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1900U - 一种手机侧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侧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1900U
CN208461900U CN201820856275.9U CN201820856275U CN208461900U CN 208461900 U CN208461900 U CN 208461900U CN 201820856275 U CN201820856275 U CN 201820856275U CN 208461900 U CN208461900 U CN 208461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mobile phone
trigger unit
clearance position
phon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62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62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1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1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19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侧键,所述手机侧键设置在壳体的一侧边框上,所述边框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手机侧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内的第一按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内的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凸出的触发部,所述边框与所述手机侧键之间还设置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置有多个避空位用于容纳所述触发部;所述避空位包括设置在壳体一侧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一凸扣以及所述第二凸扣相适应的第一避空位、第二避空位、第三避空位以及第四避空位。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手机侧键的安置效果,同时还能限制手机侧键的位置,手机侧键结构简单,触摸手感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侧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手机侧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已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其功能越来越强大,现有智能手机的屏幕一面通常不设置物理按键;而为了能够在不打开手机屏幕的情况下快速实现某些功能,如音乐播放器的音量控制、拍照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屏幕电源开关等,又不失手机整体结构设计的美观要求,侧键的设置因此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的手机侧键结构多为将硅胶一体注塑到侧键帽上,这种工艺方式主要有如下缺陷:首先,硅胶与侧键帽一体注塑的加工成本较高;其次,这种工艺方法加工的侧键其装配尺寸较大,不利于手机设计对其整体结构紧凑、小巧的要求;再次,侧键在受到按力时,装配在手机壳体上侧键的硅胶部分固定,导致手感较差,不能满足用户最佳的操作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侧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设计一种手机侧键,所述手机侧键设置在壳体的一侧边框上,所述边框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手机侧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内的第一按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内的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凸出的触发部,所述边框与所述手机侧键之间还设置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置有多个避空位用于容纳所述触发部;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为环形凸块,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的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上;所述触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所述第一按键上的第一触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按上的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一按键两端设置有用于与边框卡接的第一凸扣,所述第二按键上设有用于边框的第二凸扣,所述第一凸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凸扣一侧上;所述避空位包括设置在壳体一侧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一凸扣以及所述第二凸扣相适应的第一避空位、第二避空位、第三避空位以及第四避空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为圆形凸块。所述圆形凸块在按时受力均匀,接触面良好,便于将指令传达到手机上,提高对手机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扣与所述第二凸扣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凸扣以及所述第二凸扣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两端,使得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在安装时能起到卡住的效果,而环形结构是为了与所述第一通槽以及所述第二通槽的结构相适应,使得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第二按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为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用于与所述限位组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第二按键不易发生旋转,使得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在轴向方向上不会偏移。
优选的,所述第一避空位、所述第二避空位、所述第三避空位以及所述第四避空位为方形避空位。所述第一避空位、所述第二避空位、所述第三避空位以及所述第四避空位与所述第二凸扣以及所述第二凸台结构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边框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相匹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设有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相适应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一端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的多个弹片。所述弹片接触连接所述圆形凸块,所述弹片能对所述圆形凸块起到缓冲以及复位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内设置的手机侧键,所述手机侧键上的第一按键以及第二按键可在所述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内轴向移动,在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上的凸台与限位组件相连接,使得所述限位组件能对按键起到缓冲以及限位的效果,在第一避空位、第二避空位、第三避空位以及第四避空位内便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一凸扣以及所述第二凸扣穿过设置安装。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手机侧键的安置效果,同时还能限制手机侧键的位置,避免在长时间按下时发生偏移,手机侧键结构简单,触摸手感优良,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手机侧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侧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支撑部;3、电路板;4、弹片;5、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手机侧键;8、第一按键;9、第二按键;10、凸台;11、第一凸扣;12、第二凸扣;13、第一凸台;14、第二凸台;15、弧形结构;16、方形结构;17、圆形凸块;18、限位组件;19、第一避空位;20、第二避空位;21、第三避空位;22、第四避空位;23、限位板;24、第一触发部;25、第二触发部;26、第一支撑部;27、第二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图1-5描述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机侧键。
根据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手机侧键,所述手机侧键7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边框上,其所述边框上设置有第一通槽5及第二通槽6,所述手机侧键7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5内的第一按键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6内的第二按键9,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凸出的触发部,所述边框与所述手机侧键7之间还设置一限位组件18,所述限位组件18上设置有多个避空位用于容纳所述触发部;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为环形凸块,所述第一按键8、所述第二按键9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侧的第一通槽5以及第二通槽6上;所述触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所述第一按键8上的第一触发部24、设置在所述第二按上的第二触发部25;所述第一按键8两端设置有用于与边框卡接的第一凸扣11,所述第二按键9上设有用于边框的第二凸扣12,所述第一凸扣11设置在所述第二凸扣12一侧上;所述避空位包括设置在壳体1一侧与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所述第一凸扣11以及所述第二凸扣12相适应的第一避空位19、第二避空位20、第三避空位21以及第四避空位22。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1上安装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时,将第一按键8与第二按键9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避空位内便于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的安装,通过在壳体1上通槽内设置的手机侧键7,所述手机侧键7上的第一按键8以及第二按键9可在所述通槽内轴向移动,在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上的凸台与限位组件18相连接,使得所述限位组件18能对按键起到缓冲以及限位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避空位包括设置在壳体1一侧与所述第一凸扣11、所述第二凸扣12、所述第一凸台13以及所述第二凸台14相适应的第一避空位19、第二避空位20、第三避空位21以及第四避空位22、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避空位19、所述第二避空位20、所述第三避空位21以及所述第四避空位22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凸扣11、所述第二凸扣12、所述第一凸台13以及所述第二凸台14的位置,避免其在按下时发生旋转,使得按键发生位置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为圆形凸块17。所述圆形凸块17在按时受力均匀,接触面良好,便于将指令传达到手机上,提高对手机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还包括方形结构16、三角结构等,只要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能接触触发手机调节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扣11与所述第二凸扣12为弧形结构15。所述第一凸扣11以及所述第二凸扣12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两端,使得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在安装时能起到卡住的效果,而环形结构是为了与所述第一通槽5以及所述第二通槽6的结构相适应,使得所述第一按键8与所述第二按键9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时方便。当所述第一凸扣11、所述第二凸扣12设置在所述第三避空位21、所述第四避空位22内时,所述第一按键8、是第二按键9就会与边框内的限位组件18卡接,保证了所述第一按键8、所述第二按键9在边框内的固定效果,防止所述第一按键8、所述第二按键9在使用时发生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8、所述第二按键9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第一触发部24与所述第二触发部25的第一凸台13以及第二凸台14。所述第一凸台13与所述第二凸台14为方形结构16。所述方形结构16的第一凸台13以及第二凸台14用于与所述限位组件18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按键8与所述第二按键9不易发生旋转,使得所述第一按键8以及所述第二按键9在轴向方向上不会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空位19、所述第二避空位20、所述第三避空位21以及所述第四避空位22为方形避空位。所述第一避空位19、所述第二避空位20、所述第三避空位21以及所述第四避空位22与所述第二凸扣12以及所述第二凸台14结构相适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相匹配的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包括设有与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相适应的支撑部2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板23一端的柔性印刷电路板3。所述支撑部2用于将所述触发部的指令传到手机上,同时所述支撑部2还能对所述触发部在按下时起到缓冲。进一步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为设置在所述限位板23上的多个弹片4。所述弹片4接触连接所述圆形凸块17,所述弹片4能对所述圆形凸块17起到缓冲以及复位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包括与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26以及第二支撑部27。所述第一支撑部26、所述第二支撑部27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触发部24、所述第二触发部25接触挤压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以及手机启动或者关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手机侧键,所述手机侧键设置在壳体的一侧边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手机侧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内的第一按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内的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凸出的触发部,所述边框与所述手机侧键之间还设置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置有多个避空位用于容纳所述触发部;
所述第一按键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为环形凸块,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的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上;
所述触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上的第一触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按上的第二触发部;
所述第一按键两端设置有用于与边框卡接的第一凸扣,所述第二按键上设有用于边框卡接的第二凸扣,所述第一凸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凸扣一侧上;
所述避空位包括设置在壳体一侧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一凸扣以及所述第二凸扣相适应的第一避空位、第二避空位、第三避空位以及第四避空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为圆形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扣与所述第二凸扣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为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空位、所述第二避空位、所述第三避空位以及所述第四避空位为方形结构的避空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相匹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设有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相适应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一端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的多个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手机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
CN201820856275.9U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手机侧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1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6275.9U CN208461900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手机侧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6275.9U CN208461900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手机侧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1900U true CN208461900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60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62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1900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手机侧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1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60518U (zh) 回弹式多功能旋钮按键
US8203087B2 (en) Key assembly used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507812B2 (en) Switch assembly and earphone set with the same
US2007001368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ry knob
US20210103347A1 (en) Composite key structure and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70275772A1 (en) Mobile phone having decoration cover used as key input means
CN102143664A (zh) 按键组件及应用该按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8461900U (zh) 一种手机侧键
CN103338418B (zh) 一种耳机和一种音乐播放控制组件
CN102403145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WO2013182158A1 (zh) 一种移动终端按键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7269004U (zh) 一种防尘薄型机械键盘开关及键盘
KR100611001B1 (ko) 누름 및 슬라이딩 스위칭 동작이 가능한 사이드 키를가지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CN2122623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CN101778144A (zh) 一种手机及其侧按键装置
WO2018068538A1 (zh) 一种弹性按键及其终端设备
CN201167348Y (zh) 一种固定手机侧键的结构
CN204706496U (zh) 手机
KR200410333Y1 (ko) 조이스틱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03387643U (zh) 一种耳机和一种音乐播放控制组件
KR20090006599A (ko) 휴대용 전자 장치의 사이드 키 입력장치
CN203801912U (zh) 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CN103546608B (zh) 一种多侧键手机
CN214336596U (zh) 一种新型使用便捷的轻触开关封装结构
CN115458355A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