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1619U - 一种餐盘保温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盘保温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1619U
CN208491619U CN201820149830.4U CN201820149830U CN208491619U CN 208491619 U CN208491619 U CN 208491619U CN 201820149830 U CN201820149830 U CN 201820149830U CN 208491619 U CN208491619 U CN 208491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service plate
control switch
plate hea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98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齐
孙楚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498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1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1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16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盘保温垫,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垫;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壳体、供电模块和分控开关组;所述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插孔;所述加热垫包括与第一插孔数量相等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分控开关组包括多个分控开关,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插孔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分控开关能够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与加热垫的导通和断开。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能够实现分控开关控制供电模块对加热垫进行供电,加热垫产生热量并通过热传导作用对餐盘进行保温;本实用新型餐盘保温垫在使用时无需注开水,操作安全方便,且能提供稳定的保温温度,此外,该餐盘保温垫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餐盘保温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盘保温垫。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食堂使用不锈钢或耐热塑料制成的多个餐盘来承装饭菜,这种多个餐盘不具有保温功能,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气温骤然下降,在食堂用餐过程中,由于多格餐盘中的食物量较少并且餐盘不能保温,致使食物热量散失较快,食物会很快变凉,人们食用变凉的食物,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食用过冷的食物会对肠胃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为了以上问题出现了加水式保温餐垫,但是该种保温餐垫需要用户在使用前向餐垫内部灌入开水,对于学校学生和工厂员工而言灌入开水这一操作很不方便;而且食堂人多,容易发生碰撞,装有开水的保温餐垫使用过程中不安全;再者在寒冷条件下,开水很容易散热,致使保温垫不能持续的为餐盘保温,且该保温垫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餐盘保温垫,该餐盘保温垫在使用时无需注开水,操作安全方便,且能提供稳定的保温温度,此外,该餐盘保温垫便于携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盘保温垫,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垫;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壳体、供电模块和分控开关组;
其中,所述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插孔;
所述加热垫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孔数量相等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分控开关组包括多个分控开关,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插孔的数量相匹配;
所述分控开关能够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加热垫的导通和断开。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分控开关数量相等的开关孔;
所述每个分控开关分别一一对应嵌设在所述开关孔内。
可选的,所述加热垫包括:隔热硅胶层和发热层;
所述隔热硅胶层设置在所述发热层的下面;
所述发热层包括多个PTC发热片,所述发热片的数量与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相同;
所述每一个PTC发热片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分控开关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PTC发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相连;
所述PTC发热片与所述分控开关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发热层包括四个PTC发热片,所述PTC发热片两两并排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隔热硅胶层上。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充电插孔;
所述餐盘保温垫还包括充电头,所述充电头嵌设在所述充电插孔内。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充放电保护电路;
所述充放电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头及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垫还包括防水防滑布;
所述防水防滑布固定铺设在所述发热层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防水防滑布的厚度为0.5毫米~2毫米。
可选的,所述供电模块为可充电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餐盘保温垫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垫;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壳体、供电模块和分控开关组;其中,所述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插孔;所述加热垫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孔数量相等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分控开关组包括多个分控开关,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插孔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分控开关能够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加热垫的导通和断开。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能够实现分控开关控制供电模块对加热垫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加热垫通过热传导作用对餐盘进行保温;本实用新型餐盘保温垫在使用时无需注开水,操作安全方便,且能提供稳定的保温温度,此外,该餐盘保温垫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盘保温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餐盘保温垫之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餐盘保温垫之加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单元;2、加热垫;3、壳体;4、供电模块;5、第一插孔;6、第二插孔;7、开关孔;8、隔热硅胶层;9、第一插孔开孔;10、充电头;11、充放电保护电路;12、充电插孔;13、防水防滑布;14、第一PTC发热片;15、第二PTC发热片;16、第三PTC发热片;17、第四PTC发热片;18、第一分控开关;19、第二分控开关;20、第三分控开关;21、第四分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盘保温垫,包括:控制单元1和加热垫2;
所述控制单元1包括:壳体3、供电模块4和分控开关组;
其中,所述供电模块4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内部;
所述控制单元1还包括多个第一插孔5,在所述壳体3上且与第一插孔5对应的位置设有数量相等的第一插孔开孔9;
所述加热垫2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孔5数量相等的第二插孔6,所述第一插孔5与所述第二插孔6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分控开关组包括多个分控开关,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插孔5的数量相匹配;
所述分控开关能够控制所述供电模块4与所述加热垫2的导通和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3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分控开关数量相等的开关孔7;
所述每个分控开关分别一一对应嵌设在所述开关孔7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热垫2包括:隔热硅胶层8和发热层;
所述隔热硅胶层8设置在所述发热层的下面,所述隔热硅胶层8能够使发热层的热量向上传递,避免发热层的温度向下传递造成热量浪费,且隔热硅胶层8能够使用户端拿餐盘时不会烫手;
所述发热层包括多个PTC发热片,所述发热片的数量与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发热层包括四个PTC发热片:第一PTC发热片14、第二PTC发热片15、第三PTC发热片16和第四PTC发热片17,所述PTC发热片两两并排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隔热硅胶层8上。所述分控开关组包括四个分控开关:第一分控开关18、第二分控开关19、第三分控开关20和第四分控开关21。
所述每一个PTC发热片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分控开关与所述供电模块4的正极相连,所述PTC发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4的负极相连,即:所述第一PTC发热片14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控开关18与所述供电模块4的正极相连,第一PTC发热片14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4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PTC发热片15的一端通过第二分控开关19与所述供电模块4的正极相连,第二PTC发热片15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4的负极相连;依次类推得到第三PTC发热片16与第三分控开关20,以及第四PTC发热片17与第四分控开关21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一分控开关18,使供电模块4与第一PTC发热片14导通,第一PTC发热片14通电后升温,散发热量对餐盘进行加热;同理,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分控开关19、第三分控开关20和第四分控开关21实现对第二PTC发热片15、第三PTC发热片16和第四PTC发热片17加热。采用分控开关对发热片进行独立控制,能够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餐盘保温区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加热垫2还包括防水防滑布13;所述防水防滑布13固定铺设在所述发热层的上表面。所述防水防滑布13的厚度为0.5毫米~2毫米。所述防水防滑布13的厚度较薄,以保证发热层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递给餐盘;所述防水防滑布13采用易清洗的材料制成。
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所述壳体3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充电插孔12;所述餐盘保温垫还包括充电头10,所述充电头10嵌设在所述充电插孔12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控制单元1还包括充放电保护电路11;所述充放电保护电路11的输入正负极与所述充电头10电连接。
所述餐盘保温垫在电量不足时,用户可利用充电器与所述充电头10电连接对供电模块4进行充电。为了保证充电安全,当供电模块4充满电后,为了防止过充对供电模块4和充电器产生不利影响,所述充放电保护电路11会断开充电通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垫;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壳体、供电模块和分控开关组;
其中,所述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插孔;
所述加热垫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孔数量相等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分控开关组包括多个分控开关,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插孔的数量相匹配;
所述分控开关能够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加热垫的导通和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分控开关数量相等的开关孔;
所述每个分控开关分别一一对应嵌设在所述开关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垫包括:隔热硅胶层和发热层;
所述隔热硅胶层设置在所述发热层的下面;
所述发热层包括多个PTC发热片,所述发热片的数量与所述分控开关的数量相等;
所述每一个PTC发热片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分控开关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PTC发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相连;
所述PTC发热片与所述分控开关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包括四个PTC发热片,所述PTC发热片两两并排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隔热硅胶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充电插孔;
所述餐盘保温垫还包括充电头,所述充电头嵌设在所述充电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充放电保护电路;
所述充放电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头及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垫还包括防水防滑布;
所述防水防滑布固定铺设在所述发热层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滑布的厚度为0.5毫米~2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餐盘保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为可充电锂电池。
CN201820149830.4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餐盘保温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91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9830.4U CN208491619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餐盘保温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9830.4U CN208491619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餐盘保温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1619U true CN208491619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9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983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91619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餐盘保温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1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1051U (zh) 一种app智能电热服装
CN204500141U (zh) 一种智能变温多功能保健组合毯
CN106419716A (zh) 电池式电热马桶盖
CN201404345Y (zh) 一种电暖手宝
CN208491619U (zh) 一种餐盘保温垫
CN207530045U (zh) 一种锌银贮备电池用高功率自动加热系统
CN203457940U (zh) 自动加热饭盒
CN202859429U (zh) 带陶瓷电热基板的电热暖手器
CN208434028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膜的手机恒温壳
CN206852165U (zh) 一种石墨烯鞋垫
CN205004793U (zh) 一种移动式节能蒸煮饭盒
CN104037472A (zh) 基于ptc电阻带加热的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装置
CN102860899A (zh) 带陶瓷电热基板的电热暖手器
CN201916982U (zh) 一种电暖手器
CN203893491U (zh) 一种长效usb制冷制热装置
CN202436153U (zh) 保温服
CN207708073U (zh) 一种便携安全的多功能暖手袋
CN204693532U (zh) 一种电阻炉
CN205197652U (zh) 一种保温杯袋
CN206062200U (zh) 一种充电发热上衣
CN204011607U (zh) 基于ptc电阻带加热的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装置
CN209677422U (zh) 一种自发热面料运动服
CN204995205U (zh) 一种可携带加热的节能煮蛋器
CN205923620U (zh) 一种发热保温碗
CN104665665A (zh) 一种可加热的洗脸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