可充气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7能弹出和回位的功能更加容易实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弹性支撑件7还可以选用橡胶弹性件,在弹性支撑件7的底部设置自动升降装置,使得弹性支撑件7能弹出和回位。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对弹性支撑件7的充气和放气,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均与对应的弹性支撑件7内部连通。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气管31和第二导气管41,所述第一导气管31和第二导气管41与外部充气系统连通,用于从外部注入或抽出气体,控制弹性支撑件7的动作。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贴合机对上部玻璃基板和下部玻璃基板进行压合的结构示意图,从图5中可见,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压紧座1和下部压紧座2,上部压紧座1与上部安装座3固定,上部压紧座1和下部安装座4固定,且第一导气管31从上部压紧座1中穿出,第二导气管41从下部压紧座2中穿出。图5中,第一导气管31向上部安装座3内的弹性支撑件7吹气,弹性支撑件7发生弹性形变,弹出上部安装座3内,作用在上部玻璃基板100上;第二导气管41向下部安装座4内的弹性支撑件7吹气,弹性支撑件7发生弹性形变,弹出下部安装座4内,作用在下部玻璃基板200上,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之间的胶由于受到两侧弹性支撑件7的压合作用,紧紧地粘接在一起。当第一导气管31和第二导气管41停止吹气或吸气时,弹性支撑件7回位,此时,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之间的粘性力,大于上部安装座3与上部玻璃基板100之间的力,上部安装座3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分离;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之间的粘性力,大于下部安装座4与下部玻璃基板200之间的力,下部安装座4与上部玻璃基板100分离,使得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形成为一体,完成对上部玻璃基板100和下部玻璃基板200的压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真空贴合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安装座(3)和下部安装座(4),上部玻璃基板(100)与所述上部安装座(3)固定,下部玻璃基板(200)与所述下部安装座(4)固定,其特征在于,该真空贴合机还包括:
弹性支撑件(7),所述弹性支撑件(7)设置在所述上部安装座(3)和/或所述下部安装座(4)内,所述弹性支撑件(7)能从所述上部安装座(3)和/或所述下部安装座(4)内沿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贴合方向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座(3)和所述下部安装座(4)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弹性支撑件(7)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7)未弹出时,所述弹性支撑件(7)的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面的面不凸出于所述上部安装座(3)和所述下部安装座(4)相对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7)为框架结构,且靠近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边沿设置于其背部,所述弹性支撑件(7)弹出时能在背部接触并挤压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7)为平板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背部,所述弹性支撑件(7)弹出时能在背部接触并挤压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所述弹性支撑件(7)弹出时能够与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接触的面积小于所述上部玻璃基板(100)和所述下部玻璃基板(200)的表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7)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支撑件(7)能够在充气后发生形变,以从所述上部安装座(3)和/或所述下部安装座(4)内弹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座(3)和所述下部安装座(4)为中空结构且均与对应的所述弹性支撑件(7)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座(3)和所述下部安装座(4)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气管(31)和第二导气管(41),所述第一导气管(31)和第二导气管(41)与外部充气系统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7)的材料为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压紧座(1)和下部压紧座(2),所述上部压紧座(1)设置于所述上部安装座(3)内侧用于支撑上部玻璃基板(100),所述上部压紧座(1)设置于所述下部安装座(4)内侧用于支撑下部玻璃基板(200),所述弹性支撑件(7)设置于所述上部压紧座(1)和所述下部压紧座(2)的侧部或正面。
CN201821149737.XU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真空贴合机 Active CN208529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9737.XU CN208529919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真空贴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9737.XU CN208529919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真空贴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9919U true CN208529919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9737.XU Active CN208529919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真空贴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9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38434A1 (zh) 曲面贴合装置及曲面贴合方法
KR102348799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10184965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102570870B1 (ko) 합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합착 방법
CN112248607B (zh)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101668081B1 (ko) 곡면형 윈도우 글래스에 플렉시블 소재 합착장치
KR101899936B1 (ko) 곡면형 합착장치
KR20180134302A (ko) 사방에 코너부를 갖는 사방 엣지형 윈도우 기판의 코너부 디스플레이가 가능하도록 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라미네이션 장치
CN110126249A (zh) 一种曲面玻璃贴合装置以及触控屏上曲面玻璃贴合方法
WO2019223024A1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828833B1 (ko) 미소 곡면형 합착장치
KR20160043686A (ko) 곡면형상 기판에 플렉서블 소재를 합착하는 장치
KR20120033297A (ko)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시스템
KR101962365B1 (ko) 곡면 합착 장치
WO2021238440A1 (zh) 翻折装置
JP2019098507A (ja) フレーム圧縮装置及びフィルム延伸方法
KR20190041255A (ko)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부착방법
CN208529919U (zh) 一种真空贴合机
CN217553401U (zh) 一种车载曲面屏玻璃贴合装置
CN113138625A (zh) 贴合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KR20190070660A (ko) Oca 스크레치 발생률을 줄인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KR20180009086A (ko) 곡면형 패널에 플렉서블 소재 부착방법
CN105954905A (zh) 一种大尺寸软加压全贴合装置
CN207409416U (zh) 一种按键粘合机
CN204506060U (zh) 一种用于真空压合的气囊组件与真空压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