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9657U -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9657U
CN208419657U CN201821125478.7U CN201821125478U CN208419657U CN 208419657 U CN208419657 U CN 208419657U CN 201821125478 U CN201821125478 U CN 201821125478U CN 208419657 U CN208419657 U CN 208419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circulating water
water chamber
condenser
tub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54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锡荣
范金艳
王宇
程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eneng High &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ieneng High &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ieneng High &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ieneng High &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254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9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9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96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通过前管板和后管板分割成前水室、换热室和后水室三部分;换热室内位于前管板和后管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网,换热室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汽室,换热室下部中间位置设置集水箱;壳体内部过轴线设置有相抵壳体前后端的竖隔板和横隔板;竖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左流道和右流道;中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下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上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流道可选性工作,且可减少管侧循环水量,降低循环水流速;具有四管程可增加沿程阻力及局部阻力,平衡管侧与壳测热量交换;竖隔板、横隔板和向心倾斜隔板的设置增加了管程局部阻力。

Description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背景技术
当前工业耗能装置中,热量回收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传统装置中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有待被回收利用,而低压饱和排汽可利用传统凝汽器进行回收利用,但对于传统凝汽器循环水利用海水或工业用水,其热量往往不被利用,且还需冷却塔等设备进行降温冷却。为此,提供一种可回收循环水热量的凝汽器成为了人们的期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凝汽器循环水空冷不回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通过前管板和后管板分割成前水室、换热室和后水室三部分;所述换热室内位于前管板和后管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网,所述换热室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汽室,所述换热室下部中间位置设置集水箱;所述壳体内部过轴线设置有相抵壳体前后端的竖隔板和横隔板;所述竖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左、右双流道即左流道和右流道;所述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下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上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出口;所述横隔板位于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内的部分开设有循环水流通孔,而横隔板位于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后水室内的部分未开有循环水流通孔;所述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内还分别设置有两块向心倾斜隔板,所述竖隔板、横隔板和四块向心倾斜隔板分别将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分割成四管程即从下到上第一管程、第二管程、第三管程和第四管程。
优选地,所述壳体前端口通过水室法兰与前水室盖相连,而壳体后端口通过水室法兰与后水室盖相连。
优选地,所述换热室两侧靠近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抽气口,用于将不被换热液化的气体抽出进而保持换热室为真空环境。
优选地,所述换热室右上部设置有检修入口,检修人员可通过此检修入口进入到换热室内进行布置换热管网等。
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支座,用于支撑整个凝汽器。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网中管道采用三角形布置法,预留有条形气体通道,方便换热蒸汽通过并换热。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沿轴线设置有贯穿壳体前后端的支撑连接轴,用于与前水室盖、前管板、后管板和后水室盖固定,其减小因管侧流速与壳程流速不对等带来的震动,平衡换热量,增大出水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工作时,冷却水从循环水进口进入前水室并经过第一管程的换热管网到达后水室并在压力推送下循环经过第二管程的换热管网到达前水室进而再经过横隔板上的循环水流通孔流向第三管程的换热管网到达后水室进而再在压力推送下循环经过第四管程的换热管网到达前水室后并通过循环水出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待回收热量的饱和蒸汽通过进汽室进入换热室内并与换热管网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成为同温度下饱和水,其体积瞬间减小,而后被收集到集水室中,而剩下不被换热液化的气体则通过抽气口抽出,以保证换热室始终处于真空环境。在此,左流道和由流道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一侧工作,其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具有双流道可选性工作,且可减少管侧循环水量,降低循环水流速;具有四管程可增加沿程阻力及局部阻力,平衡管侧与壳测热量交换;竖隔板、横隔板和向心倾斜隔板的设置增加了管程局部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凝汽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凝汽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凝汽器去掉前水室盖的左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前、后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a)为向心倾斜隔板的侧视图;(b)为向心倾斜隔板的附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水室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支撑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壳体;101.前水室;102.后水室;103.换热室;1.进汽室;2. 集水箱;3.抽气口;4.前管板;5.前水室盖;6.水室法兰;7.后水室盖;8.后管板;9.循环水进口;10.循环水出口;11.支座;12.换热管网;13.竖隔板; 14.横隔板;15.向心倾斜隔板;20.支撑连接轴;30.检修入口;
A.第一管程;B.第二管程;C.第三管程;D.第四管程;E.空冷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 100通过前管板4和后管板8分割成前水室101、换热室103和后水室102三部分;所述换热室103内位于前管板4和后管板8之间设置有换热管网12,所述换热室103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汽室1,所述换热室103下部中间位置设置集水箱2;所述壳体100内部过轴线设置有相抵壳体前后端的竖隔板13和横隔板 14;所述竖隔板13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左、右双流道即左流道和右流道;其中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101下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9,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101上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出口10;所述横隔板14位于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101内的部分开设有循环水流通孔,而横隔板14位于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后水室102内的部分未开有循环水流通孔;所述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101 内还分别设置有两块向心倾斜隔板15,所述竖隔板13、横隔板14和四块向心倾斜隔板15分别将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101分割成四管程即从下到上第一管程A、第二管程B、第三管程C和第四管程D。
优选地,所述壳体100前端口通过水室法兰6与前水室盖5相连,而壳体 100后端口通过水室法兰6与后水室盖7相连。
优选地,所述换热室103两侧靠近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抽气口3,用于将不被换热液化的气体抽出进而保持换热室103为真空环境。
优选地,所述换热室103右上部设置有检修入口30,检修人员可通过此检修入口30进入到换热室103内进行布置换热管网12等。
优选地,所述壳体100底部设置有支座11,用于支撑整个凝汽器。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网12中管道采用三角形布置法,预留有条形气体通道,方便换热蒸汽通过并换热。
优选地,所述壳体100内部沿轴线设置有贯穿壳体前后端的支撑连接轴20,用于与前水室盖5、前管板4、后管板8和后水室盖7固定,其减小因管侧流速与壳程流速不对等带来的震动,平衡换热量,增大出水温度。
优选地,所述换热室103位于第二管程段设置有空冷区E,空冷区换热管对抽出的空气等不凝气体进行冷却,使其体积流量减小,从而减少蒸汽的损失,减轻抽气设备的负担,提高抽气效果,提高凝汽器换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工作时,冷却水从循环水进口9进入前水室101并经过第一管程A的换热管网12到达后水室102并在压力推送下循环经过第二管程B的换热管网12到达前水室101进而再经过横隔板 14上的循环水流通孔流向第三管程C的换热管网12到达后水室102进而再在压力推送下循环经过第四管程D的换热管网12到达前水室101后并通过循环水出口10排出,在此过程中待回收热量的饱和蒸汽通过进汽室1进入换热室103内并与换热管网12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成为同温度下饱和水,其体积瞬间减小,而后被收集到集水室2中,而剩下不被换热液化的气体则通过抽气口3抽出,以保证换热室103始终处于真空环境。在此,左流道和由流道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一侧工作,其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具有双流道可选性工作,且可减少管侧循环水量,降低循环水流速;具有四管程可增加沿程阻力及局部阻力,平衡管侧与壳测热量交换;竖隔板、横隔板和向心倾斜隔板的设置增加了管程局部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通过前管板和后管板分割成前水室、换热室和后水室三部分;所述换热室内位于前管板和后管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网,所述换热室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汽室,所述换热室下部中间位置设置集水箱;所述壳体内部过轴线设置有相抵壳体前后端的竖隔板和横隔板;所述竖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左流道和右流道;所述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下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上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出口;所述横隔板位于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内的部分开设有循环水流通孔,而横隔板位于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后水室内的部分未开有循环水流通孔;所述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内还分别设置有两块向心倾斜隔板,所述竖隔板、横隔板和四块向心倾斜隔板分别将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前水室分割成四管程即从下到上第一管程、第二管程、第三管程和第四管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口通过水室法兰与前水室盖相连,而壳体后端口通过水室法兰与后水室盖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两侧靠近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抽气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右上部设置有检修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支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网中管道采用三角形布置法,预留有条形气体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沿轴线设置有贯穿壳体前后端的支撑连接轴,用于与前水室盖、前管板、后管板和后水室盖固定。
CN201821125478.7U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19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5478.7U CN208419657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5478.7U CN208419657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9657U true CN208419657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54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19657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96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614A (zh) * 2019-06-28 2019-10-01 连云港利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凝汽器
CN114543548A (zh) * 2022-03-31 2022-05-27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水压海水凝汽器水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614A (zh) * 2019-06-28 2019-10-01 连云港利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凝汽器
CN114543548A (zh) * 2022-03-31 2022-05-27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水压海水凝汽器水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19657U (zh) 一种可利用循环水供热的凝汽器
CN102192660A (zh) 一种汽轮机排汽用的蒸发式冷凝器散热模件
CN108180768A (zh) 一种闭式横流冷却塔
CN206523075U (zh) 蒸发器的蒸汽尾气冷凝装置
CN105066751B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05878679U (zh) 一种高效热源塔
CN212657823U (zh) 一种蒸发冷却的两级预冷水冷空调机组
CN210374729U (zh) 一种冷却介质循环管路
CN207976003U (zh) 一种闭式横流冷却塔
CN110873323B (zh) 一种锅壳式蒸汽锅炉用冷凝装置
CN207262978U (zh) 一种处理冷凝气流的冷凝结构
CN212017272U (zh)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N208161305U (zh) 一种小型多通道蒸汽冷凝集液器
CN207894276U (zh) 高效率钛管式换热器
CN208950805U (zh) 一种等温压缩机内置式冷却器
CN110184170A (zh) 一种应用板翅换热技术的发酵空气预处理系统
CN207556323U (zh) 一种组合式加强型热交换器
CN206905591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冷却器
CN206469739U (zh) 一种管式蒸发冷却器
CN205461695U (zh) 空气干燥器壳
CN204902439U (zh) 余冷回收器
CN205919569U (zh) 管翅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
CN205156658U (zh) 钛冷凝器
CN207816022U (zh) 多级蒸发系统的末级冷凝装置
CN210193922U (zh) 一种热处理炉的油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