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2933U - 一种连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2933U
CN208472933U CN201820958371.4U CN201820958371U CN208472933U CN 208472933 U CN208472933 U CN 208472933U CN 201820958371 U CN201820958371 U CN 201820958371U CN 208472933 U CN208472933 U CN 208472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llector pipe
gallery structure
structure according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583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洋
唐方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583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2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2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29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廊结构,包括过道、廊顶以及若干设置在过道两侧以用于支撑廊顶的栏杆,廊顶的两侧安装有顶部开口的集水管,集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引水面,引水面沿着集水管朝向出水口一侧倾斜向下设置,集水管一端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通过卡箍固定在栏杆上的出水管,出水管与集水管的内部相通,通过集水管将廊顶上的雨水引流至出水管中,可减少雨水长期性冲击地面而使路面受损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连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廊结构。
背景技术
连廊是设于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高空水平交通建筑,不仅可以缓解地面上的交通压力,还可以增强建筑造型的美观度。目前连廊顶部大多数采用弧形廊顶用于将连廊廊顶上的,但在雨天时,雨水容易沿弧形廊顶落下并滴在位于较底层的地面上,长此以往,廊顶下的地面容易受到雨水侵蚀,导致路面湿滑并产生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廊结构,将廊顶上的雨水导流至出水管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路面不会长期受雨水侵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廊结构,包括过道、廊顶以及若干设置在过道两侧以用于支撑廊顶的栏杆,所述廊顶的两侧安装有顶部开口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集水管的内部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天时,雨水滴落在廊顶上,廊顶的两侧安装有集水管,雨水顺着廊顶两侧流入到集水管中,雨水顺着集水管流动,并从集水管的出水口流入到出水管中,实现将廊顶上的雨水统一导流至出水管中,由此,雨水将不顺从廊顶上滴落并形成水柱溅落在地面上,以保护路面不会长期受到滴落的雨水侵蚀产生湿滑并受损。
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引水面,所述引水面沿着集水管朝向出水口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廊顶流入到集水管中,集水管中设置的引水面,由此,集水管中的雨水经过引水面倾斜引导以将雨水引导流向出水管,便于雨水排放。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上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管上的水流经出水口并进入出水管,过滤片阻挡雨水中夹杂的异物进入出水管,避免堵塞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片的两侧设置有支架,所述集水管的内部开设有供支架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与卡槽滑移卡接,一方面将过滤片固定在出水口上;另一方面,当过滤片需要更换时,可通过将支架滑移脱离卡槽,方便对过滤片进行拆装。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具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的端部安装有与过滤片表面抵触的刷毛,所述廊顶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道,所述引流道的道口朝向集水管一侧,且其中一个引流道的道口与叶轮的叶片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片上的过滤孔上残留水渍时,粉尘将吸附在水渍上,水渍干涸后,粉尘将固结在过滤孔中导致过滤孔堵塞,在下一次雨水天气时,堵塞的过滤孔将无法有效对集水管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排出,为此,当引流道将雨水有规律的引向集水管,其中一个引流道雨水冲击在叶轮上,叶轮转动使刷毛清扫过滤片上固结的粉尘,防止过滤片上的过滤孔被封堵,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雨水顺畅排放。
优选的,所述叶片上设置有与引流道的道口相对的集水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道上的雨水流进集水凹陷,集水凹陷中的水量达到一定时将辅助叶轮转动,提高叶轮转动的驱动力。
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端部连接有用于收集异物的聚集管,所述聚集管与集水管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叶轮驱动刷毛清洁过滤片后,将树叶等异物扫落至聚集管中,方便将异物统一处理。
优选的,所述聚集管的底部开设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上螺纹连接有螺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螺塞打开排泄口,聚集管中的异物可通过排泄口排出;再通过旋动螺塞封堵排泄口,方便对异物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通过卡箍固定在栏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水管通过卡箍固定在栏杆上,增强出水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T型滑块,所述廊顶两侧设有与T型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口上铰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管与滑槽滑移连接后,挡片绕其铰接轴转动从而闭合滑槽,防止T型滑块脱离滑槽,增强T型滑块与滑槽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廊顶上的雨水导流至出水管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路面不会长期受雨水侵蚀;
2、结构简单,方便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叶轮、过滤片以及集水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水管与廊顶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1、过道;2、廊顶;3、栏杆;4、集水管;5、出水管;501、出水口;6、过滤片;7、支架;8、卡槽;9、叶轮;10、叶片;11、刷毛;12、引流道;13、集水凹陷;14、聚集管;15、螺塞;16、卡箍;17、T型滑块;18、滑槽;19、螺栓;2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连廊结构,参见图1和图2,包括过道1、廊顶2以及若干设置在过道1两侧以用于支撑廊顶2的栏杆3,廊顶2的两侧安装有顶部开口的集水管4,集水管4上设置有T型滑块17(参见图4),廊顶2两侧设有与T型滑块17相适配的滑槽18,滑槽18的开口上铰接有挡板20,挡板20可绕其铰接轴转动以闭合滑槽18的开口,挡板通过螺栓19固定于滑槽18的开口上,以便于增强集水管4与廊顶2的连结强度。
集水管4的底部设置有引水面,引水面沿着集水管4朝向出水口501一侧倾斜向下设置,通过倾斜的引水面将雨水倒流至出水口501,便于雨水排放;集水管4一端开设有出水口501,出水口501上连接通过卡箍16固定在栏杆3上的出水管5,出水管5与集水管4的内部相通,以便将集水管4上的雨水排至出水管5中;在出水口501上方装有可拆装的过滤片6,过滤片6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片6的两侧设置有支架7,集水管4的内部开设有供支架7卡接的卡槽8。
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支架7上转动安装有叶轮9,叶轮9上具有若干叶片10,叶片10的表面上设有集水凹陷13,叶片10的端部设置有可与过滤片6表面抵触的刷毛11,叶片10的端部与刷毛11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廊顶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道12,引流道12的道口朝向集水管4一侧,若干引流道12沿着廊顶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其中一个引流道12的道口与叶片10的表面相对,更具体的,其中一个引流道12的道口与叶片10表面的集水凹陷13相对。
另外,集水管4的端部连接有用于收集异物的聚集管14,聚集管14与集水管4相互连通,刷毛11清洁过滤片6时将树叶、灰尘等异物扫落至聚集管14中,方便将异物统一处理;聚集管14的底部开设有排泄口,排泄口上螺纹连接有螺塞15,便于工作人员处理聚集管14内的异物。
具体工作过程:
下雨天时,雨水沿廊顶2的引流道12流进集水管4,集水管4中由于底面成倾斜设置,雨水沿着斜面流向出水口501,其中,有一个与叶轮9的集水凹陷13相对的引流道12上的雨水流进集水凹陷13,此时,当集水凹陷13中的雨水量达到一定时,集水凹陷13容易受到雨水的重力作用从而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叶片10上的刷毛11一方面清洁过滤片6上固结的粉尘,另一方面清洁过滤片6上的异物,并且将异物扫落至聚集管14中,由此可实现将廊顶2上的雨水引流到出水管5中,可减少雨水长期性冲击地面而使路面受损的发生。
当聚集管14中的异物增加至一定时,工作人员可旋动螺塞15打开聚集管14并处理异物,处理完毕后可再次旋动螺塞15封堵排泄口。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连廊结构,包括过道(1)、廊顶(2)以及若干设置在过道(1)两侧以用于支撑廊顶(2)的栏杆(3),其特征是,所述廊顶(2)的两侧安装有顶部开口的集水管(4),所述集水管(4)上开设有出水口(501),所述出水口(501)上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与集水管(4)的内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集水管(4)的底部设置有引水面,所述引水面沿着集水管(4)朝向出水口(501)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口(501)上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片(6),所述过滤片(6)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片(6)的两侧设置有支架(7),所述集水管(4)的内部开设有供支架(7)卡接的卡槽(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架(7)上转动安装有叶轮(9),所述叶轮(9)上具有若干叶片(10),所述叶片(10)的端部安装有与过滤片(6)表面抵触的刷毛(11),所述廊顶(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道(12),所述引流道(12)的道口朝向集水管(4)一侧,且其中一个引流道(12)的道口与叶轮(9)的叶片(10)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叶片(10)上设置有与引流道(12)的道口相对的集水凹陷(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集水管(4)的端部连接有用于收集异物的聚集管(14),所述聚集管(14)与集水管(4)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聚集管(14)的底部开设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上螺纹连接有螺塞(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5)通过卡箍(16)固定在栏杆(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集水管(4)上设置有T型滑块(17),所述廊顶(2)两侧设有与T型滑块(17)相适配的滑槽(18),所述滑槽(18)的开口上铰接有挡板(20)。
CN201820958371.4U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连廊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72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8371.4U CN208472933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连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8371.4U CN208472933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连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2933U true CN208472933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4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5837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72933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连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29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771A (zh) * 2019-05-27 2019-09-20 北京华正弘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廊
CN111058875B (zh) * 2019-12-25 2021-05-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及防水导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771A (zh) * 2019-05-27 2019-09-20 北京华正弘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廊
CN111058875B (zh) * 2019-12-25 2021-05-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煤矿顶板防水方法及防水导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6436B (zh) 市政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08472933U (zh) 一种连廊结构
CN205171647U (zh) 一种翻转式雨水口自动溢流截污装置
CN115142619B (zh)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的绿色节能建筑
CN211513894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降尘装置
CN112609770A (zh) 一种基于水流势能的水利工程建设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8934081U (zh) 一种海绵小区雨水利用智能管理系统
CN108951831A (zh) 旋桨式排口截污装置
CN211037207U (zh) 一种生态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7331935U (zh) 一种公路排水装置
CN208858404U (zh) 一种矿井密闭墙防漏风反水装置
CN207160197U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篦子排水系统
CN109779006A (zh) 一种有效解决积水问题的连廊
CN211523806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CN204510170U (zh) 一种河道绿色施工用砂水分离器
CN207934163U (zh) 一种厂房防堵排水沟
CN207869956U (zh) 园林集雨灌溉装置
CN207383158U (zh) 一种便捷型园林灌溉装置
CN211037605U (zh) 一种遮棚
CN108057680A (zh) 一种道路清洗护理设备
CN220450970U (zh) 一种建筑节能雨水收集结构
CN218667826U (zh) 一种雨水口盖板
CN107988990A (zh) 一种景观绿道维护设备
CN219011435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20414133U (zh) 一种生态护坡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