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3819U -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3819U
CN208433819U CN201820908754.0U CN201820908754U CN208433819U CN 208433819 U CN208433819 U CN 208433819U CN 201820908754 U CN201820908754 U CN 201820908754U CN 208433819 U CN208433819 U CN 208433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field spider
cooling
cooling oil
electric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087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多智
吴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lian Nengchu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anneng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anneng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anneng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087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3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3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3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铁芯、电机轴和前后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内设置有水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与电机轴之间固设有一转子支架;所述转子支架的轴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定子、转子铁芯的前后两端部与前后端盖之间形成一密闭冷却油腔,该密闭冷却油腔内安装有冷却油;工作时,转子铁芯产生的热量传到转子支架上,转子铁芯转动会将冷却油带动飞溅起来,使冷却油流过转子支架上面的通孔,将转子支架上的热量传到电机壳体上面,通过电机壳体内部的水冷机构将热量传递出去。该结构对电机转子增加了辅助冷却,提高了电机的寿命,改善了电机的内部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增加了被动冷却条件,在电机正常工作的同时,可以对电机转子进行冷却,在电机高速旋转工作、高速发电工作、高速回馈工作的时候可以达到对电机转子的冷却,防止了磁钢由于高温弱磁的风险。目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是旋转部件,在对转子温度几乎无法实现监控,工作时间过久会导致转子磁钢的永久退磁。由于转子是旋转部件,所以很难对转子进行温度监控和冷却,特别是全密封结构的电机,防护等级需要达到IP67 所以很难对电机转子进行冷却及温度监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了辅助冷却、提高了电机寿命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铁芯、电机轴和前后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内设置有水冷机构,所述转子铁芯与电机轴之间固设有一转子支架;所述转子支架的轴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定子、转子铁芯的前后两端部与前后端盖之间形成一密闭冷却油腔,该密闭冷却油腔内安装有冷却油;工作时,转子铁芯产生的热量传到转子支架上,转子铁芯转动会将冷却油带动飞溅起来,使冷却油流过转子支架上面的通孔,将转子支架上的热量传到电机壳体上面,通过电机壳体内部的水冷机构将热量传递出去。
优选的,所述冷却油的体积为密闭冷却油腔容积的1/4~1/3。
优选的,多个所述通孔沿圆周向呈环形均匀排列在转子支架上。
优选的,多个所述通孔在转子支架径向上的位置靠近转子铁芯的外壁。
优选的,多个所述通孔位于转子支架壁厚的1/3处。
优选的,所述转子支架采用铸铁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方案没有对常规电机本体结构进行较大改动,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得电机转子部分有了辅助冷却,通过对电机转子的辅助冷却,将转子铁芯的热量尽快传到到转子支架上,当冷却油流过转子支架上的通孔时候,将转子支架的热量带走,最后通过冷却油和水冷电机壳体的接触,将电机内部的热量快速的传到电机外部,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电机的寿命,改善了电机的内部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壳体;2、定子;3、转子铁芯;4、电机轴;5、前后端盖;6、转子支架;7、通孔;8、密闭冷却油腔;9、冷却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电机壳体1、定子2、转子铁芯3、电机轴4和前后端盖5,所述电机壳体1内设置有水冷机构;所述转子铁芯3与电机轴4之间固设有一转子支架6;所述转子支架6的轴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7;所述转子支架6采用铸铁材料制作而成,因为铸铁材料既有强度优势又自身热交换速度快;所述定子2、转子铁芯3的前后两端部与前后端盖5之间形成一密闭冷却油腔8,该密闭冷却油腔8内安装有冷却油9;电机转子工作时,转子铁芯3产生的热量传到转子支架6上,转子铁芯3转动会将冷却油9带动飞溅起来,使冷却油9流过转子支架6上面的通孔7,将转子支架6上的热量传到电机壳体1上面,通过电机壳体1内部的水冷机构将热量传递出去,保证了转子铁芯3可以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温度工作环境,让磁钢不会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下,防止磁钢的不可逆退磁。
对上述方案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冷却油9的体积为密闭冷却油腔8容积的1/4~1/3,当转子铁芯3转动会将冷却油9带动飞溅起来,使冷却油9流过转子支架6上面的通孔7,而大部分冷却油9始终靠在电机壳体1的内壁处,确保冷却油9将产生的热量尽快传到到电机壳体1上面,通过电机壳体 1内部的冷却水将热量尽快传递出去。
进一步的说明,多个所述通孔7沿圆周向呈环形均匀排列在转子支架6 上,且多个所述通孔7在转子支架6径向上的位置靠近转子铁芯3的外壁。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最优选的一个方案,多个所述通孔7位于转子支架6 壁厚的1/3处;该结构有利于将转子支架的热量尽快带走,提高冷却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体(1)、定子(2)、转子铁芯(3)、电机轴(4)和前后端盖(5),所述电机壳体(1)内设置有水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3)与电机轴(4)之间固设有一转子支架(6);所述转子支架(6)的轴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7);所述定子(2)、转子铁芯(3)的前后两端部与前后端盖(5)之间形成一密闭冷却油腔(8),该密闭冷却油腔(8)内安装有冷却油(9);工作时,转子铁芯(3)产生的热量传到转子支架(6)上,转子铁芯(3)转动会将冷却油(9)带动飞溅起来,使冷却油(9)流过转子支架(6)上面的通孔(7),将转子支架(6)上的热量传到电机壳体(1)上面,通过电机壳体(1)内部的水冷机构将热量传递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9)的体积为密闭冷却油腔(8)容积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7)沿圆周向呈环形均匀排列在转子支架(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7)在转子支架(6)径向上的位置靠近转子铁芯(3)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7)位于转子支架(6)壁厚的1/3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6)采用铸铁材料制作而成。
CN201820908754.0U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Active CN208433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8754.0U CN208433819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8754.0U CN208433819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3819U true CN208433819U (zh) 2019-01-25

Family

ID=65101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08754.0U Active CN208433819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3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7260A (zh) 一种具有混合冷却结构的轴向永磁辅助径向磁阻高速电机
TW201832452A (zh) 電機冷卻結構、動力電機及電驅動系統
CN108512363A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106787454B (zh) 伺服电机
CN108702040A (zh) 具有改进的冷却的旋转电机
CN106059195A (zh) 一种增加电动机内腔散热效率的带风扇叶片转子连接结构
CN207150352U (zh) 一种驱动系统
CN208094333U (zh) 一种油冷电机的机壳
CN105703498A (zh) 一种内置式盘式电机的定子浸油循环冷却结构
CN208433819U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JP2018107865A (ja) 回転電機
CN106160282B (zh) 带螺旋状齿槽的湿式高速电机
CN206432849U (zh) 具有双散热系统的隔爆异步电动机
CN104410182A (zh) 一种电泵
CN208112435U (zh) 一种带防水功能的散热电机
CN208534781U (zh) 电子水泵
CN110336416A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进行冷却的电机
CN105827067B (zh) 一种磁矩阵无铁芯电动机的内腔通风散热系统装置
KR20230110350A (ko) 모터 시스템 및 이를 갖는 차량
CN204376630U (zh) 一种带风扇叶的电机转子
CN203482018U (zh) 一种液冷伺服电机
CN203166719U (zh) 一种机车用加油轴承冷却风机电机
CN207664849U (zh) 一种豆浆机用无刷电机
CN206743045U (zh) 一种液冷大功率永磁无刷电机
CN102324796B (zh) 液冷散热式外转子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6

Address after: 255000 Linzi,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Zhonglian nengchua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Plant 6, Xinghua Industrial Park, No. 2, Shuangma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ZHONGLIANNENG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