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1048U -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1048U
CN208521048U CN201820949407.2U CN201820949407U CN208521048U CN 208521048 U CN208521048 U CN 208521048U CN 201820949407 U CN201820949407 U CN 201820949407U CN 208521048 U CN208521048 U CN 208521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assembly
assembly
optical lens
nip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94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
严春琦
刘林
田中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494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1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1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1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镜筒沿外侧周向具有压合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光学设计既定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光学镜头中各镜头部件之间的误差,以保证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例如视频或者图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近年来,摄像模组在诸如医疗、安防、工业生产等诸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市场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影响既定光学设计的摄像模组解像力的因素包括模组封装过程中的制造误差。
目前,在本领域中,摄像模组种类繁多。在用多个镜头部件构成摄像模组的工艺流程中,一般摄像模组按照是否具有对焦功能而分类为AF模组和FF模组。其中,在AF模组的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和组装的效率,摄像模组制造商通常将由镜头制造商提供的镜头和由马达制造商提供的马达组装成包括马达的摄像模组后,再将组装好的摄像模组安装到线路板上,并完成摄像模组的最终安装。
在上述组装过程中,通过机械连接,诸如螺纹啮合、点胶粘接等工艺,将镜头部件与马达载体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镜头部件与马达之间的联接。然而,马达中的马达载体在通电时和未通电时的位置都是由多方面的力平衡最终稳定确定。其中,实现平衡的力包括例如马达中存在的上下弹簧之间的马达载体的重力以及与载体直接连接的磁石的重力等组成。而与马达进行连接时,多个镜头部件之间的调整方法包括要有先后的安装次序,例如先对镜头部件与马达之间进行固定,再调整固定的镜头部件与其他镜头部件之间的位置,即,多个镜头部件之间需要进行主动校准。才能保证多个镜头部件组成的光学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
然而,由于马达中的马达载体的位置难以保证稳定,所以多个镜头部件与马达载体连接带来的缺陷是无法保证多个镜头部件组成的镜头对于马达载体的位置的固定,因而也就无法保证随后进行的多个镜头部件之间的主动校准的精度,导致镜头与马达之间的光轴的一致性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体的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另一方面,在镜头部件与马达载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情况下,如果镜头部件与马达载体的螺纹初始未对齐,则镜头部件初始旋转的行程在打滑,而未造成高度变化。而包括镜头部件和马达载体的产品与产品间镜头部件与马达载体未对齐的行程不同,导致最终高度也不同。。
进一步地,在组装镜头部件与马达载体时,通常采用吸取机构吸取镜头部件的顶部,然后吸取机构带动镜头部件旋转进入马达载体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镜头部件的顶部受力,同时镜头部件的扭转力与吸取力相互垂直,因而镜头部件与马达载体旋转接合的强度受限。
为了保证更高的组装效率和更高的成像品质,现在需要一种更加适于与马达进行连接的光学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镜片;以及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所述第二镜筒沿外侧周向具有压合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顶部附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从所述第二镜筒的外侧向外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具有不同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中的一个具有识别特征以与其他压合部区分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具有平坦上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筒在外侧具有第一联接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接机构为外螺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的数目为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还包括第一镜筒,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安装于所述第一镜筒的内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适于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前文所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马达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载体,所述光学镜头的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二镜筒部分地接纳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中,其中所述第二镜筒的压合部位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的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内侧包括所述第二联接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联接机构为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光学镜头和马达组件,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镜片;以及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镜筒沿外侧周向具有压合部;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载体,所述马达载体包括开口;
2)将所述第二镜筒设置在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中,并通过固化物使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马达载体固定接合,使得所述第二镜筒的压合部位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的外部;
3)通过所述压合部将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下压至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与所述马达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4)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及
5)通过连接介质连接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所述连接介质固化后支承并固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顶部附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从所述第二镜筒的外侧向外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具有不同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具有平坦上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筒在外侧具有第一联接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接机构为外螺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的数目为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还包括第一镜筒,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安装于所述第一镜筒的内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内侧包括所述第二联接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联接机构为内螺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物为胶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光学设计既定的前提下,有效地对与马达联接的镜头部件进行固定,防止主动校准过程中由于马达载体位置不固定而造成镜头部件之间出现误差,从而保证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在光学设计既定的前提下,通过识别标志的方法确保镜头部件和马达载体在初始位置处对齐,以保证所有旋入的角度都是有效的,有效地为镜头部件转动角度实现了螺纹啮合,带来高度变化。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在光学设计既定的前提下,方便吸取与马达联接的镜头部件,同时保证吸取机构与所吸取的镜头部件之间连接的强度。
附图说明
在参考附图中示出示例性实施例。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应被视作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图2A中所示的光学镜头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B示出了图5A中所示的光学镜头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A至7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组装摄像模组的过程;
图8示出了图7A所示的步骤的替代实施例;
图9示出了图7A中所示的步骤后的管控指标;
图10A示出了通过吸取装置吸取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第二镜头部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0B示出了图10B中所示光学镜头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旋转至马达载体的过程;以及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主体也可被称作第二主体。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1000包括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光学镜头,镜头部件不限于两个。例如镜头部件的数目也可以是三或四等大于二的数目。当组成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超过两个时,可以将相邻的两个镜头部件分别视为前文所述的第一镜头部件100和前文所述的第二镜头部件200。例如,当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的数目为三时,光学镜头可包括两个第一镜头部件100和位于这两个第一镜头部件100之间的一个第二镜头部件200,并且这两个第一镜头部件100的所有第一镜片和一个第二镜头部件200的所有第二镜片共同构成进行主动校准的可成像光学系统。当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的数目为四时,光学镜头可包括两个第一镜头部件100和两个第二镜头部件200,并按第一镜头部件100、第二镜头部件200、第一镜头部件100、第二镜头部件200的次序自上而下排列,并且这两个第一镜头部件100的所有第一镜片和两个第二镜头部件200的所有第二镜片共同构成进行主动校准的可成像光学系统。诸如此类的其它变形本文中不再一一赘述。
第一镜头部件100包括第一镜筒110和安装于第一镜筒110内的一个第一镜片120。第二镜头部件200包括第二镜筒210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210的5个第二镜片220。第一镜头部件100中的第一镜片12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中的5个第二镜片220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镜片数目可根据需要调整。例如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镜片数量可分别为二和四,也可以分别为三和三,也可以分别为四和二,也可以分别为五和一。整个光学镜头的镜片总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光学镜头的镜片总数可以是六,也可以是五或七。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镜筒210沿外侧周向具有压合部211。
图1至图5B中分别示出了具有不同配置的压合部211。如图1至图5B所示,压合部211位于第二镜筒210的顶部附近,从第二镜筒210的外侧向外突出。除图1中所示的配置,压合部211还可具有任何适当的不同配置,包括具有不同的形状、突出长度等。
如图1至2B、图4至5所示,压合部211具有平坦上表面,以便随后与压合装置600接触使用。图3中所示的压合部211的上表面具有凹槽,但基本上为平坦。
图1中仅示出一个压合部211,图3至4中示出的第二镜筒210具有两个压合部211,图2A至2B、图5A至5B中示出的第二镜筒210具有4个压合部211。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压合部211的数目也可以是其它数字,例如三、五、六等。
第二镜筒210在外侧具有第一联接机构21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联接机构212为外螺纹。
光学镜头1000还包括连接介质300。连接介质300适于将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固定在一起。连接介质300可为胶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基于上述光学镜头的摄像模组。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2000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摄像模组2000包括光学镜头1000和马达组件400或其它类型的光学致动器。其中光学镜头1000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0。光学镜头1000可安装在马达组件400的筒状的载体410内。其中,光学镜头1000的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第二镜筒210部分地接纳于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中,其中第二镜筒210的压合部211位于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的外部。
马达载体410在开口411的内侧包括第二联接机构412,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联接机构412为内螺纹。
马达组件400还包括上盖420、上弹簧430、磁石440、线圈450、下弹簧460、底座470和引脚48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2000的组装方法。图7A至7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组装摄像模组2000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如图7A至7D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准备光学镜头1000和马达组件400,其中,光学镜头1000包括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第一镜头部件100包括第一镜筒110和安装于第一镜筒110内的一个第一镜片120。第二镜头部件200包括第二镜筒210和安装在第二镜筒210的5个第二镜片220。第一镜头部件100中的第一镜片12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中的5个第二镜片220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其中,第二镜筒210沿外侧周向具有压合部211。
图7A中仅示出一个压合部211,图7B至7D中示出的旋转后的第二镜筒210具有两个压合部211。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压合部211的数目也可以是其它数字,例如三、五、六等。
第二镜筒210在外侧具有第一联接机构21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联接机构212为外螺纹。
光学镜头1000还包括连接介质300。连接介质300适于将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固定在一起。连接介质300可为胶材。
马达组件400包括马达载体410,马达载体410包括开口411。
马达载体410在开口411的内侧包括第二联接机构412,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联接机构412为内螺纹。
马达组件400还包括上盖420、上弹簧430、磁石440、线圈450、下弹簧460、底座470和引脚480。
马达载体410与磁石440连接,磁石440与线圈450在通电时产生的作用力使得马达载体41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运动,同时上弹簧430和下弹簧460之间连接的作用力平衡电磁力,进而使得马达载体410和置于马达载体410中的第二镜头部件200发生移动,进而能够满足AF模组中的对焦的需求,这是现有的音圈马达的原理和本身的结构带来的特性。另外按照不同的马达的结构设计,都会有相应的动子和定子之分。换言之,如果没有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直接用在按照结构划分为其他的弹片式马达,滚珠式马达、摩擦式马达也符合本实用新型主旨。本实用新型未对其余认为是相同的定子和动子进行阐述。
步骤20,将第二镜筒210设置并接合至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中,使得第二镜筒210的压合部211位于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的外部。
图7A中示出了该步骤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A所示,具体地,首先将第二镜筒210设置在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中。然后,使第二镜筒210的第一联接机构212(在本实施例中为外螺纹)与开口411的内侧的第二联接机构412(在本实施例中为内螺纹)接合,从而使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组件400彼此牢固接合。另外,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组件40之间的接合还通过诸如点胶的过程,利用诸如胶水的固化物进行进一步固定。
在将第二镜筒210设置在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中时,通常采用吸取机构800吸取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顶部,然后吸取装置800带动第二镜头部件200旋转进入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中。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顶部受力,同时第二镜头部件200的扭转力与吸取装置800所施加的吸取力相互垂直,因而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载体410旋转接合的强度受限。
图10A示出了通过吸取装置吸取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2000的第二镜头部件200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10B示出了图10B中所示光学镜头2000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如图10A至10B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吸取装置800除了吸取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顶部之外,还与第二镜头部件200的压合部211相接合,从而提高了吸取装置800能施加的扭转力,以进一步增大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载体410旋转接合的强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镜筒210和马达组件400的开口411的内侧均未设置联接机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将第二镜筒210设置在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中后,确定第二镜筒210在开口411中的位置,例如,利用治具500将第二镜筒210定位在开口411中的适当位置处。然后,通过适当手段进行接合,例如采用胶材进行粘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镜片数目可根据需要调整。例如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镜片数量可分别为二和四,也可以分别为三和三,也可以分别为四和二,也可以分别为五和一。整个光学镜头的镜片总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光学镜头的镜片总数可以是六,也可以是五或七。
在步骤20中,第二镜筒210与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的接合要进行管控,以确保第二镜头部件200的上端面与马达组件400的下端面的距离在适当的范围内,即,满足一定的误差范围,从而保证在量产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图9示出了在图7A中所示的步骤后的管控指标。具体地,在测试第二镜头部件200的上端面与马达组件400的下端面的距离时,先将马达组件400放在一个治具上,以使得马达组件400的底面接触治具的顶面。然后,通过测高仪器,例如探针式、激光接收式的仪器,测量出治具顶面的高度,同时优选将其归零作为基准面。之后,在测量第二镜头部件200的上端面的高度,所测量出的高度H即为包括马达组件400的下端面距离马达组件400的底面的高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压合部211的配置来确定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的嵌入深度。
具体而言,如上所述,目前在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载体4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二镜头部件200旋入一定的角度来控制旋入高度,从而控制总高度。然而,如果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载体410的螺纹初始未对齐,则第二镜头部件200初始旋转的行程在打滑,而未造成高度变化。而包括第二镜头部件200和马达载体410的产品与产品间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载体410未对齐的行程不同,导致最终高度也不同。
而在该实施例中,将压合部211作为特征来识别上述内外螺纹的啮合程度。为此,在将第二镜头部件200设置在马达载体410时,在第二镜头部件200和马达载体410中的内外螺纹造制造过程中已进行适当配置的情况下,利用压合部211将第二镜头部件200的位置调整至预定角度,再进行螺纹接合。
这种接合方式可确保第二镜头部件200和马达载体410在初始位置处对齐,以保证所有旋入的角度都是有效的,有效地为第二镜头部件200转动角度实现了螺纹啮合,带来了高度变化。具体而言,第二镜头部件200和马达载体410之间接合的初始条件一致,从而通过旋转角度就能保证接合深度,因而可保证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组件400的底面的高度处于管控范围内。
如图11所示,压合部211中的一个与其他压合部形状不一致,从而可作为识别特征来确定第二镜头部件200的旋转角度,进而在旋入第二镜头部件200前确定第二镜头部件200和马达载体41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进行对位。
为了方便识别,还可在压合部211上设置附加识别特征来与其他压合部211区分开,例如在压合部211设置有凹面,或在镜筒顶面上设置有与压合部211延伸的延伸部,具体如图12A至12B所示。
步骤30,通过压合部211将第二镜头部件200下压至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组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具体而言,如图7B所示,首先,将压合装置600设置在位于马达载体410的开口411的外部的、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第二镜筒210的压合部211的上表面接触,其中,压合装置600可为任何适当的装置,例如压板。然后,压合装置600下压,并将第二镜头部件200下压至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第二镜头部件200与马达组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为马达组件400行程的底端。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设计上的一些极限限制,在将第二镜头部件200装入马达载体410并通过点胶进行固定后,压合部211的上表面低于马达的上表面。因而设置电路给马达引脚480通电,以使得让马达载体410带动第二镜头部件200向上运动并高出马达上表面,再通过压合部211压合以固定位置。
步骤40,对第一镜头部件100进行预定位,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如图7C所示,将第一镜头部件100置于组装后的第二镜头部件200上方,并进行于定位。然后,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相对位置。在该过程中,可移动第一镜头部件100和/或组装后的第二镜头部件200的位置。为了保持组装后的第二镜头部件200和马达组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上述主动校准过程中,保持压合装置600对压合部211的下压。因而,为了确保压合装置600对压合部211的下压稳定,从而确保第二镜头部件200和马达组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上述主动校准过程中,优选保持第二镜头部件200位置不变,移动第一镜头部件100的位置来进行主动校准。在该实施例中,有效地对与马达组件400联接的第二镜头部件200进行固定,防止主动校准过程中由于马达载体位置不固定而造成镜头部件之间出现误差,从而保证整个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定位步骤中,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100的底面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200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步骤50,通过连接介质700连接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连接介质700固化后支承并固定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以使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如图7D所示,在主动校准后,保持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位置不变。然后,在二者之间施加连接介质700,并且以适当方式使连接介质700固化,从而使得固化的连接介质700支承并固定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连接介质700可为任何适当的材料,例如胶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介质700可以是UV热固胶,在步骤50中,通过对UV热固胶进行曝光使其预固化,由于预固化后的胶材支承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使二者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再将结合在一起的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进行烘烤,使UV热固胶永久固化,最终得到光学镜头成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介质700也可以包括热固胶和光固胶(例如UV胶),通过对光固胶进行曝光进行预固化,然后再对结合在一起的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进行烘烤以使热固胶永久固化,从而获得光学镜头成品。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镜片;以及
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镜筒沿外侧周向具有压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顶部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从所述第二镜筒的外侧向外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具有不同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中的一个具有识别特征以与其他压合部区分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具有平坦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筒在外侧具有第一联接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机构为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数目为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部件还包括第一镜筒,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安装于所述第一镜筒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适于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固定在一起。
12.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载体,所述光学镜头的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二镜筒部分地接纳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中,其中所述第二镜筒的压合部位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的外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开口内侧包括第二联接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接机构为内螺纹。
CN201820949407.2U 2018-06-20 2018-06-20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Active CN208521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9407.2U CN208521048U (zh) 2018-06-20 2018-06-20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9407.2U CN208521048U (zh) 2018-06-20 2018-06-20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1048U true CN208521048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25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9407.2U Active CN208521048U (zh) 2018-06-20 2018-06-20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10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8513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8513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2778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208367291U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N208297798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208506341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208969313U (zh) 光学变焦摄像模组
CN208384208U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N208569147U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
CN208367292U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N208569148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08957602A (zh) 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成像镜片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320625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KR102523058B1 (ko) 다중 그룹 렌즈, 카메라 모듈과 그 조립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CN109683430A (zh) 光学驱动机构及其组装方法
TWM364865U (en) Miniature stacked glass lens module
CN208902946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01762860B (zh) 光学装置
CN113020978B (zh) 分体式镜头模组的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CN208521048U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TW201905521A (zh) 多群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電子設備
WO2017022500A1 (ja) 光学組立体の接着固定方法および光学組立体
CN208141014U (zh) 可成像光学器件
CN110412708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75260A (zh) 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148947U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N209514178U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