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9963U -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9963U
CN208489963U CN201820894016.5U CN201820894016U CN208489963U CN 208489963 U CN208489963 U CN 208489963U CN 201820894016 U CN201820894016 U CN 201820894016U CN 208489963 U CN208489963 U CN 208489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ing piece
wearable device
controller
piece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940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940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9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9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9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壳体、防脱件及控制器,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出音部及入耳部,所述出音部用于通过声音信号,所述入耳部围接所述出音部,所述防脱件套设于所述入耳部,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脱件,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防脱件的体积增大或缩小。本申请能够防止可穿戴设备脱落。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无线蓝牙耳机从用户耳部脱落,由于无线蓝牙耳机没有连接线的牵扯,无线蓝牙耳机将跌落至地面,可能会造成无线蓝牙耳机被损坏或丢失。因此,如何防止无线蓝牙耳机从耳部脱落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脱落的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壳体、防脱件及控制器,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出音部及入耳部,所述出音部用于通过声音信号,所述入耳部围接所述出音部,所述防脱件套设于所述入耳部,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脱件,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防脱件的体积增大或缩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牙音频通信系统,所述蓝牙音频通信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及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蓝牙通讯模块,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蓝牙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蓝牙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蓝牙通讯模块进行信号传输。
通过在耳机壳体的入耳部上设置防脱件,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防脱件贴合用户的外耳道,控制器控制防脱件体积增大,使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防脱件的膨胀力下牢固地位于用户的外耳道,以防止可穿戴设备从用户耳部脱落;当用户需要取下可穿戴设备时,所述防脱件在所述控制器的作用下体积缩小,使所述可穿戴设备脱离用户的外耳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音频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中防脱件在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中防脱件在体积增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牙音频通信系统10。所述蓝牙音频通信系统10包括可穿戴设备100及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可以是平板电脑、电视、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智能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是有线耳机、无线蓝牙耳机等。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200为手机,以可穿戴设备100为无线蓝牙耳机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可穿戴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可以通过蓝牙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所述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与所述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进行信号传输。电子设备200与可穿戴设备100相交互,以使可穿戴设备100实现收听信息、语音通话、电子设备200的语音识别等功能。例如,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语音录入模块102、识别处理模块103、数据存储模块104。电子设备200还包括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和指令模块202等。语音录入模块102即麦克风等,识别处理模块103与语音录入模块102和数据存储模块104相连接,识别处理模块103对语音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与数据存储模块104的记录信息进行匹配,数据存储模块104记录有与语音识别相匹配的操作指令。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与识别处理模块103相连,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用于将该操作指令通过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实现与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的信号连接。所述指令模块202与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相连,用于接受工作指令并将工作指令反馈给电器工作电路实现控制操作。
请参阅图2,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包括耳机壳体1、防脱件2及控制器3。所述耳机壳体1包括出音部11及入耳部12。所述出音部11可以是通孔,出音部11用于通过声音信号。所述入耳部12围接所述出音部11,入耳部12用于插入用户的外耳道内,以使出音部11进入用户的外耳道并对耳膜发出声音信号。所述防脱件2套设于所述入耳部12。所述控制器3位于所述耳机壳体1内,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防脱件2,以使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防脱件1的体积增大或缩小。具体而言,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防脱件2,可以是控制器2直接电连接防脱件2,也可以是控制器3电连接电性结构,然后电性结构连接防脱件2,或电性结构作用于防脱件2。
请参阅图3,当用户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100时,所述耳机壳体1至少部分位于用户的外耳道300内,以使所述防脱件2至少部分贴合于用户的外耳道300。所述防脱件2在所述控制器3的作用下体积增大,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在所述防脱件2的膨胀力下固定于用户的外耳道300。请参阅图2,所述防脱件2在所述控制器3的作用下体积减小,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脱离用户的外耳道300。
通过在耳机壳体1上设置防脱件2,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0时,防脱件2贴合用户的外耳道300,当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0时,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体积增大,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在所述防脱件2的膨胀力下固定于用户的外耳道300,当防脱件2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的体积不变,以防止可穿戴设备100从用户耳部脱落;当用户需要取下可穿戴设备100时,所述防脱件2在所述控制器3的作用下体积减小,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脱离用户的外耳道300。
可选的,防脱件2可以呈环状,防脱件2套设于耳机壳体1外围。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位于所述防脱件2上。具体地,压力传感器4可以位于防脱件2的外表面,以使压力传感器4可以接触用户的外耳道300,以感应用户的外耳道300对压力传感器4的作用力。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压力传感器4可以位于所述防脱件2与耳机壳体1之间。
所述压力传感器4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当用户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100时,所述压力传感器4接触用户的外耳道300。当所述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阀值时,所述压力传感器4产生第一信号,所述控制器3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防脱件2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具体为,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阀值为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的体积增大的触发条件。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100设于外耳道300内,压力传感器4感应到的压力值大于一个较小值,例如0.01~0.5N。而且,压力传感器4感应到的压力值持续了一段时间,例如,3~10s。所以第一信号可以是压力传感器4感应到的压力值及该压力值持续的时间。控制器3通过压力传感器4感应到的压力值及该压力值持续的时间判断用户将可穿戴设备100设于外耳道300内。控制器3控制所述防脱件2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以使可穿戴设备100能够固定在用户的外耳道300内,防止可穿戴设备100脱落。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用于用户运动等场景。
所述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阀值时,所述压力传感器4产生第二信号。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防脱件2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即可穿戴设备100能够固定在用户的外耳道300内,也不易脱落时,为了避免可穿戴设备100对耳部的压力过大,控制器3控制所述防脱件2体积不变(即不再增大)。例如,压力传感器4感应到的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阀值,例如0.5~1N。而且,压力传感器4感应到的压力值持续了一段时间,例如,3~10s。所以第二信号可以是压力传感器4感应到的压力值及该压力值持续的时间。控制器3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判断防脱件2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控制器3控制所述防脱件2的体积不变,以保持可穿戴设备100固定于用户的耳部,又不至于使可穿戴设备100对耳部产生较大的压迫力。
在用户可以手动摘取可穿戴设备100,当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小于第一预设阀值并持续一段时间时,压力传感器4发送该压力值及持续时间的信号至控制器3,控制器3根据该压力值及持续时间的信号判断用户以摘取可穿戴设备100,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体积减小至回复原始体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或在应用软件上操作等方式,发送摘取信号至控制器3,控制器3根据摘取信号控制防脱件2体积减小至回复原始体积,以便于用户轻松地摘下可穿戴设备100。
本申请中,所述防脱件2的材质和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几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
所述防脱件2的材质为电致伸缩材质。当所述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3发送第一电信号至所述防脱件2,所述防脱件2在所述第一电信号的作用下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当所述控制器3接收摘取信号时,所述控制器3发送所述第二电信号至所述防脱件2,以使所述防脱件2的体积缩小至第二预设体积。所述第二预设体积可以为防脱件2在没有受到电信号作用下的体积。
电致伸缩材质可以为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弹性体材料,其在外界电刺激下可改变形状或体积,当外界电刺激撤销后,又能恢复到原始形状或体积。例如,所述防脱件2的材质可以为介电弹性体,介电弹性体包括硅橡胶、丙烯酸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丁腈橡胶、亚乙烯基氟化三氟乙烯及它们相应的复合材料。
通过对防脱件2给予电刺激或撤销电刺激来控制防脱件2的体积变化,以使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0时,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体积增大,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在所述防脱件2的膨胀力下固定于用户的外耳道300,以防止可穿戴设备100从用户耳部脱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所述防脱件2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加热件51。所述防脱件2连接所述加热件51。当所述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加热件51对所述防脱件2加热,以使所述防脱件2的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制冷件52。所述制冷件52位于所述耳机壳体1内。所述防脱件2连接所述制冷件52。所述控制器3接收摘取信号,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制冷件52对所述防脱件2降温,以使所述防脱件2的体积缩小至第二预设体积。所述第二预设体积可以为防脱件2在没有受到加热作用下的体积。
所述加热件51和所述制冷件52位于所述耳机壳体1和所述防脱件2之间。所述制冷件52与所述加热件51并排且相间隔设置。所述防脱件2覆盖所述加热件51和所述制冷件52。所述加热件51可以为微型加热丝、微型加热管等。所述制冷件52可以是微型制冷片等。
通过对防脱件2加热或制冷来控制防脱件2的体积变化,以使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0时,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体积增大,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在所述防脱件2的膨胀力下固定于用户的外耳道300,以防止可穿戴设备100从用户耳部脱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所述防脱件2的材质为磁致伸缩材质。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磁体53。所述磁体53靠近所述防脱件2,当所述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磁体53对所述防脱件2产生磁性力,以使所述防脱件2的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所述控制器3接收摘取信号,所述磁体53不再对所述防脱件2产生磁性力,以使所述防脱件2的体积缩小至第二预设体积。所述第二预设体积可以为防脱件2在没有受到磁力作用下的体积。
磁致伸缩材质可以为镍基合金(Ni-Co合金、Ni-Co-Cr合金)、铁基合金(如Fe-Ni合金、Fe-Al合金、Fe-Co-V合金等)、铁氧体、具有以上合金的复合物等。
通过对防脱件2磁场刺激或撤销磁场刺激来控制防脱件2的体积变化,以使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0时,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体积增大,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在所述防脱件2的膨胀力下固定于用户的外耳道300,以防止可穿戴设备100从用户耳部脱落。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所述防脱件2为气囊。所述防脱件2具有充气口21及抽气口22。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充气机构54及抽气机构55。所述充气机构54和所述抽气机构55分别连通所述充气口21及所述抽气口22。当所述压力传感器4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充气机构54对所述充气层21充气,以使所述防脱件2的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当所述控制器3接收摘取信号时,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抽气机构55对所述充气层21抽气,以使所述防脱件2体积减小。
所述充气机构54与充气口2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阀门54a连接。所述抽气机构55与抽气口22之间可以通过第二阀门55a连接。控制器3通过控制第一阀门54a和第二阀门55a的打开或关闭来控制抽气机构55和充气机构54对防脱件2抽气或充气。
通过对防脱件2磁场刺激或撤销磁场刺激来控制防脱件2的体积变化,以使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0时,控制器3控制防脱件2体积增大,使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在所述防脱件2的膨胀力下固定于用户的外耳道300,以防止可穿戴设备100从用户耳部脱落。
结合以上的任意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8,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听筒6、电池7、电路板8及天线模块9。所述听筒6、所述电池7及所述电路板8位于所述耳机壳体1内。所述耳机壳体1具有漏音孔。所述听筒6正对所述漏音孔。所述控制器3位于所述电路板8上,所述天线模块9的部分位于所述耳机壳体1上,所述天线模块9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8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壳体、防脱件及控制器,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出音部及入耳部,所述出音部用于通过声音信号,所述入耳部围接所述出音部,所述防脱件套设于所述入耳部,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脱件,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防脱件的体积增大或缩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防脱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防脱件的体积增大至第一预设体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的材质为电致伸缩材质,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电信号至所述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在所述第一电信号的作用下体积增大至所述第一预设体积;当所述控制器接收摘取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电信号至所述防脱件,以使所述防脱件的体积缩小至第二预设体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接触所述防脱件,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件对所述防脱件加热,以使所述防脱件的体积增大至所述第一预设体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接触所述防脱件,当所述控制器接收摘取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制冷件对所述防脱件降温,以使所述防脱件体积缩小至第二预设体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制冷件位于所述耳机壳体和所述防脱件之间,所述制冷件与所述加热件并排并相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的材质为磁致伸缩材质,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磁体,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磁体对所述防脱件产生磁性力,以使所述防脱件的体积增大至所述第一预设体积;当所述控制器接收摘取信号时,所述磁体不再对所述防脱件产生磁性力,以使所述防脱件体积缩小至第二预设体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为气囊,所述防脱件具有充气口及抽气口,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充气机构及抽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和所述抽气机构分别连通所述充气口及所述抽气口,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对所述防脱件充气,以使所述防脱件的体积增大至所述第一预设体积;当所述控制器接收摘取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抽气机构对所述防脱件抽气,以使所述防脱件体积缩小至第二预设体积。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听筒、电池、电路板及天线模块,所述听筒、所述电池及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耳机壳体具有出音孔,所述听筒正对所述出音孔,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天线模块的部分位于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天线模块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上。
10.一种蓝牙音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音频通信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蓝牙通讯模块,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蓝牙通讯模块,所述第一蓝牙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蓝牙通讯模块进行信号传输。
CN201820894016.5U 2018-06-08 2018-06-08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Active CN208489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4016.5U CN208489963U (zh) 2018-06-08 2018-06-08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4016.5U CN208489963U (zh) 2018-06-08 2018-06-08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9963U true CN208489963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94016.5U Active CN208489963U (zh) 2018-06-08 2018-06-08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996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6211A (zh) * 2019-12-19 2020-04-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1314820A (zh) * 2020-04-16 2020-06-19 王申国 一种便于固定的耳机
CN111770407A (zh) * 2020-06-30 2020-10-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9263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听力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5623378A (zh) * 2022-12-16 2023-01-17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防脱式蓝牙耳机
CN116170718A (zh) * 2023-04-26 2023-05-26 深圳市鼎合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磁吸收纳可拆式耳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9263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听力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2449263B (zh) * 2019-09-05 2023-04-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听力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996211A (zh) * 2019-12-19 2020-04-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0996211B (zh) * 2019-12-19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1314820A (zh) * 2020-04-16 2020-06-19 王申国 一种便于固定的耳机
CN111314820B (zh) * 2020-04-16 2021-06-04 湖南声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固定的耳机
CN111770407A (zh) * 2020-06-30 2020-10-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0099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23378A (zh) * 2022-12-16 2023-01-17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防脱式蓝牙耳机
CN116170718A (zh) * 2023-04-26 2023-05-26 深圳市鼎合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磁吸收纳可拆式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89963U (zh) 可穿戴设备及蓝牙音频通信系统
CN109429131B (zh) 用于控制头戴式耳机的设备
US9124992B2 (en) Wireless in-the-ear type hearing aid system having remote control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706766B2 (ja) 音声入出力装置および骨伝導ヘッドセットシステム
CN209134611U (zh) 耳机充电盒、真无线耳机和真无线耳机系统
CN107306369A (zh) 便携式声音设备
CN108184184A (zh) 蓝牙耳机
KR20160119831A (ko) 웨어러블 전자 시스템
CN105009407A (zh) 便携式设备及其充电设备、便携式设备充电系统
CN104010071A (zh) 移动终端应用控制方法和设备、耳机装置及应用控制系统
CN103974158B (zh) 音频输出装置
CN104853282A (zh) 带骨传导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音频输出处理方法
CN104185109A (zh) 一种控制系统及耳机及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US11678102B2 (en) Speaker device
WO2017039944A1 (en) Loudspeaker with laminate panel for mobile computing platforms
US10231045B2 (en) Portable acoustic device
WO2017184731A1 (en) Human-ear-wearable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206422884U (zh) 无线耳机
CN203909716U (zh) 一种新型的意念耳机
JP2019510144A (ja) 骨伝導モジュールを取り付けたキャップ帽子
CN204498354U (zh) 带骨传导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4780476B (zh) 可自动控制的声音配件
TW201244505A (en) Earphone
CN108668204B (zh)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7996027B (zh) 耳机的控制装置和有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