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8676U -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8676U
CN208418676U CN201821074459.6U CN201821074459U CN208418676U CN 208418676 U CN208418676 U CN 208418676U CN 201821074459 U CN201821074459 U CN 201821074459U CN 208418676 U CN208418676 U CN 208418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waste heat
heat boiler
water tank
hea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44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744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8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8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8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内部设有多个锅炉管,且锅炉管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锅炉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烟口,且锅炉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出烟口,所述锅炉的顶部均焊接有水箱,且有水箱的内部设有多个毛细管,所述水箱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口,且水箱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污口,所述水箱的顶端安装有出水口和安全阀,且安全阀位于出水口的一侧,所述固定架的顶端焊接有多个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中,增加接触面,快速加温冷水,提高工作效率,能够限制锅炉管的位置,并且利用减震弹簧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防止震动时锅炉管连接处损坏,便于拆卸和安装减震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余热锅炉管由于热量膨胀产生应力,导致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容易造成连接处损坏。
市面上的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一般采用连接处加固,但是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现有的余热锅炉管工作效率慢,并且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时余热锅炉管连接处容易移位和损坏,无法有效阻止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内部设有多个锅炉管,且锅炉管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锅炉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烟口,且锅炉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出烟口,所述锅炉的顶部均焊接有水箱,且有水箱的内部设有多个毛细管,所述水箱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口,且水箱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污口,所述水箱的顶端安装有出水口和安全阀,且安全阀位于出水口的一侧,所述固定架的顶端焊接有多个连接杆,且多个连接杆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多个转轴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减震环,所述减震环的内部设有两个卡环,且两个卡环以垂直中线对称分布,所述两个卡环相反的一侧均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且减震环的两侧均设有拉环,所述两个拉环相对一侧焊接有钢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震环的两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两个活动孔,并且活动孔的直径与钢丝的直径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丝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孔与卡环焊接,且卡环通过钢丝与拉环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通过转轴与减震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通过螺丝与锅炉内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水口与排污口以水箱垂直中线为轴对称分布,所述安全阀远离出水口的一侧设有压力表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多个锅炉管的顶部均焊接有毛细管。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毛细管,能够增加与冷水的接触面,快速的加温冷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卡板,能够限制锅炉管的位置,并且利用减震弹簧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防止震动时锅炉管连接处损坏,通过设置的转轴、钢丝和拉环,便于拆卸和安装减震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中固定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中减震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锅炉;2、锅炉管;3、固定架;4、进烟口;5、出烟口;6、水箱;7、毛细管;8、进水口;9、排污口;10、出水口;11、安全阀;12、连接杆;13、转轴;14、减震环;15、卡环;16、减震弹簧;17、钢丝;18、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包括锅炉1,锅炉1的内部设有多个锅炉管2,且锅炉管2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固定架3,通过固定架3能够固定减震环14的位置,锅炉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烟口4,且锅炉1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出烟口5,锅炉1的顶部均焊接有水箱6,且有水箱6的内部设有多个毛细管7,通过毛细管7能够增加与冷水的接触面,提高效率,水箱6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口8,且水箱6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污口9,水箱6的顶端安装有出水口10和安全阀11,且安全阀11位于出水口10的一侧,固定架3的顶端焊接有多个连接杆12,能够连接固定架3和减震环14,且多个连接杆12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3,通过转轴13便于拆卸减震环14,多个转轴13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减震环14,减震环14的内部设有两个卡环15,通过卡环15能够限制锅炉管2的位置,并且吸收震动,且两个卡环15以垂直中线对称分布,两个卡环15相反的一侧均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16,通过减震弹簧16能够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防止震动时锅炉管2连接处损坏,且减震环14的两侧均设有拉环18,通过拉环18方便安装和拆卸减震环14,两个拉环18相对一侧焊接有钢丝17,利用钢丝17能够带动卡环15。
减震环14的两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两个活动孔,并且活动孔的直径与钢丝17的直径间隙配合;钢丝17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孔与卡环15焊接,通过拉环18方便安装和拆卸减震环14,利用钢丝17能够带动卡环15,且卡环15通过钢丝17与拉环18活动连接;连接杆12通过转轴13与减震环14活动连接,通过转轴13便于拆卸减震环14,固定架3的底部通过螺丝与锅炉1内表面固定连接;进水口8与排污口9以水箱6垂直中线为轴对称分布,安全阀11远离出水口10的一侧设有压力表口;多个锅炉管2的顶部均焊接有毛细管7,通过毛细管7能够增加与冷水的接触面,提高效率。
工作原理:高温烟气通过进烟口4进入锅炉1,高温烟气加热锅炉1里的锅炉管2里的水,水循环沸腾后,通过毛细管7进入水箱6,并且加热水箱6里的水,沸腾的水蒸汽通过出水口10环保利用,进水口8不断补充冷水进入水箱6,冷却后的烟气通过出烟口5排出,锅炉管2由于受热膨胀产生不匀的应力,导致余热锅炉管2振动,此时,由于卡环15卡住余热锅炉管2,限制了余热锅炉管2的位置,并且减震弹簧16吸收震动力,防止震动时锅炉管2连接处损坏,需要拆卸减震环14时,转动转轴13,直至转轴13两端分别与连接杆12和减震环14脱落,握住两侧拉环18,分别向两侧方向拉动,拉环18带动钢丝17拉着卡环15移动,卡环15向两侧移动时挤压减震弹簧16,直至两个卡环15之间间隙大于余热锅炉管2的直径,将两侧拉环18连同减震环14拉离余热锅炉管2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的内部设有多个锅炉管(2),且锅炉管(2)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固定架(3),所述锅炉(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烟口(4),且锅炉(1)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出烟口(5),所述锅炉(1)的顶部均焊接有水箱(6),且有水箱(6)的内部设有多个毛细管(7),所述水箱(6)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口(8),且水箱(6)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污口(9),所述水箱(6)的顶端安装有出水口(10)和安全阀(11),且安全阀(11)位于出水口(10)的一侧,所述固定架(3)的顶端焊接有多个连接杆(12),且多个连接杆(12)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多个转轴(13)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减震环(14),所述减震环(14)的内部设有两个卡环(15),且两个卡环(15)以垂直中线对称分布,所述两个卡环(15)相反的一侧均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16),且减震环(14)的两侧均设有拉环(18),所述两个拉环(18)相对一侧焊接有钢丝(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环(14)的两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两个活动孔,并且活动孔的直径与钢丝(17)的直径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17)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孔与卡环(15)焊接,且卡环(15)通过钢丝(17)与拉环(18)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通过转轴(13)与减震环(1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3)的底部通过螺丝与锅炉(1)内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8)与排污口(9)以水箱(6)垂直中线为轴对称分布,所述安全阀(11)远离出水口(10)的一侧设有压力表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锅炉管(2)的顶部均焊接有毛细管(7)。
CN201821074459.6U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Active CN208418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459.6U CN208418676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459.6U CN208418676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8676U true CN208418676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4459.6U Active CN208418676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8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4714A (zh) * 2019-04-09 2019-08-06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厂锅炉用冷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4714A (zh) * 2019-04-09 2019-08-06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厂锅炉用冷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094714B (zh) * 2019-04-09 2023-11-28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厂锅炉用冷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18676U (zh) 一种用于消除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振动的余热锅炉管结构
CN210512772U (zh) 一种自过滤高效钛换热器
CN205710804U (zh) 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后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4534508U (zh) 水泥窑窑尾及旁路放风余热锅炉
CN208445432U (zh) 一种易安装电动机
CN104654263B (zh) 水泥窑窑尾及旁路放风余热锅炉
CN208532888U (zh) 一种高温球团冷却装置
CN207585078U (zh) 一种锅炉节能装置
CN217004032U (zh) 一种具备高稳定型的金属储氢罐
CN209042749U (zh) 热水锅炉
CN205528393U (zh) 工作室
CN209147794U (zh) 一种二段式热管旋流换热器
CN209166212U (zh) 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隔热装置
CN207079265U (zh) 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环缝热处理装置
CN206274230U (zh) 一种超导流态换热器
JP2017002811A (ja) 排熱回収器
CN213811868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浮头换热器
CN202852846U (zh) 一种水冷式固定装置
CN217928851U (zh) 一种空气预热器用余热回收装置
CN109028002B (zh) 一种节能型蒸汽锅炉
CN206803140U (zh) 一种水冷振动机输渣装置
CN111765762A (zh) 一种真空感应熔炼炉内坩埚冷却装置
KR101721312B1 (ko) 와류현상을 감소시킨 이중 원통형 공냉식 화로
CN207865624U (zh) 热回收新风机出风装置
CN217927154U (zh) 一种蓄热式热力焚化用的提升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