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7076U - 人工椎板 - Google Patents

人工椎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7076U
CN205007076U CN201520680666.6U CN201520680666U CN205007076U CN 205007076 U CN205007076 U CN 205007076U CN 201520680666 U CN201520680666 U CN 201520680666U CN 205007076 U CN205007076 U CN 205007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structure body
bone structure
trabecular bone
artificial ne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06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平
孙宇
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806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7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7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7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椎板,包括: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骨小梁结构体,骨小梁结构体上设置有供骨细胞长入的多向微孔隙,第一支撑部设置在骨小梁结构体的第一端,第二支撑部设置在骨小梁结构体的第二端;其中,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与骨小梁结构体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人工椎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扩大椎管的方式对原椎体损害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人工椎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假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椎板。
背景技术
人体椎体的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骨骼非正常状态,因此需要人工扩大椎管。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实现椎管的扩大。
第一种是在双侧椎体外缘开骨槽,保留一侧椎体内板作为“门轴”,切断另一侧椎板全层形成“开门门缝”,然后将椎板向“门轴”掀起,完成单开门动作。再将椎板支撑钛板安放在开门后的椎板与侧块之间,分别在椎板和侧块上置入固定螺钉,以维持永久“开门”,从而实现椎管的扩张。
另一种是摘除椎体的上半部分,即带有棘突的一部分,之后安装人工的棘突部分,代替椎体的上半部分,实现椎管的扩张。
但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第一步是显露人体椎体,即将椎体上的软组织剥离,必须广泛剥离椎旁肌、切断肌肉在颈椎的各个附着点以及所有后方韧带结构,严重破坏了椎体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恢复后椎体与肌肉和韧带形成瘢痕连接,完全改变了椎体的动力装置构造、运动模式,造成颈椎(或胸椎、腰椎)曲度丢失、甚至后凸畸形,颈椎运动幅度明显受限,引起轴性症状等相关不良症状和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椎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扩大椎管的方式对原椎体损害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椎板,包括: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骨小梁结构体,骨小梁结构体上设置有供骨细胞长入的多向微孔隙,第一支撑部设置在骨小梁结构体的第一端,第二支撑部设置在骨小梁结构体的第二端;其中,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与骨小梁结构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还包括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接部,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通过连接部与骨小梁结构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扣,骨小梁结构体上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连接部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连接安装在骨小梁结构体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上设置有定位导轨,骨小梁结构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导轨相配合的定位槽,连接部通过定位导轨与定位槽的配合连接安装在骨小梁结构体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沿骨小梁结构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的沿延伸方向的第一端,第二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的沿延伸方向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突出于骨小梁结构体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第二支撑部突出于骨小梁结构体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进一步地,骨小梁结构体内设置有植骨腔,植骨腔沿骨小梁结构体的长度方向贯穿骨小梁结构体。
进一步地,骨小梁结构体上设置有连通植骨腔的开口,连接部盖设在开口上,且连接部上设置有植骨孔,植骨孔通过开口与植骨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可弯折地设置在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上和第二支撑部上均设置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中的人工椎板包括支架和骨小梁结构体,该骨小梁结构体上设置有多向微孔隙,这样,将该骨小梁结构体植入人体的椎体上时,随着人体康复过程中骨细胞与微细血管沿着骨小梁结构体的微孔爬行长入,骨小梁结构体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活性的融合嵌入式的结构体,使得该人工椎板与椎体的自体椎板融合为一体,不再永久依赖骨钉固定,能够实现更加牢固的远期自固定。
另外,由于人工椎板中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骨小梁结构体的两端并与骨小梁结构体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将该人工椎板安装到人体的椎体结构附上,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更换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提高该人工椎板的适应性,使该人工椎板应用到不同的人体上,实现更好地固定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人工椎板具有结构简单、植入方便的优点,可以使得人工椎板与人体椎体更好的融合,减小了对原椎体的损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椎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人工椎板的A-A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椎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3中的骨小梁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架;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连接部;14、卡扣;15、植骨孔;16、定位导轨;20、骨小梁结构体;21、植骨腔;2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椎板,请参考图1至图6,该人工椎板包括:支架10,支架10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骨小梁结构体20,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供骨细胞长入的多向微孔隙,第一支撑部11设置在骨小梁结构体20的第一端,第二支撑部12设置在骨小梁结构体20的第二端;其中,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均与骨小梁结构体20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人工椎板包括支架10和骨小梁结构体20,该骨小梁结构体20具有类似骨质疏松质结构的粗糙面,该粗糙面与人工椎板所嵌入的椎体的上下结合面嵌入式结合,给植入后的人工椎板提供了初始稳定功能以形成对椎板的支撑,维持扩大的椎管空间,并且随着人体康复过程中骨细胞与微细血管沿着骨小梁结构体20的微孔爬行长入,骨小梁结构体20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活性的融合嵌入式的结构体,使得该人工椎板与椎体的自体椎板融合为一体,不再永久依赖骨钉固定,能够实现更加牢固的远期自固定。
另外,由于人工椎板中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分别设置骨小梁结构体20的两端并与骨小梁结构体2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将该人工椎板安装到人体的椎体结构附上,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更换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提高该人工椎板的适应性,使该人工椎板应用到不同的人体上,实现更好地固定和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人工椎板具有结构简单、植入方便的优点,可以使得人工椎板与人体椎体更好的融合,减小了对原椎体的损害。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还包括连接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的连接部13,且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通过连接部13与骨小梁结构体20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部13,且使该连接部13可拆卸地与骨小梁结构体20连接,可以比较方便地将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连接,并使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通过该连接部13与骨小梁结构体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13上设置有卡扣14,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与卡扣14相配合的卡槽,连接部13通过卡扣14与卡槽的配合连接安装在骨小梁结构体20上。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4可弯折地设置在连接部13上,这样,将连接部13放置在骨小梁结构体20上,并将卡扣14弯折到卡槽内,便可以使连接部13固定在骨小梁结构体20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连接部13上设置有定位导轨16,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与定位导轨16相配合的定位槽22,连接部13通过定位导轨16与定位槽22的配合连接安装在骨小梁结构体20上。这样,将连接部13通过定位导轨16插在骨小梁结构体20的定位槽22内,便可以将连接部13定位在骨小梁结构体20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3沿骨小梁结构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11设置在连接部13的沿延伸方向的第一端,第二支撑部12设置在连接部13的沿延伸方向的第二端。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将骨小梁结构体20植入人体的椎体结构内,并使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比较方便地与人体的椎体结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突出于骨小梁结构体20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第二支撑部12突出于骨小梁结构体20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这样,可以使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比较方便地与人体的椎体结构连接。优选地,第一支撑部11的突出方向倾斜于骨小梁结构体20的长度方向,第二支撑部12的突出方向倾斜于骨小梁结构体20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骨小梁结构体20内设置有植骨腔21,植骨腔21沿骨小梁结构体20的长度方向贯穿骨小梁结构体2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植骨腔21,可以使人体的骨细胞填充到骨小梁结构体20内,进而使人工椎板与椎体的自体椎板融合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连通植骨腔21的开口,连接部13盖设在开口上,且连接部13上设置有植骨孔15,植骨孔15通过开口与植骨腔21连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开口和植骨孔15可以使骨细胞等穿过连接部13张入植骨腔2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均可弯折地设置在连接部13上。这样,可以使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更好地与椎体相贴合,便于人工椎板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上和第二支撑部12上均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上设置定位孔,可以使定位螺钉穿过该定位孔,使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与人体的椎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人工椎板的主体部分采用钛合金或可吸收材料制成。优选地,可吸收材料包括钙镁合金。
在本实施例中,人工椎板在人体内的完全吸收时间不少于12个月。
本申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椎板所存在的不足,提供该可用于人体颈椎椎管狭窄病变手术的填充支撑融合的组配型的人工椎板,该组配型的人工椎板的骨小梁部分具有类似人体松质骨的3D金属骨小梁结构,手术时可根据椎板的间隙需要来选择合适尺寸及角度的骨小梁部分来填充椎板间隙,并提供支撑力。
由于3D金属骨小梁结构所具有的类似松质骨结构的粗糙面与上下椎板嵌入式结合,给植入后的椎板提供了初始稳定功能以形成对椎板的支撑,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骨细胞与微细血管沿着3D金属骨小梁结构的微孔爬行长入,最终形成具有活性的融合嵌入式人工椎板。
而此人工椎板采用组配式设计,该人工椎板的支架部分采用纯钛材料,骨小梁部分采用钛合金,组配后的骨小梁部分可以在支架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达到合适的支撑位置,而支架部分采用纯钛材料,可以在术中进行任意角度调节。
本申请中的人工椎板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该人工椎板由支架10和骨小梁结构体20组成,支架10的第一支撑部11通过螺钉与椎体侧板连接,第二支撑部12通过螺钉与椎体椎板连接,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与椎体的结合面采用解剖造型设计,增加了人工椎板的贴合性,实现更好的固定与连接。
人工椎板的连接部采用实体结构,形成更好的对于椎管的保护,外侧采用骨小梁结构设计,能够更好的实现骨融合和后续骨长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和骨小梁部分的尺寸和角度可有多种规格型号的选择,以适应不同解剖生理数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的螺钉孔(定位孔)用于将组配型人工椎板与椎体固定,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角度与弧度采用解剖型设计,可更好的与人体椎体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组配型的人工椎板与生理椎体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达到了椎板的初期稳定。
人工椎板的骨小梁结构体的表面设有便于骨细胞长入的微孔结构,该微孔结构是一种相互连通的多向微孔隙结构,孔隙直径的范围为300μm至1500μm,优选地,孔隙直径为800μm,该孔隙有利于骨细胞爬行长入,术后人工椎板结合面将与生理骨结构发生骨整合以达到长期稳定。
本实施例中的组配型的人工椎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尺寸上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规格、型号、大小以保证符合各种不同病人的情况,组配型的人工椎板的融合面与临近椎体生理面良好吻合;组配型的人工椎板植入人体后将与周围生理骨结构嵌合并形成骨融合以达到长期稳定。
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的螺孔采用螺钉与椎体相连接,又采用解剖形态设计,既能保证很好的稳定性,又能提供良好的骨界面贴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所述支架(10)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
骨小梁结构体(20),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供骨细胞长入的多向微孔隙,所述第一支撑部(11)设置在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12)设置在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2)均与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2)的连接部(13),且所述第一支撑部(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2)通过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上设置有卡扣(14),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14)相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部(13)通过所述卡扣(14)与所述卡槽的配合连接安装在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上设置有定位导轨(16),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导轨(16)相配合的定位槽(22),所述连接部(13)通过所述定位导轨(16)与所述定位槽(22)的配合连接安装在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沿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1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3)的沿延伸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1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3)的沿延伸方向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突出于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12)突出于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内设置有植骨腔(21),所述植骨腔(21)沿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小梁结构体(2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植骨腔(21)的开口,所述连接部(13)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连接部(13)上设置有植骨孔(15),所述植骨孔(15)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植骨腔(2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2)均可弯折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上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2)上均设置有定位孔。
CN201520680666.6U 2015-09-02 2015-09-02 人工椎板 Active CN205007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0666.6U CN205007076U (zh) 2015-09-02 2015-09-02 人工椎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0666.6U CN205007076U (zh) 2015-09-02 2015-09-02 人工椎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7076U true CN205007076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0666.6U Active CN205007076U (zh) 2015-09-02 2015-09-02 人工椎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70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5057A (zh) * 2015-09-02 2015-11-18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椎板
CN107693170A (zh) * 2017-09-30 2018-02-16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椎板假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5057A (zh) * 2015-09-02 2015-11-18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椎板
CN107693170A (zh) * 2017-09-30 2018-02-16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椎板假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5789B2 (ja) 拡張可能かつ角度調節可能な椎間ケージ
CN201861800U (zh) 可调式膨胀融合器
US7655047B2 (en) Craniofacial implant
US9439690B2 (en) Lamina implant and method
US8142462B2 (e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and stabilizing bone fractures
JP5139418B2 (ja) 経皮椎間関節固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50159817A1 (en) Annulus preser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lacement of intradiscal devices
JP2017121495A (ja) 一体化インプラント
CN105055057A (zh) 人工椎板
CN104334092A (zh) 穿孔植入物
CA27251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facet fusion
CN105078622A (zh) 椎体结构
CN106236333B (zh) 一种以前路椎弓根钉固定之人工椎体及定位安装工具
CN105055058A (zh) 人工椎板和椎管扩大工具
EP3222230A1 (en) Spacer for laminoplasty
CN104546228A (zh)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
US20150230841A1 (en) Spinal plate and distraction/compression pin system
CN205007076U (zh) 人工椎板
CN205007075U (zh) 人工椎板和椎管扩大工具
US20120158066A1 (en) Adjustable cervical plate
US2013027488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pinal fusion surgery
CN104970872A (zh) 一种脊柱固定装置
CN208541441U (zh) 可调人工椎体
CN209285839U (zh) 腰骶人工假体
US11857420B2 (en) Sacroiliac joint fusion implant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0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KEC Med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KEC Medic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9 Garden North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Changping District Bai Fu Road 1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K Med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