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4546U -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4546U
CN208464546U CN201721387272.7U CN201721387272U CN208464546U CN 208464546 U CN208464546 U CN 208464546U CN 201721387272 U CN201721387272 U CN 201721387272U CN 208464546 U CN208464546 U CN 208464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apeutic
bed
supporting element
actuating membe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72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荣
王子滔
郑江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3872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4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4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4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床及治疗设备,适用于神经内科,属于神经内科领域。该治疗床包括床体、第一辅助机构、第一驱动件以及治疗装置。床体具有用于贴合人体的工作面并设有第一缺口。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一作用件。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床体,第一传动件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外齿,第一传动件与第一作用件铰接。第一驱动件与床体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肘部的第一支撑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滑动的第二驱动件。该治疗床能够辅助病患起身或躺下,并可辅助病患锻炼背部和肘部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病患实现快速康复。治疗设备包括上述治疗床,利于神经科患者的康复治疗。

Description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目前,临床上神经内科病房所使用的床基本都是普通的床,而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有肢体障碍,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很难转换位置,或者自行起身,大多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不仅给病患增加了痛苦,而且同时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需对现有的神经内科病床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床,该治疗床适用于神经内科,该治疗床能够通过第一辅助机构辅助患者起身或躺下,并可锻炼人体背部、腰部等的相关关节和肌肉,另外,通过治疗装置还可辅助锻炼患者的肘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病患快速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设备,其包括上述治疗床,利于神经科患者的康复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治疗床,其包括床体、第一辅助机构、第一驱动件以及治疗装置。
床体具有用于贴合人体的工作面,床体设置有用于对应人体头部和背部的第一缺口。
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传动件和第一作用件,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床体,第一传动件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外齿,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第一作用件铰接,第一作用件对应于第一缺口。
第一驱动件与床体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
治疗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人体肘部,第一支撑件沿床体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床体;第二驱动件与床体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滑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外齿位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治疗床还包括第二辅助机构和第三驱动件,第二辅助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二传动件和第二作用件,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床体,第二传动件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外齿,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第二作用件铰接,床体设有用于对应人体小腿部的第二缺口,第二作用件对应于第二缺口。
第三驱动件与床体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第二外齿位于第三限位部与第四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作用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腿部的护腿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辅助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脚部的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第二作用件连接且呈“L”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作用件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滑槽沿第二作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滑动嵌设于滑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治疗装置还包括回复件,回复件的两端分别与床体及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凸轮,凸轮用于抵接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且凸轮与第一支撑件构成凸轮机构,回复件用于使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始终抵接凸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回复件包括弹簧或弹性拉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治疗设备,包括上述治疗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疗床及治疗设备的有益效果是:
治疗床通过第一辅助机构辅助病患起身或躺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锻炼背部和腰部等相关关节和肌肉。通过治疗装置可帮助患者锻炼肘部关节和肌肉,从而帮助病患快速康复。
包括上述治疗床的治疗设备,较利于神经科患者的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治疗床的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作用件和护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作用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治疗床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治疗床;10-床体;11-工作面;12-第一缺口;13-第二缺口;14-第三缺口;20-第一辅助机构;21-第一齿轮;22-第一传动件;221-第一外齿;222-第一限位部;223-第二限位部;23-第一作用件;231-第一作用面;30-第二辅助机构;31-第二齿轮;32-第二传动件;321-第二外齿;322-第三限位部;323-第四限位部;33-第二作用件;331-第二作用面;332-滑槽;34-护腿件;35-第二支撑件;40-第三辅助机构;41-第三齿轮;42-第三传动件;421-第三外齿;422-第五限位部;423-第六限位部;43-第三作用件;431-第三作用面;50-治疗装置;53-第一支撑件;54-驱动电机;541-凸轮;55-回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垂直”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水平”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床100,其包括床体10、第一辅助机构20、第一驱动件(图未示)以及治疗装置50。
床体10具有用于贴合人体的工作面11,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床体10还设置有用于与人体头部和背部对应的第一缺口12。
第一辅助机构20包括第一齿轮21、第一传动件22和第一作用件23。其中,第一齿轮21可转动地连接于床体10,第一传动件22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1啮合的第一外齿221,第一传动件22的一端与第一作用件23铰接,第一作用件23对应于第一缺口12。优选地,上述第一传动件22例如可以呈弧状,以利于第一作用件23的运动符合人体力学。
第一驱动件与床体10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齿轮21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作用件23具有用于贴合人体头部和背部的第一作用面231。使用过程中,治疗床1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第一状态为第一作用件23嵌设于第一缺口12且使工作面11与第一作用面231共面的状态,第二状态为第一作用件23相对位于床体10的一侧且第一作用面231相对于工作面11倾斜的状态。
作为可选地,第一作用件23例如可以呈板状,其上可以放置枕头,便于病患躺下。
病患需要起身时,可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带动第一传动件22运动,第一作用件23在第一传动件22的驱动下相对于床体10伸出,实现辅助人体的起身。
较佳地,为了更加稳定地实现第一作用件23的运动,第一传动件22的数量优选设置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一传动件22对称设置,分别连接于第一作用件23的两端。可选地,上述两个第一传动件22可以通过连杆连接,实现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床体10的工作面11可以开设限位孔,第一传动件22通过限位孔实现与床体10的稳定运动。此外,也可以在第一传动件22上设置滑轨,通过滑轨与床体10配合实现第一传动件22的稳定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作用件23与第一传动件22铰接,病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该第一作用件23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便于病患起身时,第一作用件23始终贴合人体的背部。
作为可选地,用于驱动第一齿轮21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可以选用电机,通过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上述控制器还可通过设置电机的转速,从而调节第一作用件23运动的快慢。此外,第一驱动件还可以为把手,通过人工转动把手,实现第一齿轮21的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22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222和第二限位部223,第一外齿221位于第一限位部222与第二限位部223之间。通过限位部的限位作用,可使第一作用件23在合理的范围内运动。
承上,本实施例中的治疗床100通过第一驱动件辅助病患起身或躺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病患实现快速康复,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治疗床100还包括第二辅助机构30和第三驱动件(图未示),第二辅助机构30包括第二齿轮31、第二传动件32和第二作用件33。其中,第二齿轮31可转动地连接于床体10,第二传动件32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1啮合的第二外齿321,第二传动件32的一端与第二作用件33铰接。床体10还设置有用于与人体小腿部对应的第二缺口13,第二作用件33对应于第二缺口13。优选地,上述第二传动件32例如可以呈弧状,以利于第二作用件33的运动符合人体力学。
第三驱动件与床体10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齿轮31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作用件33具有用于贴合人体小腿部的第二作用面331。使用过程中,治疗床100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第三状态为第二作用件33嵌设于第二缺口13且使工作面11与第二作用面331共面的状态,第四状态为第二作用件33相对位于床体10的另一侧且第二作用面331相对于工作面11倾斜的状态。
为了更好的配合人体实现起身动作,通过设置第二辅助机构30,可以帮助患者将小腿部通过第二缺口13实现放腿动作。此外,患者平时也可以通过第二辅助机构30锻炼腿部,促进该部位的关节、肌肉等快速康复。
第二辅助机构30的工作原理、效果及作用可以参考第一辅助机构20。
较佳地,第二传动件32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22和第四限位部323,第二外齿321位于第三限位部322与第四限位部323之间。通过设置上述限位部,可使第二作用件33在合理的范围内运动。
请一并继续参照图3,第二作用件33的一侧还可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腿部的护腿件34。优选地,上述护腿件34的数量为两个,形状为弧状,以起到较佳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护腿件34,可帮助患者固定小腿,便于小腿随第二作用件33的运动而相对运动。
请一并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辅助机构30还可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脚部的第二支撑件35,第二支撑件35与第二作用件33连接,优选呈“L”型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35,患者的脚部能够放置于第二支撑件35,以模拟触地的感觉。
可选地,第二作用件33的一侧可设置滑槽332,滑槽332沿第二作用件3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支撑件35的一端可滑动地嵌设于滑槽332内。因不同病患的身高有所差别,通过第二支撑件35滑动嵌设于滑槽332,可使第二支撑件35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使其相对于第二作用件33固定。
值得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工作面11均呈长方形,第二支撑件35的滑动方向也可以如下理解: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作介绍,第二支撑件35可以左右滑动。
进一步地,请一并继续参照图6,治疗装置50包括第一支撑件53和第二驱动件(图未示),第一支撑件53用于支撑人体的肘部,第一支撑件53沿床体10的宽度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床体10。第二驱动件与床体10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53滑动。
当人体的肘部放置在第一支撑件53上后,可随第一支撑件53的滑动锻炼肘部的关节和肌肉,利于加快上臂和前臂的康复。
进一步地,治疗装置50还可包括回复件55,回复件55的一端与床体10连接,回复件55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53连接。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设置有凸轮541,凸轮541用于抵接第一支撑件53的一端,且凸轮541与第一支撑件53构成凸轮机构,回复件55用于使第一支撑件53的一端始终抵接凸轮541。
通过凸轮机构,可以使得输出轴始终正转或反转的情况下,实现第一支撑件53的来回往复运动,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4的转速,可以有效调节第一支撑件53的动作频率。
作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回复件55可选用弹簧,此外,也可以选用弹性拉绳或者其他的弹性件。
承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床100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第一辅助机构20可以辅助人体起身或躺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人体背部、腰部等的相关关节和肌肉。
通过第二辅助机构30可以帮助人体起身或躺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人体的小腿、大腿等的相关关节和肌肉。
通过治疗装置50,可以辅助锻炼人体的肘部关节和肌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设备(图未示),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治疗床100,可选地,治疗床100的结构可参考实施例1。此外,该治疗设备还包括一些治疗过程中所需的工具。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床体10可以设置抽屉等储物箱,治疗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可以放置在抽屉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疗床100通过第一辅助机构20与第二辅助机构30以辅助患者起身或躺下,并可锻炼人体背部、腰部及腿部等的相关关节和肌肉。另外,通过治疗装置50还可辅助锻炼患者的肘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病患快速康复。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治疗床,适用于神经内科,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床包括床体、第一辅助机构、第一驱动件以及治疗装置;
所述床体具有用于贴合人体的工作面,所述床体设置有用于对应人体头部和背部的第一缺口;
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传动件和第一作用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床体,所述第一传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外齿,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作用件铰接,所述第一作用件对应于所述第一缺口;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床体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所述治疗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人体肘部,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床体;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床体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外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床还包括第二辅助机构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二传动件和第二作用件,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床体,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外齿,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作用件铰接,所述床体设有用于对应人体小腿部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作用件对应于所述第二缺口;
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床体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二外齿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作用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腿部的护腿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脚部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作用件连接且呈“L”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作用件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作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滑动嵌设于所述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还包括回复件,所述回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床体及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且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构成凸轮机构,所述回复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始终抵接所述凸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件包括弹簧或弹性拉绳。
10.一种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床。
CN201721387272.7U 2017-10-25 2017-10-25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Active CN208464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7272.7U CN208464546U (zh) 2017-10-25 2017-10-25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7272.7U CN208464546U (zh) 2017-10-25 2017-10-25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4546U true CN208464546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7272.7U Active CN208464546U (zh) 2017-10-25 2017-10-25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4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6975A (zh) 一种骨科专用康复锻炼装置
CN108186286A (zh) 一种用于神经科肢体协调的康复训练装置
CN21014539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CN109846667A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的康复训练装置
CN206414462U (zh) 用于康复训练的坐式‑站式变换机构
CN208464493U (zh) 神经内科治疗床及神经内科治疗设备
CN109172283A (zh) 一种膝关节三维运动检测及训练装置
US7112215B2 (en) Digitized control three-dimensional spinal orthopaedic device
CN209864498U (zh) 一种医用骨科手术体位调整装置
CN206979957U (zh) 一种踝泵运动训练计数装置
CN208464492U (zh) 神经科康复用床及神经科康复用设备
CN209286069U (zh) 一种腿部康复护理装置
CN208464546U (zh) 治疗床及治疗设备
CN204709322U (zh) 一种手动式神经内科多功能膝盖康复训练器
CN108836737B (zh) 一种康复训练器
CN110693676A (zh) 肢体动作功能训练设备及训练方法
US10561562B1 (en) Automated physical therapy system
CN205667630U (zh) 一种平卧手臂弯曲康复训练装置
CN21396455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引流架
CN111904752B (zh) 一种护理用下肢抬高装置
CN213490232U (zh) 一种重症病人下肢康复辅助锻炼装置
CN108030640A (zh) 一种神经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04521424U (zh) 一种脊柱诊疗椅
CN210131322U (zh) 一种心内科术后上肢恢复训练器
CN208693637U (zh) 神经科康复椅及神经科康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