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1668U - 颈腰椎按摩机床 - Google Patents

颈腰椎按摩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1668U
CN208481668U CN201721206061.9U CN201721206061U CN208481668U CN 208481668 U CN208481668 U CN 208481668U CN 201721206061 U CN201721206061 U CN 201721206061U CN 208481668 U CN208481668 U CN 208481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lathe
bed board
lumbar vertebrae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60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济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060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1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1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1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腰椎按摩机床,包括长方体形的床体和按摩装置,床体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床体的上端水平压覆有长方形的床板,床板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条形通孔,按摩装置包括:定位板,其水平设置在床体内部空腔中,且其外沿与床体内部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移动小车,其设置在定位板上端,可沿床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且可在其移动轨迹的任意点固定;第一电机,其设置在移动小车上;旋转杆,其由竖直设置的直杆和一体成型且倾斜设置在直杆的上端的斜杆组成,直杆的下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斜杆的上端设置有一按摩头,按摩头设置在条形通孔上方。本实用新型的腰颈椎按摩床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调节按摩位置。

Description

颈腰椎按摩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腰椎按摩机床。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椎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及颈肩综合症。
腰椎病是腰椎骨关节炎,增生腰椎炎,腰神经根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退行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
颈腰椎病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十分的注意,经常对颈腰椎的按摩,解散颈腰椎间盘周围的血液行环,松解受伤粘连的软组织部位,强化颈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能够缓解颈腰椎间盘压力,保持颈腰椎的正常。
现有的按摩床一般都将按摩部设定在固定位置,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位置调节,当使用者需要变换按摩部位时,只能将自身需按摩的位置调整到按摩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调节按摩位置的腰颈椎按摩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颈腰椎按摩机床,包括长方体形的床体和按摩装置,所述床体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床体的上端水平压覆有长方形的床板,所述床板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条形通孔,所述按摩装置包括:
定位板,其水平设置在所述床体内部空腔中,且其外沿与所述床体内部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
移动小车,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端,所述移动小车可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且可在其移动轨迹的任意点固定;
第一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设置;
旋转杆,其由竖直设置的直杆和一体成型且倾斜设置在所述直杆的上端的斜杆组成,所述直杆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条形通孔,所述斜杆的上端设置有一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上方,所述按摩头在所述输出轴的带动下可在所述条形通孔上方绕所述输出轴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定位板上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导轨,所述移动小车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两排滑轮组,每排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一排所述滑轮组的两个滑轮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两条所述导轨上,所述定位板上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任意一个所述滑轮传动连接,并带动与其连接的滑轮沿对应的导轨滚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滑轮的外周上设有与所述导轨匹配的圆环形凹槽,所述导轨的上端卡接在对应的所述滑轮的圆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移动小车上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指向所述第一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床板上端对应所述条形通孔的位置覆盖有防磨布,所述防磨布遮盖住所述条形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防磨布与所述床板之间通过多根弹性拉绳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床板的一端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充气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部的位置可调节,通过对按摩部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对使用者的颈部到腰部之间任意位置进行按摩。使用者将按摩头的位置调整到需要按摩的部位下方,当人躺倒按摩床上后,按摩头抵到需按摩部位,按摩头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贴着需按摩部位转动,从而对人体的软组织进行按摩,达到祛风散寒,消除血瘀和水肿,达到消炎止痛,化解经路淤阻,强化肌肉力量,减轻椎间盘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使用者平卧或侧卧在按摩床上,可能够自己在不同程度的情况下进行合适度的调节按摩位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在方形通孔111的两侧床板100上放置适当高度的棉被,以调节人体和按摩头250之间的位置,使用于不同按摩位置,同时软质的棉被也能够使得使用者感觉更加舒适;再把要按摩的部位对准按摩床上的按摩头,借用自身人上百斤体重的压力,按摩头会自然而然的就会顶到紧贴人体骨头部位进行按挨治疗,按摩床上设置有一个独特大功力低转速的电机的按摩头。治疗时按摩头可激活它能够到达人体任何受伤的软组织部位,可松解颈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及周围粘连软组织部位。同时调节倒顺开关和调速器,按摩头在使用者要按摩的部位进行需要大小力度、快慢、轻重、左右来回旋转,经长时间按摩头和患处可产生5-60度左右的高温,能达到袪风散寒,可消除神经根部的血瘀与水肿。消炎止痛,化解经路郁阻,强化肌肉的力量,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修复好患处,达到治俞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颈椎按摩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磨布与腰颈椎按摩床的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颈腰椎按摩机床,包括长方体形的床体100和按摩装置,所述床体100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床体100的上端水平压覆有长方形的床板110,所述床板110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条形通孔111,所述按摩装置包括:
定位板210,其水平设置在所述床体100内部空腔中,且其外沿与所述床体100内部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
移动小车220,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210上端,所述移动小车220可沿所述床板110的长度方向移动,且可在其移动轨迹的任意点固定;
第一电机230,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220上,所述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231竖直设置,第一电机230采用低转大功率速电机;
旋转杆240,其由竖直设置的直杆241和一体成型且倾斜设置在所述直杆241的上端的斜杆242组成,所述直杆241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231固定连接,所述斜杆242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条形通孔111,所述斜杆242的上端设置有一按摩头250,所述按摩头250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111上方,所述按摩头250在所述输出轴231的带动下可在所述条形通孔111上方绕所述输出轴231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床体100的内腔中设置定位板210,并在水平板上可移动的设置移动小车220,在移动小车220上设置第一电机230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231上的旋转杆240,并在床板110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条形通孔111,并将按摩头250设置在斜杆242的上端,通过移动小车220在水平板上的移动,将按摩头250调整到使用者所需要按摩的位置;按摩头250位置调整好后,再通过第一电机230带动旋转杆240转动,设置在旋转头上端的按摩头250在条形通孔111上方转动,按摩头250的上端与使用者需按摩部位接触,由于旋转杆240的上端倾斜设置,在旋转杆240转动过程中,按摩头250会沿输出轴231转动,其轨迹为一个圆周,即可对需按摩部位进行按摩;第一电机230采用低转大功率速电机,低速电机其转速较慢,将其转速设置为每分钟15转左右,并可在按摩过程中转换转动方向,可对按摩部位进行有效的按揉;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在方形通孔111的两侧床板100上放置适当高度的棉被,以调节人体和按摩头250之间的位置,使用于不同按摩位置,同时软质的棉被也能够使得使用者感觉更加舒适;同时,为了使按摩部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可以调整,可设置设置倒顺开关和调速器,将倒顺开关和调速器与第一电机电230连接,以通过调速器调整第一电机230的转速,通过倒顺开关调整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231的转动方向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使用者(患者)平卧或侧卧在按摩床上,可能够自己在不同程度的情况下进行合适度的调节按摩位置,把要按摩的部位(患处)对准按摩床上的按摩头250,借用自身人上百斤体重的压力,按摩头250会自然而然的就会顶到紧贴人体骨头部位进行按挨治疗,按摩床上设置有一个独特大功力低转速的电机的按摩头250。治疗时按摩头250可激活它能够到达人体任何受伤的软组织部位,可松解颈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及周围粘连软组织部位。同时调节倒顺开关和调速器,按摩头250在使用者要按摩的部位(患处)进行需要大小力度、快慢、轻重、左右来回旋转,经长时间按摩头250和患处可产生5-60度左右的高温,能达到袪风散寒,可消除神经根部的血瘀与水肿。消炎止痛,化解经路郁阻,强化肌肉的力量,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修复好患处,达到治俞的效果。
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定位板210上沿所述床板110的长度方向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导轨211,所述移动小车220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两排滑轮组,每排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221,一排所述滑轮组的两个滑轮221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两条所述导轨211上,所述定位板210上还设有第二电机212,所述第二电机212与任意一个所述滑轮221传动连接,并带动与其连接的滑轮221沿对应的导轨211滚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定位板210上设置导轨211,并在移动小车220下端设置滑轮221,通过将滑轮221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211上,再通过第二电机212带动滑轮221转动,实现移动小车220在定位板210上位置的移动;其中第二电机212带动滑轮221转动时,通过将一排滑轮组使用一根转轴连接,再使用汽车转轴的技术,通过第二电机212带动一根传输轴,再将传输轴与滑轮组间的转轴齿轮连接,拖第二电机212带动滑轮221。
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滑轮221的外周上设有与所述导轨211匹配的圆环形凹槽222,所述导轨211的上端卡接在对应的所述滑轮221的圆环形凹槽222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滑轮221和导轨211的连接更加稳固,在滑轮221的外周上设有与导轨211匹配的圆环形凹槽222,然后将滑轮221安设在导轨211上,是导轨211的上端卡接在圆环形凹槽222中,使得滑轮221和轨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使得移动小车220在轨道上的移动更加稳固。
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移动小车220上还设置有风扇260,所述风扇260的出风方向指向所述第一电机230。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移动小车220上设置有风扇260,并将风扇260的出风方向指向第一电机230,在第一电机230工作过程中,通过风扇260对其进行降温散热,保证第一电机230的稳定工作,而在按摩结束后,第一电机230断电后,应该继续使用风扇260对其降温10-15分钟,以使其内部温度降低到室温。
如图4所示,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床板110上端对应所述条形通孔111的位置覆盖有防磨布270,所述防磨布270遮盖住所述条形通孔111。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在床板110的上端设置有一防磨布270,防磨布270覆盖条形通孔111,这样在按摩头250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端与防磨布270的下端接触,使用者的需按摩部位与按摩头250之间隔了一层防磨布270,避免按摩头250直接与需按摩部位接触,将需按摩部位磨破。
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防磨布270与所述床板110之间通过多根弹性拉绳271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多根弹性拉绳271水平设置,其一端与床板110连接,另一端与防磨布270连接,这样在按摩头250转动过程中,防磨布270会随按摩头250的转动发生小范围的偏转,通过多根弹性绳,可以使防磨布270的受力更加均匀,并能够将按摩布的位置固定,防止其发生太大偏转。
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中,所述床板110的一端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充气枕头130。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在床板110的一侧端设有一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一充气枕头130,通过对充气枕头130内充气量进行调整,以调整充气枕头130的高度,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颈腰椎按摩机床,包括长方体形的床体(100)和按摩装置,所述床体(100)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床体(100)的上端水平压覆有长方形的床板(110),所述床板(110)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条形通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包括:
定位板(210),其水平设置在所述床体(100)内部空腔中,且其外沿与所述床体(100)内部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
移动小车(220),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210)上端,所述移动小车(220)可沿所述床板(110)的长度方向移动,且可在其移动轨迹的任意点固定;
第一电机(230),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220)上,所述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231)竖直设置;
旋转杆(240),其由竖直设置的直杆(241)和一体成型且倾斜设置在所述直杆(241)的上端的斜杆(242)组成,所述直杆(241)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231)固定连接,所述斜杆(242)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条形通孔(111),所述斜杆(242)的上端设置有一按摩头(250),所述按摩头(250)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111)上方,所述按摩头(250)在所述输出轴(231)的带动下可在所述条形通孔(111)上方绕所述输出轴(23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0)上沿所述床板(110)的长度方向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导轨(211),所述移动小车(220)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两排滑轮组,每排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221),一排所述滑轮组的两个滑轮(221)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两条所述导轨(211)上,所述定位板(210)上还设有第二电机(212),所述第二电机(212)与任意一个所述滑轮(221)传动连接,并带动与其连接的滑轮(221)沿对应的导轨(211)滚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221)的外周上设有与所述导轨(211)匹配的圆环形凹槽(222),所述导轨(211)的上端卡接在对应的所述滑轮(221)的圆环形凹槽(222)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220)上还设置有风扇(260),所述风扇(260)的出风方向指向所述第一电机(23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10)上端对应所述条形通孔(111)的位置覆盖有防磨布(270),所述防磨布(270)遮盖住所述条形通孔(1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布(270)与所述床板(110)之间通过多根弹性拉绳(271)连接。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颈腰椎按摩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10)的一端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充气枕头(130)。
CN201721206061.9U 2017-09-20 2017-09-20 颈腰椎按摩机床 Active CN208481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6061.9U CN208481668U (zh) 2017-09-20 2017-09-20 颈腰椎按摩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6061.9U CN208481668U (zh) 2017-09-20 2017-09-20 颈腰椎按摩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1668U true CN208481668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4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6061.9U Active CN208481668U (zh) 2017-09-20 2017-09-20 颈腰椎按摩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1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4215U (zh) 人体脊柱修复仪
CN101756781B (zh) 人体脊柱修复仪
CN109330856B (zh) 日常颈椎病预防装置
CN108836600A (zh) 脊柱牵引治疗器
CN108379023B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磁疗活血康复治疗仪
CN101843549B (zh) 仿生按摩床
CN111467179A (zh) 一种可令精神与躯体共同健康的智修机器人
CN104644379A (zh) 一种腰背康复牵引床
CN205569283U (zh) 一种腹部按摩器
CN101703825A (zh) 颈椎病远端电脉冲治疗手套
CN201085766Y (zh) 捶打式脊背按摩器
KR102161696B1 (ko) 경추 안마기
CN204684100U (zh) 一种腰背康复牵引床
CN208942758U (zh) 神经外科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
CN208481668U (zh) 颈腰椎按摩机床
CN203841989U (zh) 卧式颈椎牵引装置
CN208274658U (zh) 一种腰间盘颈椎病治疗仪
CN200991326Y (zh) 弧形腰椎矫正机
WO2021109995A1 (zh) 脊柱三维联动保健仪
CN21230840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RU2718277C1 (ru) Способ ударно-вибрационного массажа для лечения межпозвоночных грыж и спондилоартроза
CN204798324U (zh) 颈椎按摩药枕
CN212592842U (zh)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CN201453636U (zh) 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椅
CN204909982U (zh) 按摩理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