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0730U -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0730U
CN208520730U CN201821247975.4U CN201821247975U CN208520730U CN 208520730 U CN208520730 U CN 208520730U CN 201821247975 U CN201821247975 U CN 201821247975U CN 208520730 U CN208520730 U CN 208520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et
fracturing fluid
core wafer
connect
spontaneous imbib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479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德胜
何泽轩
李萌
杨静雯
王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iy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iy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2479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0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0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0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装置包括加压泵、第一滴定管、第二滴定管、岩心薄片和真空泵;岩心薄片的入口端与第一滴定管的一端连接,岩心薄片的出口端与第二滴定管的一端连接;当对岩心薄片进行抽真空时,第二滴定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当对岩心薄片进行正向驱动时,第一滴定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当对岩心薄片进行反向驱动时,第二滴定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能够模拟整个水力压裂的过程来研究压裂液的自发渗吸,在模拟时可以通过肉眼以及光学显微镜设备观测记录自发渗吸现象,最终定性定量的获得压裂液自发渗吸的特征。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依赖程度逐年增长,近十年来,非常规油气开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油气开发的主任务。总体来看,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资源量大但开采难度亦大的特点,要想形成工业油气流,非常规油气资源必须进行区别于常规油气资源的增产作业。而水力压裂作业正是开采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进行完水力压裂后,都需要快速的反排压裂液,以防止压裂液对储层造成伤害,并且压裂液反排后会带出油气从而使压裂井可以迅速投入生产。但现场的情况却与上述认知恰恰相反:在对某些致密砂岩储层进行压裂后,很多井压裂液反排率极低,但产量却很高,少数井压裂液反排率高,但单井产量却相对较低。
渗吸是指多孔介质自发的吸入某种润湿流体的过程,并且由于渗吸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毛细管力,因此自发渗吸现象多发生在致密储层中。由此,致密储层中未反排的压裂液发生渗吸,将原油驱替出来,从而导致了现场的以上现象。
现有的自发渗吸研究方法,多为研究水自发渗吸进岩心驱替原油的方法,近年来也有很多实验方法将表活剂以及各类化学试剂和地层情况考虑入内。但鲜有研究方法能够完整的显示整个自发渗吸的过程,并且研究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自发渗吸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自发渗吸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如无法给予研究人员可视化地观察整个渗吸过程,以及几乎没有研究方法研究压裂液的渗吸,提出了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本实用新型旨在研究压裂液的自发渗吸,并让研究人员能够直观地观测到自发渗吸现象,最终定性乃至定量的获得压裂液自发渗吸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包括加压泵、第一滴定管、第二滴定管、岩心薄片和真空泵;岩心薄片的入口端与第一滴定管的一端连接,岩心薄片的出口端与第二滴定管的一端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进行抽真空时,第二滴定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进行正向驱动时,第一滴定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进行反向驱动时,第二滴定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观测组件,观测组件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计算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计算机连接,岩心薄片设置于光学显微镜的视域中心。
优选的,岩心薄片的入口端与第一滴定管通过橡胶软管连接。
优选的,岩心薄片的出口端与第二滴定管通过橡胶软管连接。
优选的,第一滴定管与加压泵通过橡胶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橡胶软管为顺丁橡胶管。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通过在岩心薄片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第一滴定管和第二滴定管,对岩心薄片进行抽真空时,第二滴定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当对岩心薄片进行正向驱动时,第一滴定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当对岩心薄片进行反向驱动时,第二滴定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因此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用肉眼直观的看到流体的流动与渗吸现象的发生,弥补了现有技术无法直接观察的缺陷,除此之外,通过滴定管能够对岩心的自发渗吸进行定量测量,并最终定性乃至定量的获得压裂液自发渗吸的情况,由此得出压裂液自发渗吸对生产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光学显微镜实时拍摄岩心薄片全视域图像,电子计算机对全视域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全视域图像的色谱图,电子计算机再根据不同颜色的阈值获得相应颜色的面积,从而得到压裂液渗吸残余量以及渗吸残余压裂液百分数;本实用新型通过光学显微镜与计算机进行记录分析,能够直观的看到流体的流动与渗吸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定量地计算最终滞留在岩心薄片中的压裂液量,由此得出压裂液自发渗吸对生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岩心薄片的示意图;
图3是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研究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学显微镜拍摄的全视域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计算机得到的色谱图。
图标说明:1-加压泵,2-橡胶软管,3-第一滴定管,3-1-第二滴定管,4-岩心薄片,5-真空泵,6-光学显微镜,7-电子计算机,A-入口端;B-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包括加压泵1、第一滴定管3、第二滴定管3-1、岩心薄片4和真空泵5;岩心薄片4的入口端A与第一滴定管3的一端连接,岩心薄片4的出口端B与第二滴定管3-1的一端连接;
参照图3,当对岩心薄片4进行抽真空时,第二滴定管3-1的另一端与真空泵5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4进行正向驱动时,第一滴定管3的另一端与加压泵1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4进行反向驱动时,第二滴定管3-1的另一端与加压泵1连接。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中,正向驱动指的是由岩心薄片4的入口端A对岩心薄片4加压进行驱动;反向驱动指的是由岩心薄片4的出口端B对岩心薄片4加压进行驱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研究过程中,抽真空、饱和水、饱和油和压裂液驱油均为正向驱动的形式;油反驱压裂液为反向驱动的形式。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还包括观测组件,观测组件包括光学显微镜6和电子计算机7,光学显微镜6和电子计算机7连接,岩心薄片4设置于光学显微镜6的视域中心。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显微镜6可以与电子计算机7端相连,以进行后续的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上述的光学显微镜6具有能与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匹配的特点。上述的计算机软件是可以区分图像色素的软件,包括但不限于 Photoshop软件和Nikon Nis-Elements Documentation软件。
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岩心薄片4的入口端A与第一滴定管3通过橡胶软管2连接。岩心薄片4的出口端B与第二滴定管3-1通过橡胶软管2连接。第一滴定管 3与加压泵1通过橡胶软管2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岩心薄片两端的橡胶软管2选择耐高压不易形变的材料制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装置进行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实验材料制作:如图2所示,取得岩心后将岩心制作为岩心薄片4,并在岩心薄片4 的入口端A和出口端B分别连接一定长度的耐高压不易形变的橡胶软管2。依据目的层地层水性质配制地层水样品,再向地层水样品中加入甲基蓝使地层水样品呈蓝色;依据现场压裂施工压裂液配方配制压裂液样品,向压裂液样品中加入甲基蓝,使压裂液样品呈蓝色;以煤油样品作为地层油,向煤油中加入油溶红使煤油呈红色;
(2)抽真空:如图2中的步骤1所示,将岩心薄片4的入口端A与装满水的滴定管相连接,岩心薄片4的出口端B与空滴定管和真空泵5相连接,再检查连接而成的整体结构的密闭性。检查完成后,若密封性良好,则将岩心薄片4放置在光学显微镜6的视域中心,打开光学显微镜6并与电子计算机7相连,检查系统连接情况。最后,将岩心薄片4与装满水的滴定管连接处的橡胶软管2用密封钳夹住,打开真空泵5,对岩心薄片4进行抽真空5-10小时;
(3)饱和水:如图2中的步骤2所示,抽完真空后,将岩心薄片4与真空泵5连接处的橡胶软管2用密封钳夹住,关闭并移除真空泵5。再打开岩心薄片4与装有水滴定管(即与入口端A连接的滴定管)连接处的橡胶软管2,使岩心饱和水,待岩心颜色无明显变化时,结束饱和水。通常饱和水2-3小时,饱和完成后放置岩心薄片6-12小时使之老化。此过程模拟原始地层条件下水先充满岩石孔隙的过程;
(4)饱和油:如图2中的步骤3所示,将与岩心薄片4入口端A连接的滴定管换为含有油的滴定管,与出口端B连接的滴定管换为空滴定管。再将岩心薄片4入口端A含有油的滴定管与加压泵1连接并开始逐渐加压,使与入口端A连接的滴定管中的油逐渐进入岩心薄片中4。待与出口端B连接的空滴定管出油一段时间后且岩心颜色无明显变化时,结束饱和油。所述出油一段时间且岩心颜色无名显变化是指:与出口端B连接的空滴定管出液最终一直为加压入口端滴定管中的液体,且岩心薄片4内红色面积与蓝色面积不再变化。通常饱和油5-8 小时,饱和完成后放置岩心薄片6-12小时使之老化。此过程模拟地层产生油气后油驱替水从而占据孔隙的过程;
(5)压裂液驱油:如图2中的步骤4所示,此时将与岩心薄片4入口端A连接的滴定管换为含有压裂液的滴定管,与出口端连接的滴定管换为空滴定管,对与入口端A连接的滴定管中的压裂液加压使压裂液进入岩心薄片4中。待与出口端B连接的滴定管出压裂液一段时间且岩心颜色无明显变化时,结束压裂液驱油。通常驱油5-8小时,压裂液驱油完成后放置岩心薄片6-12小时使之老化。此过程模拟开发过程中压裂液进入地层孔隙驱走原油的过程;
(6)油反驱压裂液:如图2中的步骤5所示,将与出口端B连接的滴定管换为含有油的滴定管,将与入口端A连接的滴定管换为空滴定管,将出口端B连接的含有油的滴定管与加压泵1连接,通过加压泵1在出口端反向加压,使出口端B连接的含有油的滴定管中的油反驱压裂液。待与入口端A连接的空滴定管出油一段时间且岩心颜色长时间无变化时,油反驱压裂液结束。通常反驱5-8小时,反驱完成后放置岩心薄片6-12小时使之老化。此过程模拟水力压裂后油进入井筒的过程;
上述步骤(4)-(6)中对压裂液样品或煤油逐渐加压是通过加压泵1先以较小恒定压力加压,之后再逐渐增压完成的。加压最低不低于0.02MPa,最高不超过0.20MPa。每一段压力加压时间为1-2小时。
(7)实验过程中观测自发渗吸现象并记录数据,具体如下:
通过肉眼观察:通过肉眼可以明显看到蓝色液体或红色液体进入岩心薄片4占据一定空间,且大体稳定后仍有小量的颜色变化,直至最终没有颜色的变化;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这也是主要的观察方式,利用光学显微镜6可以放大局部观察,能清晰的看到水或油或压裂液占据、移出岩心孔隙,更能观察到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在压裂液进入岩心薄片4时,发生的压裂液进入微小孔隙驱出油的自发渗吸现象。同时,光学显微镜6 与电子计算机7相连,光学显微镜6可以拍摄或录制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供后续分析计算。
(8)计算处理数据获得压裂液自发渗吸岩心残余压裂液百分数,这一步分为以下(a)、(b)两种情况:
(a)人工计量法:该方法通过岩心薄片4两端滴定管的刻度算出压裂液在岩心薄片4中的滞留量:
①由步骤(3)饱和水开始时第一滴定管水量减去饱和水结束后第一滴定管中的水量,再减去饱和水结束后第二滴定管中的水量,得到进入岩心薄片的水量L1;
②由步骤(4)饱和油开始时含有油的滴定管中的油量减去饱和油结束后出口端连接的滴定管中的油量,得到进入岩心薄片中的油量O1;
③步骤(3)中进入岩心薄片中的水量L1减去步骤(4)中出口端连接的滴定管中的水量,得到饱和油结束后岩心薄片中的水量L2;
④由步骤(5)压裂液驱油开始时含有压裂液的滴定管的压裂液量减去压裂驱油结束后出口端连接的滴定管中的水量,再加上饱和油结束后岩心薄片中的水量L2,得到滞留在岩心薄片内的压裂液量F1;
⑤步骤(4)中进入岩心薄片中的油量O1减去步骤(5)中出口端连接的滴定管的油量,得到压裂液驱油结束后岩心薄片内的油量O2;
⑥由步骤(6)油反驱压裂液开始时出口端连接的滴定管中的油量减去油反驱压裂液结束后入口端连接的滴定管中的油量,再加上步骤(5)结束后岩心薄片内的油量O2,得到油反驱压裂液结束后岩心薄片内油量O3;
⑦步骤(5)结束后进入岩心薄片的压裂液量F1减去步骤(6)中入口端连接的滴定管中的压裂液量,得油反驱压裂液结束后岩心薄片内的压裂液量F2,则压裂液自发渗吸岩心残余压裂液百分数为(b)色谱图法:参照图4和图5,该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6与电子计算机7记录整个压裂液自发渗吸过程,并由岩心薄片4不同的色差——蓝色区域代表压裂液(如图5中所示的压裂液饱和区域)、红色区域代表油(如图5中所示的油饱和区域)、绿色区域代表未被占据的空孔隙(如图5中的未饱和区域),来确定压裂液的自发渗吸滞留量。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过程如下:
①从步骤(2)抽真空开始,打开光学显微镜6与电子计算机7中的计算机软件开始录制整个实验过程,并拍摄步骤(3)至步骤(6)每一步结束后岩心薄片4的全视域图像,如图4 所示;
②将步骤(5)和步骤(6)的岩心薄片4的全视域图像导入计算机软件中,由于不同颜色有不同的阈值,计算机软件通过不同的阈值对油水颜色进行刻画,获得全视域图像的色谱图,如图5;
③电子计算机根据色谱图对残余水量进行分析,获得步骤(5)压裂液驱油过程的蓝色面积F′1,与步骤(6)油反驱压裂液过程的蓝色面积F′2。并由计算机算出压裂液自发渗吸岩心残余压裂液百分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研究步骤能完整的模拟整个水力压裂过程,展示地层局部的压裂液渗吸情况,并且全程可视化可量化。步骤(3)模拟原始地层条件下水先充满岩石孔隙的过程,步骤(4)模拟地层产生油气后油驱替水从而占据孔隙的过程,步骤(5)模拟开发过程中压裂液进入地层孔隙驱走原油的过程,步骤(6)模拟水力压裂后油进入井筒的过程;而采用岩心薄片4而非整块岩心来研究,可以使得整个过程可视、自发渗吸现象可观察;采用带有计量功能的滴定管和光学显微镜,能够有效的计量进入、排出岩心薄片的液量,从而可以算出压裂液渗吸滞留百分比。
本实用新型中,步骤(2)抽真空至少进行5小时,若岩心较为致密,建议抽真空10小时。
步骤(3)中待岩心薄片颜色无明显变化时是指:被甲基蓝染色的地层水样品完全进入被抽为真空的岩心薄片中,岩心薄片的蓝色区域不再增加。
步骤(4)至步骤(6)中空滴定管端出液一段时间是指:与出口端B连接的空滴定管出液最终一直为加压入口端滴定管中的液体,岩心薄片内部油水量达到平衡;岩心颜色无明显变化时是指:岩心薄片内红色面积与蓝色面积相对稳定。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视为步骤结束。
步骤(3)至步骤(6)每一步完成后,建议放置岩心薄片6-12小时,使岩心薄片老化,这样更能模拟真实地层状况。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装置进行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时,考虑到不能单一的将压裂液拿出来进行渗吸实验,而要模拟水力压裂时地层流体的整个变化流动过程,因此设计了饱和水、饱和油、压裂液驱油和油反驱压裂液的四个主要步骤,分别代表了原始地层孔隙先为地层水所占据,油生成后地层孔隙再被原油占据,直到后续压裂施工作业时压裂液驱替原油占据孔隙,最终生产时原油又将压裂液反驱的四个过程,完整系统的模拟了自水占据孔隙直至油井出油的全流程,使得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全面。

Claims (6)

1.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泵(1)、第一滴定管(3)、第二滴定管(3-1)、岩心薄片(4)和真空泵(5);岩心薄片(4)的入口端(A)与第一滴定管(3)的一端连接,岩心薄片(4)的出口端(B)与第二滴定管(3-1)的一端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4)进行抽真空时,第二滴定管(3-1)的另一端与真空泵(5)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4)进行正向驱动时,第一滴定管(3)的另一端与加压泵(1)连接;
当对岩心薄片(4)进行反向驱动时,第二滴定管(3-1)的另一端与加压泵(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测组件,观测组件包括光学显微镜(6)和电子计算机(7),光学显微镜(6)和电子计算机(7)连接,岩心薄片(4)设置于光学显微镜(6)的视域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岩心薄片(4)的入口端(A)与第一滴定管(3)通过橡胶软管(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岩心薄片(4)的出口端(B)与第二滴定管(3-1)通过橡胶软管(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滴定管(3)与加压泵(1)通过橡胶软管(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软管(2)为顺丁橡胶管。
CN201821247975.4U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Active CN208520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7975.4U CN208520730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7975.4U CN208520730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0730U true CN208520730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3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47975.4U Active CN208520730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073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1097A (zh) * 2018-08-03 2018-12-1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及方法
CN111239018A (zh) * 2020-01-15 2020-06-0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特低渗致密储层渗吸排驱模拟装置及安装方法
US11092586B1 (en) * 2020-05-22 2021-08-17 Imperative Chemical Partners Inc. Evaluating spontaneous hydraulic fracturing fluid imbibi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166763A (zh) * 2021-11-18 2022-03-1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计量致密砂岩油藏计量渗吸滞留量的方法
CN114215504A (zh) * 2022-01-08 2022-03-22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大规模压裂压后液体滞留的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1097A (zh) * 2018-08-03 2018-12-1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及方法
CN109001097B (zh) * 2018-08-03 2024-03-22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及方法
CN111239018A (zh) * 2020-01-15 2020-06-0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特低渗致密储层渗吸排驱模拟装置及安装方法
US11092586B1 (en) * 2020-05-22 2021-08-17 Imperative Chemical Partners Inc. Evaluating spontaneous hydraulic fracturing fluid imbibi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53489B1 (en) * 2020-05-22 2024-04-09 Imperative Chemical Partners Inc. Evaluating spontaneous hydraulic fracturing fluid imbibi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166763A (zh) * 2021-11-18 2022-03-1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计量致密砂岩油藏计量渗吸滞留量的方法
CN114215504A (zh) * 2022-01-08 2022-03-22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大规模压裂压后液体滞留的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20730U (zh)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
CN109001097A (zh) 一种可视化压裂液自发渗吸研究装置及方法
CN106153518B (zh) 致密砂岩气储层压裂液损害实验评价方法
CN103233725B (zh) 高温高压全直径岩心泥浆污染评价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09519156B (zh) 一种边水砂岩气藏水驱剖面模型渗流实验方法
CN102353750B (zh) 轻质油藏注空气采油原油低温氧化实验装置
CN109883917A (zh) 一种模拟基质-裂缝静动态渗吸排油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US20180171732A1 (en) Experimental device and method used for polyphase separ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drilling fluid
Torabi et al. Effect of connate water saturation, oil viscosity and matrix permeability on rate of gravity drainage during immiscible and miscible displacement tests in matrix-fracture experimental model
CN110530768A (zh) 一种解除凝析气井近井堵塞的实验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05986789B (zh) 高含水油藏微观水驱剩余油水动力学表征方法
CN111151315A (zh) 一种研究微米尺度孔喉配位数与渗吸效率的微流控芯片、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8240951A (zh) 致密砂岩气储层敏感性评价试验方法
CN103674593B (zh) 一种用于模拟低渗储层压裂直井水驱油实验的装置及方法
CN108287123A (zh) 一种测量co2压裂液高压动态滤失条件下携砂性能的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CN105134149B (zh) 一种改变注采井间二氧化碳驱动状况的装置与方法
CN105258840A (zh) 一种测定注采井间二氧化碳最佳混相压力及混相区域的方法
CN115653554A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注气解除反凝析伤害微观实验方法
CN203822282U (zh) 一种围压水力压裂实验装置
CN104005747A (zh) 一种围压水力压裂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25948A (zh) 一种酸携砂压裂系统和方法
CN107869345B (zh) 模拟井筒呼吸效应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6205866U (zh) 一种微观可视化驱替模拟系统
CN106401544B (zh) 恒速与恒压水驱驱油实验的驱替压力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7589219A (zh) 一种干法压裂用可视化动态裂缝携砂评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