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3113U -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3113U
CN208423113U CN201821283817.4U CN201821283817U CN208423113U CN 208423113 U CN208423113 U CN 208423113U CN 201821283817 U CN201821283817 U CN 201821283817U CN 208423113 U CN208423113 U CN 208423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tube
liquid stream
support construction
accommoda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838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雷
苏俊松
李树民
袁承超
劳力
马俊峰
王扬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838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3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3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311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所述液流扁管包括扁管支撑结构及多个管体结构;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容置通孔,所述容置通孔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两端;多个所述管体结构分别容置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所述容置通孔中,并与对应容置通孔内壁贴合以形成所述液流扁管,其中所述容置通孔的数目与所述管体结构的数目相同。所述液流扁管可在电池装配成组过程中避免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从而确保电池装配成组得到的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越发普及,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池系统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现有电池系统的能量来源于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而对每个单体电池而言,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每个单体电池不同部位对应产生的热量在总量上有所不同,使得单体电池上存在温度差异,进而造成电池模组中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温度差异情况。因此,对电池模组而言,如何对各单体电池进行导热散热处理以使各单体电池维持在温度平衡状态,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业界主流通常在多个单体电池之间设置与单体电池接触的液冷扁管的方式,通过液冷扁管来对多个单体电池进行散热处理。但就液冷扁管而言,现有的液冷扁管的排管流道通常采用隔板形成,使得现有的液冷扁管中的排管流道相互之间紧挨着设置。现有的液冷扁管在配合单体电池装配成组的时候需要进行折弯和大拐弯,容易在弯曲后的液冷扁管的波浪处和拐弯处发生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影响液冷扁管自身的流体运输性能,从而影响到液冷扁管对单体电池的导热散热功能,影响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所述液流扁管通过扁管支撑结构分隔相邻的流道管体结构,并由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与多个所述管体结构相互配合形成,使得所述液流扁管在电池装配成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从而确保电池装配成组得到的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就扁管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流扁管,所述液流扁管包括扁管支撑结构及多个管体结构;
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容置通孔,所述容置通孔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两端;
多个所述管体结构分别容置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所述容置通孔中,并与对应容置通孔内壁贴合以形成所述液流扁管,其中所述容置通孔的数目与所述管体结构的数目相同。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液流扁管的厚度尺寸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容置通孔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厚度方向上的通孔尺寸小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厚度尺寸。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液流扁管的厚度尺寸范围为0.2mm~1.0m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上述管体结构沿对应的所述容置通孔的通孔延伸方向容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置通孔内,其中每个所述管体结构对应的所述容置通孔的形状与该管体结构的形状相互匹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上述管体结构的形状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腰形、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扁管支撑结构在相邻两个容置通孔之间的区域处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的镂空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通孔的通孔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扁管支撑结构上的所述镂空结构中填充有导热材料,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包括导热硅胶、导热绝缘灌封胶、石墨烯、铜粉、铝粉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扁管支撑结构上的所述镂空结构中填充有弹性材料,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包括橡胶、海绵、泡沫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扁管支撑结构与所述管体结构采用挤塑成型或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
就系统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任意一种上述的液流扁管,所述液流扁管绕设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并与各单体电池相互接触,用于对多个所述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液流扁管通过扁管支撑结构分隔相邻的流道管体结构,并由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与多个所述管体结构相互配合形成,使得所述液流扁管在电池装配成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从而确保电池装配成组得到的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所述液流扁管包括扁管支撑结构及多个管体结构。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容置通孔,所述容置通孔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两端。多个所述管体结构分别容置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所述容置通孔中,并与对应容置通孔内壁贴合以形成所述液流扁管,其中所述容置通孔的数目与所述管体结构的数目相同,从而通过所述扁管支撑结构分隔相邻的管体结构,并由扁管支撑结构支撑起所述液流扁管,防止所述液流扁管在电池装配成组过程中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从而确保电池装配成组得到的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流扁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Ⅰ部的第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Ⅰ部的第二种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流扁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4中Ⅱ部的第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Ⅱ部的第二种放大示意图。
图标:100-液流扁管;110-扁管支撑结构;111-容置通孔;112-镂空结构;120-管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流扁管100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液流扁管100能够用于传输液冷流体或液暖流体,以对与所述液流扁管100接触的物体进行散热处理或保温处理。其中,所述液流扁管100能够在进行折弯处理或大拐弯处理时避免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从而确保所述液流扁管100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确保所述液流扁管100能够正常地通过流通在所述液流扁管100内的液冷流体或液暖流体,对与所述液流扁管100接触的物体进行散热处理或保温处理。
请结合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2是图1中Ⅰ部的第一种放大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液流扁管100包括扁管支撑结构110及多个管体结构120,所述管体结构120用于实现所述液流扁管100的流体运输功能,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设置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内,以通过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支持形成所述液流扁管100,并通过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对所述管体结构120进行保护,防止所述液流扁管100在进行折弯处理或大拐弯处理时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100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容置通孔111,所述容置通孔111的数目与所述管体结构120的数目相同,每个容置通孔111对应容置一个管体结构1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通孔111开设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垂直于该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延伸方向的两个相对的端口侧面上,所述容置通孔111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两端,此时所述容置通孔111的通孔延伸方向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分别容置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多个所述容置通孔111,并与对应容置通孔111内壁贴合以配合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形成所述液流扁管100。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管体结构120对应一个所述容置通孔111,每个所述管体结构120对应的所述容置通孔111在垂直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上的形状与该管体结构120的形状相互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管体结构120沿对应匹配的所述容置通孔111的通孔延伸方向容置在所述容置通孔111内,以配合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形成所述液流扁管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在垂直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上的形状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腰形、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地,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的形状可以都是圆形、矩形、椭圆形、腰形、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的形状均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椭圆形、腰形、六边形的多种组合。例如,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的形状是圆形与矩形的组合,即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中的部分管体结构120的形状是圆形,而另一部分管体结构120的形状是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中形状相同的管体结构120相互之间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管体结构120中形状相同的管体结构120相互之间的尺寸处于相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容置通孔111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的位置可以处于同一直线上,也可以相互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多个所述容置通孔111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的位置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直线平行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两个相对的扁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流扁管100的厚度尺寸由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决定,所述液流扁管100的厚度尺寸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的所有容置通孔111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厚度方向上的通孔尺寸小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厚度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流扁管100可应用到电池系统中,用于对电池系统中的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则所述液流扁管100在被应用到电池系统时的厚度尺寸范围为0.2mm~1.0mm,以确保所述液流扁管100能够正常绕设在多个单体电池之间,并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接触。
请再次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与所述管体结构120相互独立,所述管体结构120在被容置到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容置通孔111内时,可通过粘连的方式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固定在一起。
请参照图3,是图1中Ⅰ部的第二种放大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流扁管100中的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与所述管体结构120属于一体成型状态,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与所述管体结构120可采用挤塑成型或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以形成所述液流扁管100。
请结合参照图4及图5,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流扁管100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图4中Ⅱ部的第一种放大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在相邻两个容置通孔111之间的区域处开设有镂空结构112。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容置通孔111之间的镂空结构112所对应的镂空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通孔111的通孔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112的镂空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田字形、米字形、目字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的所述镂空结构112所对应的镂空部分可以填充有导热材料,用于在所述液流扁管100与目标物体接触时通过所述导热材料提高所述液流扁管100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包括导热硅胶、导热绝缘灌封胶、石墨烯、铜粉、铝粉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不同位置处的所述镂空结构112内填充的导热材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设置,以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与目标物体接触的区域能够对所述目标物体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程度地导热,消除存在有温度差异的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较大温差问题,使所述目标物体维持在温度平衡状态,延长该目标物体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的所述镂空结构112所对应的镂空部分也可以填充有弹性材料,用于在所述液流扁管100折弯或大拐弯时增强所述液流扁管100的折弯弹性,防止液流扁管100在进行折弯处理或大拐弯处理时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100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
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包括橡胶、海绵、泡沫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的所述镂空结构112所对应的镂空部分也可以填充有同时具有较强的导热性及弹性的材料,以通过这类的材料同时实现上述的两种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在存在有所述镂空结构112的情况下,与所述管体结构120相比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所述管体结构120在被容置到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的容置通孔111内时,可通过粘连的方式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固定在一起。
请参照图6,是图4中Ⅱ部的第二种放大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在存在有所述镂空结构112的情况下,与所述管体结构12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状态。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与所述管体结构120可采用挤塑成型或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以形成所述液流扁管100,其中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上的所述镂空结构112可在挤塑成型过程或挤出成型过程中对应生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上述任意一种液流扁管100,所述液流扁管100绕设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并与各单体电池相互接触,以通过所述液流扁管100中流通的液冷流体或液暖流体对多个所述单体电池进行散热处理或保温处理。其中,所述液流扁管100通过包括的多个管体结构120进行流体传输,通过包裹容置所述管体结构120的扁管支撑结构110对相邻的管体结构120进行分隔保护,并由所述扁管支撑结构110支撑起所述液流扁管100,防止所述液流扁管100在电池装配成组过程中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100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从而确保电池装配成组得到的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中,所述液流扁管通过扁管支撑结构分隔相邻的流道管体结构,并由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与多个所述管体结构相互配合形成,使得所述液流扁管在电池装配成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从而确保电池装配成组得到的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所述液流扁管包括扁管支撑结构及多个管体结构。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容置通孔,所述容置通孔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两端。多个所述管体结构分别容置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所述容置通孔中,并与对应容置通孔内壁贴合以形成所述液流扁管,其中所述容置通孔的数目与所述管体结构的数目相同,从而通过所述扁管支撑结构分隔相邻的管体结构,并由扁管支撑结构支撑起所述液流扁管,防止所述液流扁管在电池装配成组过程中出现流道坍塌或流道折断的现象,确保所述液流扁管具有稳定的流体运输功能,从而确保电池装配成组得到的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扁管包括扁管支撑结构及多个管体结构;
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容置通孔,所述容置通孔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两端;
多个所述管体结构分别容置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所述容置通孔中,并与对应容置通孔内壁贴合以形成所述液流扁管,其中所述容置通孔的数目与所述管体结构的数目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流扁管的厚度尺寸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容置通孔在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厚度方向上的通孔尺寸小于所述扁管支撑结构的厚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流扁管的厚度尺寸范围为0.2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管体结构沿对应的所述容置通孔的通孔延伸方向容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置通孔内,其中每个所述管体结构对应的所述容置通孔的形状与该管体结构的形状相互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管体结构的形状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腰形、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管支撑结构在相邻两个容置通孔之间的区域处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的镂空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通孔的通孔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上的所述镂空结构中填充有导热材料,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包括导热硅胶、导热绝缘灌封胶、石墨烯、铜粉、铝粉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上的所述镂空结构中填充有弹性材料,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包括橡胶、海绵、泡沫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流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管支撑结构与所述管体结构采用挤塑成型或挤出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
1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流扁管,所述液流扁管绕设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并与各单体电池相互接触,用于对多个所述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
CN201821283817.4U 2018-08-09 2018-08-09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23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3817.4U CN208423113U (zh) 2018-08-09 2018-08-09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3817.4U CN208423113U (zh) 2018-08-09 2018-08-09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3113U true CN208423113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8381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23113U (zh) 2018-08-09 2018-08-09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3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6013A (zh) * 2018-08-09 2018-12-21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6013A (zh) * 2018-08-09 2018-12-21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CN109066013B (zh) * 2018-08-09 2023-11-2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7578B (zh) 一种液冷扁管灌封结构及电源装置
CN208478522U (zh) 一种液冷动力电池系统
CN204230380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06611827A (zh) 一种箱体及电池液冷装置
CN108923101B (zh) 一种新型相变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
CN107068928A (zh) 支撑装置、电池模组及电源系统
CN208423113U (zh)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CN108598624A (zh) 液冷管、电源装置及液冷管安装方法
CN205900640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汽车
CN106785238A (zh) 电池模组及均温结构
CN206595367U (zh)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06516689U (zh) 支撑装置、电池模组及电源系统
CN206685510U (zh) 导热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07394307A (zh) 散热装置及电源系统
CN208127381U (zh) 液冷管及电源装置
US20170118867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iddle frame thereof
CN109066013A (zh) 液流扁管及电池系统
CN206755555U (zh) 加热器芯体及加热器
CN207800834U (zh) 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07425235A (zh) 散热装置及电池系统
CN208226047U (zh) 温控装置及电源设备
CN109830625A (zh) 圆柱形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7149667U (zh) 散热装置及电池系统
CN107146924A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源装置
CN207938725U (zh) 导热硅胶垫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