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7961U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7961U
CN208457961U CN201821115457.7U CN201821115457U CN208457961U CN 208457961 U CN208457961 U CN 208457961U CN 201821115457 U CN201821115457 U CN 201821115457U CN 208457961 U CN208457961 U CN 208457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layer
air inlet
suction nozzle
internal layer
ejecto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154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engteng Ga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engteng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engteng Ga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engteng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154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7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7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7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支架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底部的通孔,通孔将内层环形进气槽与外界空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底部设有通孔,使得燃气在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的过程中,空气能够经通孔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与燃气进行预混合,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效果好,而且不会影响外环火的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家用燃气燃烧器为大气式燃烧器,又称部分预混式燃烧器。其工作原理是: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的流速从喷嘴流出,进入引射管,依靠燃气本身能量的引射作用,吸引周围一定量的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为“一次空气”。一次空气和燃气在引射管和燃烧器混合腔内混合,然后经火孔流出,进行燃烧。燃烧过程中从火焰周围吸引空气助燃,这部分空气称为“二次空气”。
目前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上形成有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燃气分别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内并进行燃烧,在支架上形成外环火和内环火,然而燃气在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后,再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这就导致了燃气与空气的预混合效果较差,混合不充分,导致燃烧效率低,而且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燃气在燃烧时,由于内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燃气在燃烧时会占用一部分空气,导致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燃气在燃烧时的空气不足,影响外环火的燃烧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通过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底部设有通孔,使得燃气在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的燃烧时,通孔能够持续提供和增压空气,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效率高,而且不会抢夺外环火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使得燃气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任意燃烧状态下互不干扰,充分体现燃烧器的最大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支架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底部的通孔,通孔将内层环形进气槽与外界空气连通。
进一步的,外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外层进气嘴和第二外层进气嘴,外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外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一外层引射管以及与第二外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二外层引射管,支架底部设有外层进气管,外层进气管位于第一外层进气嘴和第二外层进气嘴的正下方,且外层进气管与第一外层进气嘴和第二外层进气嘴连通,外层进气管侧壁设有外层进气口。
进一步的,第一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和第二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2-5度,第一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和第二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也相应地向上倾斜2-5度。
进一步的,第一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与第一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第二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与第二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
进一步的,外层环形进气槽内设有与第一外层引射管配合的第一导流斜面以及与第二外层引射管配合的第二导流斜面。
进一步的,外层环形进气槽上设有位于第一外层引射管上方的第一盖板以及位于第二外层引射管上方的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一外层引射管配合以将第一外层引射管上端封闭,第二盖板与第二外层引射管配合以将第二外层引射管的上端封闭。
进一步的,第一外层引射管内壁设有第一卡槽,第一盖板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一延伸壁,第一延伸壁贴合于第一卡槽且与第一外层引射管相抵从而使第一盖板盖设于第一外层引射管上,第一盖板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外层环形进气槽内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外层引射管内壁设有第二卡槽,第二盖板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二延伸壁,第二延伸壁贴合于第二卡槽且与第二外层引射管相抵从而使第二盖板盖设于第二外层引射管上,第二盖板上还设有第二定位孔,外层环形进气槽内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柱。
进一步的,内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内层进气嘴和第二内层进气嘴, 内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内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一内层引射管以及与第二内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二内层引射管,支架底部设有内层进气管,内层进气管位于第一内层进气嘴和第二内层进气嘴的正下方,且内层进气管与第一内层进气嘴和第二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进气管侧壁设有内层进气口。
进一步的,底座上设置有点火针安装座和热电偶安装座,点火针安装座内用以设置点火针,热电偶安装座内用以设置热电偶,支架上设置与安装点火针安装座配合的第一安装槽和与安装热电偶安装座配合的第二安装槽。
进一步的,点火针安装座截面呈矩形,热电偶安装座截面呈圆形,第一安装槽相应为矩形,第二安装槽相应地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进风燃烧器,燃气经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喷出,外层进气嘴喷出的燃气经外层引射管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燃气再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同时内层进气嘴喷出的燃气经内层环形引射管进气内层环形进气槽内,通过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底部设置将内层环形进气槽与外界连通的通孔,使得燃气在经内层环形引射管进气内层环形进气槽内时,燃气流动所产生的负压,会吸引部分空气经通孔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内与燃气进行混合,通孔能够持续提供和增压空气,使得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效果好,燃烧效率高,而且内层环形进气槽的空气进气量充足,不会抢夺外环火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不会造成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空气不足,使得燃气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任意燃烧状态下互不干扰,充分体现燃烧器的最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左视)。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11.第一外层进气嘴;12.第二外层进气嘴;13.第一内层进气嘴;14.第二内层进气嘴;15.外层进气管;16.外层进气口;17.内层进气管;18.内层进气口;19.支撑脚;20.支架;21.外层环形进气槽;22.内层环形进气槽;23.通孔;24.第一外层引射管;25.第二外层引射管;26.第一内层引射管;27.第二内层引射管;28.第一导流斜面;29.第二导流斜面;30.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第一延伸壁;33.第一卡槽;34.第二卡槽;35.第一定位孔;36.第一定位柱;37.点火针安装座;38.热电偶安装座;39.第一安装槽;40.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10和支架20,支架20设置于底座10上, 底座10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脚19,支撑架用以支撑安装支架20,支撑脚19与底座10为铸造一体成型结构,加工制造方便,底座10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20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支架20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21和内层环形进气槽22,外层环形进气槽21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20底部的通孔23,通孔23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外界空气连通,底座10和支架20之间形成有流动间隙,以便空气流通,通孔23以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流动间隙之间连通。
燃气经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喷出,外层进气嘴喷出的燃气经外层引射管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燃气再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同时内层进气嘴喷出的燃气经内层环形引射管进气内层环形进气槽22内,通过在内层环形进气槽22底部设置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孔23,使得燃气在经内层环形引射管进气内层环形进气槽22内时,燃气流动所产生的负压,会吸引部分空气经通孔23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22内与燃气进行混合,通孔能够持续提供和增压空气,使得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效果好,燃烧效率高,而且内层环形进气槽的空气进气量充足,不会抢夺外环火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不会造成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空气不足,使得燃气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任意燃烧状态下互不干扰,充分体现燃烧器的最大性能。
外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外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外层进气嘴11配合的第一外层引射管24以及与第二外层进气嘴12配合的第二外层引射管25,支架20底部设有外层进气管15,外层进气管15位于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正下方,且外层进气管15与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连通,外层进气管15侧壁设有外层进气口16,燃气经外层进气口16进入外层进气管15内,外层进气管15内的燃气再分别经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喷出,分别经第一外层引射管24和第二外层引射管25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通过设置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使得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的燃气进气量充足,外层进气管15与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连通,便可保证只需外层进气管15进气,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都有燃气喷出,简化了燃气进口,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外层进气口16位于外层进气管15的侧壁,减少了外层进气管15的工艺孔,使得加工制造方便,而且密封性更加良好。
内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 内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内层进气嘴13配合的第一内层引射管26以及与第二内层进气嘴14配合的第二内层引射管27,支架20底部设有内层进气管17,内层进气管17位于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的正下方,且内层进气管17与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连通,内层进气管17侧壁设有内层进气口18。燃气经内层进气口18进入内层进气管17内,内层进气管17内的燃气再分别经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喷出,分别经第一内层引射管26和第二内层引射管27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22内,通过设置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使得内层环形进气槽22内的燃气进气量充足,内层进气管17与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连通,便可保证只需内层进气管17进气,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都有燃气喷出,简化了燃气进口,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内层进气口18位于内层进气管17的侧壁,减少了内层进气管17的工艺孔,使得加工制造方便,而且密封性更加良好。
第一外层进气嘴11的出口轴线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出口轴线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2-5度,第一外层引射管24的进气口轴线和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进气口轴线也相应地向上倾斜2-5度,优选的为3度,且第一外层进气嘴11的出口轴线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出口轴线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当燃气经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喷出时,由于燃气的密封小于空气的密度,因此喷出的燃气会向上浮动,通过将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出口倾斜设置,减少了燃气喷出时的阻力,使得喷出的燃气能顺利进入到第一外层引射管24和第二外层引射管25内,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设有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配合的第一导流斜面28以及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配合的第二导流斜面29,减小了燃气的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21时的冲击力,保证了燃气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21时的流速,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
外层环形进气槽21上设有位于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方的第一盖板30以及位于第二外层引射管25上方的第二盖板31,第一盖板30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配合以将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端封闭,第二盖板31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配合以将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上端封闭,通过第一盖板30将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端封闭、第二盖板31将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上端封闭,取消了上盖结构,使得燃烧器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
第一外层引射管24内壁设有第一卡槽33,第一盖板30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一延伸壁32,第一延伸壁32贴合于第一卡槽33且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相抵从而使第一盖板30盖设于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第一盖板30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35,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设有与第一定位孔35配合的第一定位柱36,第一盖板30盖设于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设,第一盖板30的两侧的第一延伸壁32与第一卡槽33内壁相贴合,第一延伸壁32的底部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相抵,避免燃气从第一盖板30和第一卡槽33之间的间隙逸出,保证了密封性良好,减少了燃气的浪费,而且第一定位柱36卡设于第一定位孔35内,便于快速准确装配第一盖板30。
第二外层引射管25内壁设有第二卡槽34,第二盖板31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二延伸壁,第二延伸壁贴合于第二卡槽34且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相抵从而使第二盖板31盖设于第二外层引射管25上,第二盖板31上还设有第二定位孔,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柱,第二盖板31盖设于第二外层引射管25上设,第二盖板31的两侧的第二延伸壁与第二卡槽34内壁相贴合,第二延伸壁的底部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相抵,避免燃气从第二盖板31和第二卡槽34之间的间隙逸出,保证了密封性良好,减少了燃气的浪费,而且第二定位柱卡设于第二定位孔内,便于快速准确装配第二盖板31。
进一步的,底座10上设置有点火针安装座37和热电偶安装座38,支架20上设置与安装点火针安装座37配合的第一安装槽39和与安装热电偶安装座38配合的第二安装槽40。点火针安装座37内安装有点火针,热电偶安装座38内安装有热电偶,点火针安装座37和热电偶安装座38分别穿过第一安装槽39和第二安装槽40位于支架20内,点火针用以点燃燃气,热电偶可以在火焰以外熄灭后迅速切断燃气,防止燃气泄漏。此外点火针安装座37截面呈圆形,热电偶安装座38截面呈方形,使得点火针安装座37和热电偶安装座38可以在支架20和底座10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10)和支架(20),支架(20)设置于底座(10)上,底座(10)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20)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支架(20)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21)和内层环形进气槽(22),外层环形进气槽(21)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20)底部的通孔(23),通孔(23)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外界空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外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外层进气嘴(11)配合的第一外层引射管(24)以及与第二外层进气嘴(12)配合的第二外层引射管(25),支架(20)底部设有外层进气管(15),外层进气管(15)位于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正下方,且外层进气管(15)与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连通,外层进气管(15)侧壁设有外层进气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层进气嘴(11)的出口轴线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出口轴线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2-5度,第一外层引射管(24)的进气口轴线和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进气口轴线也相应地向上倾斜2-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层进气嘴(11)的出口轴线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出口轴线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设有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配合的第一导流斜面(28)以及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配合的第二导流斜面(2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层环形进气槽(21)上设有位于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方的第一盖板(30)以及位于第二外层引射管(25)上方的第二盖板(31),第一盖板(30)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配合以将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端封闭,第二盖板(31)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配合以将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上端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层引射管(24)内壁设有第一卡槽(33),第一盖板(30)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一延伸壁(32),第一延伸壁(32)贴合于第一卡槽(33)且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相抵从而使第一盖板(30)盖设于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第一盖板(30)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35),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设有与第一定位孔(35)配合的第一定位柱(36),第二外层引射管(25)内壁设有第二卡槽(34),第二盖板(31)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二延伸壁,第二延伸壁贴合于第二卡槽(34)且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相抵从而使第二盖板(31)盖设于第二外层引射管(25)上,第二盖板(31)上还设有第二定位孔,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内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 内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内层进气嘴(13)配合的第一内层引射管(26)以及与第二内层进气嘴(14)配合的第二内层引射管(27),支架(20)底部设有内层进气管(17),内层进气管(17)位于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的正下方,且内层进气管(17)与第一内层进气嘴(13)和第二内层进气嘴(14)连通,内层进气管(17)侧壁设有内层进气口(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0)上设置有点火针安装座(37)和热电偶安装座(38),点火针安装座(37)内用以设置点火针,热电偶安装座(38)内用以设置热电偶,支架(20)上设置与安装点火针安装座(37)配合的第一安装槽(39)和与安装热电偶安装座(38)配合的第二安装槽(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点火针安装座(37)截面呈矩形,热电偶安装座(38)截面呈圆形,第一安装槽(39)相应为矩形,第二安装槽(40)相应地为圆形。
CN201821115457.7U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Active CN208457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5457.7U CN208457961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5457.7U CN208457961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7961U true CN208457961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15457.7U Active CN208457961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7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8630A (zh) * 2018-07-16 2018-11-06 宁波风腾燃具有限公司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8630A (zh) * 2018-07-16 2018-11-06 宁波风腾燃具有限公司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5337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5674265A (zh) 一种防溢液灶具燃烧器
CN106594724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5279087U (zh) 上进风式多燃气通道灶具燃烧器
CN107218600B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08457961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108758630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07065566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916395Y (zh) 内焰燃烧器及采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具
CN109959004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5746836U (zh) 燃烧炉头及燃烧装置
CN106247331A (zh) 带负压喷嘴兼具自动排水功能的节能灶燃烧装置
CN208186429U (zh) 一种防水上进风燃烧器
CN205279085U (zh) 一种改进二次空气流动的灶具燃烧器
CN202993202U (zh) 一种二次空气垂直进入的燃气燃烧器
CN207990617U (zh) 一种新型上进风燃烧器
CN110566952B (zh) 一种炉具用斜檐阶梯式防熄灭燃烧器
CN103267287A (zh) 一种鼓风式燃气灶具的高效燃烧器
CN111256127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7378816U (zh) 一种新型燃烧器
CN207849369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
CN108709181B (zh) 一种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05560730U (zh) 一种杯体上进风式灶具燃烧器
CN110094734B (zh)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
CN110094727B (zh) 一种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