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46167U -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46167U
CN208446167U CN201820834616.2U CN201820834616U CN208446167U CN 208446167 U CN208446167 U CN 208446167U CN 201820834616 U CN201820834616 U CN 201820834616U CN 208446167 U CN208446167 U CN 208446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basin
culture apparatus
support
h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46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明艳
黄尹姝
陈其兵
罗正华
蔡心怡
杨轶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8346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46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46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461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栽培装置由多个盆托或多个盆托与大于等于一个的竹箍连接而成,相邻盆托之间、盆托与竹箍之间均通过咬合装置连接,盆托内放置有栽培盆,栽培盆内用于栽培耐阴植物;竹箍为用于环绕在单根毛竹外围的中空固定装置;多个盆托或多个盆托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相互组合成一个呈蜂巢状的整体结构。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盆托、栽培盆,栽培盆安装在栽培盆上,在栽培盆内种植耐阴植物,由于栽培装置是由多个盆托相互连接而成,且放置在毛竹林之间,在盆托的下端设置支撑杆,支撑杆插入到毛竹林地里,提高栽培装置的稳定性,实现了在地形不平坦的毛竹林地区,将栽培装置平稳放置在竹林地面。

Description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林种,其中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我国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85%的毛竹。毛竹是大型散生竹,竹秆高大通直,林下空间宽敞通透,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价值。
目前,毛竹林一般作为材用林和观光林,功能单一,林下空间利用率不高。毛竹林郁闭度大,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空气潮湿,为小型耐阴草本植物,如药用植物柴胡、半夏、黄连、黄芪、天麻等;观赏植物矾根、玉簪、铃兰、观赏凤梨等,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因此,在毛竹林下发展竹林复合经营具有非常大的前景,有利于充分发挥毛竹林的经济、生态、文化、景观、产业等多重价值。
目前,毛竹林下复合经营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毛竹的地下竹鞭盘根错节,因此难以将耐阴草本植物直接栽培于竹林地面。
(2)毛竹林一般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地形不平坦,一般的栽培装置很难平稳放置于竹林地面。
(3)竹林中竹子的间距不一,密度不定,一般的栽培装置无法在灵活的且有规律的组合以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应用于毛竹林的,可适应竹林地形起伏变化、竹子间距不一的可灵活组合拼接及拆卸的蜂巢状的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利用竹林之间的空间,在毛竹之间设置栽培装置,栽培装置中的盆托可放置用于栽培耐阴植物的栽培盆,多个盆托之间相互连接,可用于栽培大量耐阴植物,为了提高整体栽培装置的稳定性,盆托与竹箍连接,竹箍环绕设置在毛竹的外周,如此,盆托之间或盆托与竹箍之间形成蜂巢状结构,解决了毛竹地下竹鞭盘盘根错节,难以将耐阴植物直接栽种于竹林地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栽培装置由多个盆托或多个盆托与大于等于一个的竹箍连接而成,相邻盆托之间、盆托与竹箍之间均通过咬合装置连接,盆托内放置有栽培盆,栽培盆内用于栽培耐阴植物;竹箍为用于环绕在单根毛竹外围的中空固定装置;多个盆托或多个盆托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相互组合成一个呈蜂巢状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盆托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盆托的相邻三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同一个盆的另外相邻三边均设置向下咬合槽,一个盆托的向上咬合槽与相邻盆托的向下咬合槽适配连接,实现相邻盆托的组合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竹箍由两个梯形构件组成,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梯形构件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位于同一个竹箍上另一个梯形构件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下咬合槽,向上咬合槽与向下咬合槽结构上适配,实现盆托与竹箍之间的组合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两个梯形构件为相同结构,两个梯形构件所围合成的中空空间为用于固定毛竹的中空套竹区。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一个梯形构件的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凸槽,一个梯形构件的另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凹槽;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凸槽斜边端与另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凹槽的斜边端可拆卸连接,实现两个梯形构件连接形成竹箍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盆托的底部下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插入到毛竹林土壤里。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盆托的底部设有插槽,插槽与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杆包括大于等于一个第一可调节连接杆、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位于远离插槽的一端,第二调节杆插入地面的一端呈尖头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盆托的外围向上突起形成围护圈,所述围护圈为中空结构,且横截面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栽培盆位于盆托内时,围护圈环绕在栽培盆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盆托、栽培盆,栽培盆安装在盆托上,在栽培盆内种植耐阴植物,由于栽培装置是由多个盆托相互连接而成,且放置在毛竹林之间,在盆托的下端设置支撑杆,支撑杆插入到毛竹林地里,提高栽培装置的稳定性,实现了在地形不平坦的毛竹林地区,将栽培装置平稳放置在竹林地面。
(2)本技术方案中的栽培装置还可由多个盆托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构成的蜂巢状结构,盆托用于放置栽培耐阴植物的栽培盆,而竹箍内设有用于环绕在一根毛竹外周的中空套竹间,由于竹箍与毛竹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增强整个栽培装置的稳定性,该装置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毛竹林,适应毛竹林地形的起伏变化,竹子间距一的情况,可灵活拼接及拆卸的栽培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盆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竹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栽培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栽培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6应用实例的透视图;
图8为实施例6应用实例的平面图;
图9为实施例6应用实例的侧视图;
图10为实施例6应用实例的正视图;
其中:1—盆托,2—竹箍,3—支撑杆,4—栽植盆,5—毛竹,6—人行通道,7—支撑杆布置点,11—维护圈,12—向上咬合槽,13—向下咬合槽,14—插槽,21—梯形构件,212—凸槽,213—凹槽,22—套竹区,31—第一可调节杆,32—第二可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栽培装置由多个盆托1或多个盆托1与大于等于一个的竹箍2连接而成,相邻盆托1之间、盆托1与竹箍2之间均通过咬合装置连接,盆托1内放置有栽培盆4,栽培盆4内用于栽培耐阴植物;竹箍2为用于环绕在单根毛竹外围的中空固定装置;多个盆托1或多个盆托1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2相互组合成一个呈蜂巢状的整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栽培装置,主要考虑到充分利用毛竹林下空间,由于毛竹林郁闭度大,茂盛的竹叶下遮光蔽日,空气潮湿,是耐阴植物的优良生长空间,但是由于毛竹的地下竹鞭盘根错节,因此很难将栽培装置平稳的放置于竹林地面,故将栽培装置置于毛竹林下空间,而不是在毛竹林地面上,可避免毛竹地下竹鞭盘根错节,影响耐阴植物的生长。
本实施例中,栽培装置的具体结构为由多个盆托1连接而成,或者由多个盆托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2连接而成,主要连接形成蜂巢形状。如果由多个盆托1连接而成,盆托1之间通过咬合装置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盆托1上端放置用于栽培耐阴植物的栽培盆4;栽培装置如果由多个盆托1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2构成,盆托1之间、盆托1与竹箍2之间均通过咬合装置进行连接,竹箍2的主要作用是设置在任意一根毛竹的外周,这样竹箍2作为栽培装置的一部分与毛竹紧密连接,从而提高整个栽培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盆托1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用于放置花盆的盆托结构相同,其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如毛竹的直径进行调整;竹箍2的具体结构为横截面为六边形结构,且尺寸与盆托1相同,且为中空结构,能够在与相邻盆托1或竹箍2连接后,将一根毛竹5套入其中空空间内,由于毛竹与竹箍2之间的作用力,且竹箍2与相邻其他结构进行连接,从而提高整体栽培装置的稳定性。
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咬合装置,主要作用是将竹箍2与竹箍2之间或竹箍2与盆托1或盆托1与盆托1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栽培装置的大小可实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根据竹子间距不一,灵活组合拼接及可拆卸。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栽培装置由于采用可拆卸的单元进行连接,实现根据竹子的间距,密度,灵活且有规律组合以适应竹子的间距、密度的变化。
而咬合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为凸出块与凹槽的连接关系,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相邻结构的紧密稳定连接。因此咬合装置可为任意一种可拆卸的连接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盆托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盆托1的相邻三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12,同一个盆1的另外相邻三边均设置向下咬合槽13,一个盆托1的向上咬合槽12与相邻盆托1的向下咬合槽13适配连接,实现相邻盆托1的组合连接。
这里对相邻盆托2之间连接的咬合装置结构进行优选,盆托2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盆托1的相邻三边上设有向上咬合槽12,同一个盆托1上的另外相邻三边上设有向下咬合槽13,向上咬合槽12与向下咬合槽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将相邻盆托1之间进行连接,进而多个盆托1之间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栽培装置的整体。
而这里向上咬合槽12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一个伸出板,伸出板的上端设置一个U型槽,伸出板与U型槽呈一体结构;向下咬合槽13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一个伸出板,伸出板的下端设置一个凸出块,凸出块与U型槽结构适配,凸出块插入到U型槽中,能够正好紧密固定。
由于相邻盆托1之间通过咬合装置进行连接,相互之间产生牵制力,利于整个栽培装置的稳定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竹箍2由两个梯形构件21组成,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12,位于同一个竹箍2上另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下咬合槽13,向上咬合槽12与向下咬合槽13结构上适配,实现盆托1与竹箍2之间的组合连接。
本实施例主要对竹箍2之间连接或竹箍2与盆托1之间连接的咬合装置进行说明,且咬合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向上咬合槽12、向下咬合槽13,向上咬合槽12、向下咬合槽13的具体结构可如实施例2中所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两个梯形构件21为相同结构,两个梯形构件21所围合成的中空空间为用于固定毛竹的中空套竹区22。
其中,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凸槽212,一个梯形构件21的另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凹槽213;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凸槽212斜边端与另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凹槽213的斜边端可拆卸连接,实现两个梯形构件21连接形成竹箍结构。
本实施例主要针对竹箍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竹箍2由两个梯形构件21组成,梯形构件21没有下边,仅包括一个上底和两个斜边,且该梯形构件为等腰梯形,且两个梯形构件呈相对设置,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两个斜边与另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两个斜边连接,从而形成正六边形结构,而斜边连接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凸槽212与凹槽213连接。
因此,竹箍2在固定毛竹时,可将两个梯形构件21分离,将毛竹5置于两个梯形构件21所围合的中空套竹区22内,然后将两个梯形构件21的各自两个斜边通过凸槽212与凹槽213进行适配连接。
而这里的凸槽212和凹槽213在结构上是适配的,凸槽212的具体结构:为可插入到凹槽213内的凸出槽状结构,该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详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盆托1的底部下端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插入到毛竹林土壤里。
其中,所述盆托1的底部设有插槽14,插槽14与支撑杆3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杆3包括大于等于一个第一可调节连接杆31、第二调节杆32,第二调节杆32位于远离插槽14的一端,第二调节杆32插入地面的一端呈尖头状。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毛竹林一般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地形不平坦,为了避免栽培装置很难平稳放置在竹林地面,因此,为了提高对整个栽培装置的支撑力,在盆托1的下端设置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下端插入到毛竹林土壤里。
支撑杆3与盆托1之间通过插槽14进行连接,插槽14结构类似与插入孔的结构,利于支撑杆3与盆托1的可拆卸连接,且插槽14位于盆托1的底部。
在构成栽培装置的整体结构,不是所有的盆托1下端均连接有支撑杆3,可根据需要在盆托1底部连接支撑杆3,如图6、图1、图7—图10所示,当栽培装置整体结构呈三角形时,盆托1底部中插槽14的中心点对应在盆托1上表面的点为支撑杆布置点7,只需要位于三角形角边的盆托连接支撑杆3即可,即支撑杆布置点7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
且本实施例对支撑杆3的结构进行优选,支撑杆3包括第一调节杆31、第二调节杆32,第一调节杆31的个数可以有多个,相互首尾连接,可根据需要调整高度,确保栽培装置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二调节杆32靠近地面的一端为尖头状,增强其作用地面的力度,便于将支撑杆3稳定的插入到地面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盆托1、竹箍2、支撑杆3可组合成条带式,如图8所示,栽培装置之间留出人行通道,便于后期管理和运输。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盆托1的外围向上突起形成围护圈11,所述围护圈11为中空结构,且横截面为六边形。
栽培盆4位于盆托1内时,围护圈11环绕在栽培盆4的外周。
在盆托1的外围安装围护圈11,围护圈11呈中空圆环状结构,且环绕在栽培盆4的外周,具有防止栽培盆4掉落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装置由多个盆托(1)或多个盆托(1)与大于等于一个的竹箍(2)连接而成,相邻盆托(1)之间、盆托(1)与竹箍(2)之间均通过咬合装置连接,盆托(1)内放置有栽培盆(4),栽培盆(4)内用于栽培耐阴植物;竹箍(2)为用于环绕在单根毛竹外围的中空固定装置;多个盆托(1)或多个盆托(1)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2)相互组合成一个呈蜂巢状的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盆托(1)的相邻三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12),同一个盆托(1)的另外相邻三边均设置向下咬合槽(13),一个盆托(1)的向上咬合槽(12)与相邻盆托(1)的向下咬合槽(13)适配连接,实现相邻盆托(1)的组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箍(2)由两个梯形构件(21)组成,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12),位于同一个竹箍(2)上另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下咬合槽(13),向上咬合槽(12)与向下咬合槽(13)结构上适配,实现盆托(1)与竹箍(2)之间的组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梯形构件(21)为相同结构,两个梯形构件(21)所围合成的中空空间为用于固定毛竹的中空套竹区(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凸槽(212),一个梯形构件(21)的另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凹槽(213);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凸槽(212)斜边端与另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凹槽(213)的斜边端可拆卸连接,实现两个梯形构件(21)连接形成竹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底部下端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插入到毛竹林土壤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底部设有插槽(14),插槽(14)与支撑杆(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大于等于一个第一可调节连接杆(31)、第二调节杆(32),第二调节杆(32)位于远离插槽(14)的一端,第二调节杆(32)插入地面的一端呈尖头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外围向上突起形成围护圈(11),所述围护圈(11)中空结构,且横截面为六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盆(4)位于盆托(1)内时,围护圈(11)环绕在栽培盆(4)的外周。
CN201820834616.2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46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4616.2U CN208446167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4616.2U CN208446167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46167U true CN208446167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9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461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46167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461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9413A (zh) * 2019-06-06 2019-08-0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多格室可组合高杆水培植物定植套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9413A (zh) * 2019-06-06 2019-08-0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多格室可组合高杆水培植物定植套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1807A (zh) 一种火龙果的高效栽培方法
CN206227118U (zh) 一种用于立体养殖草莓的养殖架
CN208446167U (zh) 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
CN209931137U (zh) 一种园林施工用幼树移植辅助装置
CN103875497A (zh) 一种矮化自根砧苹果v形栽培技术
CN107980430A (zh) 一种辅助葡萄扦插育苗装置
CN204707611U (zh) 防虫网棚
CN106171593B (zh) 一种适合树皮基质栽培的铁皮石斛栽植床及其栽培方法
CN211458259U (zh) 一种园林树苗扶正装置
CN205623492U (zh) 一种苦瓜栽培辅助支撑架
CN207574222U (zh) 水循环式山药无土栽培架
CN202738526U (zh) 石斛离地栽培架
CN205474983U (zh) 绿化式隔离护栏
CN205336977U (zh) 一种拼接式花盆
CN209105742U (zh) 一种中草药种植育苗装置
CN211090974U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苗木育苗床
CN210519545U (zh) 一种北方温室铁皮石斛栽培装置
CN209420456U (zh) 一种豇豆支架栽培装置
CN207927332U (zh) 一种可辅助幼苗生长的节水式白芨用种植苗床
CN105746166A (zh) 一种南瓜种植架
CN110036785A (zh) 一种便于浇水的药材种植架
CN213662980U (zh) 园林用育苗装置
CN109121768A (zh) 一种皖西杜鹃扦插的方法
CN208891186U (zh) 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移植装置
CN215422067U (zh) 一种月季种植用景观造型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