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9529U - 一种预制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9529U
CN208489529U CN201820455074.8U CN201820455074U CN208489529U CN 208489529 U CN208489529 U CN 208489529U CN 201820455074 U CN201820455074 U CN 201820455074U CN 208489529 U CN208489529 U CN 208489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abin
ground
ground structure
hub slo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50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基
罗存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eef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eef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eef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eef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50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9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9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952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舱,该预制舱包括:集线槽,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用于收集所述预制舱中的电线;第一接地结构,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且对应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两个设备的位置分布,用于将所述集线槽中的至少两个设备的弱电地线接地;第二接地结构,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且对应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两个设备的位置分布,用于将所述集线槽中的至少两个设备的强电地线接地。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接地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舱。
背景技术
预制舱由于其具备高防护、可搬运设计、快速部署,节地节资,可重复利用等多个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预制舱中一般设置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设备,现有设备的强电地线(例如电源线)和弱电地线 (例如信号线)都是通过同一接地体接地,然而,此种强弱电地线的接地方式容易导致强弱电之间的干扰。而且,现有每台设备对应设置一个独立接地体,这在设备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尚可实施,在预制舱中设备数量较多时,接地操作复杂,延长工时,也不利于后续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舱,能够降低强弱电之间的干扰,且简化预制舱的接地线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舱,包括:集线槽,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用于收集所述预制舱中的电线;第一接地结构,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且对应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两个设备的位置分布,用于将所述集线槽中的至少两个设备的弱电地线接地;第二接地结构,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且对应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两个设备的位置分布,用于将所述集线槽中的至少两个设备的强电地线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强电地线和弱点地线采用不同的接地结构接地,可降低强弱电之间的干扰,而且将至少两个设备的弱电地线通过同一第一接地结构接地,将至少两个设备的强电地线通过同一第二接地结构接地,相对于每个设备通过一个独立的接地结构接地,可以简化预制舱中的强弱地线的接地线路,故也可简化施工时的接地操作,节约施工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舱的实施例中集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预制舱在A-A’截面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舱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地结构和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预制舱10包括集线槽11、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预制舱10包括集线槽11、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均位于预制舱的地板的下方,集线槽11用于收集预制舱10中的电线(包括强电和弱电的各种电线)。第一接地结构12用于将集线槽11 中的弱电地线接地;第二接地结构13用于将集线槽11中的强电地线接地。集线槽11包括走线槽111和集线盒112。集线盒112位于走线槽111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即预制舱10的长侧边的内侧。
请结合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舱的实施例中集线槽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2可知,走线槽111上有多个走线孔1111,集线盒112位于走线孔1111之间的间隔处。这样与集线盒112对应的设备的接地线(包括强电地线和弱电地线)可以从集线盒112一侧的走线孔 1111进入集线盒112,并从集线盒112另一侧的走线孔伸出与第一接地结构12或第二接地结构1连接。此外,在本实施场景中,走线槽111 的截面为匚形,有助于将设备的各种电线(包括接地线和电源、信号等连接线)限制于走线槽111中,不会散乱。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走线槽 111还可以是C形或者还具有束线功能的结构,有助于预制舱10中各种电线的整理。
集线盒112用于放置预制舱10中设备的接地线(包括强电地线和弱电地线)多余长度的线。因为从图1中可以看出,集线槽11和第一接地结构12、第二接地结构13之间的间距并不远,也就是说集线槽11 中的接地线连接到第一接地结构12或第二接地结构13的所需长度很短。而实际操作时,接地线的长度远超过需要的长度,为了方便对这些电线的整理,这些多余长度的线就放置在集线盒112中,使得预制舱10 的走线整洁,后续检修也方便。
请结合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预制舱在A-A’截面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3可以看出,预制舱11还包括第一支撑架14和第二支撑架15。第一支撑架14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第一接地结构12且将第一接地结构12的高度调整为与集线槽11的高度一致。第二支撑架 15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第二接地结构13且将第一接地结构13的高度调整为与集线槽11的高度一致。此外,如图3中所示,第一接地结构1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接地结构13的横截面面积。因为第二接地结构13连接的是强电地线,较宽的横截面积可以有助于防止第二接地结构13被高电压击穿,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本实施场景中,集线槽11的材料为钢,第一接地结构12的材料为铜,第二接地结构13 的材料为钢。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 的材料可以是其他任何金属。集线槽11还可以是塑料、混凝土等其他材料。
请结合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舱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地结构和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架15为Z 形结构,其一端用于接地,一端通过螺栓锁附的方式与第二接地结构13 连接,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第二支撑架15与第二接地结构1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例如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在本实施场景中,第二支撑架15用于接地的一端直接连接地面,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可以是与其他接地的导体连接,从而达到接地的目的,例如可以连接预制舱10插入地面的钢制地基结构等。在本实施场景中,第二接地结构13 和第二支撑架15因为位于预制舱10的底部,所以第二接地结构13和第二支撑架15还用于支撑所述预制舱。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还可以是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一支撑架14与第二接地结构13和第二支撑架15 一起用于支撑所述预制舱。
第二接地结构13上分布有若干个连接孔131,连接孔131用于连接接地线(包括强电地线和弱电地线),接地线可以通过将其金属线芯穿过连接孔131与第二接地结构13连接,连接方式可是焊接或者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本实施场景中连接孔131是均匀分布的,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连接孔131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而非均匀分布。在本实施场景中,连接孔131是均匀大小,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连接孔131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大小。例如在某个或某几个接地线(包括强电地线和弱电地线)分布密集的区域,连接孔131的分布相应密集,且连接孔也较大。
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一支撑架14的结构与第二接地结构13和第二支撑架15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基本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考图1,如图1所示,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 13均分布在集线槽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即预制舱10的长侧边的方向,预制舱10的外沿与集线槽11之间的空间。在本实施场景中,第一接地结构12更靠近集线槽11,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还可以是第二接地结构13更靠近集线槽11。
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对应于预制舱10中的至少两个设备的位置分布,在本实施场景中,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对应预制舱中的所有设备分布,因此是连续的两条金属板,考虑到实际使用的可操作性,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可以是多条如图4中所示的条状金属板,首尾相接,拼接而成。
在本实施场景中,预制舱10的两条长侧边均设置有多个设备,因此集线槽11分布在预制舱10的两个长侧边内侧地板下。而在其他实施场景中,例如预制舱10仅在一条长侧边设置有多个设备,则集线槽11 也相应分布在该长侧边的内侧地地板下。在本实施场景中,每个集线盒 112对应预制舱10中一台设备设置,用于收集该设备的电线,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可以扩大集线盒112的面积,使得一个集线盒112可以对应多个设备。在本实施场景中,集线盒112和走线槽111相对固定设置,且集线盒112沿着走线槽111均匀分布。在其他实施场景中,集线盒112 和走线槽111相对活动设置,可以是卡扣,或者螺栓锁附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是否有集线的需求而确定此处是否需要安装集线盒112。集线盒112可以非均匀设置,而是根据是否有集线的需求设置。
在本实施场景中,第一接地结构12分布在预制舱10的三个侧边(包括两个长侧边和一个短侧边),第二接地结构13分布在预制舱10的三个侧边(包括两个长侧边和一个短侧边)。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布,例如可以仅分布于预制舱10的一个侧边,或者可以直接分布四个侧边。
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多个预制舱10使用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多个预制舱10之间需要通过各种电线连接,以提供电源(强电电线) 或者传输信号(弱电电线)等,为了减轻不同的电线彼此之间的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弱电输电线和强电输电线分别从预制舱10的不同侧面的底端出线。例如,当弱电输电线从预制舱10的长侧边所在的侧面底端出线时,强电输电线从预制舱10的短侧边所在的侧面底端出线。
请再次参阅图3,预制舱10还设置有与走线槽111结构相同但是相对设置的外沿钢架21,外沿钢架21的截面也为匚形,外沿钢架21和走线槽111的远离地面的一侧之间空出的区域211用于放置预制舱10中的设备,这样设备距离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较近,更为方便设备的各种接地线的走线布局。此外,在集线槽11远离地面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防静电地板30,可以有效隔绝防静电地板30两侧的电磁辐射,减轻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与设备间的电磁干扰。进一步,可以在防静电地板30与集线槽11之间设置隔水层31,可以防止防静电地板30表面的水汽传导到第一接地结构12和第二接地结构13 等位于防静电地板30下面的零件,造成彼此之间短路或者零件的腐蚀。在一般的应用场景中,预制舱10中包括多块防静电地板30,每两块防静电地板30之间均设置隔水层31,以保护位于防静电地板30下面的零件,延长预制舱10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分别设置第一接地结构和第二接地结构,使得强弱电接地分开,减轻彼此之间的干扰。第一接地结构和第二接地结构可以对应预制舱中的多个设备,可以简化接地操作的复杂度,节约施工工时。采用集线槽结构,将电线整理规划,方便检修。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预制舱中的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接地结构,且强弱地线接地分开,可以减轻强弱电之间的干扰,并有效简化接地结构,故也可简化施工时的接地操作,节约施工工时,此外,采用集线槽结构,方便理线,也便于以后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线槽,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用于收集所述预制舱中的电线;
第一接地结构,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且对应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两个设备的位置分布,用于将所述集线槽中的至少两个设备的弱电地线接地;
第二接地结构,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地板下方,且对应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两个设备的位置分布,用于将所述集线槽中的至少两个设备的强电地线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结构的材料为铜,所述第二接地结构的材料为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结构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接地结构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和所述第二接地结构均分布在所述集线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
所述集线槽分布在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两个侧边;
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分布在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三个侧边;
所述第二接地结构分布在所述预制舱的至少三个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地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接地结构更靠近所述集线槽,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和第二接地结构的分布形成匚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舱还包括下面至少一者: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且将所述第一接地结构的高度调整为与所述集线槽的高度一致;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接地结构且将所述第二接地结构的高度调整为与所述集线槽的高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或第一支撑架还用于支撑所述预制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线槽包括走线槽和多个集线盒;
所述集线盒位于所述走线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侧;
所述走线槽上有多个走线孔,所述集线盒位于所述走线孔之间的间隔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
每个集线盒对应所述预制舱中一台设备设置,用于收集所述设备的电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槽中的弱电输电线和强电输电线分别从所述预制舱的不同侧面的底端出线。
CN201820455074.8U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预制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89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5074.8U CN208489529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预制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5074.8U CN208489529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预制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9529U true CN208489529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507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89529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预制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9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3782A (zh) * 2018-04-02 2018-09-04 深圳市怡富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3782A (zh) * 2018-04-02 2018-09-04 深圳市怡富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
CN108493782B (zh) * 2018-04-02 2023-10-20 深圳市怡富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12005001130B4 (de) Selbst abschirmender Hochspannungsverteilerkasten
CN208489529U (zh) 一种预制舱
CN111916972A (zh) 一种铁路信号电缆接地方法和系统
CN108493782A (zh) 一种预制舱
CN209183307U (zh) 一种交直流共用抗拉充电桩电缆
CN207896616U (zh) 母线槽单元及母线槽接地干线系统
CN209389635U (zh) 一种具有分线功能的电缆分接箱
KR101247364B1 (ko) 특고압 지중 송전 및 배전선용 배전반
CN209169641U (zh) 二次总接地板结构
CN205488606U (zh) 一种克服svc强磁场对二次电缆影响的接地电缆
CN109346929A (zh) 一种二次总接地板结构
CN205960435U (zh) 一种盾构机主配电控制柜进线结构
CN209691432U (zh) 一种耐拖拉的电缆
CN210923843U (zh) 一种电力监测装置
CN209641420U (zh) 一种易分离的光伏电缆
CN105761913A (zh) 一种gis电子互感器的电磁屏蔽结构
CN207638555U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驱动系统、接线盒
CN214898912U (zh) 一种基于电缆屏蔽层连通接地的信号设备接地系统
CN220066510U (zh) 一种保护结构及储能系统
CN206022665U (zh) 一种新型通信基站接地线连接器
CN205542340U (zh) 一种大型svc中三相磁场屏蔽结构
KR102672743B1 (ko) 이종 복합 재료를 적용한 자기장 차폐 구조물
CN211505648U (zh) 一种耐用抗干扰防晕罩
CN218567452U (zh) 一种mov避雷器相间抗干扰装置
CN212890363U (zh) 一种铁路地面设备及其应答器尾缆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