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2408U - 椎板假体 - Google Patents

椎板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2408U
CN208492408U CN201721302293.4U CN201721302293U CN208492408U CN 208492408 U CN208492408 U CN 208492408U CN 201721302293 U CN201721302293 U CN 201721302293U CN 208492408 U CN208492408 U CN 208492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ebral plate
bone
vertebral
main body
prosth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022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博文
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022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2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2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2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假体,椎板假体的两端分别与椎体两侧的两段椎板连接,椎板假体上具有用于设置骨骼的植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可以应用于椎板扩张术中,当椎体摘除棘突的一部分后,将椎板假体架设在两段椎板之间,椎板假体与椎体共同围成椎管,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上具有用于设置骨骼的植骨结构,因此椎板假体固定后还能够在植骨结构中进行植骨,可植入异体骨或者自体骨,植入的骨质有助于骨骼张入,能够促进椎板间的骨愈合,最终实现椎板重建,使得在椎板扩张术后能够形成更可靠、更稳固的椎体结构。

Description

椎板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板假体。
背景技术
人体脊柱包括椎管结构,椎管会因各种原因导致椎管狭窄,例如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后纵韧带骨华症、黄韧带肥厚等,若发生椎管狭窄,则会导致压迫脊髓引起轴性疼痛、四肢疼痛麻木、肌无力甚至瘫痪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采用椎板开门成形术是一种常用的扩大椎管的术式。该手术需摘除椎体的上半部分,即带有棘突的一部分,在双侧椎体外缘开骨槽,然后将两侧椎板分别向“门轴”掀起之后安装人工的棘突部分,代替椎体的上半部分,实现椎管的扩张。
双开门椎管扩张手术中使用的脊柱椎板开门固定系统形状各异,后期长远的效果也各不同,各种椎板开门固定系统各有特点。大多只考虑到椎板打开后连接板固定椎板侧及侧块侧以实现扩大椎管,但不足以完成真正的椎板重建,使得行椎板开门术后,两侧椎板之间存在永久性的缺口,无自体骨的长入连接,仅靠内固定做连接,存在松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板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管扩张术后椎板之间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假体,椎板假体的两端分别与椎体两侧的两段椎板连接,椎板假体上具有用于设置骨骼的植骨结构。
进一步地,椎板假体还包括:主体,植骨结构设置在主体上;两个固定支架,分别连接在主体的两端,用于与椎板连接。
进一步地,植骨结构包括开设在主体上的植骨槽。
进一步地,植骨槽为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与主体倾斜连接,固定支架朝向主体的外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主体的端部连接,第一段相对主体朝向外侧倾斜地设置,第二段与第一段的远离主体的一端连接,第二段相对第一段朝向外侧倾斜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段上设置有螺钉孔。
进一步地,主体的位于两端的下板面的一段沿朝向上板面的方向倾斜,形成用于与椎体的端面配合的配合部。
进一步地,椎板假体的至少一部分呈骨小梁结构。
进一步地,植骨结构包括植骨槽,植骨槽的底部呈骨小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可以应用于椎板扩张术中,当椎体摘除棘突的一部分后,将椎板假体架设在两段椎板之间,椎板假体与椎体共同围成椎管,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上具有用于设置骨骼的植骨结构,因此椎板假体固定后还能够在植骨结构中进行植骨,可植入异体骨或者自体骨,植入的骨质有助于骨骼张入,能够促进椎板间的骨愈合,最终实现椎板重建,使得在椎板扩张术后能够形成更可靠、更稳固的椎体结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进行椎管扩张术后椎体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进行椎管扩张术前椎体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进行椎管扩张术中摘除了棘突部分的椎体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进行椎管扩张术中摘除了棘突部分且在椎板上开口后的椎体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进行椎管扩张术中摘除了棘突部分且椎板翘起后的椎体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体;11、植骨槽;12、配合部;20、固定支架;21、第一段;22、第二段;23、螺钉孔;100、椎体;101、椎板;200、椎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假体,如图1所示,该椎板假体的两端分别与椎体两侧的两段椎板101连接,椎板假体上具有用于设置骨骼的植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可以应用于椎板扩张术中,如图2所示,当椎体100摘除棘突的一部分后,将椎板假体架设在两段椎板101之间,椎板假体与椎体100共同围成椎管200,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上具有用于设置骨骼的植骨结构,因此椎板假体固定后还能够在植骨结构中进行植骨,可植入异体骨或者自体骨,植入的骨质有助于骨骼张入,能够促进椎板间的骨愈合,最终实现椎板重建,使得在椎板扩张术后能够形成更可靠、更稳固的椎体结构。
优选地,椎板假体还包括:主体10,植骨结构设置在主体10上;两个固定支架20,分别连接在主体10的两端,用于与椎板101连接。
更优选地,固定支架20与主体10倾斜连接,固定支架20朝向主体10的外侧倾斜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支架20与主体10之间呈梯形结构,二者之间的形状类似桥,主体10作为桥面,连接两侧的固定支架20。
优选地,固定支架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第一段21与主体10的端部连接,第一段21相对主体10朝向外侧倾斜地设置,第二段22与第一段21的远离主体10的一端连接,第二段22相对第一段21朝向外侧倾斜地设置。
如图2所示,在椎管扩张术中,为了阔装椎管200,截骨后的椎板101还需要向上翘起以扩大椎管200,翘起的椎板101的外侧贴合在第一段21的内测,即两个第一段21之间的角度与翘起后的两段椎板101之间的角度相同。两个第二段22之间的角度比两个第一段21之间的角度更大,用于与原椎板101或者与椎板101比邻的椎体100的骨面配合。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段22上设置有螺钉孔23。在安置好椎板假体后,用骨钉穿过螺钉孔23将椎板假体和椎体100固定。
优选地,主体10的位于两端的下板面的一段沿朝向上板面的方向倾斜,形成用于与椎体的端面配合的配合部12。
如图1所示,配合部12为主体10两侧的倾斜面。如图2所示,截骨后的椎板101的断面与配合部12配合。
优选地,植骨结构包括开设在主体10上的植骨槽11。在如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植骨槽11为长槽,端部呈弧形。
优选地,植骨槽11为沿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
在如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主体10呈长方形,植骨槽11沿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植骨槽11的面积占主体10的一半以上。当椎板假体到椎体100上后,在植骨槽11内填入骨质,以促进骨张入,促进椎板101愈合,最终实现椎板重建。
优选地,椎板假体的至少一部分呈骨小梁结构。
主体10的部分或全部以及固定支架20的部分或全部均可以采用骨小梁结构,以利于骨细胞长入。
骨小梁结构是一种相互连通的多向微孔隙结构,孔隙的直径范围为300微米至1500微米,更优选地为500微米至1000微米,该孔隙有利于骨细胞爬行长入,使得椎板假体的结合面与生理骨结构发生骨融合以达到长期稳定。骨小梁结构可以通过3D打印以实现制造。
更优选地,植骨结构包括植骨槽11,植骨槽11的底部呈骨小梁结构。
在如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有如下部位优选采用骨小梁结构:固定支架20的第一段21、主体10的植骨槽11的底部以及配合部12。
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采用钛合金或其他医用合金加工制成,可以采用电子束加工成型(EBM)或3D打印加工成型。椎板假体的外轮廓倒圆角,防止尖锐处损伤人体组织。
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进行椎管扩张术时,大致的手术步骤如下:
图3示出的是术前椎体100的结构;
图4示出的是截骨并摘除的棘突部分的椎体100的结构,可以看出椎板101形成截骨断面;
图5示出了在椎板101上开口的结构,开口为椎板101的上翘进行让位;
图6示出了椎板101上翘后的结构,可以看出由于椎板101上翘使得椎管200的面积扩大;
图2为安装椎板假体后的椎体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假体的两端分别与椎体两侧的两段椎板(101)连接,所述椎板假体上具有用于设置骨骼的植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假体还包括:
主体(10),所述植骨结构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
两个固定支架(20),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10)的两端,用于与所述椎板(1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主体(10)上的植骨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槽(11)为沿所述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0)与所述主体(10)倾斜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0)朝向所述主体(10)的外侧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所述第一段(21)与所述主体(10)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段(21)相对所述主体(10)朝向外侧倾斜地设置,所述第二段(22)与所述第一段(21)的远离所述主体(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22)相对所述第一段(21)朝向外侧倾斜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22)上设置有螺钉孔(2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的位于两端的下板面的一段沿朝向上板面的方向倾斜,形成用于与椎体的端面配合的配合部(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假体的至少一部分呈骨小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结构包括植骨槽(11),所述植骨槽(11)的底部呈骨小梁结构。
CN201721302293.4U 2017-09-30 2017-09-30 椎板假体 Active CN208492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2293.4U CN208492408U (zh) 2017-09-30 2017-09-30 椎板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2293.4U CN208492408U (zh) 2017-09-30 2017-09-30 椎板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2408U true CN208492408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02293.4U Active CN208492408U (zh) 2017-09-30 2017-09-30 椎板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2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6966B2 (e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spacer
US8945234B2 (en) Prosthesis having a metaphyseal element
JP2019520159A (ja) 拡張可能かつ角度調節可能な椎間ケージ
US20060111782A1 (en) Spinal plug for a minimally invasive facet joint fusion system
US20030171812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modular support implant device and method
US201002867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interbody fusion
CN202365903U (zh) 颈椎椎管成形桥接器
US9179946B2 (en) Low-profile anterior vertebral plat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use
US11918488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5055057A (zh) 人工椎板
CN208492408U (zh) 椎板假体
CN105411727A (zh) 颈椎前路可调节界面式零切迹支撑融合固定钛网系统
CN208511264U (zh) 椎体假体
CN107928844B (zh) 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
CN205007076U (zh) 人工椎板
US20200170688A1 (en) Facet joint replacement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CN107693170A (zh) 椎板假体
CN208710181U (zh) 椎体假体
CN107669375B (zh) 脊柱后路装置
CN208511265U (zh) 椎体假体
CN208511266U (zh) 脊柱后路装置
CN208511267U (zh) 脊柱后路装置
CN215606189U (zh) 一种颈椎后路升顶式椎管扩大成形融合内固定钛板
CN208710175U (zh) 股骨假体
CN208511259U (zh) 股骨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an Bowen

Inventor after: Li Jian

Inventor after: Sun Yu

Inventor before: Yuan Bowen

Inventor before: Li J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1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9 Garden North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0, two floor, Xingye building, Bai Fu Q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K Med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