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5502U -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05502U CN208405502U CN201820290872.XU CN201820290872U CN208405502U CN 208405502 U CN208405502 U CN 208405502U CN 201820290872 U CN201820290872 U CN 201820290872U CN 208405502 U CN208405502 U CN 208405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air flue
- body structure
- pressure drainage
- cavity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一体式支架、负压引流罐和负压球装置,一体式支架包括支撑底板和气道腔体结构,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固定有第一负压显示表且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开设有气道腔体结构门,气道腔体结构左侧面分布有上端气孔和下端气孔,上端气孔连接有墙式负压接入端口,下端气孔内固定有人造负压接入端口,负压引流罐的内部设置有负压引流罐接入管,负压引流罐接入管连接有负压引流管,负压引流管位于负压引流罐的外;本实用新型既能避免负压引流罐内液体回流现象,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引流罐罐内压力,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的流量信息,大大减少过压或压力不足对患者负压治疗带来的危害,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医用护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官腔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负压引流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引流的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非感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
现代临床上应用的负压引流器有很多,基本工作原理都是在同一腔体内产生负压,负压源可以是中心负压,如手术用中心负压引流瓶/袋,但该类装置对中心负压依赖性较强,当中心负压停止或使用环境不存在中心负压时,该类装置无法使用,此外,负压源可以是人造负压,如负压引流球、负压引流袋等,但该类负压引流器在二次造压过程中会出现外部引流液体回流至患者体内,造成伤口感染等不可逆危险现象。此外,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中,负压引流管内负压大小多以临床护士感官控制为主,难以做到引流管内负压实时监测。
基于此,急需设计一款新型的临床护理/治疗装置,以使医护人员能方便、准确、安全的对外科术后患者进行负压引流护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本负压引流装置既能避免负压引流罐内液体回流现象,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引流罐罐内压力,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的流量信息,还可大大减少过压或压力不足对患者负压治疗带来的危害,通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一体式支架、负压引流罐和负压球装置,所述一体式支架包括支撑底板和气道腔体结构,所述气道腔体结构固定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负压引流罐位于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固定有第一负压显示表且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开设有气道腔体结构门,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门位于第一负压显示表的下方,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左侧面分布有上端气孔和下端气孔,所述上端气孔向外连接有墙式负压接入端口且向内连接有负压减压阀,所述负压减压阀通过负压减压阀接入端口连接有Y型三通的一端,所述Y型三通的另一端与第一负压显示表连接,所述下端气孔内固定有人造负压接入端口,所述人造负压接入端口向外连接有负压球装置且向内通过T型三通连接有过滤器,所述Y型三通与T型三通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连接有气道接入端延长管,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开设有右端气孔,所述右端气孔内固定有气道腔体接入端口,所述气道接入端延长管与气道腔体接入端口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罐的左侧开设有负压罐出气孔,所述气道腔体接入端口的另一端插入并密封连接在负压罐出气孔内,所述负压引流罐的内部设置有负压引流罐接入管,所述负压引流罐接入管连接有负压引流管,所述负压引流管位于负压引流罐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负压显示表,所述第二负压显示表和第一负压显示表相互串联,所述第一负压显示表通过负压表接入端口与Y型三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球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泄气阀、球囊延长管和球囊,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球囊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囊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泄气阀连接,所述泄气阀与球囊延长管连接,所述球囊延长管与人造负压接入端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为椭圆球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体式支架还包括U型悬挂臂,所述U型悬挂臂的一端通过焊接形式固定在气道腔体结构的顶部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板呈方形,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通过螺栓螺柱形式或焊接形式固定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距离支撑底板左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下凹结构且下凹结构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所述下凹结构大于负压引流罐的底面积,所述负压引流罐放置在下凹结构内,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方形塑性硬胶垫,所述方形塑性硬胶垫的中心设有螺孔,所述方形塑性硬胶垫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底板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的五分之四设置有气道腔体结构门,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门的前侧面的右端中心位置固定有气道腔体门把手,所述气道腔体门把手的内侧为强磁性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减压阀连接有旋转调节阀,所述旋转调节阀采用圆形滚轴式旋转调节阀,所述旋转调节阀固定在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所述旋转调节阀用于控制负压减压阀的通气量,所述负压减压阀、Y型三通、T型三通、过滤器和气道接入端延长管均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为陀螺状,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内壁上设有过滤器卡槽,所述过滤器直插于过滤器卡槽内,所述过滤器设有过滤器接入端和过滤器出口端,所述过滤器接入端与气道接入端延长管连接,过滤器出口端与T型三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引流罐为塑性硬质透明材料,所述负压引流罐的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弓形提手,所述负压引流罐的前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液体留出口,所述液体留出口和负压罐出气孔内活动的塞有塑胶孔塞,所述负压引流罐接入管的底端与负压引流罐的底部的距离为10mm,所述负压引流管、负压引流罐的上表面和负压引流罐接入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罐的前侧面的右端设置有引流罐标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装置为分立式负压吸引装置,一体式支架设置有方形塑性硬胶垫,可使本实用新型平稳地放置于地面,结合气道腔体结构顶部的第二负压显示表,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直接的引流罐罐内压力。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U型悬挂臂,U型悬挂臂可使本实用新型牢固悬挂于病床床架、设备带引出机械臂上,结合气道腔体结构前侧面的第二负压显示表以及负压引流罐的引流罐标尺,即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直接的引流罐罐内压力,同时也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的流量;
(3)本实用新型可使用负压球装置作为人造负压源,负压球装置使用双单向阀结构,该人造负压源可产生短暂极微弱的正压,该弱正压可通过塑性负压引流罐稀释,从而避免负压引流罐内液体回流现象,降低负压引流治疗时患者伤口感染率;
(4)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墙式负压作为负压源,结合负压调节阀及第一负压显示表,可使本实用新型为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负压吸引,从而可大大减少过压或压力不足对患者负压治疗带来的危害;
(5)本实用新型为分立式的气道腔体结构、负压球装置、墙式负压管(墙式负压接入端口与墙式负压连接的管道)、负压引流罐均可快速插拔,方便清洗、消毒、干燥等工作,可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道腔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球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一体式支架、负压引流罐3、负压球装置以及气路回路,所述一体式支架包括支撑底板12和气道腔体结构,气道腔体结构为方形腔体结构,腔体内摆放气路管路。所述气道腔体结构固定在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所述负压引流罐3位于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且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固定有圆形第一负压显示表24且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开设有气道腔体结构门262,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门262位于第一负压显示表24的下方,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左侧面分布有上端气孔和下端气孔,所述上端气孔向外连接有墙式负压接入端口21且向内连接有负压减压阀41,所述负压减压阀41通过负压减压阀接入端口446连接有Y型三通445的一端,所述Y型三通445的另一端与第一负压显示表24连接,所述下端气孔内固定有人造负压接入端口22,所述人造负压接入端口22向外连接有负压球装置且向内通过T型三通444连接有过滤器42,所述Y型三通445与T型三通444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42连接有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开设有右端气孔,所述右端气孔内固定有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所述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与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罐3的左侧开设有负压罐出气孔323,所述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的另一端插入并密封连接在负压罐出气孔323内,所述负压引流罐3的内部设置有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所述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连接有负压引流管321,所述负压引流管321位于负压引流罐3的外侧。
参见图2,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顶部固定有圆形第二负压显示表,所述第二负压显示表和第一负压显示表24相互串联,所述第一负压显示表24通过负压表接入端口447与Y型三通445连接。第二负压显示表和第一负压显示表24用于显示负压引流罐3内的负压值大小。
参见图3,所述负压球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3、泄气阀54、球囊延长管55和球囊52,所述第一单向阀51与球囊52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囊52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阀53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3与泄气阀54连接,所述泄气阀54与球囊延长管55连接,所述球囊延长管55与人造负压接入端口22连接。气体只能从第一单向阀51和第二单向阀53的右侧入左侧出,通过挤压球囊52可使气体从右向左排放,最终使得负压引流罐3气体压力降低。所述球囊52为椭圆球状。
参见图1,所述一体式支架还包括U型悬挂臂11,所述U型悬挂臂11的一端通过焊接形式固定在气道腔体结构的顶部左侧。
参见图1,所述支撑底板12呈方形,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通过螺栓螺柱形式或焊接形式固定在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且位于距离支撑底板12左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设有下凹结构且下凹结构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所述下凹结构大于负压引流罐3的底面积,所述负压引流罐3放置在下凹结构内,所述支撑底板12的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方形塑性硬胶垫13,所述方形塑性硬胶垫13的中心设有螺孔,所述方形塑性硬胶垫13通过M10沉头螺丝固定在支撑底板12的下表面。
参见图1,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的五分之四设置有气道腔体结构门262,其余五分之一的前侧面与左侧面和右侧面密封连接,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门262的前侧面的右端中心位置固定有气道腔体门把手261,所述气道腔体门把手261的内侧为强磁性材料。
参见图2,所述负压减压阀41连接有旋转调节阀23,所述旋转调节阀23采用圆形滚轴式旋转调节阀,所述旋转调节阀23固定在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所述旋转调节阀23用于控制负压减压阀41的通气量以实现墙式负压减压功能,所述负压减压阀41、Y型三通445、T型三通444、过滤器42和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均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内部。
参见图2,所述过滤器42为陀螺状,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内壁上设有过滤器卡槽43,所述过滤器42直插于过滤器卡槽43内,所述过滤器42设有过滤器接入端442和过滤器出口端443,所述过滤器接入端442与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连接,过滤器出口端443与T型三通444连接。
参见图1,所述负压引流罐3为塑性硬质透明材料,所述负压引流罐的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弓形提手32,所述负压引流罐的前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液体留出口324,所述液体留出口324和负压罐出气孔323内活动的塞有塑胶孔塞,所述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的底端与负压引流罐3的底部的距离为10mm,所述负压引流管321、负压引流罐3的上表面和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罐3的前侧面的右端设置有引流罐标尺3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当旋转调节阀23关闭时,人造负压源气道气流顺序为:负压引流管321—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负压引流罐3—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过滤器接入端442—过滤器42—过滤器出口端443—T型三通444—人造负压接入端口22—球囊延长管55—第二单向阀53—球囊52—第一单向阀51—大气。
当旋转调节阀23打开时,墙式负压源气道气流顺序为:负压引流管321—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负压引流罐3—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过滤器接入端442—过滤器42—过滤器出口端443—T型三通444—Y型三通445—负压减压阀接入端口446—负压减压阀41—墙式负压接入端口21—墙式负压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使用球囊52及负压引流罐3组成简易负压引流装置,通过挤压球囊52可使负压引流罐3内的气体直接排出罐外,负压引流罐3顶端弓形提手32通过绳或绑带绑缚于床边,用于常规负压吸引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装置为分立式负压吸引装置,一体式支架设置有方形塑性硬胶垫13,可使本实用新型平稳地放置于地面,结合气道腔体结构顶部的第二负压显示表,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直接的引流罐罐内压力。本实用新型设置有U型悬挂臂11,U型悬挂臂11可使本实用新型牢固悬挂于病床床架、设备带引出机械臂上,结合气道腔体结构前侧面的第二负压显示表以及负压引流罐3的引流罐标尺31,即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直接的引流罐罐内压力,同时也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的流量;本实用新型可使用负压球装置作为人造负压源,负压球装置使用双单向阀结构,该人造负压源可产生短暂极微弱的正压,该弱正压可通过塑性负压引流罐稀释,从而避免负压引流罐内液体回流现象,降低负压引流治疗时患者伤口感染率;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墙式负压作为负压源,结合负压调节阀41及第一负压显示表24,可使本实用新型为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负压吸引,从而可大大减少过压或压力不足对患者负压治疗带来的危害;本实用新型为分立式的气道腔体结构、负压球装置、墙式负压管(墙式负压接入端口与墙式负压连接的管道)、负压引流罐3均可快速插拔,方便清洗、消毒、干燥等工作,可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支架、负压引流罐(3)和负压球装置,所述一体式支架包括支撑底板(12)和气道腔体结构,所述气道腔体结构固定在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所述负压引流罐(3)位于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且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固定有第一负压显示表(24)且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开设有气道腔体结构门(262),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门(262)位于第一负压显示表(24)的下方,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左侧面分布有上端气孔和下端气孔,所述上端气孔向外连接有墙式负压接入端口(21)且向内连接有负压减压阀(41),所述负压减压阀(41)通过负压减压阀接入端口(446)连接有Y型三通(445)的一端,所述Y型三通(445)的另一端与第一负压显示表(24)连接,所述下端气孔内固定有人造负压接入端口(22),所述人造负压接入端口(22)向外连接有负压球装置且向内通过T型三通(444)连接有过滤器(42),所述Y型三通(445)与T型三通(444)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42)连接有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开设有右端气孔,所述右端气孔内固定有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所述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与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罐(3)的左侧开设有负压罐出气孔(323),所述气道腔体接入端口(25)的另一端插入并密封连接在负压罐出气孔(323)内,所述负压引流罐(3)的内部设置有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所述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连接有负压引流管(321),所述负压引流管(321)位于负压引流罐(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负压显示表,所述第二负压显示表和第一负压显示表(24)相互串联,所述第一负压显示表(24)通过负压表接入端口(447)与Y型三通(44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球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3)、泄气阀(54)、球囊延长管(55)和球囊(52),所述第一单向阀(51)与球囊(52)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囊(52)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阀(53)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53)与泄气阀(54)连接,所述泄气阀(54)与球囊延长管(55)连接,所述球囊延长管(55)与人造负压接入端口(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52)为椭圆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支架还包括U型悬挂臂(11),所述U型悬挂臂(11)的一端通过焊接形式固定在气道腔体结构的顶部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2)呈方形,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通过螺栓螺柱形式或焊接形式固定在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且位于距离支撑底板(12)左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设有下凹结构且下凹结构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右侧,所述下凹结构大于负压引流罐(3)的底面积,所述负压引流罐(3)放置在下凹结构内,所述支撑底板(12)的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方形塑性硬胶垫(13),所述方形塑性硬胶垫(13)的中心设有螺孔,所述方形塑性硬胶垫(13)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底板(12)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的五分之四设置有气道腔体结构门(262),所述气道腔体结构门(262)的前侧面的右端中心位置固定有气道腔体门把手(261),所述气道腔体门把手(261)的内侧为强磁性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减压阀(41)连接有旋转调节阀(23),所述旋转调节阀(23)采用圆形滚轴式旋转调节阀,所述旋转调节阀(23)固定在气道腔体结构的前侧面,所述旋转调节阀(23)用于控制负压减压阀(41)的通气量,所述负压减压阀(41)、Y型三通(445)、T型三通(444)、过滤器(42)和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均位于气道腔体结构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2)为陀螺状,所述气道腔体结构的内壁上设有过滤器卡槽(43),所述过滤器(42)直插于过滤器卡槽(43)内,所述过滤器(42)设有过滤器接入端(442)和过滤器出口端(443),所述过滤器接入端(442)与气道接入端延长管(441)连接,过滤器出口端(443)与T型三通(44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罐(3)为塑性硬质透明材料,所述负压引流罐的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弓形提手(32),所述负压引流罐的前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液体留出口(324),所述液体留出口(324)和负压罐出气孔(323)内活动的塞有塑胶孔塞,所述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的底端与负压引流罐(3)的底部的距离为10mm,所述负压引流管(321)、负压引流罐(3)的上表面和负压引流罐接入管(32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罐(3)的前侧面的右端设置有引流罐标尺(3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90872.XU CN208405502U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90872.XU CN208405502U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05502U true CN208405502U (zh) | 2019-01-22 |
Family
ID=6512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9087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5502U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05502U (zh) |
-
2018
- 2018-03-02 CN CN201820290872.XU patent/CN20840550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67649U (zh) | 一种负压式防堵塞引流管 | |
CN106267392A (zh) |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 |
CN208405502U (zh) |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 |
CN210844503U (zh) | 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 | |
CN203107954U (zh) | 导管固定装置 | |
CN205107794U (zh) | 皮肤切口锁合器 | |
CN207708297U (zh) | 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 | |
CN109999239A (zh) | 一种医疗上新型的引流装置 | |
CN204050445U (zh) | 胃肠减压装置 | |
CN206183717U (zh) | 高负压封闭引流冲洗预防感染装置 | |
CN215194257U (zh) | 一种恒定负压引流式创口护理装置 | |
CN109078234A (zh) | 用于慢性伤口清创的局部组织闭合涡流冲洗器 | |
CN208436128U (zh) | 一种胃肠用负压引流器 | |
CN213608696U (zh) |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堵塞引流管 | |
CN209679116U (zh) | 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 | |
CN209187872U (zh) | 一种icu疾病术后护理用引流管装置 | |
CN204379856U (zh) | 一种内分泌临床引流装置 | |
CN210873243U (zh) | 一种负压引流器 | |
CN210904267U (zh) |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 |
CN208973999U (zh) | 一种新型肾内科止血装置 | |
CN208694018U (zh) | 阴道扩张器 | |
CN206381426U (zh) |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 |
CN205359521U (zh) | 皮肤外科护理仪 | |
CN207666912U (zh) | 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 | |
CN209422593U (zh) | 一种新型双腔负压引流球管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