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9472U -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9472U
CN208489472U CN201820964477.5U CN201820964477U CN208489472U CN 208489472 U CN208489472 U CN 208489472U CN 201820964477 U CN201820964477 U CN 201820964477U CN 208489472 U CN208489472 U CN 208489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ower connecting
connecting sheet
shee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44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才
吴一才
刘美军
钟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igh-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igh-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44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9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9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9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涉及电器技术领域。该防误触式插座包括壳体、弹性件、抵持件、导电片组件和接电片组件。抵持件安装于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抵持件的一侧伸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另一侧通过弹性件与壳体抵接,导电片组件安装于抵持件靠近弹性件的一侧,且与接电片组件间隔设置,接电片组件安装于壳体内,且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由于采用了伸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抵持件以及与间隔设置的导电片组件和接电片组件,所以需要两个插片分别插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才能导电,防止误插触电,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达到该部分电路接通与断开的效果,插座是电器与电源连接时必不可少的电路连接器件。
随着用电安全意识的逐步增强,人们对插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的插座与插头之间的连接方式多为直插式,插座只要与电源连接,插座插孔中的火线金属夹片则带电,虽然有机械结构对其隐蔽,但当手拿导体插入插座的插孔中或儿童的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插孔中,将可能导致人体触电,发生危险。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防误触效果好的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特别是在电器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误触式插座,结构简单,需要两个标准形状的插片分别接入其上的零线孔和火线孔才能导电,防止误插触电,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电设备,结构简单,需要两个标准形状的插片分别接入其上的零线孔和火线孔才能导电,防止误插触电,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用户体验感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包括壳体、弹性件、抵持件、导电片组件和接电片组件,壳体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供插头的一个插片插入并导通,第二腔室用于供插头的另一个插片插入并导通,抵持件安装于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抵持件的一侧伸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另一侧通过弹性件与壳体抵接,导电片组件安装于抵持件靠近弹性件的一侧,且与接电片组件间隔设置,接电片组件安装于壳体内,且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接,接电片组件用于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接电片组件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插入插片时与导电片组件抵接,以使火线与第二腔室导通,零线与第一腔室导通。
进一步地,抵持件包括第一抵持部、第二抵持部和安装部,安装部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连接,另一侧分别与弹性件和导电片组件连接,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间隔设置,弹性件位于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之间,第一抵持部伸入第一腔室,第二抵持部伸入第二腔室。
进一步地,第一腔室设置有插入口,第一抵持部相邻设置有滑动面和抵持面,滑动面与抵持面呈夹角设置,滑动面的位置与插入口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槽,导电片组件安装于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的底壁粘接。
进一步地,安装槽内设置有卡持柱,导电片组件设置有通孔,卡持柱与通孔配合。
进一步地,抵持件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安装部连接,且设置于安装部的中部,弹性件套设于限位部外,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部抵持。
进一步地,导电片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间隔设置,第一导电片相对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第二导电片相对设置有第三导电端和第四导电端,第一导电端和第三导电端均与第一腔室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导电端和第四导电端均与第二腔室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接电片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电片、第二接电片、第三接电片和第四接电片,第一接电片、第二接电片、第三接电片和第四接电片均通过螺钉与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接电片用于与火线连接,且能够与第一导电端抵接,第二接电片与第二腔室连接,且能够与第二导电端抵接,第三接电片与第一腔室连接,且能够与第三导电端抵接,第四接电片用于与零线连接,且能够与第四导电端抵接。
一种接电设备,包括上述的防误触式插座,该防误触式插座包括壳体、弹性件、抵持件、导电片组件和接电片组件,壳体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供插头的一个插片插入并导通,第二腔室用于供插头的另一个插片插入并导通,抵持件安装于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抵持件的一侧伸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另一侧通过弹性件与壳体抵接,导电片组件安装于抵持件靠近弹性件的一侧,且与接电片组件间隔设置,接电片组件安装于壳体内,且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接,接电片组件用于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接电片组件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插入插片时与导电片组件抵接,以使火线与第二腔室导通,零线与第一腔室导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壳体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抵持件安装于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抵持件的一侧伸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另一侧通过弹性件与壳体抵接,导电片组件安装于抵持件靠近弹性件的一侧,且与接电片组件间隔设置,接电片组件安装于壳体内,且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接,接电片组件用于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接电片组件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插入插片时与导电片组件抵接,以使火线与第二腔室导通,零线与第一腔室导通。与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由于采用了伸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抵持件以及与间隔设置的导电片组件和接电片组件,所以需要两个插片分别插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才能导电,防止误插触电,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电设备,包括防误触式插座,结构简单,需要两个插片分别插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才能导电,防止误插触电,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用户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安装部与导电片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抵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中接电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接电设备;100-防误触式插座;110-壳体;111-第一腔室;112-第二腔室;113-插入口;114-弹片;120-弹性件;130-抵持件;131-第一抵持部;1311-滑动面;1312-抵持面;132-第二抵持部;133-安装部;134-限位部;135-安装槽;136-卡持柱;140-导电片组件;141-通孔;142-第一导电片;1421-第一导电端;1422-第二导电端;143-第二导电片;1431-第三导电端;1432-第四导电端;150-接电片组件;151-第一接电片;152-第二接电片;153-第三接电片;154-第四接电片;200-插头;210-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电设备10,用于导通电源和电器。其结构简单,需要两个标准形状的插片210分别接入其上的零线孔和火线孔才能导电,防止误插触电,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用户体验感好。该接电设备10包括插头200和防误触式插座100,其中,插头200设置于电器上,防误触式插座100与电源连通。插头200上设置有插片210,插片210能够插入防误触式插座100或者从防误触式插座100内抽出,以导通或者断开电路,从而使得电器得电或者不得电。本实施例中,防误触式插座100为两孔插座,插片210的数量为两个,但并不仅限于此,防误触式插座100也可以为三孔插座。
请参照图2,防误触式插座100包括壳体110、弹性件120、抵持件130、导电片组件140和接电片组件150。壳体110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第一腔室111用于供插头200的一个插片210插入并导通,第二腔室112用于供插头200的另一个插片210插入并导通。插头200插入防误触式插座100后,其中一个插片210与第一腔室111的内壁抵持,另一个插片210与第二腔室112的内壁抵持,从而实现导通。抵持件130安装于壳体110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110运动,抵持件130的一侧伸入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另一侧通过弹性件120与壳体110抵接。导电片组件140安装于抵持件130靠近弹性件120的一侧,且与接电片组件150间隔设置。接电片组件150安装于壳体110内,且分别与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连接,接电片组件150用于与零线和火线连接。接电片组件150能够在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分别插入插片210时与导电片组件140抵接,以使火线通过接电片组件150和导电片组件140与第二腔室112导通,零线通过接电片组件150和导电片组件140与第一腔室111导通,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均得电,从而使得插头200得电。
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11设置有插入口113,插入口113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弓形的弹片114,插片210通过插入孔插入第一腔室111,两个弹片114在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分开,插片210夹持于两个弹片114之间,从而实现导通,同样的,第二腔室112的具体结构与第一腔室111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抵持件130包括第一抵持部131、第二抵持部132、安装部133和限位部134。安装部133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抵持部131和第二抵持部132连接,另一侧分别与弹性件120和导电片组件140连接。第一抵持部131与第二抵持部132间隔设置,弹性件120位于第一抵持部131和第二抵持部132之间,第一抵持部131伸入第一腔室111,第二抵持部132伸入第二腔室112,第一抵持部131和第二抵持部132均能够在插片210的作用下向外顶出,以带动安装部133发生运动。限位部134与安装部133连接,且设置于安装部133的中部,弹性件120套设于限位部134外,限位部134能够对弹性件120进行导向和限位,弹性件120的一端与安装部133抵持,另一端与壳体110抵持。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值得注意的是,安装部133上开设有安装槽135,导电片组件140安装于安装槽135内,且与安装槽135的底壁粘接,利用熔融的塑料直接将导电片组件140粘接在安装槽135上,便于安装和固定,生产效率高。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5内设置有卡持柱136,导电片组件140设置有通孔141,卡持柱136与通孔141配合,以固定导电片组件140和安装部133之间的相对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插片210仅插入第一腔室111的过程中,插片210与第一抵持部131抵持,并将第一抵持部131向外顶出,此时安装部133靠近第一抵持部131的一端向外顶出,导电片组件140靠近第一抵持部131的一端与接电片组件150抵接,安装部133靠近第二抵持部132的一端在弹性件120的作用下不会向外运动;在插片210仅插入第二腔室112的过程中,插片210与第二抵持部132抵持,并将第二抵持部132向外顶出,此时安装部133靠近第二抵持部132的一端向外顶出,导电片组件140靠近第二抵持部132的一端与接电片组件150抵接,安装部133靠近第一抵持部131的一端在弹性件120的作用下不会向外运动;在两个插片210分别插入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的过程中,两个插片210分别与第一抵持部131和第二抵持部132抵持,并将第一抵持部131和第二抵持部132同时向外顶出,此时安装部133平行向外运动,导电片组件140平行地与接电片组件150抵接;在插片210从第一腔室111或第二腔室112抽出的过程中,安装部133在弹性件120弹力的作用下复位,第一抵持部131再次伸入第一腔室111内,第二抵持部132再次伸入第二腔室112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131相邻设置有滑动面1311和抵持面1312,滑动面1311与抵持面1312呈夹角设置,滑动面1311的位置与插入口113的位置相对应。在插片210插入第一腔室111的过程中,插片210与滑动面1311抵持,并与滑动面1311发生相对滑动,将第一抵持部131向外顶出,能够便于插片210插入,节省用户的推力。当插片210伸入第一腔室111到预设位置后,插片210与抵持面1312抵持,以固定插片210与第一腔室111的相对位置。同样的,第二抵持部132的具体结构与第一抵持部131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卡持柱1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持柱136间隔设置,通孔141的数量也为多个,每个卡持柱136卡持于一个通孔141内,以对导电片组件140进行多点定位,固定导电片组件140与抵持件130的相对位置。
导电片组件140包括第一导电片142和第二导电片143。第一导电片142和第二导电片143间隔设置,且均安装于抵持件130上。第一导电片142相对设置有第一导电端1421和第二导电端1422,第二导电片143相对设置有第三导电端1431和第四导电端1432。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1421和第三导电端1431均与第一腔室111的位置相对应,当插片210插入第一腔室111时,抵持件130靠近第一腔室111的一端向外移动,带动第一导电端1421和第三导电端1431发生移动,直至第一导电端1421和第三导电端1431均与接电片组件150抵接;第二导电端1422和第四导电端1432均与第二腔室112的位置相对应,当插片210插入第二腔室112时,抵持件130靠近第二腔室112的一端向外移动,带动第二导电端1422和第四导电端1432发生移动,直至第二导电端1422和第四导电端1432均与接电片组件150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1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槽135相对设置于安装部133的两侧,第一导电片142安装于一个安装槽135内,第二导电片143安装于另一个安装槽135内,第一导电片142和第二导电片143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141。
请参照图5,接电片组件15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电片151、第二接电片152、第三接电片153和第四接电片154。第一接电片151、第二接电片152、第三接电片153和第四接电片154均通过螺钉与壳体110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电片151用于与火线连接,且能够与第一导电端1421抵接;第二接电片152与第二腔室112连接,且能够与第二导电端1422抵接;第三接电片153与第一腔室111连接,且能够与第三导电端1431抵接;第四接电片154用于与零线连接,且能够与第四导电端1432抵接。
在使用防误触式插座100的过程中,第一接电片151与火线连接,第二接电片152与第二腔室112连接,第三接电片153与第一腔室111连接,第四接电片154与零线连接,第一接电片151、第二接电片152、第三接电片153和第四接电片154间隔设置,且互不通电。
当插片210仅插入第一腔室111时,抵持件130靠近第一腔室111的一端向外移动,第一导电端1421与第一接电片151抵接,第三导电端1431与第三接电片153抵接,此时由于弹性件120的作用,抵持件130靠近第二腔室112的一端不会向外移动,第二导电端1422与第二接电片152间隔设置,第四导电端1432与第四接电片154间隔设置,在此情况下,第三导电端1431和第二导电端1422均不得电,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也不得电。
当插片210仅插入第二腔室112时,抵持件130靠近第二腔室112的一端向外移动,第二导电端1422与第二接电片152抵接,第四导电端1432与第四接电片154抵接,此时由于弹性件120的作用,抵持件130靠近第一腔室111的一端不会向外移动,第一导电端1421与第一接电片151间隔设置,第三导电端1431与第三接电片153间隔设置,在此情况下,第二导电端1422和第三导电端1431均不得电,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也不得电。
当两个插片210分别插入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时,抵持件130压缩弹簧平行向外移动,第一导电端1421与第一接电片151抵接,第三导电端1431与第三接电片153抵接,第二导电端1422与第二接电片152抵接,第四导电端1432与第四接电片154抵接,此时火线通过第一接电片151和第一导电片142上的第一导电端1421和第二导电端1422与第二接电片152连接,从而与第二腔室112连接,使得第二腔室112得电,其内的插片210同时得电,零线通过第四接电片154和第二导电片143上的第四导电端1432和第三导电端1431与第三接电片153连接,从而与第一腔室111连接,使得第一腔室111得电,其内的插片210同时得电,在此情况下,两个插片210均得电,完成通电。
需要说明的是,若要使得防误触式插座100通电,首先需要利用标准形状和硬度的物体才能伸入第一腔室111或者第二腔室112并推动其内的第一抵持部131或者第二抵持部132,然后需要两个物体分别同时伸入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避免误触的发生,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10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100,壳体110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抵持件130安装于壳体110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110运动,抵持件130的一侧伸入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另一侧通过弹性件120与壳体110抵接,导电片组件140安装于抵持件130靠近弹性件120的一侧,且与接电片组件150间隔设置,接电片组件150安装于壳体110内,且分别与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连接,接电片组件150用于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接电片组件150能够在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分别插入插片210时与导电片组件140抵接,以使火线与第二腔室112导通,零线与第一腔室111导通。与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误触式插座100由于采用了伸入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的抵持件130以及与间隔设置的导电片组件140和接电片组件150,所以需要两个插片210分别插入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才能导电,防止误插触电,安全可靠,实用性强,使得接电设备10安全系数高,用户体验感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弹性件、抵持件、导电片组件和接电片组件,所述壳体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供插头的一个插片插入并导通,所述第二腔室用于供插头的另一个插片插入并导通,所述抵持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所述抵持件的一侧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另一侧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抵接,所述导电片组件安装于所述抵持件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且与所述接电片组件间隔设置,所述接电片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接,所述接电片组件用于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所述接电片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插入插片时与所述导电片组件抵接,以使火线与所述第二腔室导通,零线与所述第一腔室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包括第一抵持部、第二抵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连接,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导电片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所述第一抵持部伸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抵持部伸入所述第二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插入口,所述第一抵持部相邻设置有滑动面和抵持面,所述滑动面与所述抵持面呈夹角设置,所述滑动面的位置与所述插入口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导电片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卡持柱,所述导电片组件设置有通孔,所述卡持柱与所述通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中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部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片相对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设置有第三导电端和第四导电端,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三导电端均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导电端和所述第四导电端均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片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电片、第二接电片、第三接电片和第四接电片,所述第一接电片、所述第二接电片、所述第三接电片和所述第四接电片均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误触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片用于与火线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端抵接,所述第二接电片与第二腔室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第二导电端抵接,所述第三接电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第三导电端抵接,所述第四接电片用于与零线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第四导电端抵接。
10.一种接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防误触式插座。
CN201820964477.5U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Active CN208489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4477.5U CN208489472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4477.5U CN208489472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9472U true CN208489472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4477.5U Active CN208489472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94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1056A (zh) * 2018-06-21 2018-09-18 广州中安电工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1056A (zh) * 2018-06-21 2018-09-18 广州中安电工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1415B (zh) 一种货架轨道供电系统
CN201983038U (zh) 一种滑轨灯
CN105048232B (zh) 一种挂式移动插座
EP1798821A3 (en) Terminal box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EP2860825A1 (en) Plug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sockets
CN208489472U (zh)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CN204858093U (zh) 多用途组装式移动电源插线板
CN201820942U (zh) 一种组合插线板
CN206180172U (zh) 具有多点接触的电连接器
CN108551056A (zh)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CN108448358B (zh) 一种挂式轨道取电装置及方法
CN203500965U (zh) 轨道灯的可连结式轨道装置
CN215681142U (zh) 可切换式多用充电套装
CN210779363U (zh) 一种插座
CN216598226U (zh) 电连接器和面板灯组件
KR20170114836A (ko) 전원 연결 구조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유닛
CN204497513U (zh) 电性连接模组及使用该电性连接模组的插座
CN215070571U (zh) 一种模块化插座
CN220896899U (zh) 一种模块化拼接式柔性电路板
CN211789907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19535006U (zh) 一种可单手插拔电源插头
CN210744371U (zh) 隐藏式吸盘插线板
CN217090176U (zh) 一种层板取电装置及展示架
CN219626978U (zh) 一种升降式插座
CN217881993U (zh) 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柜的带试验端子的二次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