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5478U - 一种过滤沉沙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沉沙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5478U
CN208415478U CN201820913307.4U CN201820913307U CN208415478U CN 208415478 U CN208415478 U CN 208415478U CN 201820913307 U CN201820913307 U CN 201820913307U CN 208415478 U CN208415478 U CN 208415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stop sheet
opening
pipe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33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建林
史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AN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N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N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N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33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5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5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54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沙井,特别是一种过滤沉沙井,包括沉沙井体,在沉沙井体内设有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隔水板,且第一隔水板的两侧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作为泥沙堆积区。因此,上述过滤沉沙井中泥沙堆积区位于沉沙井体中水流路径的旁侧,且顶部形成开口,相比较传统的沉沙井,其深度相对较浅方便泥沙掏除。另外,上述过滤沉沙井的结构中,在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之间设有用于阻断水流的格栅,该格栅能够将漂浮物从初期雨水中完全隔离出来,然后同样在第二腔室内有效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沉沙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沙井,特别是一种过滤沉沙井。
背景技术
在初期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泥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艺单元。
现有初期雨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沉沙井,例如专利号为201520339747.X的已公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所提供的一种新型沉沙井,其结构大致包括沉沙井体和其上方的沉沙井盖,在沉沙井体中部设有能连通下水道的通道,所述的沉沙井盖不具有渗水孔,能密闭沉沙井体,在沉沙井体侧壁上还倾斜设立有内壁光滑的进水管,进水管入口端与入水口相连,出口端伸入沉沙井中部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位于能连通下水道的通道的下方,入水口或进水管入口端设有过滤装置,在沉沙井体内放置有与沉沙井体相配的用于装泥沙的盒体,在盒体上安装有提手,所述的盒体低于出水口。
上述沉沙井的结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设计缺陷,具体而言就是:沉沙井中泥沙堆积区域位于整个沉沙井的底部,即位于连通下水道的通道的下方,其深度较深会导致泥沙堆积区中堆积的泥沙不方便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过滤沉沙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过滤沉沙井,包括沉沙井体,在沉沙井体内设有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隔水板,且第一隔水板的两侧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内设有在空间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将第一腔室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分割的第二隔水板,所述第一腔室上设有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且均位于第二隔水板的上方,在第一腔室内设有格栅与第一导管,格栅位于第二隔水板的上方,且阻断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之间的水流路径,第一导管位于第二隔水板的下方,其一侧管口与第二隔水板相贯通,另一侧管口则与第一隔水板相贯通,在第一隔水板上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格栅的两侧,且第一开口临近进水管口;在上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二导管相贯通的分水管口,且分水管口的外侧口端与第一隔水板上的第二开口对接。
上述一种过滤沉沙井,其结构中的第二腔室作为泥沙堆积区。因此,上述过滤沉沙井中泥沙堆积区位于沉沙井体中水流路径的旁侧,且顶部形成开口,相比较传统的沉沙井,其深度相对较浅方便泥沙掏除。另外,上述过滤沉沙井的结构中,在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之间设有用于阻断水流的格栅,该格栅能够将漂浮物从初期雨水中完全隔离出来,然后同样在第二腔室内进行有效收集。
进一步的,上述格栅与第一隔水板两者形之间成一个0°至90°的夹角,上述第一开口位于该夹角处。
上述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过滤沉沙井在具体使用时,初期雨水中的漂浮物被格栅阻挡后,在水流的持续冲击作用下漂浮物会沿着格栅被引流向第一开口,并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至第二腔室内,后进行有效收集。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如河水水位大涨引起河水倒灌,所述第一腔室内还设有闸门,所述闸门靠近出水管口,所述第二腔室内还设有第三隔板以及水泵,所述第三隔板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中间,水泵和第二开口在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过滤沉沙井,其具备了泥沙沉积效果好,泥沙堆积区的泥沙清除方便,对水体中的漂浮物进行有效隔离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过滤沉沙井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过滤沉沙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过滤沉沙井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所提供一种过滤沉沙井的俯视图。
图中:沉沙井体1、第一隔水板2、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第二隔水板5、进水管口6、出水管口7、格栅8、第一导管9、第一开口10、第二开口11、第二导管12、分水管口13、闸门14、第三隔板15、水泵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过滤沉沙井,包括沉沙井体1,在沉沙井体1内设有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隔水板2,且第一隔水板2的两侧为第一腔室3与第二腔室4,在第一腔室3内设有在空间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将第一腔室3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分割的第二隔水板5,所述第一腔室3上设有进水管口6与出水管口7,且均位于第二隔水板5的上方,在第一腔室3内设有格栅8与第一导管9,格栅8位于第二隔水板5的上方,且阻断进水管口6与出水管口7之间的水流路径,第一导管9位于第二隔水板5的下方,其一侧管口与第二隔水板5相贯通,另一侧管口则与第一隔水板2相贯通,在第一隔水板2上设有第一开口10与第二开口11,且第一开口10与第二开口11分别位于格栅8的两侧,且第一开口10临近进水管口6;在上述第二腔室4内设有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管12,所述第二导管12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二导管12相贯通的分水管口13,且分水管口13的外侧口端与第一隔水板2上的第二开口11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格栅8与第一隔水板2两者形之间成一个0°至90°的夹角α,上述第一开口10位于该夹角处。
上述过滤沉沙井在初期雨水处理过程中实际使用时,首先,已被收集的初期雨水通过进水管口6进入至沉沙井体1的第一腔室3内;接着因重力分离法,初期雨水中的泥沙通过第一导管9被引至第二腔室4内,同时初期雨水中的漂浮物在水流的持续冲击作用下通过第一开口10进入至第二腔室4内,初期雨水的水流主体则通过格栅8后从出水管口7流出沉沙井体1;另外,当进入至第二腔室4内的初期雨水的水位慢慢上升,直至高于第二导管12上分水管口13的高度,此时第二腔室4内通过重力分离法与泥沙及漂浮物分离后的初期雨水会通过第二开口11回流至第一腔室3,再与第一腔室3内的水流主体汇合,最后同样通过出水管口7流出沉沙井体1。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过滤沉沙井,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腔室3内还设有闸门14,所述闸门14靠近出水管口7,所述第二腔室3内还设有第三隔板15以及水泵16,所述第三隔板15位于第一开口10与第二开口11的中间,水泵16和第二开口11在同一侧。当遇到河水水位大涨引起河水倒灌时,此时关闭闸门14,阻断水流主体从出水管口7出去,由于第三隔板阻断了第一开口10与第二开口11,故导致过滤过的水体通过第二开口进入另一个腔室,此时开启水泵16即可将水排出。

Claims (3)

1.一种过滤沉沙井,包括沉沙井体(1),其特征是在沉沙井体(1)内设有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隔水板(2),且第一隔水板(2)的两侧为第一腔室(3)与第二腔室(4),在第一腔室(3)内设有在空间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将第一腔室(3)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分割的第二隔水板(5),所述第一腔室(3)上设有进水管口(6)与出水管口(7),且均位于第二隔水板(5)的上方,在第一腔室(3)内设有格栅(8)与第一导管(9),格栅(8)位于第二隔水板(5)的上方,且阻断进水管口(6)与出水管口(7)之间的水流路径,第一导管(9)位于第二隔水板(5)的下方,其一侧管口与第二隔水板(5)相贯通,另一侧管口则与第一隔水板(2)相贯通,在第一隔水板(2)上设有第一开口(10)与第二开口(11),且第一开口(10)与第二开口(11)分别位于格栅(8)的两侧,且第一开口(10)临近进水管口(6);在第二腔室(4)内设有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管(12),所述第二导管(12)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二导管(12)相贯通的分水管口(13),且分水管口(13)的外侧口端与第一隔水板(2)上的第二开口(11)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沉沙井,其特征是上述格栅(8)与第一隔水板(2)两者形之间成一个0°至90°的夹角,上述第一开口(10)位于该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过滤沉沙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腔室(3)内还设有闸门(14),所述闸门(14)靠近出水管口(7),所述第二腔室(4)内还设有第三隔板(15)以及水泵(16),所述第三隔板(15)位于第一开口(10)与第二开口(11)的中间,水泵(16)和第二开口(11)在同一侧。
CN201820913307.4U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过滤沉沙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15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3307.4U CN208415478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过滤沉沙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3307.4U CN208415478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过滤沉沙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5478U true CN208415478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330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15478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过滤沉沙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54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484A (zh) * 2019-04-29 2019-07-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下淋水水样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10219361A (zh) * 2019-02-28 2019-09-10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361A (zh) * 2019-02-28 2019-09-10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
CN110068484A (zh) * 2019-04-29 2019-07-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下淋水水样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10068484B (zh) * 2019-04-29 2024-02-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下淋水水样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2392B (zh) 一体化初期雨水弃流井及雨水弃流的方法
CN208415478U (zh) 一种过滤沉沙井
KR20090112501A (ko) 초기우수 처리장치
JP6556506B2 (ja) ダム、河川、取水路の沈砂収集装置
US945335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excessive suction in venturi-type swimming pool skimmers
CN209596722U (zh) 一种沉淀系统
CN211257242U (zh) 一种防倒灌市政井盖
CN204212251U (zh) 一种专用于人工湿地的集水检查井
US9593500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relieve excessive suction within swimming pool skimmers
CN101332382B (zh) 自控液面的过滤装置
KR101925564B1 (ko) 저류조를 구비한 빗물집수장치
CN209066533U (zh) 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2787152U (zh) 吸污车用水罐
CN206167997U (zh) 一种井下沉淀池硐室
CN208201937U (zh) 一种防堵塞井盖
CN206928408U (zh) 一种建筑下水管道防堵地漏
CN208003539U (zh) 自动清洗滤芯的净水器
CN204551251U (zh) 高架桥梁排水装置
CN108867756A (zh) 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5557799U (zh) 一种大水封比防虹吸存水弯
CN103104025B (zh) 一种带垃圾桶的地漏
AU2016100473A4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excessive suction in venturi-type swimming pool skimmers
CN209652010U (zh)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7597563U (zh) 一种可溢流的过滤式雨水口装置
CN210049368U (zh) 一种排水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