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4645U -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 Google Patents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4645U
CN208454645U CN201820485111.XU CN201820485111U CN208454645U CN 208454645 U CN208454645 U CN 208454645U CN 201820485111 U CN201820485111 U CN 201820485111U CN 208454645 U CN208454645 U CN 208454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re
lock tongue
locking closure
water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51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志鹏
李博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51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4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4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4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该端部锁盖(60)一端为枢转安装端(61),另一端为锁舌端(62),锁舌端内形成有锁舌安装槽(63)以及设于锁舌安装槽内的锁舌(64)和弹性体(65),弹性体的一端抵接锁舌安装槽的内槽壁,另一端抵接并向外推出锁舌;以及锁舌端还包括枢转安装的锁盖把手(66),锁盖把手的枢转铰点两侧的一端为控制端(661),另一端为伸入锁舌安装槽内并抵接锁舌的压靠端(662)。如此设置,端部锁盖能够有效地将滤芯限位锁定于滤芯插槽中,从而避免作业时出现滤芯从滤芯插槽中飞脱的情形,可极大地提高水处理模块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嵌入式净饮机由于能够完全嵌入橱柜或墙体内并与整体厨房形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普及。其中,来自外部的原水直接通入净饮机中,而后通过净饮机内的水处理模块过滤掉原水中的污染物进而得到可供用户直饮的纯水,制得的纯水从净饮机的出水口流入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在常规的嵌入式净饮机中,通常将滤芯以旋转的方式拧入滤芯安装座中以对滤芯进行限位并固定,但此种方式操作不便,并且也较容易由于用户旋拧不到位而出现作业时滤芯从滤芯安装座中脱离的情形,整机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该端部锁盖用于水处理模块中能够沿滤芯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滤芯,有利于提高水处理模块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部锁盖,该端部锁盖包括锁盖本体,所述锁盖本体的一端为枢转安装端,另一端为锁舌端,所述锁舌端内形成有锁舌安装槽以及设于所述锁舌安装槽内的锁舌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接所述锁舌安装槽的内槽壁,另一端抵接并向外推出所述锁舌;以及所述锁舌端还包括枢转安装的锁盖把手,所述锁盖把手的枢转铰点两侧的一端为控制端,另一端为伸入所述锁舌安装槽内并抵接所述锁舌的压靠端;其中,在所述控制端的按压状态下,所述压靠端推动所述锁舌挤压所述弹性体并回缩至所述锁舌安装槽内,在所述控制端的释放状态,所述锁舌部分地伸出于所述锁舌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端部锁盖呈U形且开口顶端为所述枢转安装端,底端为所述锁舌端。
优选地,所述锁舌安装槽形成为夹槽状并朝向远离所述枢转安装端的方向形成夹槽开口,所述锁舌从所述夹槽开口伸出。
优选地,所述锁盖把手枢转铰接于所述锁舌安装槽的外夹壁,所述锁舌的外表面形成有台阶部,所述锁盖把手的所述压靠端贯穿所述外夹壁伸入所述锁舌安装槽内并抵接所述台阶部。
优选地,所述锁盖把手与所述外夹壁的枢转铰接部设有复位扭簧。
优选地,所述锁盖把手的所述控制端朝向所述枢转安装端延伸且外延端呈翘起状。
优选地,所述锁舌安装槽的内夹壁的背面设有软垫。
优选地,所述锁舌为平板状,所述锁舌安装槽为平板槽。
优选地,所述锁舌端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锁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处理模块,该水处理模块包括滤芯和滤芯安装座,所述滤芯安装座设有用于线性插装所述滤芯的滤芯插槽,所述滤芯插槽的外槽口的外周沿设有端部锁盖,所述端部锁盖用于沿所述滤芯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所述滤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中,滤芯线性插装于滤芯安装座的滤芯插槽中,在滤芯插槽的外槽口的外周沿设有用于沿滤芯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滤芯的端部锁盖,这样,在作业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滤芯出现从滤芯插槽中飞脱的情形,可极大地提高水处理模块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嵌入式净饮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具有外壳的示图,图2显示的为去除外壳后的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水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滤芯已抽出,且端部锁盖处于枢转锁合位置;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水路板脱离滤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整体剖视图;
图9为图4中的端部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A-A截面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锁舌部分伸出锁舌安装槽,且外夹壁未图示;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外壳 200 水处理模块
1 滤壳
10 滤芯 11 内接口管
12 外接口管部 20 滤芯安装座
22 外接口槽部 23 滤芯插槽
24 滤芯寿命计时键 30 水路板
31 原水输入口 33 水路板插接口部
35 进水电磁阀 36 废水电磁阀
40 滤水增压泵 50 水箱
60 端部锁盖 61 枢转安装端
62 锁舌端 63 锁舌安装槽
64 锁舌 65 弹性体
66 锁盖把手
121 原水外接口管 122 纯水外接口管
123 废水外接口管 124 粗滤水外接口管
321 纯水输出口 322 废水输出口
323 滤水输出口 331 原水外接口槽
332 纯水外接口槽 333 废水外接口槽
334 粗滤水外接口槽 341 原水管路
342 纯水管路 343 废水管路
344 粗滤水管路 345 滤水增压泵过流管路
631 夹槽开口 632 外夹壁
633 内夹壁 661 控制端
662 压靠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净饮机,参照图1至图4,该嵌入式净饮机包括外壳100和位于机腔中的水处理模块200,水处理模块200包括水平摆置的滤芯10和固定设置的滤芯安装座20,滤芯10从外壳100的前侧横向向内插装于滤芯安装座20,并能够横向向外抽出于滤芯安装座20以整体更换。其中,为使嵌入式净饮机能够向用户供应沸水乃至温水,可在整机内设置制热模块;为使嵌入式净饮机能够制作出苏打水以供用户饮用,也可在整机内增设制苏打模块;为使嵌入式净饮机能够向用户供应低温冷水,还可在整机内设置制冷模块等,当然也不限于此。
在本技术方案中,滤芯安装座20固定设置于机腔中,并且滤芯10不仅能够从外壳100的前侧横向向内插装于滤芯安装座20中,而且还能够从外壳100的前侧横向向外抽出于滤芯安装座20,如此,待需更换滤芯10时,用户便只需从外壳100的前侧将滤芯10横向向外地从滤芯安装座20中抽出,而后再将替换的滤芯10再从外壳100的前侧横向向内插装入滤芯安装座20内即可,此种滤芯10更换方式,不需将整机从橱柜或墙体中抽出,也不需将滤芯安装座20与滤芯10一同从机腔内抽出,就可对滤芯10进行整体更换,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极大地降低滤芯10更换的繁琐程度,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滤芯安装座20不随滤芯10一同从机腔内抽出,即滤芯安装座20固定设置于机腔中,这样,在用户自行更换滤芯10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用户的误操作而对滤芯安装座20上设置的管路等部件产生干涉(如碰伤管路),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参照图3和图4,滤芯10包括滤壳1和位于滤壳1内的滤芯部,滤壳1的内端伸出有内接口管11,滤壳1的外端径向向外地固定伸出有外接口管部12;以及滤芯安装座20设有用于线性插装滤芯10的滤芯插槽23,滤芯插槽23的內底壁设有内接口槽,滤芯安装座20设有位于滤芯插槽23的外槽口的外周沿的外接口槽部22;其中,滤芯10向内线性插装于滤芯插槽23内时,内接口管11插接于内接口槽中,外接口管部12插接于外接口槽部22。如此设置,在更换滤芯10时,用户只需将滤芯10直接从滤芯插槽23内横向向外抽出,而后再在滤芯10插装入滤芯插槽23的过程中将内接口管11和外接口管部12分别一一对应插装入内接口槽和外接口槽部22中即可,这样,更便于用户更换滤芯10且可操作性也较强。进一步地,在外接口管部12向内伸出有多个外接口管,如此,就可在滤芯插槽23的外槽口的外周沿上设置用于与多个外接口管分别对接的多个外接口槽,能够使整机的结构更为地小巧紧凑。当然,滤芯10还可以有其它适当的插装于滤芯安装座20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外接口槽部22位于滤芯插槽23的外槽口的上方,参照图4,这样,相对于将外接口槽部22设置于其它位置,将外接口槽部22设于滤芯插槽23的正上方,不仅有利于液体顺畅地通入滤芯10内,而且还能有效避免流入滤芯10内的液体由于带有气体而出现气堵的问题。此外,为便于用户将内接口管11对准并插接于内接口槽中,滤芯插槽23的内径与滤芯10的外径之间的差值应优选为不大于1mm。
优选地,滤芯安装座20上固定安装有水路板30,参照图4至图6,水路板30包括水路板进水口、水路板出水口和水路板插接口部33,滤芯10向内线性插装于滤芯插槽23内时,外接口管部12对接水路板插接口部33。可以理解地,传统的嵌入式净饮机多采用塑胶或硅胶水管连接各水路部件,这样,致使整机内具有管路多、管路接头多等缺点,从而提高水路漏水风险,此外,由于管路无集成,也会致使整机体积较大,致使整机显得较为臃肿笨重,也会影响整机美观。因此,通过在嵌入式净饮机中设置水路板30,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漏水风险,而且还能够使整机小巧紧凑,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管路以及管路接头少了,也即装配的繁琐程度降低了,还能够大幅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优选地,滤芯10为一体式复合滤芯,即滤芯部设有不同材料的多重滤芯层,如此通过将多种滤芯复合成一体式滤芯,能够大幅减小机腔内容置滤芯10所需的空间,从而使整机小巧紧凑,有利于降低整机的运输和存储成本,当然也可使整机更为小巧美观。此外,减少了嵌入式净饮机中所需设置的滤芯10数量,还能够有效减少接头数量以及漏水风险。
进一步地,滤芯部包括反渗透滤芯层,参照图4和图5,嵌入式净饮机还包括设置在反渗透滤芯层的进水口上游的滤水增压泵40。其中,反渗透滤芯层为主要由RO膜构成的滤芯层,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或细菌等杂质。可以理解地,通入滤芯10内的原水普遍为外接自来水管中的自来水,且现今自来水管内的水压通常为0.3MPa左右,但液体压力需达到0.6MPa左右才能通过反渗透滤芯层进行过滤,因此,为使液体能够经反渗透滤芯层进行过滤,就需增设滤水增压泵40以对液体进行增压(如增压至0.6MPa左右)。
另外,滤芯部还包括初级滤芯层,参照图3和图5,外接口管部12包括作为初级滤芯层的进水口的原水外接口管121、连接反渗透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的纯水外接口管122以及连接反渗透滤芯层的第二出水口的废水外接口管123,内接口管11形成有与初级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连通的内接出水管以及与反渗透滤芯层的进水口相连的内接入水管,滤水增压泵40设置在连接内接出水管与内接入水管的增压管路上。
具体地,初级滤芯层主要用于去除铁锈、泥沙、吸附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及部分有机物,可选地,初级滤芯层主要由PP棉和活性炭复合构成的PAC滤芯层。并且将滤水增压泵40设置在连接内接出水管与内接入水管的增压管路上,还能够使得液体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再进入滤水增压泵40,能够有效地避免泥沙等杂质堵塞或损伤滤水增压泵40,有利于提高增压泵的作业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原水先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再通入反渗透滤芯层乃至更多的其它材质的滤芯层,还能够防止液体中的铁锈、泥沙等杂质损伤滤芯层,进而提高滤芯层乃至整个一体式滤芯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参照图3,外接口管部12还包括作为初级滤芯层的第二出水口的粗滤水外接口管124。可以理解地,由于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的初级过滤水能够满足用户淘米、洗菜、洗漱等生活用水的要求,因此,可将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的初级过滤水通过粗滤水外接口管124引出至整机外部,以作为生活用水供用户使用,如此,能够使嵌入式净饮机的功能更为多样,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水路板插接口部33还包括与粗滤水外接口管124对接的粗滤水外接口槽334,水路板出水口还包括粗滤水输出口323,粗滤水外接口槽334与粗滤水输出口323之间形成有粗滤水管路344。
另外,内接口管11为同心管,内接出水管和内接入水管中的一者为圆形管,另一者为环形管且环绕圆该形管设置,如此,能够使滤水增压泵40仅采用单个连接件就可直接与同心布置的内接出水管和内接入水管进行套接,这样,能够减少整机内所需设置的管路和管路接头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装配的繁琐程度,进而提高了整机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滤芯10包括滤壳1和位于滤壳1内的滤芯部,且滤壳1上设有内接出水管、内接入水管、原水外接口管121、纯水外接口管122、废水外接口管123以及粗滤水外接口管124,滤芯部包括初级滤芯层、反渗透滤芯层和后置碳滤芯层。其中,初级滤芯层和反渗透滤芯层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后置碳滤芯层与反渗透滤芯层相连且位于反渗透滤芯层的下游;原水外接口管121作为初级滤芯层的进水口,初级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内接出水管,第二出水口与粗滤水外接口管124相连通;内接入水管与反渗透滤芯层的进水口相连通,反渗透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后置碳滤芯层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与废水外接口管123相连;纯水外接口管122作为后置碳滤芯层的出水口。
优选地,初级滤芯层可以为主要由PP棉和活性炭复合构成的PAC滤芯层,例如初级滤芯层可以包括沿径向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PP无纺布卷绕层(PP无纺布卷绕层的精度可以设置为5μm)和活性炭纤维卷绕层,不仅可有效去除液体中的铁锈、泥沙等大颗粒物质,而且还可吸附液体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及部分有机物,如此,能够避免液体中的大颗粒物质等对反渗透滤芯层和后置碳滤芯层产生影响,有利于提高反渗透滤芯层和后置碳滤芯层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的初级过滤水能够满足用户淘米、洗菜、洗漱等生活用水的要求,因此,还可将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的初级过滤水通过粗滤水外接口管124引至整机外部,以作为生活用水供用户使用,这样,可使嵌入式净饮机的功能更为多样,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反渗透滤芯层为主要由RO膜构成的滤芯层,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或细菌等杂质;而后置碳滤芯层可以为活性炭滤芯层,例如后置碳滤芯层为由活性炭棒构成的滤芯层,可以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残余余氯,并可以保留必须的矿物质如微量钙、硅酸、碳酸根等,可以使口感甘甜、柔和。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原水(例如来自外部的自来水)先经初级滤芯层初步过滤后,再依次通入反渗透滤芯层和后置碳滤芯层作进一步地深层过滤,进而制成可供用户直接饮用的纯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体式复合滤芯中所设置的滤芯层的数量、种类以及液体流经顺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多种适当的设置方式,具体可视实际的工艺需求而定,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水路板插接口部33包括与原水外接口管121、纯水外接口管122和废水外接口管123一一对接的原水外接口槽331、纯水外接口槽332和废水外接口槽333;参照图7和图8,水路板进水口包括原水输入口31,水路板出水口包括纯水输出口321和废水输出口322,原水外接口槽331与原水输入口31之间形成有原水管路341,纯水外接口槽332与纯水输出口321之间形成有纯水管路342,废水外接口槽333与废水输出口322之间形成有废水管路343。如此设置,当滤芯10向内线性插装于滤芯插槽23内时,水路板30的原水输入口31与滤芯10的原水外接口槽331相连通,以使从外部接入的原水顺着原水管路341流入滤芯10;滤芯10的纯水外接口槽332连通水路板30的纯水输出口321,这样经滤芯层层过滤制成的可供用户直接饮用的纯水就可经纯水管路342流出;滤芯10的废水外接口槽333和水路板30的废水输出口322相连通,这样,来自初级滤芯层的初级过滤水经反渗透滤芯层处理后得到的含有重金属离子或细菌等杂质的废水,就可通过该废水管路343从整机排出。
优选地,水路板30还形成有滤水增压泵过流管路345,参照图6至图8,滤水增压泵过流管路345的入水口与内接出水管相连,滤水增压泵过流管路345的出水口与滤水增压泵40的入水口相连,水路板30还包括设置在滤水增压泵过流管路345上的进水电磁阀35。其中,进水电磁阀35主要用户切断或连通滤水增压泵过流管路345,且一般地滤水增压泵40与进水电磁阀35同步启停,即当进水电磁阀35切断增压泵过流管路345时,滤水增压泵40同时停止作业,此时内接入水管内就不会再有液体流入,也即水处理模块200停止制作纯水;而当进水电磁阀35连通增压泵过流管路345时,滤水增压泵40同时启动并将液体泵送至内接入水管,进而在纯水输出口321流出制得的纯水。
具体地,将进水电磁阀35设置在初级滤芯层的下游,还能够使得液体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再进入进水电磁阀35,可防止泥沙等杂质堵塞或损伤进水电磁阀35,能够提高进水电磁阀35的使用寿命。此外,将进水电磁阀35设置于滤水增压泵过流管路345上,还能够减少管路和管路接头的设置数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漏水风险,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还能大幅降低整机的装配繁琐程度,有利于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另外,参照图6至图8,水路板30还包括设置在废水管路343上的废水电磁阀36,其中,设置于废水管路343上的废水电磁阀36主要用于调节废水比例,以平衡水处理模块200中的水路管线的工作压力。当然,将废水电磁阀36设置于废水管路343上,也能够减少设置于水处理模块200中的管路和管路接头数量,有利于降低整机的漏水风险和装配繁琐程度。
优选地,原水外接口槽331内设有原水单向阀,该原水单向阀设置为在外接口管部12对接水路板插接口部33时打开且在外接口管部12脱离水路板插接口部33时关闭,如此设置,能够确保用户在更换滤芯10时,原水不会经原水管路341从原水外接口槽331流出,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嵌入式净饮机包括与水路板出水口的纯水输出口321相连的水箱50,如此,就可将制得的纯水先存储于水箱50中以满足用户的大通量的需求。此外,为使整机结构小巧紧凑,参照图4和图5,优选地将水箱50、滤芯安装座20以及滤水增压泵40沿竖向向下依次排布。
优选地,参照图4,在滤芯插槽23的外槽口的外周沿设有滤芯寿命计时键24,如此设置,在完成滤芯10更换后,便于用户自行手动触按该滤芯寿命计时键24,以对滤芯10的使用寿命进行重新倒计时。当然,滤芯10使用寿命计时除了通过按键触发,还可以为其它适当的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另外,通入或流出滤芯10的液体压力通常较高(如原水的水压约为0.3MPa,来自滤水增压泵40的水压约为0.6MPa等),如此,只要滤芯10的进水口或出水口中的至少一个管口为朝向滤壳1的内端伸出设置,一旦该朝向内端伸出的管口内有液体流通,就会给予滤芯10一个沿滤芯10的轴向向外的作用力,此时滤芯10就较容易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从滤芯插槽23中飞脱出,会给用户带去极不好的使用体验。并且在常规的嵌入式净饮机中,通常将滤芯10以旋转的方式拧入滤芯安装座20中以对滤芯10进行限位并固定,但此种方式操作不便,也较容易由于用户旋拧不到位而出现作业时滤芯10从滤芯安装座20中脱离的情形,致使整机可靠性较低。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芯安装组件,参照图3和图4,该滤芯安装组件包括滤芯10、滤芯安装座20和锁止件,滤芯安装座20设有用于线性插装滤芯10的滤芯插槽23,锁止件用于沿滤芯10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滤芯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嵌入式净饮机,参照图1至图4,该嵌入式净饮机包括滤芯安装组件,且该滤芯安装组件设置为使得滤芯10水平向内插装。
在本技术方案中,嵌入式净饮机内含有滤芯安装组件,滤芯10可线性插装于滤芯安装座20的滤芯插槽23内,且锁止件能够沿滤芯10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滤芯10,如此设置,滤芯10能够水平向内插装入滤芯插槽23中或滤芯10可从滤芯插槽23水平向向外抽出,并且通过锁止件可轴向限位锁定滤芯10,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整机使用时出现滤芯10从滤芯插槽23中飞脱的情形,从而可极大地提高滤芯安装组件乃至整机的可靠性。此外,通过旋拧的方式装配滤芯10,为使滤芯10牢固地固定于滤芯安装座20上,通常需用户多次旋拧滤芯10,而在本技术方案中只需将滤芯10线性插装入滤芯插槽23,而后采用锁止件沿滤芯10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如卡扣锁定)滤芯10即可,如此便于用户操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滤芯10可以呈圆筒状、立方体状或者其它适当的形状。而用于线性插装滤芯10的滤芯插槽23的形状应与滤芯10的形状相适配,例如滤芯10呈圆筒状时,参照图3至图5,滤芯插槽23也应优选地呈圆筒状,当然滤芯插槽23也可以为横截面为圆弧形等其它的插槽形状。
另外,锁止件可以有多种适当的设置方式,例如锁止件为扣合锁定结构或盖合锁定结构等,只要锁止件能够沿滤芯10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滤芯10即可,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优选地,参照图4和图9,锁止件为枢转安装于滤芯安装座20的端部锁盖60,如此,在端部锁盖60的枢转打开位置,滤芯10能够插装于滤芯插槽23内或从滤芯插槽23中抽出,而在端部锁盖60的枢转锁合位置,端部锁盖60将插装于滤芯插槽23内的滤芯10盖合锁定,这样,当用户需要更替滤芯10时,可先将端部锁盖60枢转打开,将旧的滤芯10从滤芯插槽23中抽出,而后将新的滤芯10线性插装于滤芯插槽23内,再将端部锁盖60枢转锁合即可。此时,滤芯10的外端面与端部锁盖60的内端面相抵接。在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锁止件还可以为配合形成在滤芯10的外周壁和滤芯插槽23的内周壁上的锁合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处理模块,参照图3和图4,该水处理模块200包括滤芯10和滤芯安装座20,滤芯安装座20设有用于线性插装滤芯10的滤芯插槽23,滤芯插槽23的外槽口的外周沿设有端部锁盖60,端部锁盖60用于沿滤芯10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滤芯10。
优选地,参照图4和图9,端部锁盖60包括锁盖本体,锁盖本体的一端为枢转安装端61,另一端为锁舌端62。相应地,在滤芯插槽23的外槽口的外周沿设有枢转连接部和锁槽部,即端部锁盖60的枢转安装端61与枢转连接部相连,如此,在枢转锁合位置,锁舌端62能够锁合于锁槽部。
进一步地,锁舌端62内形成有锁舌安装槽63以及设于锁舌安装槽63内的锁舌64和弹性体65,弹性体65的一端抵接锁舌安装槽63的内槽壁,另一端抵接并向外推出锁舌64;以及锁舌端62还包括枢转安装的锁盖把手66,锁盖把手66的枢转铰点两侧的一端为控制端661,另一端为伸入锁舌安装槽63内并抵接锁舌64的压靠端662,参照图9至图11,如此设置,在控制端661的按压状态下,压靠端662推动锁舌64挤压弹性体65并回缩至锁舌安装槽63内,而在控制端661的释放状态,锁舌64部分地伸出于锁舌安装槽63,此时若锁舌64部分地伸入锁槽部内相应的锁舌插槽中,则端部锁盖60处于锁合位置。
为便于用户枢转打开或枢转锁合端部锁盖60,优选地,参照图4和图9,端部锁盖60呈U形且开口顶端为枢转安装端61,底端为锁舌端62。此外,相对于将端部锁盖60设置为圆形、长方形或回字形等形状,将端部锁盖60设置为U形还能够减少生产端部锁盖60所需的材料,有利于降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9,锁舌安装槽63形成为夹槽状并朝向远离枢转安装端61的方向形成夹槽开口631,锁舌64从夹槽开口631伸出,即锁盖把手66的控制端661靠近枢转安装端61的方向设置,如此便于用户按压控制端661。
具体地,锁盖把手66枢转铰接于锁舌安装槽63的外夹壁632,锁舌64的外表面形成有台阶部,锁盖把手66的压靠端662贯穿外夹壁632伸入锁舌安装槽63内并抵接台阶部,参照图9至图11,这样,当用户按压锁盖把手66的控制端661时,带动锁盖把手66的压靠端662抵靠并向上推动锁舌64的台阶部,从而使锁舌64挤压弹性体65(如弹簧)并回缩至锁舌安装槽63内;而在用户未按压控制端661时,弹性体65自动复位促使锁舌64部分地伸出于锁舌安装槽63。
优选地,锁盖把手66与外夹壁632的枢转铰接部设有复位扭簧,这样,当用户撤去作用于控制端661的压力时,控制端661能够自动枢转复位,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便于用户按压锁盖把手66的控制端661,参照图9至图11,锁盖把手66的控制端661朝向枢转安装端61延伸且外延端呈翘起状。此外,锁舌64优选为平板状,锁舌安装槽63优选为平板槽,当然,锁舌64和锁舌安装槽63的形状还可以有多种,例如锁舌64为椭圆板状,且锁舌安装槽63也适配地为椭圆板槽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具体地,锁舌端62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锁舌64,参照图11,在滤芯安装座20的锁槽部内相应地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锁舌插槽,且多个锁舌64分别一一对应插入多个锁舌插槽中,这样,相对于锁舌端62和锁槽部分别设置为单个锁舌64和单个锁舌插槽,能够更好的限位锁定滤芯10,降低滤芯10冲破端部锁盖60的概率。
另外,参照图4和图9,在锁舌安装槽63的内夹壁633的背面还设有软垫,如此,将端部锁盖60枢转锁合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端部锁盖60的背面(即锁舌安装槽63的内夹壁633的靠近滤芯安装座20的壁面)与滤芯安装座20发生硬碰撞,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嵌入式净饮机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锁盖(60)包括锁盖本体,所述锁盖本体的一端为枢转安装端(61),另一端为锁舌端(62),所述锁舌端(62)内形成有锁舌安装槽(63)以及设于所述锁舌安装槽(63)内的锁舌(64)和弹性体(65),所述弹性体(65)的一端抵接所述锁舌安装槽(63)的内槽壁,另一端抵接并向外推出所述锁舌(64);以及
所述锁舌端(62)还包括枢转安装的锁盖把手(66),所述锁盖把手(66)的枢转铰点两侧的一端为控制端(661),另一端为伸入所述锁舌安装槽(63)内并抵接所述锁舌(64)的压靠端(662);
其中,在所述控制端(661)的按压状态下,所述压靠端(662)推动所述锁舌(64)挤压所述弹性体(65)并回缩至所述锁舌安装槽(63)内,在所述控制端(661)的释放状态,所述锁舌(64)部分地伸出于所述锁舌安装槽(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锁盖(60)呈U形且开口顶端为所述枢转安装端(61),底端为所述锁舌端(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安装槽(63)形成为夹槽状并朝向远离所述枢转安装端(61)的方向形成夹槽开口(631),所述锁舌(64)从所述夹槽开口(631)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把手(66)枢转铰接于所述锁舌安装槽(63)的外夹壁(632),所述锁舌(64)的外表面形成有台阶部,所述锁盖把手(66)的所述压靠端(662)贯穿所述外夹壁(632)伸入所述锁舌安装槽(63)内并抵接所述台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把手(66)与所述外夹壁(632)的枢转铰接部设有复位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把手(66)的所述控制端(661)朝向所述枢转安装端(61)延伸且外延端呈翘起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安装槽(63)的内夹壁(633)的背面设有软垫。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64)为平板状,所述锁舌安装槽(63)为平板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端(62)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锁舌(64)。
10.一种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模块(200)包括滤芯(10)和滤芯安装座(20),所述滤芯安装座(20)设有用于线性插装所述滤芯(10)的滤芯插槽(23),所述滤芯插槽(23)的外槽口的外周沿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部锁盖,所述端部锁盖(60)用于沿所述滤芯(10)的插装方向限位锁定所述滤芯(10)。
CN201820485111.XU 2018-04-04 2018-04-04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Active CN208454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5111.XU CN208454645U (zh) 2018-04-04 2018-04-04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5111.XU CN208454645U (zh) 2018-04-04 2018-04-04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4645U true CN208454645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5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5111.XU Active CN208454645U (zh) 2018-04-04 2018-04-04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4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3184B2 (ja) 逆浸透濾過システム
KR100668767B1 (ko) 자동 잠금 밸브를 구비한 필터 카트리지 커넥터 및 이를포함하는 필터 조립체
US20070221561A1 (en) Liquid filtration systems
US20110120928A1 (en) Easy change filter assembly for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202945107U (zh) 免用储水桶的直接输出式纯水机
CN210176600U (zh) 一种反渗透无水箱即热式加热系统
CN108298712A (zh) 嵌入式净饮机
CN208454643U (zh) 嵌入式净饮机
US20070125710A1 (en) Non-electric zero waste reverse osmosis water filtering system
CN208454645U (zh) 端部锁盖和水处理模块
CN208454644U (zh) 滤芯安装组件和嵌入式净饮机
CN203461899U (zh) 一种防漏水节水型净水机
KR200459279Y1 (ko) 커넥터를 이용하여 용이하게 교체되는 원터치방식의 정수시스템
CN101624239B (zh) 一种家用纯水机
CN208526007U (zh) 嵌入式净饮机
CN2892840Y (zh) 一种小型反渗透纯净水机
CN208532410U (zh) 嵌入式净饮机
CN212878938U (zh) 一种具有净水储水桶的集成智能厨房电器
CN208829385U (zh) 嵌入式净饮机
CN208532254U (zh) 水路板和嵌入式净饮机
CN201461970U (zh) 泄压电磁阀及其所构成的纯水机系统
CN208532411U (zh) 嵌入式净饮机
CN210084982U (zh) 一种家用纯水机废水自动回收系统
CN208454646U (zh) 嵌入式净饮机和整体橱柜
CN113929160A (zh) 滤芯、净水系统和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