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47335U - 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47335U
CN208447335U CN201820249302.6U CN201820249302U CN208447335U CN 208447335 U CN208447335 U CN 208447335U CN 201820249302 U CN201820249302 U CN 201820249302U CN 208447335 U CN208447335 U CN 208447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interior
outer shaft
cooking machine
simm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93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显堂
陈连城
庞从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93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47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47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47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旋转驱动且同心布置的内转轴(1)和外转轴(2),内转轴和外转轴上分别设有内轴搅拌刀组件(11)和外轴搅拌刀组件(21),内转轴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内轴密封圈(12)和内轴耐磨垫片(13),该内轴密封圈和内轴耐磨垫片位于内轴搅拌刀组件的底端与外转轴的顶端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中,通过在内轴密封圈与内轴搅拌刀组件之间增设内轴耐磨垫片,能够有效地防止内轴密封圈的顶面被内轴搅拌刀组件磨损,从而避免内轴密封圈的底面与外转轴的顶面之间出现环面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形,有利于提高内轴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双轴搅打功能的破壁机、豆浆机等料理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中,料理机内的电机旋转驱动同心布置的内转轴和外转轴,且内转轴和外转轴上分别设有内轴搅拌刀组件和外轴搅拌刀组件,以此实现双搅拌刀组件同时进行搅打作业。
目前,在双轴搅打型的料理机中,密封圈通常套设于内转轴上,且密封圈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内轴搅拌刀组件的底端和外转轴的顶端相抵接,如此可防止搅拌杯内的流体从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处漏入容置电机的机壳内。
其中,内轴搅拌刀组件相对于密封圈做旋转运动,因此,料理机长时间运行,较容易在密封圈与内轴搅拌刀组件相接触的顶面上出现磨损的情形,这样会大幅降低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进而使流体从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处漏入机壳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能够有效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流体从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处漏入机壳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包括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旋转驱动且同心布置的内转轴和外转轴,所述内转轴和外转轴分别设有内轴搅拌刀组件和外轴搅拌刀组件,所述内转轴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内轴密封圈和内轴耐磨垫片,所述内轴密封圈和内轴耐磨垫片位于所述内轴搅拌刀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外转轴的顶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料理机包括罩盖于所述外转轴外侧的固定架,同轴套装的所述内转轴和外转轴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中心孔穿出,所述外转轴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外轴密封圈和外轴耐磨垫片,所述外轴密封圈和外轴耐磨垫片位于所述外轴搅拌刀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架的顶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轴搅拌刀组件的底端抵压于所述内轴耐磨垫片的顶面上,所述外轴搅拌刀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外轴耐磨垫片的顶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内轴密封圈的内周壁与所述内转轴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周面密封,所述外轴密封圈的内周壁与所述外转轴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周面密封。
优选地,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外转轴之间设有转轴密封圈;并且/或者,所述顶部中心孔的内周壁与所述外转轴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架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内轴密封圈和所述外轴密封圈的各自内周壁分别设置有环形藏油槽。
优选地,所述料理机的搅拌杯的底壁具有中心贯通孔,同轴布置的所述内转轴和外转轴从所述中心贯通孔向上伸入杯腔内,所述外轴密封圈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搅拌杯的底壁面上,所述固定架的顶壁面与所述搅拌杯的底壁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料理机的搅拌杯的底壁具有中心贯通孔,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向外延伸以形成环形台阶部,所述固定架从所述中心贯通孔向上伸入杯腔内,所述环形台阶部的顶面与所述搅拌杯的底壁面之间设有杯体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内转轴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外转轴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所述内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驱动所述外转轴,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外齿圈固定。
优选地,所述外转轴与所述内转轴之间的转速比不小于1/5且不大于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中,同心布置的内转轴和外转轴上分别安装有内轴搅拌刀组件和外轴搅拌刀组件,且内转轴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内轴密封圈和内轴耐磨垫片,该内轴密封圈和内轴耐磨垫片位于内轴搅拌刀组件的底端与外转轴的顶面之间,这样,通过在内轴密封圈与内轴搅拌刀组件之间增设内轴耐磨垫片,当内轴搅拌刀组件相对于内轴密封圈长时间作旋转运动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内轴密封圈的顶面被内轴搅拌刀组件磨损,从而避免内轴密封圈的底面与外转轴的顶面之间出现环面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形,有利于提高内轴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料理机的剖视图,其中,机壳、电机等部件未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料理机的剖视图,其中,机壳、电机等部件未图示;
图3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转轴 2 外转轴
3 固定架 4 环形藏油槽
5 转轴密封圈 6 固定架密封圈
7 搅拌杯 8 杯体密封圈
11 内轴搅拌刀组件 12 内轴密封圈
13 内轴耐磨垫片 21 外轴搅拌刀组件
22 外轴密封圈 23 外轴耐磨垫片
31 环形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现有的料理机中,同心套装的内转轴1和外转轴2上分别设有内轴搅拌刀组件11和外轴搅拌刀组件21,且双搅拌刀组件(即内轴搅拌刀组件11和外轴搅拌刀组件21)均位于搅拌杯7的杯腔内,通过电机旋转驱动内外双转轴(即内转轴1和外转轴2)进而带动双搅拌刀组件同时作业以搅打容置于搅拌杯7内的食物。其中,内转轴1上通常套装有内轴密封圈12,且内轴密封圈12与内转轴1之间密封配合,如此可在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与内转轴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周面密封,从而避免搅拌杯7内承载的流体顺着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漏入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中;此外,内轴密封圈12的顶面和底面还分别与内轴搅拌刀组件11的底端和外转轴2的顶面相抵接,如此可使内轴密封圈12的底面与外转轴2的顶面之间形成环面密封,从而防止流体沿着内轴密封圈12的底面漏入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内,这样,能够使料理机实现防止搅拌杯7内的流体顺着内转轴1与外转轴2之间的径向间隙漏入机壳(其内容置有电机、控制面板等)内的目的。但内轴密封圈12随着外转轴2同步旋转,即内转轴1以及内轴搅拌刀组件11相对于内轴密封圈12做旋转运动,因此,料理机长时间运行,内轴密封圈12与内轴搅拌刀组件11相接触的顶面就较易出现磨损,这样,会大幅减弱内轴搅拌刀组件11对于内轴密封圈12的压紧力,致使内轴密封圈12的底面与外转轴2的顶面之间的环面密封效果变差,从而降低了内轴密封圈12的密封效果,进而使搅拌杯7内的流体沿着内轴密封圈12的底面漏入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中。且内轴搅拌刀组件11对于内轴密封圈12的压紧力减弱,还会降低内轴密封圈12的径向弹性形变量,不利于内轴密封圈12紧紧地抱紧内转轴1,从而使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与内转轴1的外周壁之间的周向密封效果变差,也会对内轴密封圈12的密封效果产生影响。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理机,参照图1至图4,料理机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旋转驱动且同心布置的内转轴1和外转轴2,内转轴1和外转轴2分别设有内轴搅拌刀组件11和外轴搅拌刀组件21,内转轴1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内轴密封圈12和内轴耐磨垫片13,内轴密封圈12和内轴耐磨垫片13位于内轴搅拌刀组件11的底端与外转轴2的顶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轴密封圈12与内轴搅拌刀组件11之间增设内轴耐磨垫片13,能够有效避免内轴密封圈12的顶面被内轴搅拌刀组件11磨损,进而防止内轴密封圈12的底面与外转轴2的顶面之间出现环面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形,这样,有利于提高内轴密封圈12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搅拌杯7内承载的流体从内轴密封圈12的底面漏入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中,进而流入机壳内。此外,通过增设内轴耐磨垫片13以避免该内轴耐磨垫片13磨损,还有利于使内轴搅拌刀组件11对于内轴密封圈12维持有足够的压紧力,这样,可使内轴密封圈12紧紧地抱紧内转轴1,从而使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与内转轴1的外周壁之间具有较好的周向密封效果,也有利于避免流体从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漏入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中,提高了内轴密封圈12的密封性。
其中,料理机可以为破壁机、榨汁机或搅拌机等瘦高型的家用电器,也可以为母婴机等矮胖型的家用电器,当然还可以为豆浆机等家用电器,只要该料理机中设置有电机,并具有搅打食物的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4,料理机包括罩盖于外转轴2外侧的固定架3,同轴套装的内转轴1和外转轴2从固定架3的顶部中心孔穿出,外转轴2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外轴密封圈22和外轴耐磨垫片23,外轴密封圈22和外轴耐磨垫片23位于外轴搅拌刀组件21的底端与固定架3的顶端之间。其中,外轴密封圈22的底面可以直接抵压于固定架3的顶壁面上,也可以是通过其它部件(如搅拌杯7的底壁)间接抵压于固定架3上等。具体地,在外轴密封圈22与外轴搅拌刀组件21之间增设外轴耐磨垫片23,也能够有效防止外轴密封圈22与外轴搅拌刀组件21相接触的顶面出现磨损,如此,不仅能够避免外轴密封圈22的内周壁与外转轴2的外周壁之间出现周面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形,还能够避免外轴密封圈22的底面与固定架3的顶壁面(或搅拌杯7的底壁面等)之间出现环面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形,这样,有利于提高外轴密封圈22的密封效果,进而避免搅拌杯7内容置的流体沿着外转轴2与固定件之间的径向间隙漏入机壳内。
其中,内轴密封圈12和外轴密封圈22应选用受压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材质,例如橡胶或硅胶等。此外,内轴耐磨垫片13和外轴耐磨垫片23优选为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当然,耐磨垫片还可以选择其它的材质,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需要特别说明的,内轴搅拌刀组件11的底端抵压于内轴耐磨垫片13的顶面上,如此,可使内轴密封圈12在内轴搅拌刀组件11的压紧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促使轴密封圈紧紧抱紧内转轴1以使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与内转轴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周面密封的同时,内轴密封圈12的底面也与外转轴2的顶面紧密贴合以形成环面密封,这样,使内轴密封圈12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搅拌杯7内的流体漏入内外双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中。此外,外轴搅拌刀组件21的底端与外轴耐磨垫片23的顶面相抵接,同理,如此设置也可使外轴密封圈22在外轴搅拌刀组件21的压紧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进而使外轴密封圈22的内周壁与外转轴2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周面密封,同时也使外轴密封圈22的底面与固定架3的顶壁面(或搅拌杯7的底壁面等)之间形成环面密封,这样,使外轴密封圈22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进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搅拌杯7内的流体泄漏入外转轴2与固定架3之间的径向间隙中。
另外,参照图1至图4,内转轴1与外转轴2之间设有转轴密封圈5;并且/或者,顶部中心孔的内周壁与外转轴2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架密封圈6。具体地,在内转轴1与外转轴2之间增设转轴密封圈5,能够起到二次防漏的作用,即万一流体沿着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或底壁漏入内外双转轴之间的间隙中时,增设的转轴密封圈5还能阻挡流体继续下漏,进而可有效地避免流体泄漏入机壳中;同理,在固定架3顶部中心孔的内周壁与外转轴2的外周壁之间增设固定架密封圈6,也能够有效地起到二次防漏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流体沿着外转轴2与固定架3之间的径向间隙漏入机壳内。
优选地,内轴密封圈12和外轴密封圈22的各自内周壁应分别设置有环形藏油槽4,参照图1至图4,其中,环形藏油槽4中填充有充足的润滑油。可以理解地,内轴密封圈12中设有环形藏油槽4,且其内填充有润滑油,如此可使内轴密封圈12与内转轴1之间保有充分的润滑,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内转轴1旋转作业时对于内轴密封圈12的摩擦阻力,这样,可防止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出现被内转轴1磨损的情形,从而有利于提高内轴密封圈12与内转轴1之间的周面密封效果,进而提升内轴密封圈12的可靠性。
具体地,搅拌杯7可以有多种适当的设置方式,例如料理机的搅拌杯7的底壁具有中心贯通孔,同轴布置的内转轴1和外转轴2从中心贯通孔向上伸入杯腔内,参照图1和图3,外轴密封圈22的底面抵接于搅拌杯7的底壁面上,固定架3的顶壁面与搅拌杯7的底壁面相抵接;或者,料理机的搅拌杯7的底壁具有中心贯通孔,固定架3的底部向外延伸以形成环形台阶部31,固定架3从中心贯通孔向上伸入杯腔内,参照图2和图4,环形台阶部31的顶面与搅拌杯7的底壁面之间设有杯体密封圈8;当然,搅拌杯7还可以有其它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电机旋转驱动同心布置的内外双转轴可以有多种适当的方式,例如电机的输出轴为内转轴1,或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内转轴1和外转轴2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或料理机内含有一对电机且分别驱动内转轴1和外转轴2旋转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优选地,电机的输出轴为内转轴1,且内转轴1与外转轴2之间设有变速换向机构。具体地,相对于其它的设置方式(如内转轴1通过联轴器等部件间接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相连,或电机的输出轴同时连接驱动内外双转轴等),将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作为内转轴1设置,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且也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可靠性。此外,外转轴2通过变速换向机构与内转轴1传动相连,不仅可使外转轴2与内转轴1之间具有多种规格的速度比值,而且还能够使外转轴2相对于内转轴1反向旋转。
其中,将外转轴2与内转轴1之间的转速比设置为不小于1/5且不大于1,能够使双搅拌刀组件将容置于搅拌杯7内的食物切削得更细碎,在挤压出更多的食物汁液的同时,还可使搅打得到的饮品口感更为细腻,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外转轴2与内转轴1之间的转速比应不小于1/3且不大于3/4。可以理解地,内外双转轴之间的转速比越大,则双搅拌刀组件对于食物的搅打粉碎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食物在高速双搅拌刀组件的带动下撞击搅拌杯7的速度,进而增大噪音,因此,将内外双转轴之间的转速比参数优选在此范围内,不仅具有较好的搅打粉碎效果,而且搅打作业时的噪音也较小。
另外,外转轴2相对于内转轴1反向旋转,即使内轴搅拌刀组件11和外轴搅拌刀组件21具有相反的旋转方向,这样,双搅拌刀组件的正反双速度叠加,能够极大地提高双搅拌刀组件对于食物颗粒的切削速度,有利于将食物切削得更细碎,进而提升食物的出汁率和饮用口感。换言之,对于上述内外双转轴反向旋转的料理机,大幅调降电机的转速(如调降至原有电机转速的1/2)也可达到内外双转轴同向旋转时对于食物的搅打粉碎效果,这样,通过调低电机转速,也能够使料理机具备原有的食物粉碎效果,而且还能通过调降电机转速,降低电机本体运行时发出的噪音。此外,电机转速下降,还能够促使双搅拌刀组件的转速也相应下降,也有利于降低双搅拌刀组件切削食物时的振动噪音。
优选地,变速换向机构为行星齿轮机构,具体地,内转轴1为电机的输出轴,内转轴1与外转轴2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内转轴1传动连接,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驱动外转轴2,行星齿轮机构的外齿圈固定。如此设置,能够使外转轴2相对于内转轴1反向旋转,从而使内轴搅拌刀组件11和外轴搅拌刀组件21具有相反的旋转方向,有利于提高食物的粉碎度,进而提升食物的出汁率和饮用口感。
当然,变速换向机构还可以为其它的传动连接形式,例如变速换向机构包括中间传动轴,中间传动轴的中心轴线与内转轴1和外转轴2的同心轴线相平行,中间传动轴的第一端与内转轴1之间通过带轮传动,且第二端与外转轴2之间为齿轮啮合传动等,只要其具有变速换向的功能即可。
优选地,变速换向机构的传动级数优选为不大于二级,可以理解地,传动级数越多,变速换向机构所需占用的空间就越多,且级数越多,变速换向机构运行时所发出的噪音也就越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传动级数的增加,也会降低整机的可靠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料理机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包括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旋转驱动且同心布置的内转轴(1)和外转轴(2),所述内转轴(1)和外转轴(2)分别设有内轴搅拌刀组件(11)和外轴搅拌刀组件(21),所述内转轴(1)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内轴密封圈(12)和内轴耐磨垫片(13),所述内轴密封圈(12)和内轴耐磨垫片(13)位于所述内轴搅拌刀组件(11)的底端与所述外转轴(2)的顶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包括罩盖于所述外转轴(2)外侧的固定架(3),同轴套装的所述内转轴(1)和外转轴(2)从所述固定架(3)的顶部中心孔穿出,所述外转轴(2)从下往上依次套装有外轴密封圈(22)和外轴耐磨垫片(23),所述外轴密封圈(22)和外轴耐磨垫片(23)位于所述外轴搅拌刀组件(21)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架(3)的顶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搅拌刀组件(11)的底端抵压于所述内轴耐磨垫片(13)的顶面上,所述外轴搅拌刀组件(21)的底端与所述外轴耐磨垫片(23)的顶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密封圈(12)的内周壁与所述内转轴(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周面密封,所述外轴密封圈(22)的内周壁与所述外转轴(2)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周面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轴(1)与所述外转轴(2)之间设有转轴密封圈(5);并且/或者,所述顶部中心孔的内周壁与所述外转轴(2)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架密封圈(6)。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密封圈(12)和所述外轴密封圈(22)的各自内周壁分别设置有环形藏油槽(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的搅拌杯(7)的底壁具有中心贯通孔,同轴布置的所述内转轴(1)和外转轴(2)从所述中心贯通孔向上伸入杯腔内,所述外轴密封圈(22)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搅拌杯(7)的底壁面上,所述固定架(3)的顶壁面与所述搅拌杯(7)的底壁面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的搅拌杯(7)的底壁具有中心贯通孔,所述固定架(3)的底部向外延伸以形成环形台阶部(31),所述固定架(3)从所述中心贯通孔向上伸入杯腔内,所述环形台阶部(31)的顶面与所述搅拌杯(7)的底壁面之间设有杯体密封圈(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轴(1)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内转轴(1)与所述外转轴(2)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所述内转轴(1)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驱动所述外转轴(2),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外齿圈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轴(2)与所述内转轴(1)之间的转速比不小于1/5且不大于1。
CN201820249302.6U 2018-02-11 2018-02-11 料理机 Active CN208447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9302.6U CN208447335U (zh) 2018-02-11 2018-02-11 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9302.6U CN208447335U (zh) 2018-02-11 2018-02-11 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47335U true CN208447335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5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9302.6U Active CN208447335U (zh) 2018-02-11 2018-02-11 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473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3013A (zh) * 2020-08-28 2020-11-24 王树文 一种具有双向自动平衡刀头降低旋转振动的豆浆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3013A (zh) * 2020-08-28 2020-11-24 王树文 一种具有双向自动平衡刀头降低旋转振动的豆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47336U (zh) 料理机
CN208447335U (zh) 料理机
WO2021027796A1 (zh) 可兼用搅拌机的榨汁机
CN209172078U (zh) 料理机
CN108429391A (zh) 一种同心双轴料理机电机
CN208573519U (zh) 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
CN208822574U (zh) 电机驱动组件和料理机
CN208447351U (zh) 料理机
US20230055385A1 (en) Juicer and blender-compatible power device
CN208447337U (zh) 料理机
CN208875993U (zh) 食物处理杯及食物处理机
CN206303706U (zh) 具有旋转结构的烹饪设备
CN208447357U (zh) 料理机
CN208447323U (zh) 料理机
CN106190553A (zh) 一种可振动的加热式脱色设备
CN106037529A (zh) 真空搅拌机
CN207994807U (zh) 电机和料理机
CN208461609U (zh) 电机驱动组件和料理机
CN213493285U (zh) 一种药剂生产加工用调配罐
CN201585831U (zh) 一种果汁机
CN214156992U (zh) 多功能饭煲
CN207994808U (zh) 电机驱动组件和料理机
CN207994816U (zh) 电机和料理机
CN106253576A (zh) 一种减速驱动装置
CN105559637A (zh) 电机与转轴的传动结构及食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