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3019U -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3019U
CN208423019U CN201821107098.0U CN201821107098U CN208423019U CN 208423019 U CN208423019 U CN 208423019U CN 201821107098 U CN201821107098 U CN 201821107098U CN 208423019 U CN208423019 U CN 208423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duct
box
air duc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70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奕舟
潘清华
魏鑫军
郭盛涛
黄东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E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E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E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E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070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3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3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3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包括:箱体、根据箱体的结构内置的蓄电池组、根据蓄电池组的内置方式设计的箱内导风管。其中箱体还内置至少两台用于将箱体的内部热风排到箱体外的排风机。箱体的第一侧设有分别与箱内导风管两端对应的箱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箱体的第一侧旁置一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内风道、外风道和电动风门组件。其中,内风道的内风道出风口与箱体进风口连接。内风道的内风道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联动控制所述内风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的启闭的电动风门组件,外风道两端分别与内风道和箱外导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原蓄电池恒温箱冷量流失、自然通风方式无法顺利排风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基站所用的蓄电池通常安装在普通的金属机柜或者开敞的机架内。普通蓄电池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超出规定的工作温度将会造成蓄电池的容量减少或者使用寿命的降低,极大地影响无线基站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使用蓄电池恒温箱保持蓄电池在恒定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尤其重要。而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发现,现有的蓄电池恒温箱普遍存在因出风口与制冷进风口距离较近,从而导致部分冷风直接回到出风口,造成冷量流失,同时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工作产生的热量直接排到蓄电池恒温箱所在的机房,进一步导致蓄电池恒温箱的外部环境过高,不利于蓄电池恒温箱的散热的问题。此外,现有的蓄电池恒温箱的蓄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会导致箱内温度迅速上升,原来技术在通风模式下无法顺利排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能有效解决原蓄电池恒温箱冷量流失、自然通风方式无法顺利排风问题,同时将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工作产生的热量直接排到机房外,解决蓄电池恒温箱的外部环境过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包括:箱体、根据箱体的结构内置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内置方式设计的箱内导风管。箱体还内置至少两台用于将箱体的内部热风排到箱体外的排风机,分别为第一排风机和第二排风机。箱体的第一侧设有分别与箱内导风管两端对应的箱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箱体的第一侧旁置一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内风道、外风道和电动风门组件。其中,内风道的内风道出风口与箱体进风口连接,内风道的内风道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联动控制内风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的启闭的电动风门组件,外风道两端分别与内风道和箱外导风管连接。
进一步的,箱体的结构为活架式结构,包括可拆式柜门、墙板、顶板,以及内置的蓄电池架,墙板和顶板均为保温复合板。
进一步的,箱内导风管的一端设于箱体进风口旁,另一端设于箱体出风口旁。
进一步的,第一排风机设置于箱体进风口旁,风向背向箱体进风口,第二排风机设置于箱体出风口旁,风向朝向箱体出风口。
进一步的,智能控制器包括箱内温度传感器、箱外温度传感器、操作显示面板及输出执行器。
进一步的,电动风门组件包括根据内风道进风口与箱体出风口位置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的一端和下板一端根据预设角度衔接。
进一步的,制冷装置的供电方式为双路供电,一路为市电供电,另一路为蓄电池组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通过在箱内增加箱内导风管,将蓄电池箱进风口处的冷风通过箱内导风管排入蓄电池箱体内,解决部分冷风直接回到出风口,造成冷量流失的问题,同时在自然通风模式时,同时启动两个排风机,能迅速将蓄电池箱内的热量排出,实现顺利排风的目的,此外通过在制冷装置外风道处,外接一个箱外导风管,把制冷装置压缩机工作产生热量通过向外导风管直接排到机房外部。解决了因制冷装置压缩机工作产生热量导致机房环境温度上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新型蓄电池恒温箱由箱体1、根据箱体的结构内置的蓄电池组2、根据蓄电池组的内置方式设计的箱内导风管12、与箱内导风管两端对应的箱体进风口3、与箱内导风管两端对应的箱体出风口8、第一排风机11、用于将箱体的内部第二排风机13、内风道4、外风道5、箱外导风管10、电动风门组件9、内风道进风口7和智能控制器6构成。
其中,箱体的结构为活架式结构,包括可拆式柜门,以便于蓄电池的装卸,内部设有钢梁蓄电池架,箱体墙板和顶板均为保温复合板最大限度的杜绝箱内外冷热桥的产生,保持箱内温度,同时箱体的第一侧设有与箱内导风管两端对应的箱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箱内导风管的一端设于箱体进风口旁,另一端设于箱体出风口旁。
箱体还内置至少两台用于将箱体的内部热风排到所箱体外的排风机,分别为第一排风机和第二排风机。其中,第一排风机设置于箱体进风口旁,风向背向箱体进风口,第二排风机设置于箱体出风口旁,风向朝向箱体出风口,排风机由蓄电池供电保障蓄电池工作环境温度与机房一致。
箱体的第一侧还旁置一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内风道、外风道和电动风门组件。其中,
内风道的内风道出风口与箱体进风口连接。内风道的内风道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联动控制内风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的启闭的电动风门组件。外风道两端分别与内风道和箱外导风管连接。
其中,智能控制器制器包括:箱内温度传感器、箱外温度传感器、操作显示面板及输出执行器,制冷装置的供电方式为双路供电,一路为市电供电,另一路为蓄电池组供电。电动风门组件包括:根据内风道进风口与箱体出风口位置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的一端和下板一端根据预设角度衔接。
该新型蓄电池恒温箱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新型蓄电池恒温箱运行时首先由智能控制器检测箱外温度。如果箱外的温度低于箱内设定温度时,智能控制器控制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在通风模式运行。智能控制器6控制电动风门组件9顺时针转动,电动风门组件9的上板开放箱体出风口8与箱外空气联通,同时电动风门组件9的下板开放内风道进风口7与内风道4联通。制冷装置风机将箱外温度较低的空气经内风道进风口7,箱体进风口3通过箱内导风管12引入蓄电池恒温箱内冷却蓄电池组2,同时启动第一排风机11和第二排风机13,将被蓄电池组2加热的空气由蓄电池箱体出风口8向箱外排出。当蓄电池恒温箱内温度下降到指定温度时,制冷装置风机停止运行,节省电力。
如果箱外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智能控制器控制新型电池恒温箱在制冷模式运行,智能控制器6控制电动风门组件9逆时针转动,电动风门组件9的上板关闭箱体出风口8与箱外空气通道,同时电动风门组件9的下板关闭内风道进风口7与内风道4的通道,箱体出风口8与内风道4被联通。制冷装置风机将箱内温度较高空气由箱体出风口8引出,经包含制冷装置蒸发器的内风道4使空气被冷却,冷却后的空气由箱体进风口3通过箱内导风管12引入蓄电池恒温箱内,冷却蓄电池组2。被蓄电池组2加热后的空气由箱体出风口8排出,流向内风道4,再次被冷却,循环工作。当蓄电池恒温箱内温度下降到指定温度时,制冷装置停止运行。在此过程中制冷装置产生的热量经外风道5,通过箱外导风管10,被排向蓄电池恒温箱所在的机房外。同时,当箱内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保温温度时,自动转换为保温工作模式,停止所述制冷制热组件制冷,对箱内保温。
此外当外部供电设备断电时,该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将采用恒温箱内的蓄电池组进行供电,从而保证在外部供电设备断电的情况下,恒温箱也能正常工作,维持箱体内温度的恒定。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迅速将蓄电池箱内的热量排出,实现顺利排风的目的,此外通过在制冷装置外风道处,外接一个箱外导风管,把制冷装置压缩机工作产生热量通过向外导风管直接排到机房外部。解决了因制冷装置压缩机工作产生热量导致机房环境温度上升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根据所述箱体的结构内置的蓄电池组、根据所述蓄电池组的内置方式设计的箱内导风管;
所述箱体还内置至少两台用于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热风排到所述箱体外的排风机,分别为第一排风机和第二排风机;
所述箱体的第一侧设有分别与所述箱内导风管两端对应的箱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
所述箱体的第一侧旁置一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内风道、外风道和电动风门组件;其中,
所述内风道的内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箱体进风口连接;所述内风道的内风道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联动控制所述内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出风口的启闭的所述电动风门组件;所述外风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风道和箱外导风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结构为活架式结构,包括可拆式柜门、墙板、顶板,以及内置的蓄电池架,所述墙板和顶板均为保温复合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内导风管的一端设于所述箱体进风口旁,另一端设于所述箱体出风口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机设置于所述箱体进风口旁,风向背向所述箱体进风口,所述第二排风机设置于所述箱体出风口旁,风向朝向所述箱体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箱内温度传感器、箱外温度传感器、操作显示面板及输出执行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风门组件包括根据所述内风道进风口与所述箱体出风口位置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的一端和所述下板一端根据预设角度衔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的供电方式为双路供电,一路为市电供电,另一路为蓄电池组供电。
CN201821107098.0U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Active CN208423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7098.0U CN20842301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7098.0U CN20842301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3019U true CN208423019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7098.0U Active CN20842301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3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7981B (zh) 用于通讯基站的面向对象送风节能型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9451701B (zh) 一种全年可利用室外空气的数据中心节能制冷系统
CN109768348B (zh) 高寒地区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CN203690448U (zh) 一种通过车辆空调系统给电池包加热和冷却的系统
CN2884544Y (zh) 一种蓄电池柜
CN206789942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散热智能低压开关柜
CN108375149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空调墙
CN201820865U (zh) 一种风冷式蓄电池恒温箱
CN201312476Y (zh) 室外基站温度控制装置
CN109713399A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及其联合使用方法
CN208423019U (zh) 一种新型蓄电池恒温箱
CN205980533U (zh) 用于门体制冰机的制冷装置及具有该制冷装置的冰箱
CN108105843B (zh) 一种液体蓄热蓄冷一体机
CN102705943A (zh) 采用二级辅助电辅助加热器的热泵空调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825309U (zh) 光伏发电制冷空调系统
CN110061170A (zh) 电池箱及新能源汽车
CN20538371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中央空调系统
CN201637004U (zh) 一种机房冷风节能装置
CN207353701U (zh) 一种智能型户外综合配电箱
CN203734997U (zh) 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分区控温节能系统
CN208904190U (zh) 一种锂电池集装箱温控系统
CN209341479U (zh) 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
CN207611995U (zh) 可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自动调温系统
CN207398279U (zh) 一种轮胎吊的电池模组
CN206514427U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