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44054U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44054U CN208444054U CN201821053149.6U CN201821053149U CN208444054U CN 208444054 U CN208444054 U CN 208444054U CN 201821053149 U CN201821053149 U CN 201821053149U CN 208444054 U CN208444054 U CN 2084440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ed
- chip
- printed board
- proof cap
- pede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包括底座、盖板、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印制板和芯片,所述底座包括位于前端的堵头,堵头根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底座的尾部有一块突出的把手隔板,所述把手隔板和挡板中间有一个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工字形槽口分别用来安装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一个方形槽口用于固定芯片,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在腔体的底部分别与芯片的正负极接触导通;所述盖板和底座安装固定,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导向槽用来安装印制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智能监控各个端口防尘帽的安装与使用情况,方便资源管控并且可防止非法插纤操作和人为蓄意对智能防尘帽的破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配器防尘帽,属于光纤通信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为了保护光器件,防尘帽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角落,它能防止光器件受到机械损坏,同时也能避免外部的灰尘和其他污染物直接进入到光器件的接口中,保持光纤和端面的洁净。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光纤适配器防尘帽虽然满足以上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当适配器端口处于工作状态时,我们会运用电子标签通过来监控它的使用情况,方便资源管理。当端口空置时会在端口上安装防尘帽来保护光器件,若防尘帽不慎掉落,又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导致光接口损坏或出现额外的损耗。或有非法插纤的现象,导致实际使用情况与资源管理系统记录的不一致,存在管理和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适配器防尘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带有印制板与系统连接,并且此新型智能防尘帽在结构上可有效防止人为破坏,阻止非法操作,若智能防尘帽脱落或被更换均可通过后台监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包括底座、盖板、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印制板和芯片,所述底座包括位于前端的堵头,所述堵头为中空柱体;堵头根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截面宽度大于堵头的截面宽度;所述底座的尾部有一块突出的把手隔板,所述把手隔板和挡板中间有一个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工字形槽口分别用来安装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一个方形槽口用于固定芯片,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在腔体的底部分别与芯片的正负极接触导通;所述盖板和底座安装固定,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导向槽用来安装印制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体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凹型倒钩,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凹型倒钩配合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印制板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接触的导体分别设置在印制板的正反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尾部设置有一块竖向支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簧片外形整体为U型,第一簧片的中间为连接臂,两端分别设置有拱形接触点,分别用来与印制板和芯片导通;所述第二簧片外形整体为U型,第二簧片的中间为连接臂,两端分别设置有拱形接触点,分别用来与印制板和芯片导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臂的宽度与工字形槽口相适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印制板正面前端设置有两条金属导体,所述印制板后端插在固定槽里面的部设置有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分别设置于印制板的正面和反面,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通过引线穿过金属化孔和金属导体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分别与拱形接触点和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片包括正极和负极两个金属导体,所述两个金属导体分别与拱形接触点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体和挡板之间设置有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板和堵头为分离式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印制板与芯片连接的方式,每个芯片带有唯一的地址码,通过智能托盘,与上层网管相连可对适配器端口进行识别,实现对托盘端口的智能化管理。当后台监控到系统中智能防尘帽有脱落的情况,可及时进行更换,提高现场人工检查的效率,降低成本;2、应用本实用新型产品,若存在非法插纤系统会进行报警和快速定位,给系统的管理带来了便利。3、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可防止人为蓄意破坏而进行非法操作,将印制板的两个金属导体设计在防尘帽本体内部通过两个簧片延伸到底部进行导通,若人为破坏后各个零部件的内部紧密配合关系会被打破,这样即便是单独取出印制板或第一簧片、第二簧片都不能实现:去除防尘帽,插入蓄意分离的防尘帽零部件,来骗过系统监测,进行非法插纤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分体爆炸示意图。
图3 是实施例一防尘帽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防尘帽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印制板结构示意图。
图8 是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9是簧片与印制板、芯片接触剖面示意图。
图10 是实施例二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分体爆炸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防尘帽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三智能标签装配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三防尘帽堵头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三智能标签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三防尘帽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中,以下以SC适配器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适配器新型智能防尘帽,包括防尘帽本底座1、防尘帽盖板2、第一簧片3、第二簧片4、印制板5和芯片6。
所述防尘帽底座1包括位于前端的堵头11,堵头11的作用是包覆光器件以免其受到损坏或污染,堵头11的结构为中空柱体。底座1的后端是一块拉手隔板17,其外形突出底座的表面,拉手隔板17的作用是方便使用时的操作。堵头11的根部设置有档板12,档板12的截面宽度与大于堵头,档板12的作用是当堵头11与适配器插接时,由于隔板12的截面宽度较大,可以将防尘帽和适配器固定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适配器中。防尘帽底座1尾部是一个中空腔体,腔体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工形槽13、第二工形槽14,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腔体底部设置有一个方形槽口15用于安装芯片6,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在防尘帽底座1内从顶部延伸到底部与芯片6的正负极进行紧密配合接触才能实现导通。底座腔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18,用于安装防尘帽盖板2;所述固定槽18表面设置有两条加强筋16,作用是让防尘帽盖板固定的更加牢固。
所述防尘帽盖板2前端设置有导向槽21,由前端延伸到盖板尾部,作用是用来安装印制版5;所述导向槽21上方设置有加强筋22,用来将印制板固定的更加牢固;导向槽21尾部设置有一块竖向支撑23,用来给印制板定位,使它固定安装在同一个深度;防尘帽盖板2底部两侧设置有凹型倒钩24,作用是用来卡在防尘帽底座1的固定槽18内。
所述第一簧片3外形整体为U型,第一簧片3的中间为连接臂33,两端分别设置有拱形接触点31和32,分别用来与印制板和芯片导通。所述第二簧片4外形整体为U型,第二簧片4的中间为连接臂43,两端分别设置有拱形接触点41和42,分别用来与印制板和芯片导通。防尘帽底座1中的第一工形槽13、第二工形槽14与第一簧片3、第二簧片4的结构有着对应设计,使簧片在防尘帽底座里能够固定在一个相对的位置,同时也方便簧片的安装和固定。
所述印制板5正面前端设置有两条金属导体51,长度短于电子标签母座的深度,用于接触智能托盘中电子标签母座上的接触簧片,实现与智能托盘上电路板连接的目的;所述印制板5后端插在固定槽18里面的部设置有第一金属接触片52、第二金属接触片53,分别位于印制板5的正面和反面,通过引线和金属化孔54分别和位于前端的金属导体51联通;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52、第二金属接触片53分别与拱形接触点41和31接触;所述印制板5与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接触的导体分别设置在印制板的正反两侧,有效防止了现场使用时候人为蓄意将芯片直接焊接在印制板上来单独使用,进行非法插纤的可能性。
图8所示为芯片6分正极和负极两个金属导体,分别与拱形接触点43和33接触,实现芯片与簧片导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组装顺序:为了使簧片、印制板和芯片能够可靠连接,组装防尘帽底座时,先装芯片6,再装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使簧片的拱形接触点43和44与芯片接触紧,实现两个簧片与芯片之间在防尘帽底座1内的导通。
然后将防尘帽盖板2沿着固定槽18卡进去装配到位,最后将印制板5尾部沿着导向槽21安装到底部,实现印制板5与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接触,整个实行新型组装完成。
实施例二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一种适配器新型智能防尘帽,包括防尘帽底座7、防尘帽盖板2、第一簧片3、第二簧片4、印制板5和芯片6。所述防尘帽盖板2、第一簧片3、第二簧片4、印制板5和芯片6的实现方法和上述方案一相同。
所述防尘帽底座7中间是一段圆柱形软连接79;软连接前端设置挡板72,挡板72的另外一面设置有堵头71,所述堵头71的作用是包覆光器件以免其受到损坏或污染,堵头71的结构为中空柱体;所述挡板72的截面宽度与大于堵头,档板12的作用是当堵头11与适配器插接时,由于隔板12的截面宽度较大,可以将防尘帽和适配器固定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适配器中;软连接79的另外一端是防尘帽底座的第二部分,底座7的后端是一块拉手隔板77,其外形突出底座的表面,拉手隔板77的作用是方便使用时的操作。防尘帽底座7第二部分是一个中空腔体,腔体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工形槽73、第二工形槽74,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腔体底部设置有一个方形槽口75用于安装芯片6;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在防尘帽底座7内从顶部延伸到底部与芯片6的正负极进行紧密配合接触才能实现导通。底座腔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78,用于安装防尘帽盖板2;所述固定槽78表面设置有两条加强筋76,作用是让防尘帽盖板固定的更加牢固。
所述防尘帽底座7中间设置的软连接79,可以使软连接的前端堵头71部分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范围,使其在安装时能够固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实施例三
如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一种适配器新型智能防尘帽,包括防尘帽底座8、防尘帽堵头9、防尘帽盖板2、第一簧片3、第二簧片4、印制板5和芯片6。所述防尘帽盖板2、第一簧片3、第二簧片4、印制板5和芯片6的实现方法和上述方案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两部分来实现的,它包括图13智能标签的第一部分,图14防尘帽堵头的第二部分。这两部分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分开使用。
所述防尘帽堵头9的实现方式和方案二中一致,均包含一个中空柱体和挡板,插入适配器中,实现防尘和保护的作用。
所述防尘帽底座8是一个中空腔体,后端是一块拉手隔板87,其外形突出底座的表面,拉手隔板87的作用是方便使用时的操作。所述中空腔体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工形槽83、第二工形槽84,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腔体底部设置有一个方形槽口85用于安装芯片6;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4在防尘帽底座8内从顶部延伸到底部与芯片6的正负极进行紧密配合接触才能实现导通。底座腔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88,用于安装防尘帽盖板2;所述固定槽88表面设置有两条加强筋86,作用是让防尘帽盖板2固定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插在智能托盘的适配器上,一方面防尘帽堵头起到保护光纤适配器和耦合器的作用。另外一端印制板与智能托盘上的电路板导通进行信号传输,同时每个智能防尘帽内部均设置有芯片,每个芯片带有唯一的地址码,因此可通过后台监控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各个端口的使用情况。当实用新型产品不慎掉落或有非法插纤操作时后台将会发生报警信号,能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及时发现错误并修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印制板上两个金属导体是不连通的,必须通过与内部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紧密配合,同时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延伸到底部与芯片接触,才能实现导通。
2.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分别是在印制板的正面和反面进行接触的,若蓄意损坏两个簧片和芯片与印制板的内部配合关系会被打破,不能取出内部零件单独使用;同时印制板与芯片接触的金属片设置在正反两面,也无法实现将芯片焊接在印字板上来实现去除防尘帽,插入蓄意分离的防尘帽零部件,来骗过系统监测,进行非法插纤操作的目的。
3.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方案上防尘帽本体中间设置有软连接,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端是防尘帽堵头,另外一端是实现智能防尘帽的标签部分,使用时防尘帽堵头可以微调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适配器中,以上实施方案均以SC适配器为例说明。
Claims (10)
1.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板、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印制板和芯片,所述底座包括位于前端的堵头,所述堵头为中空柱体;堵头根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截面宽度大于堵头的截面宽度;所述底座的尾部有一块突出的把手隔板,所述把手隔板和挡板中间有一个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工字形槽口分别用来安装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一个方形槽口用于固定芯片,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在腔体的底部分别与芯片的正负极接触导通;所述盖板和底座安装固定,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导向槽用来安装印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凹型倒钩,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凹型倒钩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接触的导体分别设置在印制板的正反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尾部设置有一块竖向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外形整体为U型,第一簧片的中间为连接臂,两端分别设置有拱形接触点,分别用来与印制板和芯片导通;所述第二簧片外形整体为U型,第二簧片的中间为连接臂,两端分别设置有拱形接触点,分别用来与印制板和芯片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宽度与工字形槽口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正面前端设置有两条金属导体,所述印制板后端插在固定槽里面的部设置有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分别设置于印制板的正面和反面,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通过引线穿过金属化孔和金属导体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二金属接触片分别与拱形接触点和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正极和负极两个金属导体,所述两个金属导体分别与拱形接触点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和挡板之间设置有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和堵头为分离式设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53149.6U CN208444054U (zh) | 2018-07-04 | 2018-07-04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53149.6U CN208444054U (zh) | 2018-07-04 | 2018-07-04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44054U true CN208444054U (zh) | 2019-01-29 |
Family
ID=6508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53149.6U Active CN208444054U (zh) | 2018-07-04 | 2018-07-04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440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4329A (zh) * | 2018-07-04 | 2018-10-02 |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
2018
- 2018-07-04 CN CN201821053149.6U patent/CN2084440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4329A (zh) * | 2018-07-04 | 2018-10-02 |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CN108614329B (zh) * | 2018-07-04 | 2024-04-05 |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97767A (en) | Indicator light modular jack | |
USRE36820E (en) | Removable optoelectronic module | |
EP1011176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ight transmission means | |
US7614887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 |
US7524211B2 (en) | Digital switching cross-connect module | |
US5836786A (en) | Patch panel having snap together construction | |
US20110223784A1 (en) | Back-mount ganged electrical outlets | |
CN102934295A (zh) | 两件式模块化连接器以及使用该两件式模块化连接器的智能管理互联链路 | |
CN102754452A (zh) | 具有外部光连接器的光背板机架组件 | |
CN102422191B (zh) | 光连接器装置及对方侧光连接器装置 | |
EP0309127A2 (en) | Optical fibre adapter means | |
CN208444054U (zh)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
US6811413B2 (en) | Electro-optical module assembly | |
CN104238033B (zh) | 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 | |
US7553063B2 (en) | Press-in place LED for a digital switching cross-connect module | |
CN208444052U (zh) | 一种适配器防破坏智能防尘帽 | |
CN108614329A (zh) | 一种适配器智能防尘帽 | |
CN100452550C (zh) | 光源模块以及面光源装置 | |
CN211149161U (zh) | 新型相机模组 | |
CN108646354B (zh) | 一种适配器防破坏智能防尘帽 | |
CN211607003U (zh) | 光模块写码器 | |
CN216956443U (zh) | 一种mu系列光纤适配器卡接座 | |
CN218498015U (zh) | 保险丝模块和电源分配单元 | |
CN219812282U (zh) | 一种带有静电消除组件的ic卡座结构 | |
CN211402837U (zh) | 一种对自动光纤配线架的端口使用实施监测管理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