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4487U -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4487U
CN208524487U CN201820242184.6U CN201820242184U CN208524487U CN 208524487 U CN208524487 U CN 208524487U CN 201820242184 U CN201820242184 U CN 201820242184U CN 208524487 U CN208524487 U CN 208524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drive rod
curtain
thread groove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21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erte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erte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erte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erte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21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4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4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4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悬挂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连接窗帘/门帘;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由此带动所述驱动环沿所述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移动;以及驱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调整所述悬挂环在所述驱动杆上的位置,由此实现窗帘/门帘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合。本实用新型的窗帘/门帘悬挂装置采用特殊的驱动杆结构设置,可以方便的在水平方向上实现窗帘的打开/收拢,结构新颖,操作、安装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帘/门帘收卷装置中,多只能在高度方向上通过电机旋转实现窗帘 /门帘的收卷和展开,收卷过程中容易因异物堵塞、卷绕装置生锈等原因而造成的收卷不畅;其次,现有的窗帘/门帘收卷装置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使用成本高,不利于后期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其结构新颖、简单,可在水平方向上实现窗帘/门帘的展开和收拢,便于操作和后期维护。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其包括:
驱动杆,其为空心管状结构,且所述驱动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
至少一个悬挂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连接窗帘/门帘;
至少一个驱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调整所述悬挂环在所述驱动杆上的位置,由此实现窗帘/门帘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合;
以及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由此带动所述驱动环沿所述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关于所述驱动杆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的螺距为10-15cm。
优选的,所述驱动环包括:活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且每一活动环内壁均设有可卡入所述第一螺纹槽或第二螺纹槽中的滑动齿,且所述滑动齿的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螺纹槽或第二螺纹槽的盘绕方向相符,由此使得所述活动环通过所述滑动齿沿所述第一螺纹槽或第二螺纹槽滑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环还包括:外环,且其内壁与所述活动环的外壁连接;以及连接环,其穿设在所述外环上,用于连接窗帘/布帘。
优选的,所述外环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环位置限位件。
优选的,所述窗帘/门帘悬挂装置还包括驱动控制组件,其包括:振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对所述驱动杆表面造成振动;连杆,其与所述振动环连接;以及振动传感器,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接收由振动环造成的振动信号,并在对所述振动信号进行转换后发送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根据转换后的振动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杆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均设置于所述驱动杆内部的电机组件以及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控制板,其连接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转;第一输出轴,其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伸出所述驱动杆外;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外部;外壳,其插设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部内,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第一轴承以及控制板;以及第一端盖,其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部连接,且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远程遥控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远程遥控信号控制所述电机运转。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盒,其插设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内;电池,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电池盒内,且连接所述控制板,并通过所述控制板向所述电机供电;第二输出轴,其一端伸入所述电池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驱动杆外;至少一个第二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外;E型卡簧,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伸入所述电池盒内的一端外,用于防止第二输出轴发生轴向运动;以及第二端盖,其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连接,且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窗帘/布帘悬挂装置还包括安装座以及法兰;所述法兰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伸出所述驱动杆外的一端上,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所述安装座包括:定位环、减震圈、连接杆、底座上盖以及底座下盖;
所述减震圈套设在所述定位环内部,所述法兰部分嵌设在所述减震圈内;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环、减震圈、法兰后与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对应连接;
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环,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窗帘/门帘悬挂装置,其结构新颖、简单,可在水平方向上实现窗帘/门帘的展开和收拢,便于操作和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窗帘/门帘悬挂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驱动环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二驱动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机组件(不包括第一端盖)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池组件(不包括第二端盖)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机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池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窗帘/门帘悬挂装置包括:
驱动杆1,其为空心管状结构,且所述驱动杆1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01 和/或第二螺纹槽102;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101以及第二螺纹槽102关于所述驱动杆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也即第一螺纹槽101和第二螺纹槽102交叉设置,且对称角度为180度,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槽101和/或第二螺纹槽102 的螺距为10-15cm(优选为12cm);
至少一个悬挂环2,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1上,用于连接窗帘/门帘;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环2上还穿设有第一连接环21,可通过第一连接环21实现与所述窗帘/门帘的可拆卸连接;
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1转动,由此带动所述驱动环3沿所述第一螺纹槽101和/或第二螺纹槽102移动;
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1上,用于调整所述悬挂环2 在所述驱动杆1上的位置,由此实现窗帘/门帘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环包括第一驱动环3和/或第二驱动环3’;且如图2-3 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环3包括:
第一活动环31,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1上,且所述第一活动环31内壁的上部设有第一滑动齿311、下部设有第二滑动齿312;所述第一滑动齿311以及第二滑动齿312均可卡入所述第一螺纹槽101中,且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螺纹槽 101的盘绕方向相符,由此使得所述第一活动环31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齿311以及第二滑动齿312沿所述第一螺纹槽101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环还包括第一外环32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外环32上的第二连接环33;所述第一外环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动环31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外环3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活动环31的外壁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环32和第一活动环31一体成型;此外,所述第一外环32内壁上、所述第一外环32与第一活动环31的空隙间内还设有第一限位件321、第二限位件322,所述第二连接环3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21以及第二限位环322之间,由此限定所述第二连接环33的位置;
类似的,所述第二驱动环3’包括:第二活动环31’,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1 上,且所述第二活动环31’内壁的上部设有第三滑动齿311’、下部设有第四滑动齿312’;所述第三滑动齿311’以及第四滑动齿312’均可卡入所述第二螺纹槽102 中,且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二螺纹槽102的盘绕方向相符,由此使得所述第二活动环31’通过所述第三滑动齿311’以及第四滑动齿312’沿所述第二螺纹槽102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环还包括第二外环32’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二外环32’上的第三连接环33’;所述第二外环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活动环31’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外环32’的内壁与所述第二活动环31’的外壁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外环32’和第二活动环31’一体成型;此外,所述第二外环32’内壁上、所述第二外环32’与第二活动环31’的空隙间内还设有第三限位件321’、第四限位件322’,所述第三连接环33’位于所述第三限位件321’以及第四限位件322’之间,由此限定所述第三连接环33’的位置;
所述第二连接环33以及第三连接环33’均可用于活动连接所述窗帘/门帘,均匀分散所述驱动杆1因窗帘/门帘的重力而受到的向下的作用力。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均设置于所述驱动杆1内部的电机组件100以及电池组件200;优选的,所述电机组件100位于所述驱动杆1的第一端部110,所述电池组件200位于所述驱动杆1的第二端部120。
具体的,如图4,6所示,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41;控制板42,其连接所述电机41,用于控制所述电机41运转;
第一输出轴43,其一端连接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411,另一端伸出所述驱动杆1外;
至少一个第一轴承44,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43外部;
外壳300,其插设在所述驱动杆1的第一端部110内,用于容纳所述电机41、第一轴承44以及控制板42;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451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451可拆卸连接(比如卡接、扣接)的第二壳体452,当然所述外壳 300也可一体成型;
以及第一端盖47,其与所述驱动杆1的第一端部110连接,且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出轴43的另一端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的第一转动轴471;
所述第一输出轴43、第一轴承44、外壳、第一端盖47以及第一转动轴471 同轴设置;
当仅具有所述第一驱动环3时,所述窗帘/门帘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环3 左侧的第一连接环21以及第二连接环33,所述控制板42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接通所述电池组件,由此启动电机41,电机41输出端411带动所述第一输出轴 43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输出轴43带动第一转动轴471、第一端盖47以及驱动杆1整体正转;由此,所述第一驱动环3沿所述第一螺纹槽101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0运动,进一步通过窗帘/门帘的连接作用牵动位于第一驱动环3左侧的悬挂环2同样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0运动,由此打开窗帘/门帘,反之,驱动杆 1反转时,所述第一驱动环3沿所述第一螺纹槽101朝向所述第一端部110运动,驱使位于第一驱动环3左侧的悬挂环2同样朝向所述第一端部110运动,由此收拢窗帘/门帘;
仅具有所述第二驱动环3’时,所述窗帘/门帘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环3’右侧的第一连接环21以及第三连接环33’;所述第二驱动环3’沿所述第二螺纹槽102运动,驱动杆1正转时,位于第二驱动环3’右侧的悬挂环2朝向所述第一端部110运动,窗帘/门帘打开,反转时,位于第二驱动环3’右侧的悬挂环2 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20运动,窗帘/门帘收拢,其过程可参见上文第一驱动环3 的运动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具有第一驱动环3和第二驱动环3’时,窗帘/门帘分为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窗帘/门帘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环3左侧的第一连接环21 以及第二连接环33,第二部分窗帘/门帘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环3’右侧的第一连接环21以及第三连接环33’;驱动杆1正转使得所述第一驱动环3和第二驱动环3’各自沿第一螺纹槽101以及第二螺纹槽102运动,且相互靠近,由此各自打开第一部分窗帘/门帘和第二部分窗帘/门帘;反之,驱动杆1反转使得所述第一驱动环3和第二驱动环3’各自沿第一螺纹槽101以及第二螺纹槽102运动,且相互远离,由此各自收拢第一部分窗帘/门帘和第二部分窗帘/门帘,其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仅具有第一驱动环3和仅具有第二驱动环3’的运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为提高装置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操作的便利程度,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48,所述信号接收装置48用于接收来自外部控制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遥控器或者智能穿戴设备等)的远程遥控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板42,所述控制板42根据所述远程遥控信号控制所述电机41运转。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窗帘/门帘悬挂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控制组件,其包括:
振动环31,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1上,用于对所述驱动杆1表面造成振动;
连杆32,其与所述振动环31可拆卸地连接(如通过螺栓34与振动环31连接);
以及振动传感器,其连接所述控制板42,用于接收由振动环31造成的振动信号,并在对所述振动信号进行转换后发送至所述控制板42,所述控制板42根据转换后的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机41的运转。
例如,用户可手持连杆32,通过上下移动或转动连杆32等方式带动振动环 31运动,使得振动环31磕碰到所述驱动环1表面,以此对所述驱动杆1表面造成振动,产生振动信号,进而被振动传感器接收并转换。由此,可以在不接触开关、电源的前提下实现对电机41的控制,其操作简单。
如图5,7所示,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盒400,其插设在所述驱动杆1的第二端部120内;优选的,所述电池盒400包括第一盒体521以及与所述第一盒体521可拆卸连接(比如卡接、扣接)的第二盒体522,当然所述电池盒400 也可一体成型;
电池51(优选为可充电锂电池),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电池盒400内,且连接所述控制板42,并通过所述控制板42向所述电机41供电;
第二输出轴52,其一端伸入所述电池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驱动杆1外;
至少一个第二轴承53,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52外;
E型卡簧54,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52伸入所述电池盒内的一端外,用于防止第二输出轴52发生轴向运动;
以及第二端盖55,其与所述驱动杆1的第二端部120连接,且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出轴52的另一端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的第二转动轴551;
所述第二输出轴52、第二轴承53、E型卡簧54、电池盒、第二端盖55以及第二转动轴551同轴设置。
当所述第一输出轴43带动第一转动轴471、第一端盖47以及驱动杆1整体正转/反转时,通过驱动杆1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端盖55、第二转动轴551以及第二输出轴52同轴转动。
此外,为便于将所述装置整体安装到预定位置,如墙面上,所述窗帘/门帘悬挂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座60以及第一法兰46;所述第一法兰46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43伸出所述驱动杆1外的一端上,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座60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座60包括:第一定位环601、第一减震圈602、第一连接杆603、第一底座上盖604以及第一底座下盖605;
所述第一定位环601、第一减震圈602、第一法兰46同轴设置,所述减震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环601内部,所述第一法兰46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减震圈602内;所述第一输出轴4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环601、第一减震圈602、第一法兰46后与第一转动轴471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60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环60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上盖604;
所述第一底座上盖604以及第一底座下盖605通过第一紧固件606(如紧固螺栓)连接;
和/或,所述窗帘/门帘悬挂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座60’以及第二法兰56;
所述第二法兰56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52伸出所述驱动杆1外的一端上,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座60’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座60’包括:第二定位环 601’、第二减震圈602’、第二连接杆603’、第二底座上盖604’以及第二底座下盖605’;
所述第二定位环601’、第二减震圈602’、第二法兰56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圈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环601’内部,所述第二法兰56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二减震圈602’内;所述第二输出轴52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环601’、第二减震圈602’、第二法兰56后与第二转动轴551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60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环60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上盖604’;
所述第二底座上盖604’以及第二底座下盖605’通过第二紧固件606’(如紧固螺栓)连接。
在此基础上,可通过紧固部件将第一底座下盖605和/或第二底座下盖605’连接到预定位置上,实现对装置整体结构的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窗帘/门帘悬挂装置采用特殊的驱动杆结构设置,可以方便的在水平方向上实现窗帘的打开/收拢,结构新颖,操作、安装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杆,其为空心管状结构,且所述驱动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
至少一个悬挂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连接窗帘/门帘;
至少一个驱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调整所述悬挂环在所述驱动杆上的位置,由此实现窗帘/门帘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合;
以及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由此带动所述驱动环沿所述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关于所述驱动杆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螺纹槽和/或第二螺纹槽的螺距为10-1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包括:
活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且每一活动环内壁均设有可卡入所述第一螺纹槽或第二螺纹槽中的滑动齿,且所述滑动齿的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螺纹槽或第二螺纹槽的盘绕方向相符,由此使得所述活动环通过所述滑动齿沿所述第一螺纹槽或第二螺纹槽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还包括:
外环,且其内壁与所述活动环的外壁连接;以及连接环,其穿设在所述外环上,用于连接窗帘/布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环位置限位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门帘悬挂装置还包括驱动控制组件,其包括:
振动环,其穿设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对所述驱动杆表面造成振动;
连杆,其与所述振动环连接;
以及振动传感器,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接收由振动环造成的振动信号,并在对所述振动信号进行转换后发送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根据转换后的振动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杆的转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均设置于所述驱动杆内部的电机组件以及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
电机;
控制板,其连接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转;
第一输出轴,其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伸出所述驱动杆外;
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外部;
外壳,其插设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部内,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第一轴承以及控制板;
以及第一端盖,其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部连接,且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转动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远程遥控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远程遥控信号控制所述电机运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
电池盒,其插设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内;
电池,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电池盒内,且连接所述控制板,并通过所述控制板向所述电机供电;
第二输出轴,其一端伸入所述电池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驱动杆外;
至少一个第二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外;
E型卡簧,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伸入所述电池盒内的一端外,用于防止第二输出轴发生轴向运动;
以及第二端盖,其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连接,且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转动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布帘悬挂装置还包括安装座以及法兰;
所述法兰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伸出所述驱动杆外的一端上,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所述安装座包括:定位环、减震圈、连接杆、底座上盖以及底座下盖;
所述减震圈套设在所述定位环内部,所述法兰部分嵌设在所述减震圈内;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环、减震圈、法兰后与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对应连接;
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环,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上盖。
CN201820242184.6U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Active CN208524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2184.6U CN208524487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2184.6U CN208524487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4487U true CN208524487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2184.6U Active CN208524487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44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5383A (zh) * 2019-12-06 2020-03-24 安徽骄阳软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软纱门的自动开关机构
CN110924788A (zh) * 2019-12-06 2020-03-27 安徽骄阳软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5383A (zh) * 2019-12-06 2020-03-24 安徽骄阳软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软纱门的自动开关机构
CN110924788A (zh) * 2019-12-06 2020-03-27 安徽骄阳软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
CN110905383B (zh) * 2019-12-06 2020-11-17 安徽骄阳软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软纱门的自动开关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24487U (zh)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CN105734905B (zh) 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及洗衣机
CN101509236B (zh) 一种道闸
CN108095519A (zh) 一种窗帘/门帘悬挂装置
CN111823272A (zh) 一种机器人伸缩手臂
CN209207503U (zh) 工业机器人用移动底座
CN108471191B (zh) 一种低阻尼谐波减震电机
CN110145579A (zh) 一种多层伸缩杆
CN213738369U (zh) 一种多节电动推杆
CN201571600U (zh) 电动吊伞
CN213064029U (zh) 一种风扇摇头装置及风扇
CN105734903B (zh) 一种洗衣机脱水轴及减速离合器
CN211145915U (zh) 一种监控装置
CN209847779U (zh) 一种眼睛康复训练仪
CN20866554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高层外壁安装质量监控的无人机
CN209474358U (zh) 一种上下折叠电动窗帘
CN208443501U (zh) 一种便于更换弹簧的物理实验用弹簧测力计
CN20870403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节能的中央空调
CN207773516U (zh) 一种舵机驱动的折叠云台
CN207212718U (zh) 风扇头角度调节装置以及风扇
CN218419767U (zh) 用于洗碗机的门体悬停装置
CN211567759U (zh) 交通工具可调节吊环
CN2475519Y (zh) 球形机器人
CN215038474U (zh) 混凝土振捣设备
CN219389217U (zh) 一种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